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第二课时 课件+素材 【浙科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2课《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第二课时 课件+素材 【浙科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第二课时
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
(浙教版)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通过调查湿地水生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现状,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价值情感认同。
在学习“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 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考察、记录、分析等问题的责任,践行个人的担当。
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水生生物群落现存情况,尝试提出保护生物种群思路并分析解决问题。
结合所有考察成果,制作创意宣传作品,鼓励更多伙伴关注环境,保护生物,将活动实现方式创意物化。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围绕家乡的地形特征展开生物群落资源考察,如高山地带的生物群落考察、湿地环境的生物群落考察、湖畔环境的生物群落考察、沙漠的生物群落考察………
实施阶段
任务一 湿地水生生物群落考察探究
实施阶段
要保护家乡生物的多样性,就必须了解家乡的各种生物。让我们通过设计、收集、探究来开展考察探究活动,全面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认识家乡的主要生物群体,开展保护行动吧!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设计
行动前,先制订具体可行的考察方案。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考察主题 湿地水生生物群落考察探究 考察活动 日期 地点 活动 分工安排
9.10 湿地公园A区 水生植物观察和采样 1记录2采样
9.10 湿地公园B区 水生动物调查 3观察4拍照
9.10 湿地公园C区 水质检测和数据分析 全体参与,分工记录
其他注意事项 需要提前学习的技能:水生生物识别方法、采样工具使用 安全注意事项:穿戴救生衣、注意湿滑地面、避免单独行动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锦囊
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通过观察统计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物种的数量。
2.通过判断确定该区域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探究新知
在线搜索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相同时间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
探究新知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资料链接
食物链和食物网
湿地水生生物存在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众多食物链交织成食物网。若浮游植物减少,浮游动物因食物短缺数量下降,进而影响小鱼、大鱼生存;大鱼过度捕捞,小鱼数量短期内上升,会过度摄食浮游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可见物种变化影响重大。
探究新知
做一做
2、收集
对照考察方案提前做好考察准备,根据区域内河网分布情况,以贯穿湿地的最大河流为重点调查对象,将河流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采样点。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标木采集 制签保存 标本鉴定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我的行动记录:
我先结合湿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制订了具体可行的考察方案,明确考察核心目标。随后对照方案提前准备工具。
根据区域内河网分布,我们以贯穿湿地的最大河流为重点调查对象,将河流按水流方向分成上游(水质较清澈,周边多为草本湿地)、中游(水流平缓,周边有少量农田)、下游(靠近湖泊,水流缓慢)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依据河岸形态和水流速度,在浅水区、深水区各设置 1 个采样点,确保采样点具有代表性,为后续分析水生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奠定基础。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在线搜索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是指栖息于水域底内和底表的动物,它们对环境的细微变化感应最灵敏,对其展开调查能较准确地反映水体质量情况。常见的底栖动物有软体动物门的螺、蚌、河蚌等;环节动物门的水蚯蚓、水蛭、沙蚕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目稚虫等,甲壳纲的虾、蟹等;扁形动物门的涡虫纲等。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工具箱
1.选择区域。
2.定量定性采样。
3.清洗过滤样品。
4.福尔马林制签。
5.挑拣 ->分筛 ->归类。
(详细内容见教材p19页)
底栖动物采集方法
探究新知
做一做
3.探究
小组合作,调查所选区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制作汇总统计表。利用思维导图对生物进行分类。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索1:调查结果汇总
小组整理调查结果后,再将调查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湿地公园生物统计表【班级统计表】
组别 区城名称 环境特点 生物照片或图画 生物数量 其他
1 浅水区 水深0.5米,植被丰富 水生植物样本草图 10 以沉水植物为主
2 深水区 水深1.5米,开阔水域 鱼类照片 5 常见鱼类:鲫鱼
3 岸边区 泥滩,芦苇丛 昆虫和两栖类草图 8 无
4 沼泽区 水深0.3米,腐殖质多 底栖生物样本 7 螺类和贝类
5 开放水域 水深1.0米,水流缓慢 浮游生物显微镜图 12 无
探究新知
小提醒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对于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是在哪里找到的,周边生态环境怎样。
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和谐共生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探索2:利用思维导图对生物进行分类
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将我们调查到的生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面,确定一个新的分类标准,再将其分成两类。以此类推,直到不能再分类为止。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实施阶段
