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素养提升卷(原卷+解析版)--沪科版新教材物理八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素养提升卷(原卷+解析版)--沪科版新教材物理八全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情境化·新趋势】初中物理沪科2024版八全册单元期中期末素养提升卷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素养提升卷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物理学史)如图所示的科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欧姆
2.(新考法)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张书桌
3.(新情境)图所示是铅球运动员投掷铅球时的场景,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运动员 C.裁判员 D.铅球
4. 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铅球沿曲线 B.气球被压扁 C.弹簧被拉长 D.跳高时撑杆
5. 下列应用属于利用物体具有弹性是( )
A. 捏橡皮泥 B. 在石头上刻字 C. 撑杆跳高 D. 用锤子打碎玻璃
6. 如图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测力计的放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竖直放置
B. 必须水平放置
C. 不能斜放
D. 只要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竖放、横放、斜放都可以
7.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1.8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9N B.0N C.1.8N D.3.6N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B.表明g值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 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D.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9. 如图所示,关于滚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人脚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
D.铁钩与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10.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11.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推车,他对车施加了一个推力,能证明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的证据是(  )
A.小明的手发生了形变
B.小车被推动了一段距离
C.小车对地面有压力
D.小明对地面有压力
12. 如图是小明在过春节贴年画时出现的情况,为了把年画贴正,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转动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
B.转动铅垂线,使铅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C.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D.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全选对的得3分)
13. 如图所示,一块薄钢片,下端固定,现给它施加力,出现下列(1)(2)(3)(4)的情形,虚线表示钢片变形后的情形,其中F1=F3=F4>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1)与图(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图(1)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图(3)与图(4),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图(2)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14.小朱同学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如图是某次测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G/N 1 2 3 4 5
A.弹簧测力计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
B.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
D.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5. 如图所示,小宇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条小船,他想将另一条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他的愿望不能实现,这种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如图小宇参加赛艇比赛时的照片,他用桨向后划水,赛艇会向前运动.推动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如要使赛艇作逆时针旋转,小宇应该在赛艇的______(左/右)侧向外侧划水。
  
16.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______ 的方向一致。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_ N。
17. 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
18.如图甲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 (填“A”或“B”)图所示的效果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是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的情景,观察比较C、D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9. 如图,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 ___________;后者改变运动员的 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情景,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杠杆。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21. 如图,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受到右部的弹簧的弹力是因为______发生了弹性形变,在订书的过程中,订书钉越来越少,订书钉受到的弹力大小将______。
22. 西汉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专门清除谷物中杂质的旋转式风扇车,工作时,让谷物从上方的入料口缓缓落下,用手摇动风扇,谷壳及轻质杂物被风力经出风口吹出机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而谷粒在______力的作用下从下方的出料口下落被分离出来。
四、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14分)
23. (2分)在图中画出足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压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24. (2分)如图是重力为4.3N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景,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2分)如图所示,若某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车前进,请找出自行车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点。并画出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26.(4分)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27. (4分)小明妈妈买了一些玻璃罐装食品,在打开的过程中发现,玻璃罐的盖子很难打开。小明教了妈妈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甲,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
方法二:如图乙,找一把尖锐的水果刀或者剪刀,在盖子与瓶子的接口处,撬开一些缝隙,让空气进去,然后用手轻轻一拧,玻璃罐就打开了。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各1分,图像2分,共20分)
28.(5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把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手拉弹簧测力计乙,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表明弹簧测力计乙对它的拉力,而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表明弹篑测力计甲对它的拉力.改变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的大小,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改变,而且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请回答: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人走路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方向向后的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方向________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
一天,发生了一起大卡车与小轿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小轿车严重破损.则卡车对轿车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_轿车对卡车的作用力大小.
29. (5分)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 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30. (5分)王华同学用一支最大能测量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表。
砝码质量(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0 2.0 3.0 4.0 5.0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数据,将图像补充完整;
(3)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成 比;
(4)一成年人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0kg,则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g取9.8N/kg)。
31. (5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均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萌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用力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物块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进后的实验中小萌同学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六、计算及综合能力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8分)
32.(8分)小明元旦假期去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游玩,被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表演深深的吸引住了。如图是一位的质量为50kg的美人鱼表演者在水面下和海洋生物亲密嬉戏的场景,美人鱼在游泳时,在20s内前进了3000cm。(ρ人=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在20s内美人鱼的速度是多少m/s?
