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2025四川川南、川东北期末联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①有利于通过改革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有助于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创新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④确保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辽宁沈阳期末)2024年,沈阳市国资国企聚焦智能化重点产业集群开展投资布局。截至2024年7月,沈阳已建成45个智能工厂,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5%,成为东北唯一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这表明沈阳( )①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②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多种经济共同发展③推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④发挥重点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山东济南一中期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调整为现在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一变革( )①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④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使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天津河西期末)新农人,是指那些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农人队伍中,不乏“海归”留学生、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企业家等。这启示我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 )A.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B.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C.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D.保障农民土地的所有权题组二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2025安徽部分重点校联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下列政策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是( )①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②民营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③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④全面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江西上饶期末)2024年2月28日,江西省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印发《2024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要点》,要求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此要求的依据是(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③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S市有一家特殊的工厂,老板邓某先后签约残障员工100多人,其中长期在厂里上班、稳定就业的有80多人。此外,工厂一直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培训机会,让残障人士多学一个技能。邓某的做法启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①树立良好形象,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②坚持守法经营、创新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③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坚持爱国敬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能力提升练1.(2025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期中,)2024年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依靠改革不断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巩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为此,国家需要( )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②扩大国企规模,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③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④引导国企从原领域有序退出,布局未来产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福建宁德期末)2024年9月,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这说明壮大国有经济要( )①扩大经营规模,向战略性垄断型新兴产业集中②减少同业竞争,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以及价值链③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④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浙江温州期末)某村探索打造土地股份合作型发展模式,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方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规模经营或托管到农业公司。目前,该村已托管土地共1 860亩,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该村发展成功的经验在于( )①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土地所有权流转③完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北京石景山期末)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下列是该法草案中的部分内容。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述规定有利于( )①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共同发展②破除制度性障碍,促进民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资源要素③加快结构调整,推动民营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④优化投融资环境,让民营经济组织有更大投资空间和更多参与机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5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我国某茶饮企业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提出“现代东方茶,更健康、更透明、更低负担”的品牌理念,与故宫博物院携手推广“故宫·茶世界”茶文化特展,设立“茶文化空间”,让消费者体验闻香识茶、投壶等活动,让茶文化以更时尚的面貌走向世界。截至目前,该品牌全球门店总数已突破 5 300家。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①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②创新营销方式,增强消费体验③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盈利能力④优化经营战略,提升品牌实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山东潍坊期末)◆以法律护航,助力民营经济“加速跑”法治和改革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以法治的“确定性”促进预期之“稳”,以法治的“保障性”筑牢信心之“强”。草案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做强做优主业,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有观点认为,有了法律护航,民营经济一定能跑出发展“加速度”。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混淆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地位1.(2025山西晋城期末)2024年,我国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新能源、主干管网、港口码头、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专业化整合。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②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③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④确保国有资产在全部资产中占比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易错点2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2.(2025北师大附中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可见,非公有制经济(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④是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期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市场竞争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④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实的根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易错点3 不能正确认识国企混改的作用4.(2024山东临沂十八中月考)某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吸引了一批民企投资者;民营企业代表参与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混改后,该企业构筑起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该企业混改成功的传导路径是 ( )①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②调整资本结构→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③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巩固国有企业主体地位④调整资本结构→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收益→提高国有资本比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易错点4 不能理解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5.(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盼。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围绕“稳、活、融、试”展开,实现产权明晰、承包到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相对稳定②放活林地经营权和引导林权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③发挥集体经济主导作用,推进山区森林资源循环利用④探索改变集体林权性质,提高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过关练1.C 公有资产(而非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①错误。深化国企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不能确保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④说法太绝对。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助于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创新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②③正确。2.D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①排除。聚焦智能化重点产业集群开展投资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配置,增强国有经济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③正确。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发挥重点产业的引领作用,优化投资体系,④正确。题干重点在于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未提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无直接关联,②排除。3.A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这一变革是在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完善,①正确。土地制度的调整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目的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②正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矛盾的途径,而非根本动力,③错误。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农地的所有权未发生根本变革,仅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置,④错误。4.C 新农人作为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这启示我们,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时,应注重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D错误。5.B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直接对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权益保护”要求,是增强民营企业信心、保障其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①符合题意。“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紧扣会议中“要素获取”的部署,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其发展壮大,③符合题意。民营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虽然对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有益,但这是对民营企业自身的要求,而非会议中促进其发展的政策举措,②不符合题意。“全面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表述不严谨,部分行业(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领域)仍需合理限制准入,政策应强调“公平准入”而非无条件降低门槛,④排除。6.C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④错误。要求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基于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正确。党和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题干中江西省委的要求是对这一政策的落实,③符合题意。7.B 该工厂老板吸纳残障人士就业,是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启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良好形象,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①③正确;材料不涉及创新经营、爱国敬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排除②④。能力提升练1.B 国企不应完全退出原领域,而应优化布局,④排除。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这符合会议中强调的依靠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要求,也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必要措施,①正确。依靠改革构建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③正确。题干强调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扩大国企规模,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②排除。2.D 国有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味追求扩大经营规模,更不是向战略性垄断型新兴产业集中,而是要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等方式,提升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①排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可以规范同业竞争,并且材料中未提及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以及价值链,②不符合题意。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正是为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质量,③正确。两家企业的合并也是国企改革的一种体现,可以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④正确。3.B 该村探索打造土地股份合作型发展模式,合作社将土地规模经营或托管到农业公司,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村民收入,①③符合题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流转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集体,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并不是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④错误。4.D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这有利于破除制度性障碍,为民企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要素平等使用,②正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和创业,有利于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投融资环境,扩大民营经济组织参与范围和机会,④正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①排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由国有经济主导,③排除。5.C 该企业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广茶文化特展,创新了营销方式 增强消 费体验 ②正确该企业提出自己的品牌理念,显著提升了品牌实力 ④正确题干未提及生产工艺改进、成本降低 ①与题意不符门店数量增加是该企业成功的表现而非原因,题干未强调生产规模扩大本身是其盈利增长的关键 ③与题意不符6.答案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立法能够优化营商环境,规范经济发展秩序,促使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然而,民营经济要跑出发展“加速度”,仅靠法律护航是不够的,还需要诸多其他条件的配合。如: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让民营经济能够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②政策支持,解决其发展中的融资难题等。③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④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综上所述,法律护航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唯一条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民营经济才能跑出发展“加速度”。解析 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时需要调用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学生解答时首先判断正误,然后从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两个角度进行阐释。易混易错练1.A 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动高质量发展,①②正确。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③错误。公有资产(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易错点拨公有制经济 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 ①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必须占支配地位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D 非公有制经济在税收、GDP、技术创新、就业等方面贡献显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④正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非“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并不占据主体地位,③错误。3.C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②正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发展空间,③正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①错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实的根基,④排除。易错点拨 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误区(1)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同。(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②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性质。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4.A 民营企业代表参与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说明该企业混改可以完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活力,①传导正确;该国有企业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说明该企业混改调整了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②传导正确;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巩固国有企业主体地位”说法错误,③排除;调整资本结构不一定能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收益,且由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收益推不出提高国有资本比重,④传导错误。易错点拨 国企混改虽然可能会降低国有资本比重,但通过保持控股地位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活力和效率,这有利于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国企混改不一定能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收益。5.A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明晰、承包到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有利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相对稳定,放活林地经营权和引导林权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①②正确;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③错误;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不会改变集体林权的性质,④错误。易错点拨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都是我国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推进经营方式改革,探索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它们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