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荷兰少年博扬·斯拉特(Boyan Slat)在18岁时创立了“海洋清理”组织,誓言把大海从塑料中解救出来。他发明的2.2千米巨网横扫北太平洋,几小时内就能完成过去数月的清理量,这一壮举不仅震惊了全球,也引发了人们对海洋保护的广泛关注。18岁荷兰天才单日狂捞18吨塑料垃圾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究竟从哪来?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顺着 “垃圾” 这条线索,一起探索《正视发展挑战》这堂课!总议题:垃圾迷局背后的发展挑战分议题 2:垃圾有何害?分议题 1:垃圾从哪来?分议题 3:如何破困局?2000-2024年中国人口总量(1)2024年人口形势有哪些变化?小组讨论:(3)低生育率对经济有何影响?(2)老龄化会影响哪些行业?提示: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提示:医疗、养老、劳动力市场等提示:消费市场、教育需求等小结:人口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是"全局性"问题。1982年2013年2016年2021年只生一个开放三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城镇户籍夫妻原则上仅允许生育一个子女。允许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个子女。所有家庭均可生育两个子女,措施:延长法定产假至128天。允许夫妻生育三个子女。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历程思考:为什么人口政策要这样一步步变?人口问题不能快速解决吗?小结: 人口变化具有惯性,政策效果需数十年才能显现。(长期性)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1.这体现了什么政策思路?2.现在请各小组选择一项措施,讨论其背后的考量。材料分享小组讨论提示:从"要你少生"变成"支持你生"小结: 人口政策必须立足长远,影响国家竞争力。(战略性)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咯性问题。课堂笔记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P75(1)不断完善人口政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立足人口基本国情,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发展战略和政策。(2)新发展阶段和新的趋势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总体上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3)优化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针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及时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课堂笔记2、我国的人口发展的新阶段和趋势性特征 P76在网购越来越便利的今天,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快递行业背后的数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累计1750.8亿件同比增长均超20%!行业收入突破1620亿元。2025 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56亿件 同比增长19.3%。但在这份繁荣背后,一个隐忧正悄然蔓延——快递垃圾年超千万吨。思考:快递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提示: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残害野生动物、威胁人类健康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课堂笔记3、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材料分享2025年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860.88万公顷、园地1961.09万公顷、林地28369.57万公顷、草地26321.57万公顷、湿地2351.98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10.3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42.9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6.48万公顷。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在渔业资源上,我国的水产种类丰富,鱼类约有 2400 多种,还有大量的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图表分享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思考:请对比该图表,你有什么发现?材料分享据相关统计,一些城市的新区建设,土地利用率不足 50%,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在土地开发时,部分地方过度依赖大规模征地,忽视了存量土地的盘活。2024 年自然资源部通报的 80 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中,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违法征地占地、永久基本农田 “非粮化” 等问题突出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存在的问题: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课堂笔记4、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P78)材料分享思考:瑙鲁的悲剧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呢?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课堂笔记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环境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危害生态环境人口基数大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环境压力大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影响: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课堂笔记6.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表现、原因、影响 P79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指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注意:是可回收物,不是可回收垃圾。指生产经营中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课堂笔记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P80思维导图正视发展挑战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2、我国的人口发展的新阶段和趋势性特征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面临危机3、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4、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6、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表现、原因、影响 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课时训练1.输电铁塔是鸟类喜欢的筑巢地点。近年来,电网工作人员在铁塔上搭建人工鸟巢、局部绝缘化处理,由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确保鸟类和电网都安全。这体现了( )A.绿色惠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B.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C.保护环境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答案:B。电网工作人员从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同时保障鸟类生存安全,体现了人类采取措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B 选项正确。A 选项 “绿色惠民” 在题干中未体现;C 选项题干未强调自然恢复为主;D 选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与题干不符。课时训练2.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B.为解决大量的人口流动采取积极措施C.将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D.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答案:A。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加剧,政府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形势的举措,A 选项正确。题干与人口流动无关,B 选项错误;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C 选项错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教育,D 选项错误。课时训练3. 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一形势有利于(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③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增多,“人才红利” 形成,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①②正确。“人才红利” 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没有直接关联,③④不符合题意 。课时训练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第一个方面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 )①我国总人口增速较快②党和国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④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我国推动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党和国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认识到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②③④正确;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①说法错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6课 建设美丽中国6.1《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课题 正视发展挑战 单元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教材 分析 本框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框题。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主要讲述“是什么”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介绍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重点强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应解决措施,让学生明白,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学情 分析 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人口多、环境污染等词汇,但对于人口问题具体如何影响国家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并不清楚。