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下列“关于一些物体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1 N B. 蚂蚁对树叶的拉力约为100 NC. 拉开易拉罐的力约为2000 N D. 吊车匀速吊起大型钢件的力约为6 N2.关于以下几个力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乙图中,地球是球形的,地球上的人们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指向地心的C. 丙图中,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橡皮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D. 丁图中,小球并没有随弹出的金属片飞出,因为小球不具有惯性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A. 吊灯所受的拉力与细线所受的重力 B. 细线对吊灯的拉力与吊灯所受的重力C. 细线对吊灯的拉力与吊灯对细线的拉力 D. 吊灯所受的拉力与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4.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A. 立即下落 B. 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C. 做曲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其F-t图像和v-t图像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0B. 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NC. 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0D. 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6.自行车的设计蕴含着许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下列设计哪一项是为了减小摩擦()A. 用力捏车闸刹车B. 车轴处装有滚轮轴承C. 轮胎表面有花纹D. 脚踏板表面凹凸不平7.图钉的一端做的很尖,是为了()A. 增大压力 B. 增大压强 C. 减小压力 D. 减小压强8.如图所示的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船闸 B. 吸尘器C. 用管子吸饮料 D. 离心式水泵9.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中,装有水的瓶子竖直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 乙图中,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只改变方向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C. 丙图中,测出拉开吸盘时的拉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以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中,向外拉活塞,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10.如图所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慢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仍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大后不变 C. 先不变后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11.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A. 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 在水中的桥墩 C. 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 空中上升的气球12.如下图甲中,向吸管B中用力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内的水柱上升,则右图中实例中与此原理不相同的是()A. 图乙:吹不掉的乒乓球 B. 图丙:吹气两纸靠拢C. 图丁:飞机的升力 D. 图戊:火箭升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13.在篮球比赛中,篮球向下撞击地面,球却会向上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篮球的运动由下落变成上升,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 。撞击地面的瞬间篮球发生了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运动员投篮时将球掷出,篮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是因为它具有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14.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1)用手拿起茶杯喝水,手与杯子间存在 摩擦力;(2)铅笔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铅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 摩擦力,圆珠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 摩擦力。15.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拉力作用,则、的合力为 N;B物体重,当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时,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甲、乙、丙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F丙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大小关系是 。17.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给木板水平向右的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 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浸没在水中的某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如果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那么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小是 ,浮力的方向是 。19.小明同学自制一气压计,如图所示,向瓶中吹气使管中有一段液柱,当从一楼拿到十楼上时,液柱的高度将 (填“变高些”、“变低些”、“不变”)。由此可知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20.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静止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21.画出图中沿斜面上滑的物体所受摩擦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A为作用点)。22.如图所示,一悬挂在空中的小球正在左右摆动,请画出其在A处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23.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1)测量前小明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并没有对准零刻度线,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3)通过比较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 ;(4)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猜想二,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可采取的办法是: ;(5)在图甲实验中,若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匀速运动,你认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24.在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得结论: ;(3)实验时将图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 。(选填“>”、“<”或“=”)(4)实验时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它们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这一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25.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1)压强计上的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使用U形管压强计前应检测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按压时U形管中的水面几乎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4)如图乙所示,保持橡皮膜在此深度不变,转动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 ;(5)比较图中的乙和丙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比较图中 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6)实验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和 法。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的体积相同。(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做①④和②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得出的结论: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 。(5)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6)实验中,从铜块的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铜块浸没,直至浸没到更深的位置,图中能表示此过程铜块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图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7.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某些大型图书馆已经开始引进“智慧”机器人,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图所示是某图书馆的“智慧”机器人,其自身质量约为,当该机器人塞了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3倍。(g取)求:(1)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2)当该机器人塞了的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智慧”机器人所受牵引力的大小。28.如图所示,在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重为10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求:(g=10N/kg)(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此过程中若雨滴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处于 (选填“静止”“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雨滴下落过程中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重力 ,受到的阻力 (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雨滴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时,雨滴开始匀速直线下落。(3)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阻= kv2,其中k= 1×10-4 N / ( m/s )2,则一个质量为0.25 g 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 m/s。(g 取10 N/kg)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固定翼无人机的升力[提出问题]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升空之前,为什么要在水平跑道上加速到一定速度才能升空呢 [实地学习]小明到科技馆了解无人机的结构及升空原理。如图甲所示,无人机由机身、机翼、尾翼和 起落装置、动力装置等部分组成。机头呈现出流线型,可有效减小飞行的阻力。机翼面积较大,。且它的剖面呈上凸下平,起飞前,机翼前方的螺旋桨转动,驱动无人机向前加速。空气从机翼 的上、下表面流过,上表面比下表面长,因此空气在机翼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伯努利原。理指出,空气流速越大,其压强就越小,流速越小,压强就越大。无人机速度达到一定值,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差(升力)足以克服自身的重力时,随即升空。讲解员还介绍了升力与迎角(机翼和气流角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设计]小明利用无人机模型、电子秤、电风扇等器材研究升力与速度的关系,将模型放在电子秤上,并正对电风扇,模拟无人机的加速过程,通过电子秤示数分析知道升力的大小,风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电风扇正面流出的空气的体积,如图丁所示。表一:电风扇的性能指标挡位 弱 中 强 超强风量Q/(m3·min ) 8 12 16 24风速v/(m·s) 1.0 1.5 3.0表二:挡位 弱 中 强 超强电子秤示数/g 798 796 792 782[进行实验]无人机模型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800g,启动电风扇,并将电风扇调节到不同挡位,读出电子秤的示数,填入表二。[交流评价]小明和同学们从如何让无人机升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评价。(1)关于无人机,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升力的施力物体——空气B.流线型机头——减小空气阻力C.克服自身的重力——重力消失D.螺旋桨驱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分析图乙可知,当迎角逐渐增大,升力会 。(3)分析表一可知强风档的风速v= m/s,风扇正面出风的面积s= m2(保留两位小数);进一步分析表一、表二可知:当超强风档时,电子秤受到无人机的压力F= N。(4)为了让无人机升空,除提高速度以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相互运动状态弹性惯性重力 14.【答案】静滑动滚动 15.【答案】140 16.【答案】F甲>F丙>F乙p甲=p乙=p丙 17.【答案】不变变大 18.【答案】70竖直向上 19.【答案】变高些越小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水平4.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24.【答案】凹陷程度转换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5.【答案】不属于B漏气不变液体深度丙、丁转换控制变量 26.【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①④⑦无关①⑤⑦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控制变量法丁 27.【答案】(1)350N(2)12N【详解】(1)根据公式 可知,该“智慧”机器人自身的重力为 (2)根据公式 可知,书包的重力 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受力平衡,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智慧”机器人所受牵引力的大小为 28.【答案】(1) ;(2) ;(3) ;(4) 【详解】解:(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2N;(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500Pa;(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29.【答案】大于匀速直线运动不变增大等于5 30.【答案】C先增大后减小2.00.137.82减小无人机的重力或增大机翼的凸起程度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