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二章 声现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二章 声现象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
第二章 声现象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超声波清洗机
C.利用超声波定位的倒车雷达 D.B超检查
2.如图是我国贾湖遗址出土的鹤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打孔的鹤骨可以吹奏出音乐.吹奏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
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通过轻敲听声来分辨瓷碗的好坏
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5.如图所示,同一台示波器显示的不同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
6.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图中甲、乙、丙分别为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波形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比较波形图的高低可比较声音的音调 B.通过比较波形图的疏密程度可比较声音的音色
C.通过比较波形图的形状可比较声音的响度D.比较甲、乙、丙可知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相同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8.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   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甲钟    (选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9.2021年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利用   夜视仪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次声波,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10.唐朝诗人胡令能写了一首《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如图所示。路人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   传播,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现代城市中部分居民家中安装真空双层玻璃窗,可以起到隔音效果,这是在   减弱噪声。
11.现有三个编钟甲、乙、丙,分别敲击它们,用同一个示波器记录声信号,如图所示。则   编钟的音调最高,   编钟振幅最大;我们能区分编钟与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填声音特性)。
12.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都要佩戴一种耳机,耳机兼有与地面塔台通信和降噪的功能。从声学角度讲,耳机降噪属于在   处减弱了噪声;飞机发动机声浪巨大,如果不佩戴耳机,人的耳膜很有可能被击穿,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环保监测牌显示的噪声60dB反映的是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3.傍晚,小明在家做作业,从窗户外传来楼下嘈杂的广场舞声音,于是他就将窗户关上,这样传来的广场舞的声音就变小了,小明这是从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小明妈妈则去楼下和跳舞的阿姨们沟通,将广场舞音乐声的   调小(选填;音调/音色/响度),这是从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14.中山大学2023新生开学典礼上,一曲《不再犹豫》震撼全场。其演奏乐器电吉它的内弦,在10s内振动了500次,此时发声的频率是   Hz;它产生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人的耳朵;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两图。
三、作图题(共6分)
15.(1) 如图甲所示,这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在 0~6s内的v-t图像。
(2) 根据图1给出的某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四、实验题(3小题,共19分)
16.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的音叉把乒乓球弹开了,这说明   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该实验,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3)如图丙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先后轻拨与重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两次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相同的力拨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此时发出的声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7.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   (填“变高”或“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   .
18.李杰家书房台式电脑的一只头戴式耳机外罩坏了,他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李杰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方案(选填字母);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A方案 B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18m 10m 6m
(4)方案B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5)当妈妈在客厅看电视时,李杰在书房戴上制作好的防噪声耳罩进行做作业,此时防噪声耳罩相当于在   处减弱噪声;
(6)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五、计算题(2小题,共13分)
19.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
(2)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4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
20.2022年8月31日,“东方-2022”演习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谢尔孟耶夫斯基训练场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是首度全程参演。如图是某舰发现距离舰艇1360m远的目标,舰艇发射火箭炮击中目标,发射后经过2.5s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试求:
(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火箭炮发射后多少时间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5.4s。该海域的海水深度是多少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六、综合能力题(3小题,共19分)
21.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如图)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所学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以及上文关于声呐的介绍,人耳   (选填“能部分”、“能全部”或“一点也不能”)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后10s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B与潜艇A的距离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两潜艇的距离在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22.我国哈尔滨工程大学团队研发的深海水声定位系统,它能为深潜千米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以及直下万米的“奋斗者”号装上精准的“眼睛”,可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将目标精准定位在1米以内,让深海探测从模糊变得清晰,让“大海捞针”不再是幻想,不仅如此,该团队还瞄准“透明海洋”建设,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具有全双工通信能力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让水声通信从“对讲机”时代步入“电话机”时代。实现水声通信网络与固定海底通信网络的相互补充,大幅提升“海洋感知网”的观测与探测能力,在我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1)我国是水声通信技术的重要研究和应用国家之一,该技术常用超声波在水下传输,它的特点是振动    (选填“频率高”成“振幅大”):由于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快”或“慢”),所以具有比空气中更高的通信效能。
(2)利用该项技术   (选填“能”成“不能”)用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通讯.
(3)水声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领城,为测绘某直线航道上一段 500米长的海底地形图,测量船每隔100m 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并记录从发射到回收信号的时间,在起点0、A、B、C、D、E六处测量时,记录时间分别为0.2s. 0.3S、 0.4s、 0.3s. 0.2s, 0.2s.
①请在图甲中用点描出六处海底深度,并用平曲线将这六个点连接起来,可得出该段航道上的粗略海底地形图(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输速度度1500m/s, 海平面的海拔取0m)
②为了能测绘出该段航道的更加准确的海底地形图,可以深取的方法是:   。
(4)我们还有许多测量仪器的原理与水声定位原理类似,如图乙为声波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
①若把铜铃放在声信号采集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
②有同学了解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速度的大小还与空气的温度有关。于是先在室温下用棒敲打铜铃,记下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t1,保持铃与甲、乙的位置不变,打开室内空调对室内降温,再用棒敲打铃时,再次记下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t2,发现t1>t2,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温度降低,声速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交 D.无法判断
③如如果s1=0.2m, s2=0.89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00"、此时声速约为 m/s.
23.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某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在12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此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3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答: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振动;响度;乙
9.【答案】小于;不能;红外线
10.【答案】振动;水;传播过程中
11.【答案】甲;乙;音色
12.【答案】人耳;能量;响度
13.【答案】传播过程中;响度;声源处
14.【答案】50;空气;甲乙
15.【答案】(1)
(2)
16.【答案】(1)振动
(2)空气;不能;转换法
(3)响度;音调;次声波
17.【答案】D;音调;空气;钢尺;响度;低;振动频率小于20 Hz,发出次声波
18.【答案】(1)手机闹铃
(2)B
(3)泡沫塑料
(4)转换法
(5)人耳
(6)在电影院的四周墙壁采用泡沫塑料作为装修材料
19.【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从渔船传播到鱼群的时间;
则鱼群到渔船的距离s=vt=1500m/s×4s=6000m。
(2)解:根据题意可知,鱼群的运动时间
则鱼群游动的距离为s'=v't'=4m/s×4s=16m。
20.【答案】解:(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
(2)火箭炮发射后听到爆炸声需要的时间为
(3)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5.4s,所以该海域的海水深度为
答:(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
(2)火箭炮发射后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
(3)该海域的海水深度为。
21.【答案】(1)能部分;10;20
(2)7500;增大
(3)真空不能传声
22.【答案】(1)频率高;快
(2)不能
(3)增加测量点 ,测量点越多,绘制的海底地形图越接近实际
(4)A
23.【答案】(1)12;20
(2)7650m;8850m
(3)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