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探究与能力提升 专项一 运动的描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探究与能力提升 专项一 运动的描述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探究与能力提升 专项一 运动的描述
一、基础巩固
1.(2025八上·广州期末)以下关于长度、温度、速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B.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C.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1.2km/h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ls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1.8dm,故A不符合实际;
B.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故B不符合实际;
C.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18km/h,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2.(2025八上·普宁期末)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 B.车水马龙 C.白云飘荡 D.晨跑锻炼
【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 A.五四运动是历史事件,不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正确;
BCD.车水马龙、白云飘荡、晨跑锻炼中的物体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cm;如图乙所示,圆锥体的高h为    cm.
【答案】2.50;3.2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甲图用辅助法(平移法)测直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0.1cm),硬币左侧对齐5.00cm,右侧对齐7.50cm,直径d=7.50cm-5.00cm=2.50cm;乙图刻度尺分度值1mm(0.1cm ),圆锥体顶端对齐1.00cm,底端对齐3.50cm(需结合放大视图精准读数)。高度h=3.50cm-1.00cm=2.50cm,换算为m是2.50×10-2m=0.0250m。
故答案为:2.50;3.20
【分析】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辅助法): 对于圆形、圆锥等不便直接测直径/高度的物体,用三角板等辅助工具“平移”刻度,转化为直接测量,体现等效替代思想,解决特殊形状物体的长度测量难题。
2、刻度尺读数规则: 需明确分度值(确定精确程度),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单位换算: 掌握cm与m的换算(1m = 100cm),实现不同单位间的转换,满足物理量单位统一的要求。
4.(2024八上·揭西期中)加油机正在和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这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   性。
【答案】静止;运动;相对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二者相对静止,战斗机和人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所以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综上 第1空、静止; 第2空、运动; 第3空、相对。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二、情境融入
5.(2025八上·深圳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和“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二者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二者相对静止,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6.(2025八上·英德期末)【厨房主题】小明每天在厨房煮早餐,根据此情景,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煮面时用筷子搅动面条,所用的筷子长度约为
A.5cm B.10cm C.25cm D.80cm
(2)将刚煮好的面条装入碗中,面条上方冒着“白气”,此现象是
A.凝固 B.升华 C.凝 D.液化
(3)洗碗时,把筷子放在装有水的碗里,看到筷子发生了“弯折”,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1)学生用刻度尺的长度为20cm,而筷子的长度与其差不多,大约25cm左右,故C符合题意,而A、B、D错误。
故选C。
(2)根据图片可知,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气”,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3)洗碗时,把筷子放在装有水的碗里,看到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筷子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认识进行估测;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判断。
7.(2024八上·遂宁月考)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8.甲型 H1N1 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 H1N1 病毒引起的,如图a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   m.使用透气孔径为 的 N95 型口罩   (能/不能)有效遮挡甲型 H1N1病毒.
