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2.描述生物多样性,知道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观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生物圈
1.概念:地球上所有 生活的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
2.范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家族中有 、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其中 %以上是动物(绝大多数是昆虫),约22%是植物和真菌。
2.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是 多样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性状遗传的 是不同的,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也不尽相同。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 、湿地、海洋生态系统。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4.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 的结果。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国际植物学刊物《北欧植物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华南地区四个堇菜属新种》,四个新种包括潮州堇菜、河源堇菜、长茎堇菜和庆瑞堇菜。生物物种之间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无机环境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基本特征
1.应激性
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能够使生物“ ”。
2.生长
生物体通过生长使 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
生物 的过程。
4.新陈代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 呼出 、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都是新陈代谢现象。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进行新陈代谢  
B.能生长和繁殖
C.都能自由运动
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生物多样性
小明同学到某杂交水稻试验田和“海水稻”试验田参观学习,他看到稻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所有水稻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数量巨大,但这两种水稻的生活环境不同。小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你认为小明的认识正确吗 为什么
·易错警示·
生物多样性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其中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由物种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多样性共同构成,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
·技巧点拨·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不同物种的生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生物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任务驱动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有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能做操、跳舞、踢足球,甚至与人交流。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头母猪一胎生了8只小猪崽,有白的、黑的、花的等多种颜色。小猪饿了就去吃奶,见到生人或听到声响,就跑到母猪旁进行躲避;但它们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1个月后,小猪的体长、身高、体重都增加了不少,可以断奶喂食了。
这段文字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共同特征
·方法总结·
判断生物的方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就是看它能否进行新陈代谢或能否繁殖后代等。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生物
2.
对点自测
D
知识点二
1.植物 70
2.遗传 遗传信息
3.生物圈 陆地
4.生物进化
对点自测
D
知识点三
1.趋利避害
2.体形
3.产生后代
4.氧气 二氧化碳
对点自测
C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不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
任务驱动二
1.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新陈代谢(获取营养、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2.这段文字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获取营养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