部分同学可能觉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国家大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个人行为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走绿色文明发展的道路。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道德修养:通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树立共建生态文明意识,热爱大自然。 重点 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难点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导入 新课 热点人物:18岁荷兰天才单日狂捞18吨塑料垃圾 荷兰少年博扬·斯拉特(Boyan Slat)在18岁时创立了“海洋清理”组织,誓言把大海从塑料中解救出来。他发明的2.2千米巨网横扫北太平洋,几小时内就能完成过去数月的清理量,这一壮举不仅震惊了全球,也引发了人们对海洋保护的广泛关注。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究竟从哪来?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顺着 “垃圾” 这条线索,一起探索《正视发展挑战》这堂课! 讲授 新课 总议题:垃圾迷局背后的发展挑战 分议题 1:垃圾从哪来? 分议题 2:垃圾有何害? 分议题 3:如何破困局? 分议题 1:垃圾从哪来? 《世界人口时钟》 教师过渡:《世界人口时钟》的数据非常惊人,全球每秒新增 2.6 人,这意味着什么? 思考:如果人口减少一半,垃圾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小组讨论:(1)2024年人口形势有哪些变化? 提示:老龄化进一步加剧。(预计在2032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2)老龄化会影响哪些行业? 提示:医疗、养老、劳动力市场等 (3)低生育率对经济有何影响? 提示:消费市场、教育需求等 小结: 人口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是"全局性"问题。 教师:过去40年,我国享受了丰厚的"人口红利",但如今,这个红利正在转变为挑战。那么,国家该如何应对呢? 这里有几个关键年份:1982年、2013年、2016年、2021年,猜猜它们分别对应什么人口政策? 提示:1980 只生一个 2013 单独二孩2016 全面二孩2021 开放三孩 思考:为什么人口政策要这样一步步变?人口问题不能快速解决吗?提示:因为人长大需要时间,现在出生的孩子,要几十年才能成为劳动力,政策效果不会马上显现。 小结: 人口变化具有惯性,政策效果需数十年才能显现。(长期性) 材料展示: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 思考:1.这体现了什么政策思路? 提示:从"要你少生"变成"支持你生" 2.现在请各小组选择一项措施,讨论其背后的考量。 提示:延长产假可以让妈妈更好照顾宝宝、托育机构能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小结: 人口政策必须立足长远,影响国家竞争力。(战略性) 笔记: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P75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咯性问题。 笔记:2、我国的人口发展的新阶段和趋势性特征 P76 (1)不断完善人口政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立足人口基本国情,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发展战略和政策。 (2)新发展阶段和新的趋势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总体上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3)优化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针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及时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分议题 2:垃圾有何害? 在网购越来越便利的今天,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快递行业背后的数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累计1750.8亿件同比增长均超20%!行业收入突破1620亿元。2025 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56亿件 同比增长19.3%。但在这份繁荣背后,一个隐忧正悄然蔓延——快递垃圾年超千万吨。 思考:快递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残害野生动物、威胁人类健康 笔记:3、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有人认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浪费点没关系,你怎么看? 我们来看我国的资源形势。 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860.88万公顷、园地1961.09万公顷、林地28369.57万公顷、草地26321.57万公顷、湿地2351.98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10.3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42.9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6.48万公顷。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在渔业资源上,我国的水产种类丰富,鱼类约有 2400 多种,还有大量的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教师讲解:我国耕地有 12860.88 万公顷 ,看似面积不小,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高原占比大。像在西南地区,多山地、喀斯特地貌,耕地分布零散,难以集中连片开发,增加了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和现代化农业设施建设的难度 。产资源开发难度同样不容小觑,比如我国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要攻克超深钻井、高效排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才能实现大规模开采。)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据相关统计,一些城市的新区建设,土地利用率不足 50%,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在土地开发时,部分地方过度依赖大规模征地,忽视了存量土地的盘活。2024 年自然资源部通报的 80 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中,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违法征地占地、永久基本农田 “非粮化” 等问题突出 。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笔记:4、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P78) 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存在的问题: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教师过渡:如果要问世界上在资源、经济等方面最没用的国家是哪个,那么答案可能是瑙鲁共和国,这个国家遭受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资源诅咒”! 20世纪初,瑙鲁因发现地表磷酸盐矿而暴富,该矿产是制造肥料和炸药的重要原料。一个多世纪的露天采矿使该国土地严重退化,丧失耕作能力。90年代矿藏枯竭后,瑙鲁陷入经济危机,全民依赖进口加工食品,导致肥胖率全球最高(男性97%、女性93%超重)。如今该国四分之三土地荒废,主要靠为澳大利亚看守难民换取援助。过度开发还导致生态灾难,本土植物和鸟类几乎绝迹。 思考:瑙鲁的悲剧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呢? 笔记: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与瑙鲁相比,我国的环境形势是否乐观 资源过度开发、危害生态环境、人口基数大、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环境压力大 笔记:6.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表现、原因、影响 P79 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影响: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议题 3:如何破困局? 垃圾分类(图片):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笔记: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P80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课堂 小结课堂 练习 1.输电铁塔是鸟类喜欢的筑巢地点。近年来,电网工作人员在铁塔上搭建人工鸟巢、局部绝缘化处理,由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确保鸟类和电网都安全。这体现了( ) A.绿色惠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 C.保护环境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B。电网工作人员从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同时保障鸟类生存安全,体现了人类采取措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B 选项正确。A 选项 “绿色惠民” 在题干中未体现;C 选项题干未强调自然恢复为主;D 选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与题干不符。 2.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 B.为解决大量的人口流动采取积极措施 C.将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 D.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答案:A。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加剧,政府提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形势的举措,A 选项正确。题干与人口流动无关,B 选项错误;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C 选项错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教育,D 选项错误。 3. 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这一形势有利于(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 ③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增多,“人才红利” 形成,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①②正确。“人才红利” 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没有直接关联,③④不符合题意 。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第一个方面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 ) ①我国总人口增速较快 ②党和国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④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我国推动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党和国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认识到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②③④正确;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①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docx 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