【答案】;不能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用一个三角板采用等效法测其直径,读到 mm位的下一位,如图b所示.读数3.54cm,再除以 3×105 即可.将 H1N1病毒实际大小与口罩透气孔径比较,如病毒直径比孔径小,则口罩不能有效遮挡病毒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首先通过图a读取病毒像的宽度(需估读),结合电子显微镜30万倍的放大倍数,利用“实际长度 = 像的长度÷放大倍数”,算出病毒实际宽度。将N95口罩透气孔径与病毒实际宽度对比,因口罩孔径大于病毒宽度,所以不能有效遮挡病毒,以此考查对微观尺度下物体能否被阻挡的理解。
9.(2025八上·吉安期末)如图莺莺塔在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全塔共13层,高36.76 m。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经多方面研究,莺莺塔回音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②它的塔檐非常特殊,每层檐都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汇聚,最后使回音增强,并且这种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使敲击石块的声音变成蛙鸣。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文中谈到,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是由于声音    形成的;
(2)敲打石块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如果声音的    变大,声音的音调将    ;
(3)通过塔反射叠加,使回音增强,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    ,“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是指    相近;
(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离塔较远处敲击石块,用秒表记录的从声音发出到返回的时间是   s,小丽想测量小明离塔的距离,他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C,如图,记为   cm,然后让轮子沿着两者间路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 n,则小明离塔的距离利用L=nC可计算出来。
【答案】(1)反射
(2)频率;变高
(3)响度;音色
(4)71.2;79.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莺莺塔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在一定位置可听到多次反射的声音,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2)音调受振动频率影响,当发声体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将变高;
(3)声音经过反射、叠加,回声增强,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类似青蛙鸣叫”是指声音与青蛙的音色相近;
(4)图中,停表的分针在1后未超过半格,分针示数1min,大表盘分度值是0.1s,秒针示数是11.2s,则停表示数是1min11.2s=71.2s。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测量的物体长度为79.0cm。
【分析】(1)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被返回,是反射现象;
(2)音调高低受频率影响;
(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根据秒表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1)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故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与声音的反射有关。
(2)[1][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将变高。
(3)[1]通过塔反射叠加,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可见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与青蛙的音色相近。
(4)[1]机械停表大表盘最小一格表示的是0.1s,所以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分针在1与2之间且未超过半刻度线,分针示数1min,秒针示数是11.2s,则读数由小表盘加上大表盘组成,所以是1min11.2s。即71.2s。
[2]刻度尺最小一格表示的长度为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由图可知物体长度为79.0cm。
10.(2024八上·潮阳期中)如图所示,昌景黄高铁是连接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镇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高速铁路干线,线路全长289千米,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能结束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有效提升线路运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
(1)南昌至景德镇约155公里,若试运行期间42分钟跑完全程,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若按设计时速运行,则从南昌至景德镇需要多少小时?
(3)实际运行时间为什么大于按设计时速计算得出的时间?
【答案】(1)解: 从南昌至景德镇试运行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2)解: 若以设计时速运行,需要时间:
(3)解: 列车实际运行有启动、停车或减速过程,而不会按照设计时速一直做匀速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火车 42分钟跑完155公里,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全程平均速度 ;
(2) 设计时速 为350km/h,全程的速度为155km,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从南昌至景德镇需要时间;
(3)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加速减速运动,所以实际运行时间大于设计时间。
三、项目式探究
11.(2024八上·长沙月考) 在测量项目化学习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 如图乙所示,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3) 在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用刻度尺刻出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除去封皮),记为L;
②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n;
③表示或追误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上述操作中第③步出现错误,应改为:   。
【答案】(1)0.1cm;0.90
(2)71.2
(3)③表示或追误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刻度尺1cm有10小格,分度值为0.1cm,圆柱体左右分别和2.00cm和2.90cm对齐,所以直径为0.90cm;
综上 第1空、0.1cm ; 第2空、0.90.
