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巴黎卢浮宫(浙美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2课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艺术欣赏04实践练习05知识拓展06课堂练习07课堂评价08课后作业核心素养目标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理解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世界艺术与文化的认同感。观察藏品的造型、色彩、光影与纹饰,感受艺术美,培养审美敏感度。学习卢浮宫藏品后,可为作品编写趣味故事,配插画、小品画或手抄报,将传统艺术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赏析卢浮宫藏品后,尝试通过绘画或手工再现作品特点,将理解转化为个人创作,提升艺术表现能力。01新知导入01新知导入你知道巴黎卢浮宫吗?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塞纳河畔。卢浮宫收藏了50多万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珍品,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被誉为“万宝之宫”。02新知讲解说一说:卢浮宫里都收藏了哪些宝贝?找到你感兴趣的作评,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卢浮宫的代表藏品有:《蒙娜丽莎》、伦勃朗的《自画像》 ,以及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石碑。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尼奥比德陶瓶陶器 公元前460—前450古希腊塞提一世和哈索尔浮雕公元前1294—前1279古埃及《汉穆拉比法典》石碑(局部)雕塑 公元前1792—前1750 古巴比伦玛格丽特公主肖像油画 1654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70cm×59cm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自画像 油画 1660伦勃朗(荷兰)111cm×85cm画家和她的女儿 油画 1789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法国)130cmX94cm路易-弗朗索瓦·贝尔坦油画 1832 安格尔(法国)116cmX95cm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达·芬奇在描绘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时模糊了她的眼角和嘴角,使画面产生了朦胧的效果。蒙娜丽莎 油画 1503—1519 达·芬奇(意大利) 77cm×53cm02新知讲解小知识达 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全才,集画家、科学家、发明家于一身。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融合科学与艺术,其笔记涵盖解剖、机械等领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小知识02新知讲解说一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你怎样的感受?《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受,温柔又优雅,含蓄中透着宁静与高雅,让人忍不住久久凝视。02新知讲解说一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你怎样的感受?她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嘴角微微上扬,却不完全透露情绪,看上去既温柔又含蓄。它似乎在传达喜悦,但又留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02新知讲解小技巧欣赏时可以思考“这幅作品想表达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能更专注,发现作品细节和内涵。02新知讲解小知识卢浮宫按照藏品类别分为埃及文物馆,雕塑馆,绘画馆,希腊、伊特鲁里亚与罗马文物馆等。小知识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荷兰画家维米尔与哈尔斯都擅长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维米尔的《花边女工》描绘了一名聚精会神工作的女工,画家成功刻画出了平凡劳动者身上的动人光芒。弹曼陀林的小丑油画 1623哈尔斯(荷兰)70.5cmX61.9cm花边女工 油画 1670维米尔(荷兰)24cm×21cm02新知讲解铜水壶 油画 1734 夏尔丹 (法国)28. 5cmX23cm说一说: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哪些物品?铜水壶器皿铜水勺02新知讲解这幅作品中的静物真实而质朴,画家认真观察并仔细地描绘了水壶、水桶等事物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02新知讲解说一说:画面中有哪些对比关系?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画家通过明暗和质感的对比,把普通器物表现得生动有美感,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真实。02新知讲解小知识明暗对比指画面亮部与暗部的差异,通过光影让物体更立体、突出主体。在画中,铜水壶与背景明暗对比明显,使器物显得生动真实。小知识02新知讲解小知识质感对比指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差异,如金属光滑、布料柔软等。画家通过这种对比,让日常用品更有触感和生命力。小知识02新知讲解小知识动静对比指通过元素的运动与静止状态形成张力的手法。动态元素(如飞舞的蝴蝶)传递活力,静态元素(如静物)提供稳定感,二者相互映衬,既突出主体动感,又通过静态平衡画面。小知识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这幅画取材于法国的“七月革命”。画面中心的女性象征着自由女神,左手握枪,右手高举三色旗, 带领众人战斗,画面气势磅礴,色彩炽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自由引导人民 油画 1830 德拉克洛瓦(法国) 260cm×325cm02新知讲解象征自由、平等、 博爱的三色旗位于三 角形构图的顶点。