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默写(5分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字迹工整,不要交头接耳导学案放在桌角等待检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导入新课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这一现状会加剧什么的对立?残酷现实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0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空想社会主义先进性、局限性(重点)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重点)3.理解并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重难点)4.理解并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重难点)倡导建立“实业制度”,采用说服的方法,结果钱财花光,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倡导“和谐制度”,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没有富翁支持他。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结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法持续。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尝试【强化记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者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想法天真,路还不对)有人敢想,就有人敢做,阅读教材12页,思考问题,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合作探究】工人运动为什么会最终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思想理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02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① 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② 意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① 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 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对无产阶级政党做了阐述:《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两个必然一个政党一个目标【强化记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思想来源2.历史前提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总结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理论基石2.诞生标志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提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提示: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案。×××B1、马克思、恩格斯纵览历史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某班级同学正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议题进行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乙同学: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丙同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丁同学:巴黎公社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空想社会理论在19世纪初期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其根本原因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参加当时的社会实践B: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C: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阶级斗争D: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够成熟,根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 )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业布置背诵: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书写:预习新课,完成导学案默写(5分钟)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字迹工整,不要交头接耳导学案放在桌角,等待检查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03学习目标1、识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2、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难点)“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马克思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2、无产阶级政权的确立(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国实践)【强化记忆】(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强化记忆(3分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有: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苏联、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3)严重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4) 新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71191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1C二战后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从蓬勃发展到严重曲折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世界范围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区别 理论支撑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抽象的理性和正义现实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道路阶级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觉悟了的无产阶级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都对人类未来社会有美好的构想;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②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它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成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实践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创立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伟大尝试:巴黎公社一国成功:十月革命多国发展:世界范围大发展 (三飞:从一国到多国)★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飞:从空想到科学)(二飞:从理论到实践)★课堂小结实践证明我是对的!有关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时间的第一次飞跃C:1922年社会主义苏联正式成立,随后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2.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B3.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可见,十月革命( )①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2、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该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②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与供给制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作业布置背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书写:预习新课,完成导学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