(2)美人鱼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3)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3.(6分)阅读理解:
《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直接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且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长度变化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不同的弹簧的弹性系数一般是不同的。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1)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和物体间要 ;
(2)某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被拉长了0.1m,则该弹簧的弹性系数
为 N/m;
(3)另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4m;受到15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5m。则该弹簧的原长是 m。
34.(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力也叫做重力,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2/5,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 (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 (填答案序号);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面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假如万有引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写出一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情境化·新趋势】初中物理沪科2024版八全册单元期中期末素养提升卷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素养提升卷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物理学史)如图所示的科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欧姆
【答案】A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是以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故选A。
2.(新考法)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张书桌
【答案】B
【解析】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非常小,受到的重力也非常小,一般不超过0.01N.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1kg×10N/kg=1N.故B符合题意;
C.一头奶牛的质量在3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300kg×10N/kg=3000N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书桌的质量在1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15kg×10N/kg=150N.故D不符合题意。
3.(新情境)图所示是铅球运动员投掷铅球时的场景,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运动员 C.裁判员 D.铅球
【答案】A
【解析】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此时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是重力,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 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铅球沿曲线 B.气球被压扁 C.弹簧被拉长 D.跳高时撑杆
【答案】A
【解析】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铅球沿曲线运动,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属于运动状态改变,故A符合题意;
B.气球被压扁,这是力使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被拉长,这是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跳高时撑杆变弯,是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5. 下列应用属于利用物体具有弹性是( )
A. 捏橡皮泥 B. 在石头上刻字 C. 撑杆跳高 D. 用锤子打碎玻璃
【答案】C
【解析】A.捏橡皮泥被揉成一定的形状,不受力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说明物体具有塑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石头上刻字,不受力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说明物体具有塑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撑杆跳高,撑杆受力后发生形变,不受力后恢复原状,说明物体具有弹性,故C符合题意;
D.用锤子打碎玻璃,不受力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说明物体具有塑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测力计的放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竖直放置
B. 必须水平放置
C. 不能斜放
D. 只要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竖放、横放、斜放都可以
【答案】D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即所测力的大小不得超过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只要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竖放、横放、斜放都可以。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1.8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9N B.0N C.1.8N D.3.6N
【答案】C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平衡状态下使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所受到的力,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受到水平方向1.8N的拉力,所以读数为1.8N。
故选:C。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B.表明g值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 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D.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D
【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不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是一个定值,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C错误。
D.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
9. 如图所示,关于滚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人脚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
D.铁钩与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答案】C
【解析】A、铁环在滚动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钩与铁环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在走动时,脚与地面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存在摩擦力,且是静摩擦力,C错误,符合题意;
D、铁钩与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答案】D
【解析】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两个力不是施力物与受力物相互作用的,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C不符合题意;
D.两个力相互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1.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推车,他对车施加了一个推力,能证明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的证据是(  )
A.小明的手发生了形变
B.小车被推动了一段距离
C.小车对地面有压力
D.小明对地面有压力
【答案】A
【解析】A、小明的手发生了形变,说明车对小明施加了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小车被推动了一段距离,说明小明对车施加了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对地面有压力,地面是受力物体,不能证明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小明对地面有压力,地面是受力物体,不能证明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 如图是小明在过春节贴年画时出现的情况,为了把年画贴正,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转动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
B.转动铅垂线,使铅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C.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D.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答案】A
【解析】如图是小明在过春节贴年画时出现的情况,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转动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全选对的得3分)
13. 如图所示,一块薄钢片,下端固定,现给它施加力,出现下列(1)(2)(3)(4)的情形,虚线表示钢片变形后的情形,其中F1=F3=F4>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1)与图(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图(1)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图(3)与图(4),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图(2)与图(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答案】ABC
【解析】A.图(1)和(2)中,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故A正确;
B.图(1)和(3)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故B正确;
C.图(3)和(4)中,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故C正确;
D.图(1)和(4)中,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故D错误。故选:ABC。
14.小朱同学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如图是某次测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G/N 1 2 3 4 5
A.弹簧测力计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
B.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
D.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答案】ACD
