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备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教学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等初步养成历史时序 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史料实证: 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历史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唯物史观: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学习,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历史解释: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领土史实。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圆明园是当时全世界最豪华的皇家园林,里面有数不精的珍宝古玩和名家书画,黄金与珠宝不计其数。但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在疯狂抢掠之后放火烧毁。这次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中国在这次战争中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做好圈点勾画: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时间和经过。2.《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和主要内容。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3.学生思考: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5.图片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6.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提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至1858年——炮轰广州→攻陷广州→逼近天津。第二阶段:从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的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二)《天津条约》签订1.学生思考归纳:根据《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危 害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丧失了内河航运权2.教师讲述: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一)火烧圆明园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因此英、法两国故技重施,1860年再次出兵,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2.多媒体链接视频——美丽的圆明园。3.教师提问: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明。4.教师归纳: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5.教师小结: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这样的评价:“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二)《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奕 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2.教师过渡:面对英法等列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沙俄也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教师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2.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过程:时间条约割占领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3.教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意三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4.问题思考:根据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学生讨论)5.教师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成的危害比鸦片战争更加严重,使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极大破坏,大批口岸开放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2.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4.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指(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5.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这伙殖民强盗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7.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8.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起因和性质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处于深重的劫难中。作业设计 第2课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