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总结阶段》第二课时 课件+素材【浙科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1课《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总结阶段》第二课时 课件+素材【浙科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第二课时
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阶段
(浙教版)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通过分析污染危害与成因,明晰生态和经济平衡关系,认同生态保护是公民共同价值追求,增强守护家乡环境的情感认同。
在学习“身边的环境污染-实施总结阶段” 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考察、记录、分析污染问题的责任并主动反馈建议,践行的责任担当。
通过运用实验等方法,分析家乡水、空气环境问题,找出污染源头、传播路径,尝试提出治理思路并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考察成果,创意制作环保宣传作品,鼓励更多伙伴发现、解决身边污染,物化环保行动创意,将活动实现方式创意物化。
新知导入
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身边常见的污染有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这些污染已经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水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之一。让我们通过讨论与设计、统计与分析、实验与探究、交流与分享来开展考察探究活动,全面了解身边的水环境状况!
实施阶段
任务一 身边的水质污染考察探究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观察
约上小组同学,就近对居住环境周边的水环境进行调查,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水质观察记录表
观察地点 1. 公园池塘 2.社区小溪 3.工业区排水渠
观察项目 颜色 透 明 ( ) 浅灰色 ( ) 深灰色 ( ) 黑 色 ( ) 浅绿色 ( ) 深绿色 ( ) 其他颜色: 透 明 ( ) 浅灰色 ( ) 深灰色 ( ) 黑 色 ( ) 浅绿色 ( ) 深绿色 ( ) 其他颜色: 透 明 ( )
浅灰色 ( )
深灰色 ( )
黑 色 ( )
浅绿色 ( )
深绿色 ( )
其他颜色:
V
V
V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水质观察记录表
观察地点 1. 公园池塘 2.社区小溪 3.工业区排水渠
观察项目 气味 无( ) 有( ) 其他气味: 无( ) 有( ) 其他气味: 无( )
有( )
其他气味:
漂浮物 油膜 ( ) 垃圾 ( ) 其他 : 油膜 ( ) 垃圾 ( ) 其他 : 油膜 ( )
垃圾 ( )
其他 :
水生物 水草 ( ) 水藻 ( ) 鱼类 ( ) 其他生物: 水草 ( ) 水藻 ( ) 鱼类 ( ) 其他生物: 水草 ( )
水藻 ( )
鱼类 ( )
其他生物:
V
V
V
V
V
V
V
V
V
无生物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水质观察记录表
现场照片 环境描述:
地点1水体清澈,无异常气味,有水生生物;地点2水体呈浅绿色,有泥土味和垃圾,藻类较多;地点3水体呈深灰色,有化学臭味,表面有油膜和垃圾,无水生生物。整体显示水质从清洁到严重污染梯度。
污染类别:
有机污染(地点2)、化学污染(地点3)。
污染来源:
有机污染(地点2)、化学污染(地点3)。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实施阶段
pH 值:讲解 pH 值(0-14)与水体酸碱度的关系,正常地表水 pH 值范围为 6.5-8.5。
溶解氧(DO):说明 DO 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地表水 DO 应≥5mg/L。
氨氮:解释氨氮是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物,超标(如≥1.0mg/L)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浊度:说明浊度反映水体悬浮物含量,浊度高(如 > 5NTU)会遮挡光线,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基础化学与水质指标知识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锦囊
如何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后会形成观察结果,结果的记录通常有三种方法:表格记录法、文字描述法、图形记录法。针对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
探究新知
做一做
2.统计
统计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形成初步的结论。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组的报告
我们的发现:
调查的结论:
我们的建议:
奋斗
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需要干预。
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工业监管。
水质轻微污染,并且有颜色改变缺乏生物等现象。
探究新知
想一想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污染呢 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展开调查。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观察地点 社区小溪 组 名 奋斗小组 记录员 小王
污染源类型 居民生活污染 1.未处理的污水排放污染( )排污沟渠口数( )个,排放量( )(填“很多”“多”“少”“极少”) 2.未分类的生活垃圾污染( ) 3. 其他 : 工厂排放污染 1.未处理的污水排放污染( )排污沟渠口数( )个,,排放量( )(填“很多”“多”“少”“极少”) 2.工业垃圾污染( )工厂名称: XXX 生产的主要产品: 3.其他 : 2
地表径流携带污染物