戴高筒礼帽的知 识分子手持长枪,目光坚毅地注视前方。参加战斗的少年双手持枪,奋勇 向前。05知识拓展常见的构图方式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纵向分为三等分,主体置于交叉点。感受:平衡自然,避免画面呆板,适合风景、人像,让观者视线自然聚焦主体。05知识拓展常见的构图方式对称构图: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或上下元素对称。感受:庄重严谨,具有稳定感与秩序美,常见于建筑、宗教题材作品,传递肃穆或和谐氛围。05知识拓展常见的构图方式对角线构图:主体沿画面对角线分布。感受:动感强烈,打破平稳,营造紧张或延伸感,多用于表现运动、冲突场景,增强画面张力。02新知讲解小技巧留意作品的光影、色彩、表情或动作,还可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构图并结合创作背景去理解,会让欣赏更有深度和意义。02新知讲解卢浮宫藏品柯罗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这 幅作品右侧苍劲的大树与左侧弯曲的小树形 成对比,相映成趣,呈现出了诗一般的意境。孟特芳丹的回忆 油画 1864 柯罗(法国) 65.5cm×89cm02新知讲解说一说:这幅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画面左下方表现了一位女子正带着 两个孩子采摘,整个情境显得生机盎然。母子互动温馨,传递出宁静、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感受。画面整体和谐,营造出宁静而惬意的乡村氛围。孟特芳丹的回忆(局部) 03艺术欣赏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公元前200–190年米洛的维纳斯公元前130到100年之间《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1805-1807年期间04实践练习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卢浮宫的藏品,选择你感兴趣的作品与同学分享交流。尝试用名画里的元素来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让名画走进我们的生活。学习建议04实践练习学习建议卢浮宫名画手机壳卢浮宫名画纸胶带装饰文具制作名画磁性书签05知识拓展卢浮宫的历史沿革起源:建于12世纪末,最初是法国国王的皇家宫殿。转型:1793年成为公共博物馆,向全体公众开放。发展:经过多次扩建与改造,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05知识拓展卢浮宫的展览与互动临时展览:卢浮宫除了固定藏品,还会举办主题展览,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让游客体验新鲜内容。现代科技体验:部分藏品可通过多媒体或AR技术观看细节,用平板或手机了解作品故事和历史,更加生动有趣。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王冠1722年06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件作品不是卢浮宫的藏品?( )A. 《蒙娜丽莎》 B. 《向日葵》 C. 《自由引导人民》2、《自由引导人民》的中心人物象征什么?( )A. 勇气 B. 自由 C. 友情3、《铜水壶》这幅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静物与日常生活 B.战争场景 C.神话故事BBA06课堂练习二、判断题1、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50多万件艺术珍品。2、流动的水和静置的台灯这一组属于明暗对比。3、《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属于古巴比伦时期的雕塑。4、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塞纳河畔。5、三分线构图法体现出平衡自然感,让观者视线自然聚焦主体。×√√√√06课堂评价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我的小星星艺术赏析小专家 是否了解卢浮宫重要藏品的作者、题材、构图及画法等 ☆☆☆☆☆观察与分析能力 能否细致观察卢浮宫藏品的细节,准确分析画作构图、光影、色彩及人物或静物的表现手法 ☆☆☆☆☆学习态度考察 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课后作业是否认真完成 ☆☆☆☆☆ 火眼金睛奖 能准确分析绘画作品中人物表情或情境传达的情感 ☆☆☆☆☆ 合作小明星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分享工具与材料,帮助同学完成作品 ☆☆☆☆☆07课后作业作业一:请同学们选一件卢浮宫的作品,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并写一句话说为什么喜欢。作业二:从卢浮宫的画作中选一个元素,装饰自己的笔记本、书签或小物品,并写一句话说明你的创意。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巴黎卢浮宫》教学设计课题 巴黎卢浮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教材分析 本课以“巴黎卢浮宫”为主题,重在通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卢浮宫及相关藏品。首先让学习者对卢浮宫有整体的认识,再深入到具体的艺术流派和藏品,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图片资料,同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帮助学习者理解。对于重点藏品,应有单独的章节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多角度地分析和解读。同时设置思考题、讨论题、实践题等,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既有美术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还有安全提示,教材整体有趣新颖。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赏析卢浮宫藏品后,尝试通过绘画或手工再现作品特点,将理解转化为个人创作,提升艺术表现能力。2.创意实践:学习卢浮宫藏品后,可为作品编写趣味故事,配插画、小品画或手抄报,将传统艺术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3、通审美感知:观察藏品的造型、色彩、光影与纹饰,感受艺术美,培养审美敏感度。