【解析】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故A正确,符合题意;
B.不同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用等号,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6N,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为定值,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5. 如图所示,小宇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条小船,他想将另一条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他的愿望不能实现,这种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如图小宇参加赛艇比赛时的照片,他用桨向后划水,赛艇会向前运动.推动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如要使赛艇作逆时针旋转,小宇应该在赛艇的______(左/右)侧向外侧划水。
  
【答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水 右
【解析】他推开另一条船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己坐的小船也将受到相等大小的推力,而无法保持小船不动。
桨向后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向前推桨,桨在船上,船向前进,因此推动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使赛艇作逆时针旋转,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应向外顺时针划水,因此应在右侧向外划水。
16.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______ 的方向一致。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_ N。
【答案】 拉力 2.4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注意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即要使拉力方向跟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读出的数据为
2N+0.4N=2.4N
17. 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
【答案】相互的;喷出的气体。
【解析】火箭升空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18.如图甲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 (填“A”或“B”)图所示的效果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是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的情景,观察比较C、D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答案】 B 力的作用点 方向
【解析】由A、B两图知,手对扳手作用力的作用点不同,由生活经验,用B效果好,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由C图可知,手对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结果弹簧被压缩变短,由图D知,手对弹簧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结果弹簧被拉伸变长,由此可见,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9. 如图,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 ___________;后者改变运动员的 ___________。
【答案】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0.如图所示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情景,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杠杆。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桨向后划水时,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推动皮划艇向前运动,改变了皮划艇的运动状态,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 如图,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受到右部的弹簧的弹力是因为______发生了弹性形变,在订书的过程中,订书钉越来越少,订书钉受到的弹力大小将______。
【答案】 弹簧 变小
【解析】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受到右部的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的减少,弹簧形变程度变小,弹簧对订书钉的弹力会变小。
22. 西汉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专门清除谷物中杂质的旋转式风扇车,工作时,让谷物从上方的入料口缓缓落下,用手摇动风扇,谷壳及轻质杂物被风力经出风口吹出机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而谷粒在______力的作用下从下方的出料口下落被分离出来。
【答案】 运动状态 重
【解析】旋转式风扇车,工作时,让谷物从上方的入料口缓缓落下,用手摇动风扇,谷壳及轻质杂物被风力经出风口吹出机外,谷壳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谷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下方的出料口下落被分离出来。
四、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14分)
23. (2分)在图中画出足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压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
24. (2分)如图是重力为4.3N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景,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从足球重心O,沿竖直向下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标出G=4.3N,如图所示:
25.(2分)如图所示,若某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车前进,请找出自行车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点。并画出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车轮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画出其力的示意图。骑自行车时,后轮在链条的作用下,使后轮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所以地面对后轮有向前的摩擦力,此摩擦力为自行车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前轮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则地面对前轮有向后的摩擦力,其作用点分别在两轮与地面的接触点上。据此分别作出前后轮所受到的摩擦力f前轮、f后轮。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易错题。
26.(4分)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不能够把另一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两只小船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些都说明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简答类问题需要注意语言规范性,在解决问题时,要说明应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并说明原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具体解答题目内容。
27. (4分)小明妈妈买了一些玻璃罐装食品,在打开的过程中发现,玻璃罐的盖子很难打开。小明教了妈妈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甲,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
方法二:如图乙,找一把尖锐的水果刀或者剪刀,在盖子与瓶子的接口处,撬开一些缝隙,让空气进去,然后用手轻轻一拧,玻璃罐就打开了。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答案】方法一:在压力相同时,用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方法二:在盖子与瓶子的接口处,撬开一些缝隙,让空气进去,使玻璃罐内的气压增大,减小了盖子和玻璃罐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了盖子和玻璃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解析】方法一:在压力相同时,用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方法二:在盖子与瓶子的接口处,撬开一些缝隙,让空气进去,使玻璃罐内的气压增大,减小了盖子和玻璃罐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了盖子和玻璃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各1分,图像2分,共20分)
28.(5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把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手拉弹簧测力计乙,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表明弹簧测力计乙对它的拉力,而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表明弹篑测力计甲对它的拉力.改变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的大小,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改变,而且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请回答: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人走路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方向向后的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方向________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
一天,发生了一起大卡车与小轿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小轿车严重破损.则卡车对轿车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_轿车对卡车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相等;相反; 向前;相等; 等于
【解析】根据实验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人走路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作用的静摩擦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二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因此这两个力的大小相同;
交警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卡车对轿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轿车对卡车的作用力大小。
29. (5分)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 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1)弹簧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
(3) 2、 2.5(4)B
【解析】(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弹簧测力计。
(2)分析实验数据我们看出来:不挂钩吗时,指针位置在2cm处,说明弹簧原长为2cm.
