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允许使用计算器。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B. 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C. 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D. 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 下列常见现象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收纳箱底部装有轮子B.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游乐场的滑梯表面光滑D. 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3.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 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B. 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C. 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D. 正在水中上浮物体受到浮力5. 如图所示,两名工人分别用F1=200N和F2=150N的力推车和拉车。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力相同( )A. 50N,方向向左 B. 200N,方向向右C. 150N,方向向右 D. 350N,方向向右6. 下列几幅图中有关压强的知识,正确的是( )A. 甲图,用注射器打针利用了大气压B 乙图: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C. 丙图: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流体压强小D. 丁图:洗手池下水管只有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7. 把一块石头和一个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西红柿漂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石头和西红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较( )A. 石头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 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 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 无法比较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大小8. 如图,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号。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000吨,吃水深度6.6m。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B. “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C. “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D. “延安”号不能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9. 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B. 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 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D. 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10. 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B. 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C. 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D. 甲、乙两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1. 下列各图所示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推而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乙图是利用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嘴里C. 丙图中密度计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大于密度计的重力D. 丁图是利用惯性紧固锤头12. 如图所示,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水平桌面以外,小华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字典缓慢推回桌面,在他推着字典运动的过程中( )A. 字典对桌面压力变大B. 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小C. 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变小D. 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不变13. 水平桌面上一平底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当左右两边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膜左右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力不相等B. 容器左右两边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C. 橡皮膜左右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 容器左边液体的密度大于右边液体的密度14. 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船体要上浮一些B.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C. 钢铁制作成轮船,是采用“空心技术”,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了浮力D. 热气球靠改变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来实现浮沉15. 张明同学用力压着物块使其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 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C. 张明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D. 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4分)16. 如图一块质量为5kg的长方形砖块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和5cm,将它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情况下砖块对地面的最小压强是______(填平放、侧放或竖放),最大压强为________Pa。(g=10N/kg)17. 如图所示,老师带领学生用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发射成功,迅速走红!舱体主要由饮料瓶衔接而成,把水注入“动力舱”,加入高压,在反冲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快速升空。水火箭升空,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水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填“空气”或“喷出的水”),当水火箭到最高点时候,水火箭处于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18. 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则甲液体的密度______ 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______ 乙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 请根据实验情景完成下列内容。(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依据___________原理,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2)如图乙,用小车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3)如图丙,在装水的矿泉水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打开瓶盖可看到水立即向外喷出,此现象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_________;(4)如图丁,小明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物体B的两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20. 小明将一个质量为0.12kg的小球浸没在水中(小球未碰到容器底和侧壁),小球排开水的重为2N,松手瞬间,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N,小球会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漂浮”),小球静止时受的浮力为_______N(g=10N/kg)。21. 冰壶比赛中,推出去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如图是正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此时冰壶的受力示意图。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22. 如图所示是小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小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发现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有关。(2)在实验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3)观察____两图,能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如图丁小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中小华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图丁与图甲相比,图丁装置的另一优点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_______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5)小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请利用甲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23. 同学们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甲所示,从结构上来看,U形管压强计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压强计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指轻压探头橡皮膜,观察U形管的___________。(2)把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___。(3)通过图乙、图丙所示的两次实验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通过图乙、图丁所示的两次实验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4)小张同学在图丁所示的实验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24. 小西和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实验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由____________两图得出物块所受浮力,再由另外两图得出物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实验时,若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会导致测出的______。(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接下来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A.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 将水换成酒精或其他液体,用原来的方案再次进行实验(4)小组同学经过交流、评估和反思后,得出实验步骤的最佳顺序是______________。(5)小西将水换成酒精后按照甲乙两图重新进行实验,测出物体所受浮力______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另一实验小组将物块换成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木块进行实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1)相同的结论。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25. 有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里面盛有400g水,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面高度为12cm,瓶盖的面积为6cm2(忽略瓶盖的厚度)。求:(,)(1)水对瓶盖的压强;(2)水对瓶盖的压力;(3)倒立放置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忽略矿泉水瓶质量)。26.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图象。求:(1)圆柱体受到的重力;(2)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圆柱体的密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允许使用计算器。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1题答案】【答案】ABC【12题答案】【答案】BD【13题答案】【答案】CD【14题答案】【答案】ACD【15题答案】【答案】BC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4分)【16题答案】【答案】 ①. 平放 ②. 10000【17题答案】【答案】 ①. 相互的 ②. 喷出的水 ③. 非平衡【18题答案】【答案】 ①. 大于 ②. 大于【19题答案】【答案】(1)二力平衡(2)光滑 (3)压强(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20题答案】【答案】 ①. 0.8 ②. 上浮 ③. 1.2【21题答案】【答案】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22题答案】【答案】(1)压力大小(2)匀速直线 (3)乙丙(4) ①. 不需要 ②. 稳定(5)见解析【23题答案】【答案】(1) ①. 不是 ②. 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2) ①. 转换法 ②. 弹簧测力计(3) ①. 相等 ②. 上窄下宽(4)见解析【24题答案】【答案】(1) ①. 甲、乙 ②. 等于(2)偏小 (3)B(4)丁甲乙丙 (5)小于(6)能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25题答案】【答案】(1)1200Pa(2)(3)【26题答案】【答案】(1)12N;(2)8N;(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