(2)停表的小表盘对应1min,大表盘对应11.2s,所以总时间为71.2s。
综上 第1空、 71.2;
(3)计算每张纸张的厚度,需要计算纸张数,而不是页码数,所以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 。所以最终计算结果为每张纸的厚度。
综上 第1空、。
【分析】1、长度的测量:将待测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平行刻度尺,认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精确到分度值后一位。
2、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12.(2025八上·龙岗期末)小明想测量绕大运湖一周的路程,以下是他的方法:
(1)【确定步长】从图甲可以得知小明的步长为   cm
(2) 【计算路程】小明通过微信运动记录了开始绕湖和绕湖结束后的步数,可知总路程约为   m;
(3)你还有别的方法测量大运湖的周长吗?请简述操作步骤(包含选择的工具、测量方法、所测物理量及符号):   。
【答案】(1)80.0
(2)732
(3)用棉绳把地图中的大运湖圈起来后测量棉绳的长,后通过比例尺算出大运湖的长度;用棉绳和刻度尺测出滚轮的周长,再记录绕大运湖一周滚轮转了多少圈,用周长乘 以圈数算出大运湖周长 ;打开手机 GPS,绕湖一周后通过运动 APP 测得大运湖周长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据题分析可知,左脚后跟对应的0cm,右脚后跟对应80.00cm,所以步长为80.00cm;
综上 第1空、 80.00;
(2)由题可知总步数为915,所以总长度为732m;
(3)通过比例尺换算的方法大致测量湖的周长,步骤为:使用棉线测量地图上户的周长l,通过比例尺测量大运湖的周长L。
综上 第1空、 用棉绳把地图中的大运湖圈起来后测量棉绳的长,后通过比例尺算出大运湖的长度;用棉绳和刻度尺测出滚轮的周长,再记录绕大运湖一周滚轮转了多少圈,用周长乘 以圈数算出大运湖周长 ;打开手机 GPS,绕湖一周后通过运动 APP 测得大运湖周长。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13.(2024八上·哈尔滨期中)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也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要用秒表测量小明在1min内心跳的次数,右面是小聪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请你在①处填上项目将表格补充完整   。小明思考:用秒表计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1min内心跳的次数
1 2 3 ①
【答案】平均值;启动和停止秒表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四、跨学科联动
14.(2025八上·福田期中)工程实践中的物理
深中通道是中国广东省境内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大桥,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设计时速为100km/h,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和最宽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的建设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此外还应用了许多前沿的高新科技。建设时候通过分析声学检测系统收到的反射声波信号,可以检测到裂缝、腐蚀或其他可能影响结构完整性的损害。其中海底隧道内部采用了特殊的声学设计,以减少噪音和回声,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
(1)建设深中通道时,路面铺设的沥青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沥青凝固时   热量。
(2)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出行时遇到噪声较大的路段可以关闭车窗,这是在   减弱噪声。
(3)傍晚时分有不少车辆在桥面减慢速度,车上的乘客更好的欣赏海上的美丽风光,小明一家也在返回深圳的路上,小明爸爸略微减慢了车速,此时一辆黑色轿车从旁边超车而过,以该黑色轿车为参照物,小明一家的运动状态是   (选填“向深圳方向运动”“向中山方向运动”或“静止”)。
(4)大桥上大型车车道靠右、限速90km/h,略低于设计时速,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障碍物到踩刹车制动的时间)大约是0.8s,刹车制动的距离(踩下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如下表,若以最大车速行驶,与前车距离至少   m可以保障安全。
车速(km/h) 70 80 90 100 110
制动距离(m) 43 54 65 77 104
(5)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想粗略测量深中通道的全长是否为24km,请为他设计一个测量方案:   。
【答案】(1)非晶体;放出
(2)信息;传播过程中
(3)向中山方向运动
(4)85
(5)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①根据题意可知,沥青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因此是非晶体。
②沥青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①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 出行时遇到噪声较大的路段可以关闭车窗 ,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根据题意可知,黑车速度更大,若以黑车为参照物,则小明爸爸车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运动。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车速为90km/h时此时制动距离为65m;
反应时间为0.8s,则反应距离;
所以安全距离应。
(5)测量深中通道的全长的方法为: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分析】(1)①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②根据凝固放热解答。
(2)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②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4)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达到最大车速时的刹车距离,根据s=vt计算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然后二者相加得到安全距离;
(5)可以通过里程表的计数差测量深中通道的长度。
(1)[1]沥青在温度高时会变软变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
[2]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所以沥青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车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黑色轿车从小明爸爸车旁边超车而过,可知黑车速度更大,若以黑车为参照物,则小明爸爸车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运动。
(4)以最大车速行驶,则速度v=90km/h,由表格数据知,此时制动距离为65m; 反应时间为0.8s,则反应距离
所以安全距离应
(5)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1 /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探究与能力提升 专项一 运动的描述
一、基础巩固
1.(2025八上·广州期末)以下关于长度、温度、速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B.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C.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1.2km/h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ls
2.(2025八上·普宁期末)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 B.车水马龙 C.白云飘荡 D.晨跑锻炼
3.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cm;如图乙所示,圆锥体的高h为    cm.