4.文化理解: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理解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世界艺术与文化的认同感。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紧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重点 完成《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等标志性藏品的赏析。学会分析它们的创作年代、作者、艺术风格、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难点 对于绘画作品中的透视、色彩、构图,雕塑作品中的比例、肌理等专业艺术技法,非专业学习者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借助专业的讲解和分析。材料准备 卢浮宫的全景图、著名藏品的高清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你知道巴黎卢浮宫吗?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塞纳河畔。卢浮宫收藏了50多万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珍品,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被誉为“万宝之宫”。(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说一说:卢浮宫里都收藏了哪些宝贝?找到你感兴趣的作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答:卢浮宫的代表藏品有:《蒙娜丽莎》、伦勃朗的《自画像》 ,以及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卢浮宫藏品出示图片:尼奥比德陶瓶陶器 公元前460—前450古希腊塞提一世和哈索尔浮雕公元前1294—前1279古埃及《汉穆拉比法典》石碑(局部)雕塑 公元前1792—前1750 古巴比伦玛格丽特公主肖像油画 1654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70cm×59cm自画像油画 1660伦勃朗(荷兰)111cm×85cm画家和她的女儿 油画 1789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法国)130cmX94cm路易-弗朗索瓦·贝尔坦油画 1832 安格尔(法国)116cmX95cm达·芬奇在描绘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时模糊了她的眼角和嘴角,使画面产生了朦胧的效果。出示图片:蒙娜丽莎 油画 1503—1519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小知识达 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全才,集画家、科学家、发明家于一身。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融合科学与艺术,其笔记涵盖解剖、机械等领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说一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你怎样的感受?答:《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受,温柔又优雅,含蓄中透着宁静与高雅,让人忍不住久久凝视。她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嘴角微微上扬,却不完全透露情绪,看上去既温柔又含蓄。它似乎在传达喜悦,但又留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小技巧欣赏时可以思考“这幅作品想表达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能更专注,发现作品细节和内涵。小知识卢浮宫按照藏品类别分为埃及文物馆,雕塑馆,绘画馆,希腊、伊特鲁里亚与罗马文物馆等。出示图片:弹曼陀林的小丑油画 1623 哈尔斯(荷兰)70.5cmX61.9cm出示图片:花边女工 油画 1670 维米尔(荷兰)24cm×21cm荷兰画家维米尔与哈尔斯都擅长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维米尔的《花边女工》描绘了一名聚精会神工作的女工,画家成功刻画出了平凡劳动者身上的动人光芒。说一说: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哪些物品?出示图片:铜水壶 油画 1734 夏尔丹 (国)28. 5cmX23cm这幅作品中的静物真实而质朴,画家认真观察并仔细地描绘了水壶、水桶等事物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说一说:画面中有哪些对比关系?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答:画家通过明暗和质感的对比,把普通器物表现得生动有美感,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真实。小知识明暗对比指画面亮部与暗部的差异,通过光影让物体更立体、突出主体。在画中,铜水壶与背景明暗对比明显,使器物显得生动真实。质感对比指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差异,如金属光滑、布料柔软等。画家通过这种对比,让日常用品更有触感和生命力。动静对比指通过元素的运动与静止状态形成张力的手法。动态元素(如飞舞的蝴蝶)传递活力,静态元素(如静物)提供稳定感,二者相互映衬,既突出主体动感,又通过静态平衡画面。出示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0德拉克洛瓦(法国) 260cm×325cm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这幅画取材于法国的“七月革命”。画面中心的女性象征着自由女神,左手握枪,右手高举三色旗, 带领众人战斗,画面气势磅礴,色彩炽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1.象征自由、平等、 博爱的三色旗位于三 角形构图的顶点。2.戴高筒礼帽的知 识分子手持长枪,目光坚毅地注视前方。3.参加战斗的少年双手持枪,奋勇 向前。小技巧留意作品的光影、色彩、表情或动作,还可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构图并结合创作背景去理解,会让欣赏更有深度和意义。