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
第五课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制度
保证
第六课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 保证
决定
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决定
决定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点点微光,凝聚磅礴力量
本讲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共建 共创 共享美好社区
——从枫桥经验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枫源村是“枫桥经验”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连续18年群众“零上访”纪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的标杆案例。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
1.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问题
路灯偏暗问题:村干部安排电工检查维修,当天给出答复,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
环境卫生问题: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关停“小散乱”企业,修复废弃矿山生态。
2.就业与增收问题
提供就业岗位:引进兰花基地、直播基地等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
发展特色产业:村委会帮助村民打造黄桃品牌,建成分拣冷储中心。
3.消防安全问题
村委会统一室外消火栓样式,刷消防标语、印消防提示,并将消防安全纳入村规民约。
问题不出村,有事找村委
探究与分享一
任务:枫源村村委会为何能帮助村民解决各种问题?村委会是基层政府吗?
中国共产党组织
国家机构(以行政机关为例)
基层
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领导
社区居委会(城市)
村委会(农村)
指导
领导
基层党组织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性质:指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含义
矫误对比
权力 权利
内涵 政治概念,是政治上在一定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法律概念,指宪法与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权益。
行使主体 国家机关及特定工作人员 公民
处理方式 必须依法行使,不得转让与放弃 可以转让与放弃
联系 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与群众直接相联系
一种直接民主
非政权型的的自治,是一种社会自治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基层群众自治的特征
农村村委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产生 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管理依据 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管理方式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效果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1)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 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产生 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主要职能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管理依据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管理方式 制定自治章程或民约,是居民规范自己和社区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社区的日常事务
效果 自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2)居委会
①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村委会 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村委会 基层政府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
村委会 街道办事处(城市基层政权中政府的派出机关)
⑤村委会 基层党组织 (村支部委员会)
特别提醒:
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不得干预。
★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能干预。
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简称,习惯上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02
(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重要性(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P67D2
(3)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P69D2
▲注意: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4)补充:发展基层民主,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
1.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途径)
(1)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
①原因:
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②要求:
A.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B.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干部自己选”
① 原因:
A.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
B.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要求:
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空间),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时间)。
(2) 民主协商
“有事多商量”
(3)民主决策
①原因: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②要求:
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
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大事自己定”
判断:村(居)民具有对村务的决策权。
注意:村民或居民参与民主决策 ≠ 行使决策权。
村/居民不是决策者,没有决策权,
村民会议(居民会议)、村委会(居委会)具有决策权。
F
(4) 民主管理
②要求
①原因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日常事务自己管”
(5) 民主监督
②要求
①原因
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注意:民主监督≠公民的监督权
民主监督的主体可以是村民、市民、国家机关、政协等
而公民行使监督权,涉及的是公民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
②形式
设立社区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社区民主评议小组,农村村民会议监督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居委会成员
民主协商 众人商量、合理表达,求同存异,找出方案、社会和谐
民主决策 凡关系到村民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体做决定。城市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召开居民会议决定。
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民主监督 村(居)务公开尊重村(居)民的知情权
民主评议防止以权谋私,避免工作失误
小结: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五种实践方式
1.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4.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由村民委员会议讨论决定。
5.基层群众自治实行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共同服务、共同监督
6.农村的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创新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
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基层群众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村民自治组织的形式为村委会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创新或完善。
易错点拨
基层群众自治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途径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治委员会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含义
基层民主的特点
组织形式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本课小结
1.某村整合老祠堂等闲置资源搭建说事平台,让村民有地方自行调处矛盾纠纷,动员组织退伍军人,热心村民等,打造一支办事公道的说事员队伍:通过村组推荐、支部把关、乡镇审核选树先进典型,鼓励村民参与“文明家庭户”等评选活动,管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围。该村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领导和支持基层自治 ②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③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形式 ④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当堂练
2.某村开展“随手拍”活动,村民将发现的人居环境问题拍成照片发到村务公开群,据此可换取积分、兑换奖品,村委会根据照片反映的情督促整改。“随下拍”活动( )
①提高了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②构建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③丰富了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④扩大了村民监督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当堂练
3.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 )
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
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
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当堂练
4.某村为推进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成立村民自管组并建立“一问答” 制度。自管组由党支部牵头,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选举产生,负责收集并处理群众的问题和建议,不能处理的由村委会和镇政府出面解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成效得益于( )
①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②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③优化基层职权配置,规范政府服务流程
④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提高民主协商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高考真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