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的内容,与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关系看,党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辛探索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与基础。与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到进入新时代的历程中,第四课是第三课的发展完善,故本框题在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大多为2005年后出生的一带,他们的父母多数是1978年前后出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祖父母则是见证改革开放前后鲜明对比的一代,因此对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的变化有一定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成就、对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做了简略介绍。但学生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没有直观而深入的感受,因此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目标确定】一、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2.关键能力:能够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掌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掌握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改革开放进程和取得的成就,体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认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科学精神: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公共参与: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我们已经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是什么样的创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老照片。具体操作:PPT上呈现上世纪70年代龙泉老照片,让同学们感受过去的龙泉,与今日龙泉形成对比,学生思考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如此巨变的原因。(引出伟大的改革开放)过渡:是的,是改革开放,是伟大的改革开放。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究竟何以伟大?呈现议题二、学习新课过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为何如此重要呢?议题一: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解发展之锁议题情境:播放视频《伟大的转折》议学任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2.这次“决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有什么重大意义?活动要求:观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同学之间互议,时间1分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的确,“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百业待兴。就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呈现主干知识一:改革开放的开启设计意图本议学活动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情境,设置两个关联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同桌互议,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以梳理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决定”的意义。从而提高预测与选择的能力,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过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那么我国改革开放又是如何有序推进的呢?议题二:中国如何进行改革开放 铺发展之路议题情境:2021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3周年,40多年来,我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全面铺开,请你担任小小讲解员,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及其背后的重大事件。议学任务: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议学任务单,参照书本第32、33页铺一铺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并选取其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事件进行分享。活动要求: 自主完成,举手发言,时间3分钟。学生发言:(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进行一定的点评)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大家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对改革开放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当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不止同学们讲到的这些,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呈现主干知识二:改革开放的进程设计意图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表达意见和参与事件的机会。本议学活动以改革开放43周年作为背景,让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及其背后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锻炼描述和分类、解释与论证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看待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科学精神。过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那么伟大的改革开放到底给中国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又有怎样的重大意义呢?请大家观看视频《巨变的龙泉 腾飞的中国》。议题三: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意义 享发展之福议题情境:播放视频《巨变的龙泉 腾飞的中国》议学任务:1.结合视频资料,说一说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2.中国改革开放要不要“停一停”“歇一歇”?请说明理由。活动要求:同学间针对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举手发言,时间2分钟。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通过视频中龙泉改革开饭前后新旧照片对比,我们发现,龙泉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是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龙泉这个城市的面貌、龙泉人民的面貌。而从视频中世界GDP动态排名我们可以明显感知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对中国国家前途和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发也永无止境。历史雄辩地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绝对不能“停一停、歇一歇”。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呈现主干知识三:改革开放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龙泉改革开饭前后新旧对比照片,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借助直观影像观察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面貌的变迁,通过观点分享,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增进学生关心公共生活、提升参与公共建设的热情。通过世界GDP动态排名,学生可以感悟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国家前途和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议学活动锻炼学生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素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总结升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春华秋实。青年强则国强,生逢其时的我们,又改如何接住改革开放的接力棒,持续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请围绕“弘扬改革开放伟大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这一主题,拟三点发言要点,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每点不超过20个字。具体操作:学生拟发言要点分享,教师分享并邀请全体同学起立齐声诵读。【课后反思】1.本节课内容较抽象,教学中我结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以小见大,通过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判断、辨析、探究、归纳、总结,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议题学习环节都注重给学生创造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后的“邀请你来写一写”环节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在集体诵读中感悟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感知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做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交流、在感悟中成长。3. “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本框的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完成议学任务单的形式掌握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及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注重学生整理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根据教材的知识铺起改革开发的发展道路。但课后想来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总结还是稍显简单、表面。对于改革开发的进程我们既可以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也可以按照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两方面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掌握会更灵活,理解也更到位。4. “改革开放的意义”作为本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虽然学生能从议题情境等材料中直观感受、间接感悟到相当一部分,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点意义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是不能直观感受到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困难,在教师总结时只是简单带过,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框题学习中得到补充完善。5.教学过程中教态亲切自然、口齿清楚,但有口头禅现象,也出现口语话表达。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自己能表达更加规范、严谨,避免出现口头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