1
化学品
可能含有重金属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污染源类型 其他原因产生的污染 1.农业污染:来自附近农田的化肥和农药径流。农田过量施用氮肥、磷肥,雨季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残留随灌溉水或雨水进入水体。
2.大气沉降、或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释放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溶解于雨水形成酸性降水,污染水体;地质结构中的重金属(如砷、硒)随地下水流动释放,导致天然水体超标(如某些地区的 “砷斑病” 与地下水砷污染相关)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锦囊
统计方法的使用
环境污染统计的内容,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状况的统计,以及污染源排放和治理状况的统计。此外,还有反映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组成和工作发展情况的统计。统计时常用柱状图、饼状图等展示数据信息。
水质状况饼状图 水样pH柱状图
探究新知
做一做
3、实验
实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探究方式。
通过环境污染问题探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思考,为环境治理找到依据。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看一看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实施阶段
采样位置:不同场景的采样点选择,如河流需在 “上游清洁区、中游居民区、下游工业区” 设 3 个点;小区池塘需在 “进水口、中心区、出水口” 设点,确保数据代表性。
采样深度:地表水采样需在水面下 50cm 处(避免水面漂浮物影响),地下水(如井水)需抽水 5 分钟后再采样(排出管道内死水)。
采样规范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探索1:水质酸碱度检测
用干净透明的瓶子采集不同污染河段的水样,进行水质酸碱度检测。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获取水样 pH色度差别表 酸碱度检测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探索2:水质重金属检测
用水培小麦法进行重金属检测。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清洗麦苗 麦苗培育 重金属检测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水质的简易观测
看: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倒满水样,对着光线看水样的颜色和浑浊度。闻:用鼻子闻装在杯中的水样是否有刺鼻的气味,气味越淡,水质越好。
测:利用试剂检测水样的pH和重金属含量。(详细内容见教材p8页)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锦囊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产品用途】检测水样中是否含重金属。【操作方法】取20毫升水样,再滴2滴重金属测试剂,变黄色说明不含重金属,变红色说明含重金属。
【注意】仅作纯水检测用。
实施阶段
重金属检测试剂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产品用途】检测水质的酸碱性。
【操作方法】将pH试剂滴3滴于50毫升水中摇匀,根据被测溶液的颜色变化,对照色别卡,即可读得所测溶液的pH。
【注意】饮用水的酸碱范围(pH)应为6.5-85较适宜人体饮用的水的酸碱度范围为7.1-82。
实施阶段
pH检测试剂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怎么样?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任务二 身边的空气污染考察探究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制订
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调查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染问题。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考察主题 社区周边空气质量及污染源调查
考察活动 日期 地点 活动 分工安排
8.21 社群内部 1.前期准备 2.实地监测 3.居民访谈 4.数据整理与分析 材料工具:小丽负责准备工具
通知通信:小天联系社区物业
场地联络:小柔提前沟通社区、工厂管理方,确定可考察区域
统计绘制:小顾绘制污染分布图、数据对比图表
汇总归纳:小伟负责将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其他事项 需要提前学习的技能:1.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简单的统计学知识
3.访谈技巧
安全注意事项:
1.道路考察时,穿戴反光背心,遵守交通规则,在人行道或安全区域活动
2.工厂周边考察,远离危险设备、排污口,若遇刺激性气味等异常,及时撤离并报告
3.携带少量饮用水、小零食,预防中暑、低血糖,遇恶劣天气停户外考察
续表:
探究新知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资料链接
雾霾(mai)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通过水汽凝结(或凝华)产生的,呈气溶胶状态,多出现于秋冬季节。霾、也称灰霾(烟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
探究新知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资料链接
雾霾(mai)
雾霾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阴沉灰暗。
探究新知
做一做
2. 探究
工厂未经环保处理排放的烟雾和尘土、汽车尾气,以及人们随意丢弃的废弃物等会产生大量的微小
颗粒物,它们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用抽样计数的方法
