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气象观测 单元小结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气象观测 单元小结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 知道天气的基本特征有气温、风、云量、降水量等。
● 了解气温计的构造,会识读气温计。
● 理解风向和风力的含义,知道测量风向的工具有风向标、风旗等,测量风力的工具是风力计。
● 能够根据云量判断天气。
● 理解降水量的含义,知道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 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知道天气预报包含的天气信息。
科学思维
● 能对测得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一天中天气变化的大致规律。
● 体会科技助力生活的便捷,及时应对天气变化。
探究实践
● 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并总结气温变化规律。
● 正确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力,并规范记录。
● 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 按照给定步骤,能够自制风向标、简易风力计、简易雨量器等测量工具。
态度责任
● 培养对天气观测活动的兴趣,激发主动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
● 认识到气象观测及预报的重要性,增强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提高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的含义;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难点:正确使用气温计、风向标、风力计、雨量器等测量天气数据。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气温计、气温计模型、小风扇、自制的风向标和简易风力计、喷壶、自制的简易雨量器等。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题是气象观测,主要围绕天气展开学习。天气特征可以用气温、风、云量、降水量等来描述,天气预报便是围绕这几方面播报的。
2.提出问题:对气温、风、云量、降水量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单元要点
一、气温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气温和温度的概念及单位、气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的注意事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2.为各小组分发气温计模型,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气温计的读数,互相交流气温计的结构、刻度含义、使用方法等。
二、风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风向和风力的概念、风向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自制风向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单元要点
标的步骤、风力计的结构和原理、风力等级的判断、自制简易风力计的步骤等内容。
2.为各小组分发小风扇,组织学生用自制的风向标和简易风力计分组练习测量风向和风力(通过调节小风扇档位改变风力),互相交流风向标和风力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自制风向标和简易风力计的过程等。
三、云量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云量的概念、如何根据云量描述天气等内容。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根据云量描述天气。将圆平均分成10份,学生按照云所占的比例判断不同的天气(晴、少云、多云、阴天等)。
四、降水量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降雨量和降水量的概念和区别、降水形式有哪些、降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雨量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判断降雨强度等级、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四个级别的暴雨预警的划分标准等内容。
2.为各小组发放喷壶,组织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练习测量降水量,并互相交流雨量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五、天气预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常用的天气符号、收集天气信息的方式、整理天气预报播报稿包含的信息等内容。
2.组织各小组分组练习播报天气预报,并互相指认常用的天气符号。
实践与检测
根据气温记录表绘制出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并说说这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总结: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凌晨日出前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