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一年级体操 第15课时 大单元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育 一年级体操 第15课时 大单元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体操》第15课时教案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8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综合复习课 第15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综合复习课,整合“齐步-跑步-齐步”“跑步-齐步-跑步”两种复合衔接技术,通过“军事大演练”情境,实现从“单一节奏”到“双向循环节奏”的综合应用。教材通过对比练习、障碍挑战和团队协作任务,帮助学生巩固“节奏转换”“方向控制”“重心起伏”等核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感知能力和战术思维。本课时重点在于“多节奏灵活切换”和“复杂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为后续“战术组合动作”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军事游戏”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齐步-跑步-齐步”和“跑步-齐步-跑步”两种复合衔接技术,对“节奏转换”有初步理解,但在“多节奏快速切换”和“复杂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上存在不足。该年龄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通过“游戏化”“情境化”的练习保持兴趣。教学中应重点关注“两种衔接技术的对比练习”“障碍情境下的动作调整”和“团队配合中的角色分工”,通过“分层任务”和“趣味挑战”帮助学生巩固技能,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齐步-跑步-齐步”和“跑步-齐步-跑步”两种衔接技术的动作名称及区别,在教师示范下模仿两种技术的衔接过程
2. 能在“军事大演练”情境中,根据“战术指令”(如“1-2-1,跑!”或“1-2-1,齐步!”)快速完成两种复合衔接,步频波动控制在±5步/分内,变向角度误差≤10°,步幅误差≤3厘米
3. 能在10人小组中完成“障碍穿越接力赛”,全程无“节奏断裂”或“方向偏离”,团队用时较前提升20%
健康行为
1. 了解“多节奏转换”对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的促进作用,愿意在练习中主动调整呼吸与动作节奏
2. 学会在“障碍穿越”中通过“重心控制”和“步频调整”保护关节,避免因“动作变形”导致的运动损伤
3. 通过“团队接力”体验“协作运动”的乐趣,增强身体机能与心理韧性的双重提升
体育品德
1. 在练习中表现出专注倾听、快速反应的态度,主动配合“战术指令”完成动作转换
2. 学会在团队中承担“指挥官”“执行者”等角色,通过“互相提醒”“共同进步”提升团队默契
3. 通过“军事大演练”游戏,体验“规则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两种复合衔接技术的对比与应用:
(1)“齐步-跑步-齐步”:口令“1-2-1,跑!1-2-1,齐步!”,适用于“正向穿越”,步频从116-122→170-180→116-122步/分,重心“先升后降”
(2)“跑步-齐步-跑步”:口令“1-2-1,齐步!1-2-1,跑!”,适用于“反向穿越”,步频从170-180→116-122→170-180步/分,重心“先降后升”
(3)动作细节:两种技术均需保持“变向角度45°”“步幅30-40厘米”“摆臂与步频同步”
2. 多节奏快速切换:在“军事指令”下,能在3秒内完成“衔接技术切换”,步频、步幅、重心无明显波动
难点
1. 两种技术的快速识别与应用:在“障碍情境”中,能根据“障碍位置”和“指令”快速选择“正向/反向衔接”,避免“技术混淆”
2. 团队接力中的配合:“指挥官”与“执行者”需通过“信号”(如哨声、手势)提前沟通,确保“衔接技术一致”,避免“节奏断裂”
3. 复杂情境下的动作稳定性:在“障碍密集”或“指令重复”时,能保持“步频稳定”和“方向准确”,避免“动作变形”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分层任务法、团队协作法
教具准备
“战术指令卡”(4张,分别写“1-2-1,跑!”“1-2-1,齐步!”“障碍!”“加速!”)、秒表2块、地面标记线(粉笔画,45°变向箭头、障碍点、接力区)、小沙包(每人1个)、玩具“战术对讲机”4台、标志桶8个(用于障碍和接力标记)、体操垫4块(用于缓冲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激活旧知
【5分钟】 一、“军事大演练”情境导入 (1)、队列热身
1. 教师提问:"小战士们,我们已经学会了'齐步-跑步-齐步'和'跑步-齐步-跑步'两种战术衔接,今天我们要参加'军事大演练',需要在'复杂地形'中完成'多节奏穿越',大家有信心吗?"
2. 带领学生做"齐步-跑步-齐步-跑步"节奏热身操(动作:齐步走→跑步跳→齐步走→跑步跳),活动关节,强化节奏记忆
3. 出示“战术指令卡”,快速展示“1-2-1,跑!”“1-2-1,齐步!”,提问:"看到这张卡,我们要做什么动作?(引导学生回答"跑步"或"齐步")"
(2)、技术对比复习
1. 教师示范“齐步-跑步-齐步”与“跑步-齐步-跑步”的对比动作:"大家看,这是'正向穿越'(齐步-跑步-齐步),这是'反向穿越'(跑步-齐步-跑步),它们的口令和重心变化有什么不同?"