4.(2024八上·揭西期中)加油机正在和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这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   性。
二、情境融入
5.(2025八上·深圳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6.(2025八上·英德期末)【厨房主题】小明每天在厨房煮早餐,根据此情景,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煮面时用筷子搅动面条,所用的筷子长度约为
A.5cm B.10cm C.25cm D.80cm
(2)将刚煮好的面条装入碗中,面条上方冒着“白气”,此现象是
A.凝固 B.升华 C.凝 D.液化
(3)洗碗时,把筷子放在装有水的碗里,看到筷子发生了“弯折”,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7.(2024八上·遂宁月考)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C. D.
8.甲型 H1N1 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 H1N1 病毒引起的,如图a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   m.使用透气孔径为 的 N95 型口罩   (能/不能)有效遮挡甲型 H1N1病毒.
9.(2025八上·吉安期末)如图莺莺塔在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全塔共13层,高36.76 m。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经多方面研究,莺莺塔回音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②它的塔檐非常特殊,每层檐都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汇聚,最后使回音增强,并且这种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使敲击石块的声音变成蛙鸣。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文中谈到,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是由于声音    形成的;
(2)敲打石块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如果声音的    变大,声音的音调将    ;
(3)通过塔反射叠加,使回音增强,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    ,“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是指    相近;
(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离塔较远处敲击石块,用秒表记录的从声音发出到返回的时间是   s,小丽想测量小明离塔的距离,他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C,如图,记为   cm,然后让轮子沿着两者间路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 n,则小明离塔的距离利用L=nC可计算出来。
10.(2024八上·潮阳期中)如图所示,昌景黄高铁是连接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镇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高速铁路干线,线路全长289千米,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能结束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有效提升线路运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
(1)南昌至景德镇约155公里,若试运行期间42分钟跑完全程,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若按设计时速运行,则从南昌至景德镇需要多少小时?
(3)实际运行时间为什么大于按设计时速计算得出的时间?
三、项目式探究
11.(2024八上·长沙月考) 在测量项目化学习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 如图乙所示,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3) 在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用刻度尺刻出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除去封皮),记为L;
②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n;
③表示或追误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上述操作中第③步出现错误,应改为:   。
12.(2025八上·龙岗期末)小明想测量绕大运湖一周的路程,以下是他的方法:
(1)【确定步长】从图甲可以得知小明的步长为   cm
(2) 【计算路程】小明通过微信运动记录了开始绕湖和绕湖结束后的步数,可知总路程约为   m;
(3)你还有别的方法测量大运湖的周长吗?请简述操作步骤(包含选择的工具、测量方法、所测物理量及符号):   。
13.(2024八上·哈尔滨期中)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也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要用秒表测量小明在1min内心跳的次数,右面是小聪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请你在①处填上项目将表格补充完整   。小明思考:用秒表计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1min内心跳的次数
1 2 3 ①
四、跨学科联动
14.(2025八上·福田期中)工程实践中的物理
深中通道是中国广东省境内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大桥,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设计时速为100km/h,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和最宽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的建设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此外还应用了许多前沿的高新科技。建设时候通过分析声学检测系统收到的反射声波信号,可以检测到裂缝、腐蚀或其他可能影响结构完整性的损害。其中海底隧道内部采用了特殊的声学设计,以减少噪音和回声,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
(1)建设深中通道时,路面铺设的沥青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沥青凝固时   热量。
(2)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出行时遇到噪声较大的路段可以关闭车窗,这是在   减弱噪声。
(3)傍晚时分有不少车辆在桥面减慢速度,车上的乘客更好的欣赏海上的美丽风光,小明一家也在返回深圳的路上,小明爸爸略微减慢了车速,此时一辆黑色轿车从旁边超车而过,以该黑色轿车为参照物,小明一家的运动状态是   (选填“向深圳方向运动”“向中山方向运动”或“静止”)。
(4)大桥上大型车车道靠右、限速90km/h,略低于设计时速,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障碍物到踩刹车制动的时间)大约是0.8s,刹车制动的距离(踩下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如下表,若以最大车速行驶,与前车距离至少   m可以保障安全。
车速(km/h) 70 80 90 100 110
制动距离(m) 43 54 65 77 104
(5)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想粗略测量深中通道的全长是否为24km,请为他设计一个测量方案: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1.8dm,故A不符合实际;
