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健康地生活 复习课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单元 健康地生活 复习课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健康地生活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掌握微生物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概述健康及其条件。
3.说出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4.认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危害及预防。
5.掌握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方法。
6.理解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体系构建】
【专题复习】
达标点一: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例1 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下图为部分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都可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B.①仅依靠遗传物质即可复制新一代
C.②和③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D.③④⑤都属于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④是青霉,⑤是蘑菇。[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都属于真菌。
【详解】[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②]细菌和[③]酵母菌可以用普通培养基培养,A错误。[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依靠自身遗传物质,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来繁殖新一代,不只是依靠遗传物质,B错误。[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细胞结构不相似,C错误。[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正确。
达标检测1 以下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病毒,其细胞结构极其简单,营寄生生活
B.②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
C.③营腐生生活,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
D.②③④细胞内均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达标点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例2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无处不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农业上豆粮间作、瓜豆轮作,主要是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B.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维生素
C.大肠杆菌是一种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细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道理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细胞内大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农业上豆粮间作、瓜豆轮作,可以提高产量,主要是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A正确。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是抗生素,而不是维生素,B错误。大肠杆菌既有利又有害。它属于一种机会致病菌,通常会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当中,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弱时,大肠杆菌就会致病,C正确。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腐生细菌、真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细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道理,D正确。
达标检测2 食品保存的方法很多,所依据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下列食物与对应的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鲜牛奶——高温煮沸
B.鲜玉米——添加抗生素
C.葡萄干——干燥脱水
D.新鲜水果——低温冷藏
达标点三:预防传染病
例3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保生铭》中写道:“常习不唾地。”此措施旨在通过改变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疾病传播。以下各项中,与该措施同属一类的是 (B)
A.流感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B.在公共餐饮场合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
C.幼儿按照计划接种卡介苗
D.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提到的“常习不唾地”是强调通过改变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疾病的传播。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详解】流感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这主要是控制传染源的预防措施,即尽早将患者隔离并治疗,以防止其继续传播疾病,A不符合题意。在公共餐饮场合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这是通过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来防止疾病通过餐具等媒介传播,它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与题目中的“不唾地”属于同一类别,B符合题意。幼儿按照计划接种卡介苗,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幼儿的免疫力,使其对特定疾病具有抵抗力,C不符合题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这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助于预防疾病,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不符合题意。
达标检测3 下列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A.扑杀、焚烧患鸡瘟的鸡
B.消灭蚊、蝇等害虫
C.对教室进行紫外灯消毒
D.健康的人佩戴口罩
达标点四:人体免疫
例4 在震灾发生之后,抗震救灾指挥部会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和老人集中接种乙脑疫苗,该过程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为 (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详解】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在震灾发生之后,抗震救灾指挥部会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和老人集中接种乙脑疫苗,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达标检测4 下图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毒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图中代表抗原和抗体的分别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乙
达标点五:健康及其条件
例5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病因 ②刚过期的药还可服用 ③感冒后想快点好,可自行增加用药量 ④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明确病情和病因是科学用药的前提,只有了解了病情和病因,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①正确。药物一旦过期,其药效和安全性都无法保证,甚至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刚过期的药也不能服用,②错误。药物的使用量是根据病情、病因、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自行增加用药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③错误。医生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因此,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障,④正确。
达标检测5 某实验小组分别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不同体积分数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水蚤心率随酒精体积分数增大而加快
B.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而降低
C.酒精体积分数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体积分数较高时,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
D.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相同
达标点六: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例6 冠心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此病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天性心脏发育不全
B.病菌感染
C.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
D.心脏的冠状动脉萎缩
·思路导引·
【信息提取】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危害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因此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健康饮食、进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详解】先天性心脏发育不全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与后天形成的冠心病无关,A错误。 病菌感染可能导致心肌炎等疾病,并非冠心病的病因,B错误。患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供血血管,当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如脂质沉积、斑块形成)时,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受损,C正确。冠状动脉萎缩非典型病理表述,冠心病更常见的是血管狭窄而非萎缩,D错误。
达标检测6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是 ( )
A.做到忌烟忌酒 B.加强体育运动
C.注意平衡膳食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达标检测1 B
达标检测2 B
达标检测3 A
达标检测4 C
达标检测5 C
达标检测6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