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试试题卷物 理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核电池通常用钚—238()作为“燃料”。已知钚—238发生衰变后通常变为铀—234,半衰期为87.74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钚—238发生的是衰变,说明钚—238中含有电子B. 钚—238发生的是衰变,粒子的穿透能力很强C. 原子核钚—238结合能比原子核铀—234的结合能大D. 100个原子核钚—238经175.48年,将剩余25个未发生衰变2. 2024年4月18日17时许,泸州部分地区经历了近年来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肆意、滂沱大雨、局部地方还下起了冰雹,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关于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的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雷声是由闪电通道中的空气突然膨胀或收缩所致,这种雷声是经过电磁波传播而被我们听到的B. 被狂风吹下的枯叶随风飘落过程中在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C. 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呈椭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和其它力的共同作用效果D. 冰雹是一种很硬的非晶体,有规则的形状,具有各向异性,但没有确定的熔点3. 北京时间2024年6月6日13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TEE—01B星(地球之眼1号卫星)、纳星三号A星和B星共三颗卫星准确送入距离地面约545km的同一轨道。若三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高度均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EE-01B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轨道平面一定不经过地球中心B. TEE-01B星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等于纳星三号A星和B星的向心力大小C. 三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可能大于7.9km/sD. 三颗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三次方与周期二次方的比值均一定相等4. 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已知,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30°缓慢增大到45°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弹簧的弹力减小B. 弹簧的弹力变大C. 物体a受到静摩擦力减小D. 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5. 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图线可求出( )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B. 普朗克常量C. 该金属的逸出功D.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6. 植树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可以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如图所示,在某次植树活动中,工作人员先把树根部放入土坑中,再用双手把树扶起到竖直状态,工作人员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扶正树苗时,可认为树苗绕和地面的接触点 O 做圆周运动。手与树苗接触点的高度为h,若某时刻树苗与地面的夹角为θ,树苗转动的角速度ω为( )A. B. C. D.7. 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直线上沿相同方向运动,甲车在前。初始时刻两车间距离为5m,此后,两车速率的平方与位移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加速度大小为 B. 甲车先停止运动C. 两车都停止时甲车在乙车前面 D. 停止前乙车速度始终大于甲车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D. 德布罗意在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9.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同一点并在空中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关于a、b两小球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角速度大于b球角速度 B. a球线速度大于b球线速度C. a球向心力大于b球向心力 D. a球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向心加速度10. 如图所示,劲度数为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此时物体静止。撤去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则( )A. 撤去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位移为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为某次实验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结点的示意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标记出的结点的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该次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等效替代法C. 理想实验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甲所示的操作过程是:用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沿平行木板平面的不同方向同时拉挂在橡皮筋一端的结点,将结点拉至某点O,记下O点位置和两细绳的方向,并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图可读出右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N。(3)图乙中的力F和力,一定沿橡皮条AO方向的是__________(选填“F”或“”)。(4)在如图丙中,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拉力OB方向不变,增大OB与OC的夹角,将OC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细绳OB和OC上拉力的大小变化为( )A. OB一直增大,OC一直增大 B. OB先减小后增大,OC一直增大C. OB一直增大,OC一直减小 D. OB一直增大,OC先减小后增大12. 实验小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装置如图所示。小钢球置于一小车内,车内后壁装有压力传感器,车顶安装有遮光条。细绳一端系于小车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长木板上的定滑轮,挂上钩码。(1)若将压力传感器的示数视为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则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细线需要调节至与长木板平行,长木板要调节至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状态。A.保持水平 B.倾斜一特定角度C.倾斜任意一小角度 D.倾斜任意一大角度(2)光电门安装在长木板的位置A,在长木板上标记另一位置B。改变钩码个数,让小车每次都从位置B开始运动,记录多组压力传感器示数F和光电门测量的遮光时间t。某同学猜想小球的加速度与F成正比,若用图像法验证他的猜想,则最直观、合理的关系图像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A. B. C. D.(3)若作出(2)中正确选项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像斜率为k,并测出遮光条的宽度为d,AB间距为x,则小钢球的质量m=___________(用字母k、d、x表示)。13. 图甲为您书桌的抽屉柜。已知抽屉的质量,长度,其中放有质量,长的书本,书本的四边与抽屉的四边均平行。书本右端与抽屉右端相距也为s,如图乙所示。不计柜体和抽屉的厚度以及抽屉与柜体间的摩擦,书本与抽屉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力F将抽屉抽出,抽屉遇到柜体的挡板时立即锁定不动。重力加速度大小。(1)时,书本和抽屉一起向右运动,求与挡板碰前瞬间抽屉的速度大小v;(2)要使书本和抽屉不发生相对滑动,求F的最大值Fm;(3)时,求书本最终停止时,书本和抽屉因摩擦产生的相对路程。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14. 汽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以无摩擦滑动。汽缸横放且汽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时,汽缸内空气柱的长度为,如图甲所示。现将汽缸翻转保持活塞水平,将汽缸悬挂在天花板上,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汽缸内、外温度相同,汽缸内空气柱的长度仍为。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汽缸的质量为,大气压强恒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1)稳定后图乙中封闭气体压强;(2)外界环境的热力学温度。15. 如图所示,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风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恰好能沿水平方向运动到P点,O、P间的距离为L,将风力调大,小球仍由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结果恰好经过P点正上方的Q点,P,Q间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调节后的风力大小;(2)小球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试试题卷物 理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BD【9题答案】【答案】BC【10题答案】【答案】B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题答案】【答案】(1)B (2)1.90(3)F (4)A【12题答案】【答案】(1) ①. 不需要 ②. A (2)D(3)【13题答案】【答案】(1)1.2m/s(2)2N (3)0.8m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14题答案】【答案】(1)(2)【15题答案】【答案】(1);(2);方向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