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导学案(无答案)-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导学案(无答案)-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安徽省**中学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3)
专题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考情透视】
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伟大的改革开放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河北卷、 浙江卷 湖南卷、广东卷、河北卷、湖北卷 浙江卷、湖北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天津卷、福建卷 浙江卷、湖南卷、北京卷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该部分内容考查频率较高,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题型包括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观点题、探究性试题等。“伟大的改革开放”是高频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等知识也常考,要求考生理解相关教材脉络。
2.从命题思路上看:
未来高考会持续聚焦核心知识,如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等。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一要素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对国内外挑战等热点,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科的现实价值。
从命题预测上看:
2026年高考会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与当前中国发展的关联理解,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强化综合思维,开放题型可能会增加,注重与其他专题或模块知识结合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具备跨模块、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结合改革开放的热点材料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
2.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点;
4.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专题体系】
【自主探究】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
意义 实现党和国家 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的进程
起步 阶段 对内 改革 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城市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 ,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对外 开放 ①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 的设立 ②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 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 ;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 、 、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进入 新阶 段 对内 改革 ①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 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对外 开放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全面 深化 阶段 对内 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 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和 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 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 网络,加快推进 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 和国际 ,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变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的面貌
迎来三个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 的伟大飞跃
两个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的关键一招
一条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个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主题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这一鲜明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 、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理论体系 形成时间 核心内容 成就
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 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 实现什么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八大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由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保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领导:在中国 领导下 ②基础:立足基本国情 ③目标:促进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 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集中体现:我国国家 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重要性: 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所孕育的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文化和 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 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要求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特别提醒:
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从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来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3)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预习检测】
1.(2025·云南·高考真题)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编制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 )
①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全国卷·高考真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
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浙江·高考真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亮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始终坚持、接续发展的结果,是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易混】
1.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3.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7.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