B.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故B不符合实际;
C.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18km/h,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2.【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 A.五四运动是历史事件,不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正确;
BCD.车水马龙、白云飘荡、晨跑锻炼中的物体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答案】2.50;3.2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甲图用辅助法(平移法)测直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0.1cm),硬币左侧对齐5.00cm,右侧对齐7.50cm,直径d=7.50cm-5.00cm=2.50cm;乙图刻度尺分度值1mm(0.1cm ),圆锥体顶端对齐1.00cm,底端对齐3.50cm(需结合放大视图精准读数)。高度h=3.50cm-1.00cm=2.50cm,换算为m是2.50×10-2m=0.0250m。
故答案为:2.50;3.20
【分析】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辅助法): 对于圆形、圆锥等不便直接测直径/高度的物体,用三角板等辅助工具“平移”刻度,转化为直接测量,体现等效替代思想,解决特殊形状物体的长度测量难题。
2、刻度尺读数规则: 需明确分度值(确定精确程度),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单位换算: 掌握cm与m的换算(1m = 100cm),实现不同单位间的转换,满足物理量单位统一的要求。
4.【答案】静止;运动;相对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二者相对静止,战斗机和人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所以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综上 第1空、静止; 第2空、运动; 第3空、相对。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5.【答案】A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和“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二者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二者相对静止,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6.【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1)学生用刻度尺的长度为20cm,而筷子的长度与其差不多,大约25cm左右,故C符合题意,而A、B、D错误。
故选C。
(2)根据图片可知,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气”,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3)洗碗时,把筷子放在装有水的碗里,看到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筷子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认识进行估测;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判断。
7.【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8.【答案】;不能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用一个三角板采用等效法测其直径,读到 mm位的下一位,如图b所示.读数3.54cm,再除以 3×105 即可.将 H1N1病毒实际大小与口罩透气孔径比较,如病毒直径比孔径小,则口罩不能有效遮挡病毒
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首先通过图a读取病毒像的宽度(需估读),结合电子显微镜30万倍的放大倍数,利用“实际长度 = 像的长度÷放大倍数”,算出病毒实际宽度。将N95口罩透气孔径与病毒实际宽度对比,因口罩孔径大于病毒宽度,所以不能有效遮挡病毒,以此考查对微观尺度下物体能否被阻挡的理解。
9.【答案】(1)反射
(2)频率;变高
(3)响度;音色
(4)71.2;79.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莺莺塔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在一定位置可听到多次反射的声音,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2)音调受振动频率影响,当发声体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将变高;
(3)声音经过反射、叠加,回声增强,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类似青蛙鸣叫”是指声音与青蛙的音色相近;
(4)图中,停表的分针在1后未超过半格,分针示数1min,大表盘分度值是0.1s,秒针示数是11.2s,则停表示数是1min11.2s=71.2s。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测量的物体长度为79.0cm。
【分析】(1)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被返回,是反射现象;
(2)音调高低受频率影响;
(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根据秒表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1)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故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与声音的反射有关。
(2)[1][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将变高。
(3)[1]通过塔反射叠加,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可见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与青蛙的音色相近。
(4)[1]机械停表大表盘最小一格表示的是0.1s,所以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分针在1与2之间且未超过半刻度线,分针示数1min,秒针示数是11.2s,则读数由小表盘加上大表盘组成,所以是1min11.2s。即71.2s。
[2]刻度尺最小一格表示的长度为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由图可知物体长度为79.0cm。
10.【答案】(1)解: 从南昌至景德镇试运行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2)解: 若以设计时速运行,需要时间:
(3)解: 列车实际运行有启动、停车或减速过程,而不会按照设计时速一直做匀速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火车 42分钟跑完155公里,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全程平均速度 ;
(2) 设计时速 为350km/h,全程的速度为155km,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从南昌至景德镇需要时间;
(3)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加速减速运动,所以实际运行时间大于设计时间。
11.【答案】(1)0.1cm;0.90
(2)71.2
(3)③表示或追误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刻度尺1cm有10小格,分度值为0.1cm,圆柱体左右分别和2.00cm和2.90cm对齐,所以直径为0.90cm;
综上 第1空、0.1cm ; 第2空、0.90.
