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件(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件(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国家
内容
形式
国家性质
(国体)
国家管理形式
(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
强调处理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横向落实权力)
强调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整体与地方的关系。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纵向落实权力)
①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
②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注意: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知识逻辑
第二课
第一课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美国总统拜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德国总理朔尔茨
俄罗斯总统普京
法国总统马克龙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国家领导人称呼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
人大代表
民主
选举
组成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
人民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行政、审判、检察、监察等其它国家机关


对其负责
受其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统一行使管理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根据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它国家机关: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知识回顾: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艰辛探索过程:
国民革命时期:党领导工农运动,在城市建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市民代表会议,在农村组建农民协会,进行了政权建设的最初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形态;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初步提出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日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结合党领导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历程,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②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是民主和优越,不能只看表面上全民直选等热热闹闹的民主形式,而要从本质上看人民的意志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不断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在2016年开始的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登记选民10亿多人,直接选举产生近250万名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国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拓宽公众参与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的渠道。截至2018年,国家立法机关共有172件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1.5亿多人次提出的510多万条意见。我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人民既在选举时有民主投票的权利,也在日常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享有广泛的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P8探究与分享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②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唯一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回顾必修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 全面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
(3)有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
(4)切实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5)有力支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总结: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①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②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议会制度
区别 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阶级实质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反映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运行原则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
工作效率 议行合一,效率高 相互扯皮,效率低
相同点 都是代议制民主,即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知识拓展:中西政治制度对比
BY YUSHEN
探究与分享 P9
【情景一】2023年5月6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于在英国首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正式举行,这象征着古老的君主立宪传统在英国的延续。
【情景二】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尽管选举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现任总统拜登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争夺总统宝座。近期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略领先于拜登。
思考: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元首称谓不同?他们的元首产生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何会存在这种不同
两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政体不同)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划分标准:
现代国家的政体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没有实权)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有实权)
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一个国家在实质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如:英国的国王(女王)是世袭产生。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无实权,是虚位元首)
如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政体,总统是选举产生。(国家最高行政权)
含义: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政体。
产生: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经由选举产生。
实际运用:虽然民主共和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但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具体国情不同,其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不尽相同,实际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
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2.民主共和制:
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民主和集中相统一,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弊端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资产阶级可以运用金钱力量,以民主形式掩盖国家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
②发展中国家(对外):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模式,但这种模式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保障国家职能的有效行使,致使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
民主共和制的历史进步性
①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民主政体具有历史进步性。
②在民主制国家,议会制取代君主制,选举制否定世袭制,任期制代替终身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巨大进步。
(实质上是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典型国家:菲律宾。完全照搬美国的政治模式,三权分立,总统全民普选,参众两议院,最高大法院,等等,就连国会大厦的外形都照搬美国。结果菲律宾的状况:毒品泛滥,政变频发,贫富分化严重,全世界输出佣人。
含义(主要表现):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宪法和议会),君主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形成原因(局限性):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
实行的国家:在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
(君主是虚位、终身制、无实权)
3、君主立宪制
分类: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按照这种差别,君主立宪政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但是,实际上君主仍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约旦、摩洛哥等。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没有实权,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如英国、日本、西班牙等。
拓展: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区别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产生(任期制) 由世袭的君主担任(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地位 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也不担任政府首脑(如德、意) 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如美、巴西) 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虚位元首无实权,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如英日西;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大于议会,可以任命解散议会和政府,如约旦/摩纳哥
形成原因 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典型国家 大多数国家采用 (美/法/德/俄) 少数国家采用(如英/日/西)
联系 都是现代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 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知识小结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或总统制。
1、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标准
行政机关是否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谁是权力中心?)
英国:议会制国家
美国:总统制国家
法国:半总统制国家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1)议会制的主要特点
①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③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形式上任命,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④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⑤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2、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注意: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在议会制国家,成为行政首脑/政党上台执政,关键在于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
政府/行政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由谁产生,就对谁负责,受谁监督
(2)议会制的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波兰、芬兰、奥地利、新西兰、印度、新加坡等。
议会权力中心
(立法权)
多数党领袖担任
监督
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
议会政见相同
内阁
中央政府
(行政权)
对他负责
受他监督
国家元首
(虚位)
形式任命
不信任
1. 政府集体辞职,重新组建政府
提请任命
提请解散
2. 解散议会,选举议会,重建新政府
议会制——图示
当前西方议会制度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
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这些国家的两院名称不尽相同。例如,英国称为上院和下院,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荷兰叫一院和二院,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两院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方面。
一院制是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丹麦、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度。
P10相关链接:两院制和一院制
3.总统制
(1)总统制的主要特征
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②总统的产生: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美国,一届任期四年,最多连任一次。彼此独立)
③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由谁产生对谁负责)
(2)总统制的典型国家
美国、韩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在总统制国家,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总统选举成功。
总统制示意图
分权制衡
选举
产生
负责
国会(议会)
相互独立,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受到议会的制约
总统
法院
司法权
立法权
行政权
选民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相互独立
(1)半总统制的运行模式: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
①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总统制)。
②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议会制)。
(2)半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法国
(3)“行政双头制”
①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
②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③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4)左右共治
①成因: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但权力来源不同。总统由选民直选产生,而总理要对议会负责。(行政双头制)权力中心是总统
②条件:总统与总理不是出自同一党派。
③影响:降低行政效率,引发政治危机。
4.半总统制
法国总统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法国总理
博尔内
国家元首
享有一定行政权
政府首脑
总理由议会多数党推荐,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
法国总统马克龙
法国总理博尔内
半总统制(行政双头制)
法国政体结构
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
(1)内阁由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组成;
(2)政府中仍设总理,政府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负责而不向总统负责。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政治权利,非政府首脑。
国会仅能从立法上对其实施影响,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辞职。
半总统制示意图
总结: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三者的异同
议会制(内阁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元首权力
权力中心
政府或总统的产生
政府或总统与议会的关系
代表国家
联系 虚位,无实权
既是象征,又掌握实权
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议会
总统
总统
由议会选举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由当选总统组织产生,对总统负责
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建,向议会负责
由议会选举产生,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独立于议会之外,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向议会负责,不向总统负责
英国、日本、德国…
美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埃及…
法国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决定,并服务于这一国体,分类的标准一样
民主政体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没有实权)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有实权)
议会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专制政体
政体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区分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区分
总结:政体的类型
国家 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及职权 立法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你能指出这些国家的政体类型吗?
议会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议会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P10探究与分享
知识框架
1.划分标准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历史的必然性、地位、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含义、表现、运行
1.划分标准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制和总统制
2.议会制:主要特征、典型国家
3.君主立宪制:含义、原因、运行
3.总统制:主要特征、典型国家
4.半总统制:主要特征、典型国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了我国必然采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矫正:国体决定政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2.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所以,总统行使权力不受议会的干涉。
矫正: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
3.在议会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矫正:在议会制国家中,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
4.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都实行议会制。
矫正: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因此,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
5.国家元首称总统的国家就一定是总统制。
矫正: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有的也称总统。例:德国
易混易错
判断对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