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遵守规则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遵守规则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分层作业
4.2遵守规则
(
基础过关
)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如何遵守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对规则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按规则办事的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推动社会向着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4.自律和他律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我们养成__________________,更好地遵守__________________。
5.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将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恰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6.规则不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__________________,积极__________________,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
能力提升
)
一、选择题。
1.因为向大熊猫身上吐矿泉水、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6名游客被终身禁止再次进入四川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对此,我们明白作为游客要( )
①遵守规则,文明旅游 ②及时行乐,无视规则
③严格执法,维护规则 ④恪守道德,维护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骑走一辆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推广共享单车,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市民要自觉遵守规则,规范使用
B.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C.单车管理公司要加强使用指引和实施有效监管
D.市民严厉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
3.下图漫画《乘客霸座》。对漫画中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由需以遵守法律为前提,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B.任何人的违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C.依相关规则应禁止该乘客出行,体现了规则的刚性
D.公民公共责任意识薄弱,凸显社会规则教育的缺失
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下列行为属于“自律”的是( )
①小勤在四周无人的十字路口仍遵守交通规则
②小李在图书管理员的提醒下才能够安静阅读
③小德看见广场上散落的垃圾,主动捡拾起来
④小哲听从同学的劝说,不在网上传播谣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强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规范佩戴安全头盔。而有些骑乘人员在有交警值守的时候就遵守规定,无交警值守的时候就不佩戴。这启示我们要( )
①明确交警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②守护生命安全,通过慎独端正自己行为
③骑乘电动自行车时自觉履行佩戴头盔的道德义务
④在做到自律的基础上,提醒他人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的是自律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规则包括法律、道德、纪律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8.为了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自2025年1月]日起,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法定退休年龄的适时调整表明( )
A.遵守社会规则要自律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D.要坚定维护社会规则
9.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践行规则,我们应该做的是( )
①专心作业有秩序,自习不打闹
②翻越栏杆走近道,早上不迟到
③乘坐公交排好队,文明懂礼貌
④银行取款一米线,尊重你我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校推行“文明能量榜”,每周统计校园文明行为数据。实施两周后,食堂插队的人数明显减少,使用文明用语的人数明显增多。由此看出,这一措施有利于同学们( )
①增强规则意识 ②学会律己宽人
③掌握诚信智慧 ④践行以礼待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为进一步缓和行人与车辆的矛盾,某市推出试点规定:在斑马线前划定5米禁停区,禁止车辆停留。从“礼让行人”到“5米禁停区”的变化,说明了(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意修改
②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的是自律
③规则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的改进完善,要符合社会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一些生活场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场景一 在公交车上,小明看到一位老人上车,主动起身让座。
场景二 在学校图书馆,小刚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阅读。
场景三 在十字路口,小红看到红灯亮了,仍然闯红灯过马路。
(1)上述场景中,哪些行为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哪些行为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春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是为了加强长春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秩序,为乘客创造安全、便捷、和谐的乘车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的规范。第七条规定:乘客购票、候车时应自觉排队;上车的乘客在车门两侧候车,下车的乘客从车门中部下车;上、下列车时,应注意站台间隙;车到终点时,乘客须带齐行李物品全部下车,严禁在车厢或车站内逗留。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有哪些作用?
(2)遵守规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和自律。
(3)自我约束即自律。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自律?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一、基础知识填空:
1.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2.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3.规则意识;自觉性;有序、文明
4.相互补充;良好行为习惯;社会规则
5.行动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醒、劝导、帮助他人
6.一成不变;制定;废除;调整和改进
7.改进、完善;建言献策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B 2.D 3.A 4.B 5.D 6.B 7.A 8.B 9.C 10.B 11.D
二、非选择题:
(一)(1)场景一中小明主动给老人让座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场景二中小刚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和场景三中小红闯红灯过马路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2)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他律。
(3)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共27张PPT)
4.2遵守规则
(2024统编版)八年级

第二单元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课讲授
04
05
课堂小测
课堂总结
01
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
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培养自觉守规的道德品质。
2.责任意识: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勇于并善于为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建言献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法治观念:
理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明确违反规则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维护和改进规则。
自主学习
浏览课本P29-3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1
如何遵守规则?
2
什么是自律和他律?
3
如何维护规则?
02
新知导入
思考:这个新闻给你哪些启示?
规则保障秩序,漠视规则终受惩处,我们要遵守规则。
2025年4月18日13时许,深圳北站D2404次列车关门时,旅客吴某某因同行三人未登车,强行用身体阻挡车门关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未果。同行人最终登车后列车驶离,未造成晚点。4月20日,深圳铁路公安处通报,吴某某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被处行政拘留处罚。
讲授新课
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思考:从这份调查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受访者普遍认为,骑手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主要根源在于他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这一观点占比高达58.6%。同时,“平台制度设计”也被认为是重要因素,占比达到46.0%。
骑手交通违法原因与影响调查
03
讲授新课
上海交警多维施策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安全治理
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上海频繁发生,严重威胁道路和骑手安全。自开展治理以来,全市涉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及事故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42.9%。
思考:上海交警开展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安全治理有哪些意义?
增强规则意识,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生活观察
思考:结合上述交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规则意识。
针对遵守规则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遵守。
我爸爸在工厂上班,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任务。
这些规则制度遵守不遵守都一样啦,哪会有那么多大事儿发生呀。
“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总结归纳
1.如何遵守规则?
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要求:“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探究分享
闯红灯不对,但看到有的人在闯,我也跟着走。
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闯红灯。
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思考:对比两张照片,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03
新课讲授
思考:1.分析这两个情景分别通过哪种方式来约束行为?