出示作品:孟特芳丹的回忆 油画 1864 柯罗(法国) 65.5cm×89cm柯罗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这 幅作品右侧苍劲的大树与左侧弯曲的小树形 成对比,相映成趣,呈现出了诗一般的意境。说一说:这幅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答:画面左下方表现了一位女子正带着 两个孩子采摘,整个情境显得生机盎然。母子互动温馨,传递出宁静、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感受。画面整体和谐,营造出宁静而惬意的乡村氛围。二、艺术欣赏出示作品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建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卢浮宫的藏品,选择你感兴趣的作品与同学分享交流。尝试用名画里的元素来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让名画走进我们的生活。 完成说一说。学习小知识。完成说一说。学一学。完成说一说。学习作品中的对比方式。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卢浮宫里收藏的藏品有哪些,进行本课主要研究内容引入。认识达·芬奇作家。引导学生学会从人物表情分析作品和情感。学习小技巧和小知识,完善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作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对比形式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作品。拓宽所学内容。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5-36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围绕巴黎卢浮宫及其著名藏品展开了深入学习。我们首先了解了卢浮宫从皇家宫殿到世界顶级艺术博物馆的辉煌历史,感受到了它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的艺术技法和人文精神、《断臂的维纳斯》残缺之美所蕴含的古典美学等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升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感受到了艺术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藏品和艺术流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艺术欣赏和创作中。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作业一:请同学们选一件卢浮宫的作品,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并写一句话说为什么喜欢。作业二:从卢浮宫的画作中选一个元素,装饰自己的笔记本、书签或小物品,并写一句话说明你的创意。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板书 巴黎卢浮宫一、赏析卢浮宫的藏品二、分析卢浮宫著名作品的特点三、学习绘画中的对比方式四、进行作品欣赏五、学习建议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卢浮宫的历史沿革起源:建于12世纪末,最初是法国国王的皇家宫殿。转型:1793年成为公共博物馆,向全体公众开放。发展:经过多次扩建与改造,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2.卢浮宫的展览与互动临时展览:卢浮宫除了固定藏品,还会举办主题展览,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让游客体验新鲜内容。现代科技体验:部分藏品可通过多媒体或AR技术观看细节,用平板或手机了解作品故事和历史,更加生动有趣。3.常见的构图方式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纵向分为三等分,主体置于交叉点。感受:平衡自然,避免画面呆板,适合风景、人像,让观者视线自然聚焦主体。对称构图: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或上下元素对称。感受:庄重严谨,具有稳定感与秩序美,常见于建筑、宗教题材作品,传递肃穆或和谐氛围。对角线构图:主体沿画面对角线分布。感受:动感强烈,打破平稳,营造紧张或延伸感,多用于表现运动、冲突场景,增强画面张力。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卢浮宫官方网站提供了详细的藏品信息、虚拟展厅、线上讲座等资源,是学习的重要来源。官方出版的藏品图录、研究著作等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能为学习者提供准确、深入的知识。通过高清数字成像技术对藏品进行拍摄和处理,能制作出细节清晰的数字图像,学习者可以放大观察作品的笔触、纹理等细节,这对于理解艺术技法非常有帮助。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卢浮宫作为世界顶级艺术殿堂,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珍品,学习这门课程能让学习者直观接触到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等多个艺术时期的经典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极大地拓宽艺术视野。不足:卢浮宫的藏品大多与欧洲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密切相关,对于不熟悉欧洲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而言,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相关文化知识。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美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巴黎卢浮宫》 精品课件(40页).pptx 【浙美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巴黎卢浮宫》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 引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