来统计可吸入颗粒物的数
量吧!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确定监测地点 制作检测工具 统计分析数据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工具箱
方法综述:
利用样本估算总体的方法,通过检测单位面积中颗粒物的数量,来推算整个区域的颗粒物总数,进而评判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简易检测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确定检测地点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检测地点,一般选择地点不少于3个,以利于数据的对比分析
制作检测工具 在光洁的玻璃表面用墨线画出边长为2毫米的方格,在背面均匀地涂抹凡士林
样本放置 在每个观测地点放置一块玻璃片,放置位置需要露天通风,放置时间为9:00一16:00
统计样本数据 采用五点取样法计数,取玻璃表面5个位置的20个小方格,计算颗粒物数量,并取平均值
检测步骤
探究新知
做一做
3.分享
考察后,可以对照方案进行汇总评估和交流分享。若未达到预期目标,要展开改进行动;若达到预期目标,则可以总结成功经验。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回顾活动的全过程,梳理探究成果,通过反思与小结,对身边的环境状况形成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探讨保护家乡环境的研究方向。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收集能够反映个人在考察探究过程中表现和能力的材料,分类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考察探究档案袋,帮助自己回顾整个考察探究过程,梳理活动成果。
档案袋
展示环境保护手抄报 撰写身边的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参与环境保护志愿队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活动小结
(1)在活动中,我们小组走访了 通 通 通过对身边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发现了 等污染问题,我们对 区域的水质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 检测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学校景观池及周边工厂区
小区人工湖、社区旁小河、
颜色异常、垃圾漂浮、异味散发、空气颗粒物超标
实地观察、实验检测、居民访谈
社区及周边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活动小结
(2)我们发现了 等区域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采用 实验检测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3)我知道研究成果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 在在 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绘制了 污染分布图。
空气颗粒物计数、空气质量检测仪器
社区旁道路、工厂附近
调查过程、分析结论、建议措施
水质污染河段、空气污染区域
发现问题、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工具箱
1.前期采访、实地考察的结果。存在的问题。
以及后续的改进方法。
2.最初的以及改进补充后的考察探究方案。
3.考察探究时遇到的突发问题和解决方法、解决结果。
4.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组员间的思维碰撞火花。
档案袋里的内容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1.成果梳理
在这次考察探究中——
我们记录了(各种环境的照片、与小组成员一起参与活动的场景……)
我们学会了(采访获取数据的方法、实地考察要做的准备……)
我们探究了(环境污染背后的成因、空气污染检测技术……)
我们制作了(宣传微视频、志愿者招募海报、环境保护手抄报……)
我们撰写了(身边的环境污染现状报告、环境保护倡议书……)
展示台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2.活动反思
环境保护广告语、宣传海报、来访记录单、我们的思考等,都可以晒出来。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我们采用的考察探究方式是 。
我们活动的最大亮点是 。
我们活动中留下的遗憾是 。
我个人最大的收获是 。
我对未来活动的期待是 。
实地观察、实验检测、居民访谈
实验和环境结合,用数据直观呈现污染
深入工厂调研、组织社区环保实践
没深入采样,部分居民不愿配合访谈
学会用工具分析环境问题,敢主动沟通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工具箱
1.建立小组。
2.确定主题。
3.搜集资料,了解探究价值。
4.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制订计划。
5.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
6…….10(详细内容见教材p12页)
研究性活动基本步骤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经历了这次考察探究活动,你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家乡环境保护行动?我们可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借助展览、集会、网络等途径,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环保。
宣传窗
校内环保宣传 参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发起环保倡议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1、经历了这次考察探究活动,你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
2、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家乡环境保护行动?