(2)停表的小表盘对应1min,大表盘对应11.2s,所以总时间为71.2s。
综上 第1空、 71.2;
(3)计算每张纸张的厚度,需要计算纸张数,而不是页码数,所以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 。所以最终计算结果为每张纸的厚度。
综上 第1空、。
【分析】1、长度的测量:将待测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平行刻度尺,认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精确到分度值后一位。
2、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12.【答案】(1)80.0
(2)732
(3)用棉绳把地图中的大运湖圈起来后测量棉绳的长,后通过比例尺算出大运湖的长度;用棉绳和刻度尺测出滚轮的周长,再记录绕大运湖一周滚轮转了多少圈,用周长乘 以圈数算出大运湖周长 ;打开手机 GPS,绕湖一周后通过运动 APP 测得大运湖周长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据题分析可知,左脚后跟对应的0cm,右脚后跟对应80.00cm,所以步长为80.00cm;
综上 第1空、 80.00;
(2)由题可知总步数为915,所以总长度为732m;
(3)通过比例尺换算的方法大致测量湖的周长,步骤为:使用棉线测量地图上户的周长l,通过比例尺测量大运湖的周长L。
综上 第1空、 用棉绳把地图中的大运湖圈起来后测量棉绳的长,后通过比例尺算出大运湖的长度;用棉绳和刻度尺测出滚轮的周长,再记录绕大运湖一周滚轮转了多少圈,用周长乘 以圈数算出大运湖周长 ;打开手机 GPS,绕湖一周后通过运动 APP 测得大运湖周长。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13.【答案】平均值;启动和停止秒表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14.【答案】(1)非晶体;放出
(2)信息;传播过程中
(3)向中山方向运动
(4)85
(5)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①根据题意可知,沥青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因此是非晶体。
②沥青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①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 出行时遇到噪声较大的路段可以关闭车窗 ,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根据题意可知,黑车速度更大,若以黑车为参照物,则小明爸爸车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运动。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车速为90km/h时此时制动距离为65m;
反应时间为0.8s,则反应距离;
所以安全距离应。
(5)测量深中通道的全长的方法为: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分析】(1)①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②根据凝固放热解答。
(2)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②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4)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达到最大车速时的刹车距离,根据s=vt计算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然后二者相加得到安全距离;
(5)可以通过里程表的计数差测量深中通道的长度。
(1)[1]沥青在温度高时会变软变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
[2]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所以沥青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学监测系统检测桥梁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车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黑色轿车从小明爸爸车旁边超车而过,可知黑车速度更大,若以黑车为参照物,则小明爸爸车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运动。
(4)以最大车速行驶,则速度v=90km/h,由表格数据知,此时制动距离为65m; 反应时间为0.8s,则反应距离
所以安全距离应
(5)小明可以记下上桥是里程表的数据,再记下下桥时里程表的数据,两次数据之差即为通道的长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