二歧分类法,又名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最早被用于对植物进行分类,是鉴定植物的工具。具体方法是:根据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把原来的一群植物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根据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的分类群分开为止。
二歧分类法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工具箱
无脊椎动物特征及分类思维导图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探索3:制作区域生物分布图
家乡的生物资源种类很多,它们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幅家乡生物资源分布图,或局部区域的生物资源分布图,加深对家乡生物资源的了解。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湿地生态生物平衡图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工具箱
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之间的关系简图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家乡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鸟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重要一支,是人类的朋友、蓝天的精灵,它们能消灭害虫、传播植物种子,给人类带来悦耳的声音。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任务二 森林鸟类多样性考察探究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查阅
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为鸟类提供了最适宜的居住环境。鸟类是最易观察的群落动物,也是环境监测非常有效的指示物种。我们身边有哪些森林资源呢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天山原始森林
喀納斯原始森林
塔里木河原始森林
伊吾淖毛湖原始森林
探究新知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资料链接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未遭到人为破坏的保持独特生态特征的完整生物圈。原始森林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不仅分布着多样化的植物,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地。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丰富多样,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探究新知
在线搜索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鸟的分类等级
鸟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现存的鸟类都属于鸟纲下的今岛亚纲,包括3个总目共9000余种。
按照生物的等级分类方式,鸟的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探究新知
做一做
2. 探究
鸟类的生态学研究中通常采用样带法来统计鸟类数量。我们也来尝试一下。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野外鸟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2025-9-15 天气 晴 地点 湿地公园 调查人 小组A
序号 时间 名称 观察距离 生活环境 行为 数量 1 8点 白鹭 50米 水域边缘 觅食 1 2 8点半 鸭子 50米 开放水面 游泳 3 3 10点 翠鸟 20米 树枝上 等待捕食 1 4 11点 苍鹭 110米 浅水区 站立 2
探究新知
做一做
3.分享
考察结束后,可以对照方案进行汇总评估和交流分享,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就展开改进行动;若已达到预期目标,则可以总结成功经验,拓展继续探究的路径。(详细内容见教材p24)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调查过程中最大的困难:
我们组的解决办法:
我的感悟: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差异大,部分珍稀鸟类出现频率低,导致样本收集不完整。
调整考察时间,同时扩大考察范围,在不同植被类型设置固定观测点,持续记录 3 天以补充样本。
鸟类多样性考察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工具,更需要耐心和团队协作。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小锦囊
鸟类群落研究的方法
野外调查是生物研究的必要途径,是准确鉴别生物种类和统计生物数量的重要方法。
鸟类因其羽毛艳丽、叫声响亮、形体较大且多在白天活动,而成为最易观察和调查的动物。
常见的岛类数量调查方法有标图法、样带法和样点法。样带法是利用统计学中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通过对样带内个体绝对数量的调查,来反映整个地区的种群数量或密度。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工具箱
野外鸟类调查步骤
样带选取 了解调查区域内鸟类的现况,结合环境、路线难易度等要素确定观察样线条,选取样线条两侧固定宽度作为观察范围
调查记录 按照确定的样带区域行走,把观察到的鸟类记录在“野外鸟类调查记录表”中
估算分析 统计鸟类在调查区域内的种群数量,计算种群密度,估算区域内的鸟类多样性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回顾活动的全过程,梳理探究成果,还原家乡生物资的真实面貌。通过反思与小结,深入了解身边的生物资源,同时找到改进和继续探究的方向。
探究新知
档案袋
总结阶段
收集活动中的资料,分类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考察探究档案袋,帮助自己回顾整个考察探究过程,并形成宣传、保护家乡生物资源的认识。
校内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展示 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宣传目活动
撰写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报告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活动小结
(1)在活动中,我们小组走进了 通 通通过对湿地水生生物的调查,发现了 等底栖生物,我们对水生生物 进行了分析,知道了它的秘密。
(2)我发现了 等鸟类的特殊习性,拍摄了 张鸟类的照片。
XX湿地公园
田螺、河蚌
蜻蜓幼虫
白鹭的捕食行为
10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活动小结
(3)我知道观察笔记的基本要求有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制作了 鸟类的观察笔记。
真实性、详细性、系统性
白鹭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总结阶段
工具箱
1.为观察对象编号。
2.记录发现地点。
3.为观察对象临时分类。
4.观察个体的特征和习性。
5.其他特别说明。6.拍摄照片。
生物观察笔记制作要求
探究新知
交流会
总结阶段
1.成果梳理
在这次考察探究中---