2. 带领学生做“口令+动作”对比练习:"听到'1-2-1,跑!1-2-1,齐步!'做正向衔接;听到'1-2-1,齐步!1-2-1,跑!'做反向衔接,重复5次" 1. 齐答“有信心”,跟随口令做节奏热身操
2. 观察“战术指令卡”,快速回答“跑步”或“齐步”
3. 对比观察两种衔接技术的动作差异
4. 跟随口令做“正向/反向衔接”对比练习,强化技术记忆
评价任务 1. 热身操动作规范,节奏准确:☆☆☆
2. 能快速识别“指令卡”并完成对应衔接:☆☆☆
3. 两种技术对比练习无混淆:☆☆☆
设计意图 通过“军事大演练”情境和节奏热身操,激活学生已学的两种衔接技术,通过“指令卡”快速识别练习强化技术记忆,为后续综合应用做好铺垫。
二、分层练习,巩固技能
【15分钟】
三、游戏竞赛,综合应用
【15分钟】 一、分层技术练习 (1)、基础层:“口令-动作”匹配练习
1. 教师讲解:"现在我们分'指挥官'和'执行者'两组,'指挥官'举'指令卡','执行者'根据指令做衔接动作,注意'变向角度45°'和'步频稳定'!"
2. 分组练习:
(1)“指挥官”(4人)举“指令卡”,“执行者”(10人/组)在标记线上完成衔接,每人练习3次,“指挥官”记录“错误次数”
(2)交换角色,重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三组注意,'指令卡'是'1-2-1,齐步!',要做反向衔接,重心先降后升!"
(2)、进阶层:“障碍穿越”个人挑战
1. 教师讲解:"现在我们在场地设置'障碍点'(标志桶),大家尝试在'跑步-齐步-跑步'衔接中绕过障碍,注意'先减速后加速',完成3次挑战,记录'成功次数'!"
2. 个人挑战:
(1)学生在“直线+45°变向”路线中,按“跑步→齐步→绕过障碍→跑步”完成3次,教师用秒表记录“全程时间”
(2)对“成功绕过障碍”的学生给予“战术勋章”,鼓励“失败学生”调整重心和步频 二、游戏“障碍穿越接力赛” (1)、游戏规则讲解
1. 全班分成4个“战斗小队”,每组10人,每队设1名“指挥官”(持“战术对讲机”)、3名“障碍清除员”(负责绕过标志桶)、6名“接力员”(负责衔接转换)
2. 游戏规则:"听到'出发'信号,'指挥官'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卡'信号,'接力员'完成衔接技术,'障碍清除员'绕过标志桶,最后1名'指挥官'冲过终点线,最快完成3轮的小队获胜!"
3. 安全提示:"接力时注意'队友位置',避免碰撞;'障碍清除员'需在'齐步'阶段绕过障碍,避免'跑步'时速度过快撞桶"
(2)、游戏过程与指导
1. 第一组示范,教师强调:"指挥官要'清晰传达指令','接力员'要'快速衔接','障碍清除员'要'提前减速',像真正的战斗小队一样配合!"
2. 游戏中教师巡回观察,对“指令传达错误”的“指挥官”提醒:"第二组注意,'对讲机'信号要'清晰','执行者'才能准确衔接!"
3. 对配合默契的小组给予表扬:"第一组'指挥官'指令准确,'接力员'衔接快速,'障碍清除员'动作标准,像'王牌小队'一样,配合得太棒了!" 1. 分组完成“口令-动作”匹配练习,观察“错误次数”
2. 个人挑战“障碍穿越”,调整重心和步频
3. 明确游戏角色(指挥官/障碍清除员/接力员)和规则
4. 听“对讲机”指令完成“跑步-齐步-跑步”衔接,绕过标志桶
5. 团队协作完成“障碍穿越接力赛”,体验配合乐趣
评价任务 1. 分层练习中能准确完成“口令-动作”匹配:☆☆☆
2. 个人挑战“障碍穿越”成功3次以上:☆☆☆
3. 团队接力赛中无“节奏断裂”或“碰撞”:☆☆☆
设计意图 通过“分层练习”(基础层口令匹配+进阶层障碍挑战)和“团队接力赛”,帮助学生巩固两种衔接技术,同时培养“角色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战术勋章”和“对讲机”等道具增加游戏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放松总结
【10分钟】
五、课后延伸
【5分钟】 一、放松活动:“军事放松仪式” (1)、放松动作示范
1. 教师带领学生做“军事放松仪式”:"战斗结束,我们来'整理装备',放松全身!"(动作:拍肩-揉臂-转腰-踢腿-深呼吸)
2. 配合呼吸:"吸气时想象吸入新鲜空气,呼气时吐出疲劳,感受身体的放松"
(2)、课堂总结
1. 学生围圈坐,教师引导:"今天的'军事大演练'中,大家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两种衔接技术”“团队配合”)""在'障碍穿越'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 总结:"小战士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棒!不仅掌握了两种复合衔接技术,还学会了在团队中互相配合。回家后可以和家人玩'家庭军事演练',用枕头当'障碍',看看谁的'多节奏衔接'最厉害!" 二、布置课后任务 (1)、家庭军事演练
1. "回家后和家人玩'枕头障碍穿越'游戏:家人用枕头设置'障碍',你根据'口令'做'齐步-跑步-齐步'或'跑步-齐步-跑步',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障碍位置'对'衔接技术'的影响。"
2. "和家人比赛'多节奏转换':家人喊'1-2-1,跑!1-2-1,齐步!1-2-1,跑!',你连续做'齐步-跑步-齐步-跑步',记录'完成次数',挑战自己的极限!"