当在弹簧下挂5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3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1cm.
当在弹簧下挂10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4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2cm.
当在弹簧下挂15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5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3cm.
当在弹簧下挂20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6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4cm.
当在弹簧下挂25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7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5cm.
说明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大几倍,伸长量也增大几倍。
当在弹簧下挂300g钩码时,指针位置在7.5cm处,说明弹簧伸长量为5.5cm.这时就不符合
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大几倍,伸长量也增大几倍的结论了。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归纳总结出: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
(3)说明弹簧原长为2cm.量程为2.5N.
(4)分析ABC三个图像,知道B符合题意。
30. (5分)王华同学用一支最大能测量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表。
砝码质量(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0 2.0 3.0 4.0 5.0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数据,将图像补充完整;
(3)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成 比;
(4)一成年人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0kg,则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g取9.8N/kg)。
【答案】(1) 400 (2) 见解析 (3)正(4) 588N
【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
时,
时,
时,
由此规律可知,当
时,
(2)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各点,然后做出图像,如图所示: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冲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
(4)有数据可知,,故人的重力为
由于人的重力大小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故对地面压力为
31. (5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均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小萌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用力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物块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进后的实验中小萌同学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 (1)等于 (2)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3)等于 不需要
【解析】(1)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故可以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以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物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改进后物块始终保持静止,故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六、计算及综合能力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8分)
32.(8分)小明元旦假期去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游玩,被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表演深深的吸引住了。如图是一位的质量为50kg的美人鱼表演者在水面下和海洋生物亲密嬉戏的场景,美人鱼在游泳时,在20s内前进了3000cm。(ρ人=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在20s内美人鱼的速度是多少m/s?
(2)美人鱼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3)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1.5m/s;(2)500N;(3)0.05m3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美人鱼运动的路程为
则美人鱼的速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美人鱼的重力为
(3)根据题意可知,美人鱼的体积为
答:(1)美人鱼的速度为;
(2)美人鱼的重力为;
(3)美人鱼的体积为。
33.(6分)阅读理解:
《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直接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且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长度变化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不同的弹簧的弹性系数一般是不同的。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1)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和物体间要 ;
(2)某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被拉长了0.1m,则该弹簧的弹性系数
为 N/m;
(3)另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4m;受到15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5m。则该弹簧的原长是 m。
【答案】(1)接触 (2)100 (3) 0.2
【解析】(1)由材料中“弹力的产生不仅要直接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且发生弹性形变”可知,产生弹力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和物体间要接触。
(2)由F=kx可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
(3)设弹簧原长为l,则
解得
34.(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力也叫做重力,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2/5,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 (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 (填答案序号);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面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假如万有引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写出一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
【答案】 (1)存在(2) B (3) 不变(4) 见解析
【解析】(1)由材料可知,“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所以,你与同桌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A.月球绕地球运动,月球因为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不能飞离地球,故A不符合题意;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通过燃烧燃料从地面腾空而起,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与万有引力无关,B符合题意;
C.行星绕太阳运动,行星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而不能飞离太阳,故C不符合题意;
D.熟透了的苹果受到地球的重力即万有引力的作用,所以苹果会从树上落向地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无关。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与在地球上相比,其质量不变。
(4)如果万有引力突然消失,空气也将不会附着在地球上,而是会向地球之外弥漫,所有的东西都会因地球的自转而甩向外面,人类和动物、树木、高楼、汽车、山脉等所有的东西都会被甩向空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