我的经验:考察要提前明确目标,用观察记录、实验检测、居民访谈多维度收集数据,注重团队分工协作,遇到居民不配合等问题,耐心沟通、灵活调整,才能获取真实有效的环境信息。
用直观方式(如污染前后对比照片、短视频 )展示环境问题,组织趣味活动(环保手工、净滩比赛 ),设置 “环保达人” 奖励,还可通过社区群、学校宣传。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倡议书
敬爱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和谐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我们的生存环境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让更多的人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我们发出倡议:
1.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践行绿色出行,努力实现低碳生活。
2.争当义工,带动周边。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加入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行动,参与 等志愿服务活动。
3.亲力亲为,深入宣传。积极参与 等能改善环境的活动。
倡议人:
时间:
利用新媒体进行环保宣传,能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任务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聆听专家声音,了解地方动态。
任务二:我为生态保护提建议,共建美丽中国。请用关键词或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美丽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或写出对空气、河湖、海洋、土壤、生态、农村、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期盼。
挑战任务
知识拓展
水污染的生态链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
其连锁反应为:农田化肥经雨水流失进入水体,使氮磷超标;高营养环境促使藻类爆发(如蓝藻),形成绿色浮渣;藻类光合作用受阻后死亡,微生物分解时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缺氧;鱼虾因缺氧死亡,其尸体再经微生物分解释放毒素(如微囊藻毒素),最终造成水质恶化、发黑发臭。
知识拓展
水污染的生态链影响
太湖、滇池曾因周边农业化肥流失和生活污水排放,多次爆发蓝藻污染:太湖蓝藻覆盖水面超万亩,导致无锡等地自来水异味、无法饮用;滇池蓝藻大量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不足 30 厘米,鱼虾绝迹,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知识拓展
考察探究的方法
实地调研类:含实地观察记录现场现象,同步文字 / 影像留存、针对居民 / 专家设计问题,分结构化 / 半结构化提问的访谈、采集水 / 土壤等样本,通过实验获取科学数据。
资料分析类:查阅权威论文、政府报告等二手资料、数据统计,整理一手 / 二手数据,用图表呈现规律。
协作验证类:有小组讨论,团队交叉验证信息,修正认知偏差、对比分析。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现状
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2024)》,全球约80% 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涉及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类水体:
河流:亚洲的恒河、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支流,因沿岸城市污水、农业废水排放,部分河段 COD 超标 3-5 倍,鱼虾绝迹;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海洋:全球每年约 800 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形成 “太平洋垃圾带”(面积达 160 万平方公里),微塑料已进入深海生物体内,甚至出现在北极冰层中;
地下水:全球约 15 亿人饮用的地下水存在污染(如砷、氟超标),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因地下水砷污染,导致 “砷斑病”“皮肤癌” 发病率升高。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危害及严重性
健康危害:每年约 200 万人因饮用污染水死于腹泻、霍乱等疾病,儿童是主要受害者(占比超 50%);水体中的重金属(如汞)通过食物链累积,导致人类神经系统损伤(如日本水俣病,因食用汞污染的鱼类引发)。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危害及严重性
生态破坏:全球约 1/3 的淡水鱼类面临灭绝风险,如欧洲莱茵河因工业污染,1980 年代曾几乎无鱼类生存;珊瑚礁因海水污染(如氮磷超标),全球每年约 14% 的珊瑚礁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危害及严重性
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全球约 23 亿人面临 “水资源紧张”(可用淡水不足),其中非洲萨赫勒地区因干旱 + 水污染,每年有 1200 万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知识拓展
全球水资源污染情况与保护的严重性
危害及严重性
若不控制水污染,到 2050 年,全球将有超 35 亿人面临 “严重水资源短缺”,可能引发 “水冲突”(如中东地区因争夺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水资源,加剧地区紧张);同时,水污染会破坏农业生产(如污染土壤导致粮食减产)、制约工业发展(如缺水导致工厂停产),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课堂练习
某工厂位于河流上游,工厂排出的废水无色透明,学生检测发现 “工厂下游 500 米处河流溶解氧为 2.0mg/L(上游为 7.0mg/L),pH 值为 6.0(上游为 7.5)”。请分析:①该工厂废水可能含有什么污染物?②该污染物对水体的危害是什么?
①可能含有大量有机物(如化工废水、食品加工废水);
②有机物会被水体中的微生物分解,分解过程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如鱼虾)因缺氧死亡;同时有机物分解可能产生酸性物质,导致水体 pH 值下降,破坏水体酸碱平衡。
课堂总结
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总结阶段
1
考察探究身边的水质污染
2
考察探究身边的空气污染
3
进行归纳和分享实验
4
进行总结交流和反思活动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总结阶段
1.考察探究身边的水质污染
2.考察探究身边的空气污染
3.进行归纳和分享实验
4.总结与交流
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结合水质检测中 “水资源宝贵” 的认知,为家庭设计 “一周节水计划”(如 “周一:用淘米水洗碗;周二:缩短洗澡时间至 5 分钟”),记录计划执行前、后的周用水量(查看水表),计算节水量,撰写《家庭节水效果报告》。
课后作业
2、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自己选择一个地址对其进行空气和水质的测量并写一份500字的报告。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