(2)、观察与分享
1. "观察生活中的'团队协作'现象,如'班级排队'‘家庭分工’,记录'他们是怎么配合的',下次课分享你的发现。" 1. 跟随教师做“军事放松仪式”,调整身体状态
2. 参与课堂总结,分享游戏感受和困难解决方法
3. 记录课后任务,明确练习方法
4. 准备与家人一起玩“枕头障碍穿越”游戏
5. 观察生活中的“团队协作”现象
评价任务 1. 放松动作到位,情绪积极:☆☆☆
2. 能分享游戏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3. 能认真记录课后任务并完成:☆☆☆
设计意图 通过“军事放松仪式”缓解肌肉紧张,课堂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并培养反思能力,课后任务将学习延伸到家庭和生活,促进学生自主练习和观察能力,增强体育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作业设计
一、家庭军事演练
1. 和家人玩“枕头障碍穿越”游戏,用枕头在地面设置3个“障碍点”,根据“口令”做“齐步-跑步-齐步”或“跑步-齐步-跑步”,每天练习3分钟,观察并记录:
(1)“障碍位置”对“变向角度”的影响(如“障碍在中间/旁边”时,变向角度是否变化)
(2)“口令节奏”是否影响“步频稳定性”(如“快口令”或“慢口令”时,步频波动是否超过±5步/分)
2. 和家人比赛“多节奏转换”,家人喊“1-2-1,跑!1-2-1,齐步!1-2-1,跑!”,你连续做“齐步-跑步-齐步-跑步”,每天练习2组,每组10次,记录“完成次数”和“节奏连贯性”
二、观察与分享
3. 观察生活中的“团队协作”现象,如:
(1)班级排队:“谁先谁后”“是否有人插队”,记录“大家是怎么配合的”
(2)家庭分工:“做饭时谁洗菜、谁做饭”,记录“他们的‘指令’和‘执行’是否清晰”
4. 下次课分享你的观察结果,说说“团队协作”和“节奏转换”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安全提示
5. 练习时选择平整、宽敞的地面,避免在“枕头堆”旁追逐,防止滑倒或碰撞
【答案解析】
一、家庭军事演练
1. “障碍位置”会影响“变向角度”,如“障碍在中间”时,变向需更精准(45°±5°),“障碍在旁边”时可适当调整步幅,避免“过度转向”;“口令节奏”越快,步频波动越大,需通过“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保持步频稳定。
2. “多节奏转换”需要“快速反应”和“动作记忆”,每天练习可提升“神经肌肉协调性”,记录“完成次数”能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观察与分享
3. 生活中的“团队协作”和“节奏转换”相似之处在于“分工明确”“指令清晰”“配合默契”,如“班级排队”中“大家按顺序站”(分工)、“老师喊‘1-2-1’”(指令)、“队伍保持整齐”(配合),和“节奏转换”中的“口令指令”“动作配合”类似。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军事大演练”“障碍穿越接力赛”等情境,将两种复合衔接技术和团队协作自然融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角色扮演心理,课堂参与度高,学生在游戏中主动练习和思考。
2. 分层练习有效:“口令-动作”匹配练习(基础层)和“障碍穿越挑战”(进阶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战术勋章”和“对讲机”等道具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巩固技能的同时提升自信心。
3. 团队协作培养:通过“指挥官-执行者-障碍清除员”角色分工,让学生体验“团队角色”和“配合重要性”,“接力赛”中的“互相提醒”和“共同进步”有效培养了规则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不足之处
1.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约2-3名学生在“反向衔接”时仍存在“步频波动大”,需增加“步频标记线”(如170步/分、116步/分),强化视觉反馈。
2. 规则理解:个别学生对“接力赛角色分工”理解不清,需在下次课增加“角色任务卡”,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
3. 时间分配:“分层练习”中进阶层挑战时间稍短,部分学生未充分练习,下次可增加“小组互助练习”,让“优秀学生”带动“薄弱学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