2.这些方式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情景一:学校制定明确规则,规定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筑牢制度防线。老师不定期开展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者便严肃批评惩戒。
情景二:小张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内心有着强烈的自我提升渴望。即便老师不检查,他也主动将手机放在宿舍,从源头上杜绝诱惑。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课后自觉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律
他律
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总结归纳
1.如何遵守规则?
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作用: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2.什么是自律和他律?
探究分享
在我国,公共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明参观,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然而,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大声喧哗、随意触摸展品等不文明行为。
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参与:
参观须知
03
参考范例
参观须知
一、保持安静
(1)轻声交谈:在博物馆内避免大声喧哗或高声接打电话,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2)关闭手机铃声: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或振动模式,避免干扰参观氛围。
二、尊重展品
(1)禁止触摸:为了保护展品的完整性和安全,严禁触摸或攀爬任何展品。
(2)保持距离:观赏展品时避免身体接触或过于靠近展品,以免对展品造成意外损坏。
三、遵守秩序
(1)排队等候:在热门展区遵守排队秩序,避免推搡或争抢。
(2)不随意走动:按照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引导参观,以免影响其他访客和展区的正常秩序。
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总结归纳
1.如何遵守规则?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案例探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一情况,铁路部门多次对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进行调整。
03
实行时间 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
1997年12月1日 身高为1.1米至1.4米的儿童
2008年12月21日 身高为1.1米至1.5米的儿童
2010年12月1日 身高为1.2米至1.5米的儿童
2023年1月1日 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
视频:现阶段购票政策
思考: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进。
知识拓展
自202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的申请年龄上限由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大中型客货车准驾车型的年龄上限由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等。
这一规定能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总结归纳
1.如何遵守规则?
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要求: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总结归纳
1.如何遵守规则?
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04
课堂总结
1.如何遵守规则?
2.什么是自律和他律?
遵守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①增强规则意识
②他律与自律
③坚定地维护规则
④积极完善规则
05
课堂小测
1.小华跟着爸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爸爸提醒坐在后排的小华系好安全带。小华说:“这是乡间道路,没有摄像头,不会扣分的。”小华的说法( )
A.正确,遵守规则只需要依靠他律
B.正确,只要不危及生命不系不要紧
C.错误,遵守规则只需内化于心
D.错误,遵守规则既需要他律又需要自律
D
05
课堂小测
2.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间休息由十分钟调整为十五分钟,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孩子们玩“闹”更加从容。课间安排作出优化调整说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积极改进规则
②公民参与制定规则,敢于抛弃原有规则
③及时调整规则,以更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05
课堂小测
3.据交通部门统计,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带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带头盔现象,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维护秩序靠监督,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带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遵守法律保太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05
课堂小测
4.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骑走一辆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推广共享单车,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市民要自觉遵守规则,规范使用
B.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C.市民严厉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
D.单车管理公司要加强使用指引和实施有效监管
C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遵守规则》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二框的内容。本框是在第一课时“维护秩序靠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遵守规则以及规则的完善与发展,是第四课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培养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今后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莫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培养自觉守规的道德品质。2.法治观念:理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明确违反规则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维护和改进规则。3.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热情,勇于并善于为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建言献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遵守规则。难点:理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并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案、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时政新闻导入:思考:这个新闻给你哪些启示?导入语:规则保障秩序,漠视规则终受惩处,我们要遵守规则。 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浏览课本P29-3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1.如何遵守规则?2.什么是自律和他律?3.如何维护规则?环节一:(一)数据分析思考:从这份调查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提示:受访者普遍认为,骑手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主要根源在于他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这一观点占比高达58.6%。同时,“平台制度设计”也被认为是重要因素,占比达到46.0%。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二)播放视频:《上海治理快递外卖交通违法行为》上海交警多维施策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安全治理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上海频繁发生,严重威胁道路和骑手安全。自开展治理以来,全市涉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及事故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42.9%。思考:上海交警开展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安全治理有哪些意义?提示:增强规则意识,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三)生活观察思考:结合上述交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规则意识。提示:“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总结归纳:1.如何遵守规则?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要求:“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环节二:(一)探究分享思考:对比两张照片,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提示: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二)情景探究思考:1.分析这两个情景分别通过哪种方式来约束行为?2.这些方式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提示: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总结归纳:1.如何遵守规则?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2.什么是自律和他律?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作用: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环节三:探究分享参考范例:一、保持安静(1)轻声交谈:在博物馆内避免大声喧哗或高声接打电话,以免影响他人参观。(2)关闭手机铃声: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或振动模式,避免干扰参观氛围。二、尊重展品(1)禁止触摸:为了保护展品的完整性和安全,严禁触摸或攀爬任何展品。(2)保持距离:观赏展品时避免身体接触或过于靠近展品,以免对展品造成意外损坏。三、遵守秩序(1)排队等候:在热门展区遵守排队秩序,避免推搡或争抢。(2)不随意走动:按照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引导参观,以免影响其他访客和展区的正常秩序。知识拓展: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总结归纳:1.如何遵守规则? (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①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环节四:思考: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进。提示1:自202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提示2: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总结归纳:1.如何遵守规则? (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要求: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1.如何遵守规则?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自主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四个环节的分析探究活动,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各环节知识点。 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分析解读能力的,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增强规则意识。从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会他律和自律,并从案例分析中理解什么是自律和他律,以及二者的作用。本环节通过写参观博物馆须知的方式,以创新的活动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指定规则中坚定地维护规则。结合不断更新的改进的规则新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积极完善规则的原因和要求有哪些。
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的练习题目。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 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课堂总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本节课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3.完成启思导行要求。 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1.巩固新知;2.预习新内容,提前感知知识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