我们记录了(各种生物的照片、与小组成员一起参与活动的场景……)
我们学会了(生物分类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
我们探究了(生物资源多样性背后的成因、家乡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们制作了(生物观察笔记、宣传生物多样性的微视频……)
我们计划了(担任湿地保护区小导游……)
我们撰写了(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倡议书、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现状报告… )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2.活动反思
宣传海报、采访记录单、研究报告等,都可以晒出来。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我们采用的考察探究方式是 。
我们活动的最大亮点是 。
我们活动中留下的遗憾是 。
我个人最大的收获是 。
我对未来活动的期待是 。
采用定点观测与线路巡查相结合
观察罕见的 “红腹角雉”,并记录叫声
邀请鸟类学专家全程指导,深入研究
下雨导致低洼区域的观测点无法到达
提升了野外考察实践能力认识更多鸟类
探究新知
挑战任务
总结阶段
你知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斑鸠和麻雀吗 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 捕捉它们会构成犯罪吗
你知道什么是“三有动物”吗 “三有动物”有哪些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哪些保护动物的法律条文 请查找资料,在班级里开展一次保护“三有动物”的主题交流会。
探究新知
宣传窗
总结阶段
经历了这次考察探究活动,你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 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志愿队 我们可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借助展览、集会、网络等途径,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 生物多样性手抄报 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总结阶段
倡议书
敬爱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小组调查发现、家乡的生物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生物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正遭受侵蚀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在此我们发出倡议:
1.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善待动物、不破坏植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争当工,帮动周边。发动身边亲朋好友积极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
3.亲力亲为,深人宣传。积极参与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倡议人: 时间:
探究新知
挑战任务
总结阶段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只是口头的呼号,而是要身体力行地爱护环境,平等地对待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知识拓展
生物多样性的 “三大价值”
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直接利用的资源,包括:
食用价值:如水稻、小麦提供粮食,猪、牛提供肉类,水果、蔬菜提供维生素;
药用价值:如青蒿(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红豆杉(提取紫杉醇治疗癌症)、黄连(清热解毒)等中药材;
工业价值:如棉花用于纺织,橡胶树提供天然橡胶,木材用于建筑、造纸。
知识拓展
生物多样性的 “三大价值”
间接价值(生态价值):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包括:
调节气候: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缓温室效应;湿地涵养水源,调节区域降水;
净化环境: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微生物分解土壤、水中的污染物;
维持物质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能量,动物消费植物,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实现碳、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知识拓展
生物多样性的 “三大价值”
潜在价值:目前未被人类发现但未来可能有重要用途的价值,如某些未被研究的植物可能含有治疗新型疾病的成分,未知的微生物可能在工业发酵、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例如近年来发现的 “超级细菌” 可降解塑料)。
知识拓展
如何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建立保护区: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为生物提供安全栖息地,如大熊猫保护区保护其生存环境。
加强法律监管:制定并严格执行保护法律,打击非法捕猎、采伐等行为,遏制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知识拓展
如何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控制污染:减少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土壤污染等,降低污染对生物生存的威胁。
推动可持续利用:发展可持续渔业、林业等,确保资源利用与再生平衡,不过度开发。
课堂练习
简述在森林鸟类考察中,遇到降雨天气时,应如何调整考察计划以减少对考察结果的影响?
首先暂停户外巡查,避免在低洼、泥泞区域活动;
其次,将考察重点转移至室内数据整理,如整理已记录的鸟类数据、标注鸟类照片和录音;
若雨势较小,可在有遮蔽的固定观测点(如树下、亭子里)继续观察,重点记录躲在遮蔽处的鸟类;
雨后及时检查设备,更换受潮部件,待天气好转后,优先补充降雨期间未完成的观测点数据,确保考察样本的完整性。
课堂总结
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
1
考察探究身边的湿地水生群落
2
考察探究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3
进行归纳和分享实验
4
进行总结交流和反思活动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家乡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实施总结阶段
1.考察探究身边的湿地水生生物群落
2.考察探究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3.进行归纳和分享实验
4.总结与交流
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周末在家附近的公园或小树林(模拟森林生境)进行 1 小时的鸟类观测,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及活动场景,绘制简单的 “鸟类观测记录表”,下周课堂分享。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