资源简介 “快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 内容 1. 复习蹲踞式起跑动作 2.学习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3.游戏:看谁跑得快教学 目标 1.运动参与:使学生懂得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以及其对短跑成绩的影响作用,明确其锻炼价值; 2.健康行为:使90%以上的学生较熟练掌握普通式起跑技术动作;75%左右的学生掌握起动时前后两腿蹬、摆快速有力;5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起跑后的低重心、快频率技术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及手指、臂和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善于协作、积极体验等优良品质。重点 难点 重点:起动时前后两腿蹬、摆快速有力 难点:低重心、快频率课的 结构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设计意图 次数开 始 热 身 部 分 12 1.设疑置问 (1)你认识图片中的运动员吗?世界百米纪录保持者是谁?成绩? (2)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国100运动员谁造了新百米纪录?成绩? (3)哪些项目采用蹲踞式起跑动作? (4)怎样才能得跑快?(决定短跑成绩的因素是什么?) 2.常规导入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宣布教学内容与目标 (5)加强合作与安全教育 3.自选或创编游戏练习 (1)叫号扶杆 方法:学生沿圆圈慢跑,游戏者手扶旗杆站于圈内,喊“某号”时,将旗放开,被叫号数者立即离队向圈内疾跑,并护住红旗,未护住者,交换角色进行 (2)跳跃旗杆 方法:学生站成单行圆形,游戏者持旗杆位于圆心,抡杆离地面转动飞行,旗杆经过时,圈上的人须跳起让旗杆通过,如被旗杆击中者为失败,换角色进行。 小组自选活动操练习 5.跑的辅助练习 (1)摆臂练习 (2)小步跑 (3)高抬腿跑 (4)后蹬腿跑练习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 2.教与学 (1)教师出示技术图片,引入问题。 (2)学生联系实际,踊跃回答。 (3)教师给正确答案,并导出学习内容。 3.要求:结合实际,踊跃回答。 组织:四列横队(同上)。 教与学:教师常规检查与落实。 3.要求:精神饱满,明确学习要求。 1.组织:分成四组 2.教与学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目的、规则与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练习内容。 (3)教师巡视、指导、宏观控制。 3.要求:启动快,注意力集中。 1.组织:同上 2.教与学 1)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活动操练内容与形式。 2)组长组织本组人员热身活动。 3)学生口令提示下辅助动作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纠错、鼓励、评价。 3.要求 (1)发挥集体智慧,大胆创编 (2)动作准确、规范 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为下阶段埋下“伏笔”。 自选或创编游戏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快速启动和反应能力,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圆圈上做辅助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发挥集体智慧。 1次 1次 1 次 若干次 4×8组 3次学 习 提 高 部 分 28 复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1.组成部分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2.动作要领 各就位:自然放松,直臂,跪撑,肩与起跑线平行,目视前下方。 预备:从容提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 鸣枪或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蹬摆,上体前倾。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学习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1.技术要领 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积极下压着地。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第一步不宜过长,一般为一脚至一脚半脚长。在起跑线前50──75厘米处画第一标志线(虚线),连续画6---7条,每两条线之间的距离递增10厘米左右。 加速跑的一般为25—30米(当练习者听到“跑”的指令后,由起跑进入加速跑阶段,为使上体前倾,避免停顿、跳跃、臀部下坐等错误,在离起跑线前15米左右的地方在上方设置了一条橡皮绳,要求练习者通过绳底时,头部不能碰到绳,更不能在线前停顿、跳跃等。 2.教学重点:起动时前后两腿蹬、摆臂快速有力。 3.教学难点:低重心、快频率技术。 4.易犯错误:起跑后加速度跑时上体抬起过早。 5.纠正方法 (1)领会起跑后加速跑动作要领。 (2)适当拉长两起跑器间的距离。 三、游戏:看谁跑得快 1.方法:四组人数相等。听到口令后,排头者快速拿起两个小沙袋相续跑到并将小沙袋置放于小盘子上,后跑回与第二个同学击掌,第二个同学按原线路将小盘子上的小沙袋依次取回,放回原处,依此类推,先跑完全程为胜。 2.规则 (1)各组可确定人员排列顺序 (2)游戏可进行两次 1.组织:四列横队 (1)讲解示范队形 ○○○○○○○ ○○○○○○○ ××××××× ××××××× △ (2)复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练习队形 2.教与学 (1)教师示范并讲解起跑后的加速跑动作要领。 (2)学生听讲解,细观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 (3)复习“各就位”、“预备”、“跑”技术。 (4)模仿蹬离起跑器技术练习。按“跑”的口令完成前后摆臂和 蹬地与摆腿的协调配合。 (5)学生听口令完整技术动作练习。 (6)教师集体纠正与个别辅导。 3.要求 (1)集中注意力,起动快 (2)起跑时快速有力 1.组织:起跑和起跑后加速度 2.教与学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与要求。 学生分组设置标志线(点),根据自身情况练习起跑后的加速跑前几步,并体会身体重心姿势。 两人一组。一人喊口令一人练习“各就位”、“预备”、“跑”,同时站在练习者后面并提示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蹬摆及身体身体重心姿势。 老师统一口令,按起跑要求,蹬离起跑器并加速跑出20—30米。 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目标递进。 学生相互观摩、交流,发现不足,寻找差距,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展示、表演,师生评价。 要求:体会低重心、快频率技术动作 1.组织:四路纵队 2.教与学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出场顺序,并练习。 (3)总结得失,重新布阵,再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鼓励、裁判、讲评。 3.要求:遵守规则,发挥团队精神。 巩固蹲踞式起跑技术,为更好的衔接起跑后的加速跑打下基础,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因人而异,分层次学习,设置标志线,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设置橡皮筋,使学生体会身体重心姿势,避免身体直立过早的错误动作,树立敢于挑战自我,积极进取的必胜信念。 通过比赛,树立公平竞争及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与反应力 1次 3次 1 次 4 次 2次恢 复 整 理 部 分 5 1.整理放松活动 2.师生回顾总结学习情况 3.布置课外作业(50米加速跑5组、俯卧撑50个) 4.收拾器材 5.下课 1.组织:分散队形 ★ 2.教与学 师生齐放松后共忆本课学练效果 3.要求:身心放松 4×8场地器材 场地:跑道 器材:收音机1台,旗杆4根,挂图4张、沙包等 运动量与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最高心率:135-142次/分 练习密度:40-43%心 率 曲 线 图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