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5 广东三模)物理量,是指物理学中所描述的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物理量包括标量与矢量。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冲量 C.电流 D.磁通量2.(2025 浙江三模)复兴号G33次列车每天14:15从金华南站发车,历时1小时15分到达温州南站,全程18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算列车通过一座桥的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全程平均速度约为148km/hC.“14:15”指的是时间间隔D.列车匀速转弯时里面的乘客处于平衡状态3.(2025 延边州模拟)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老鹰飞得比较高,可以看成质点B.乙图中导航显示的1574km是位移大小C.丙图中篮球比赛计时牌,图中24s为时刻D.丁图中雷达测速仪测得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4.(2025 浙江三模)如图为泰山景区的机器狗在搬运垃圾( )A.在研究机器狗的爬行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B.在研究机器狗的运动步距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C.在研究垃圾桶在机器狗背部的安装位置时,可以将机器狗视为质点D.在研究机器狗通过较长距离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5.(2025 蜀山区校级模拟)汽车自动驾驶时,为了保证乘客拥有良好的乘车体验,工程师会通过实验分析急动度对乘客舒适度的影响。急动度是描述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如图为蔚来汽车加速过程中的急动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5s内,乘客会感觉越来越舒适B.在0~5s内,汽车加速度变化量大于1.5m/s2C.在5~10s内,汽车速度变化量为3m/sD.在5~10s内,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2024秋 定西期末)小明利用假期乘坐高铁出游,8:44其所乘坐的“复兴号”列车从起始站出发,经过2小时11分到达终点站,列车运行最大速度为35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4是指时间B.2小时11分是指时刻C.350km/h是指列车的瞬时速度大小D.列车启动阶段,加速度一定不变7.(2025 浙江模拟)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场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着大花袄的机器人排着队走出来,手里挥着红手绢,跳着东北秧歌。下列情况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A.设计行走路线时 B.进行跳舞时C.进行抛手帕时 D.进行谢幕鞠躬时8.(2025 浙江二模)2024年巴黎奥运会,以下场景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标枪在空中飞行的轨迹B.分析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细节C.观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旋转姿态D.研究马拉松选手冲刺时的肌肉发力情况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9.(2025春 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B.两物体相比,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较小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不可能增大(多选)10.(2024秋 河东区期末)截止2021年12月5日,我国全海深潜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实现了21次万米载人深潜,最大作业深度达到10909米。在某次海试中,潜水器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此过程中该潜水器( )A.位移逐渐增大,到加速度为零后,位移不再变化B.位移逐渐增大,到加速度为零后,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D.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多选)11.(2024秋 禹州市校级期末)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由可知,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成反比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多选)12.(2024秋 渝中区校级期末)在园博园的平静湖面上,停放着一条3.6m的小木船。一个人在3s时间内从船尾走到船头,船向后移动了0.6m。以湖岸为参考系,以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在这3s时间内( )A.人的平均速度是1m/sB.人的平均速度是1.2m/sC.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D.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三.填空题(共4小题)13.(2024秋 泉州期末)在台球比赛中,一台球以1.5m/s的速度垂直撞击边库,以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库接触的时间为0.05s。该球撞击边库的过程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14.(2023秋 阿克苏市校级期末)一辆电动汽车,在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速度达到24m/s。此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位移大小为 m。15.(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则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填“较大”或“较小”)。用可以表示D、G间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为了更加精确的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理论上讲应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间隔Δt取得 (填“小一些”或“大一些”)。16.(2024秋 松江区校级期中)“百公里加速时间”是反应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该数据其实反映的是汽车启动时的速度变化快慢,在物理学中可以用物理量 来描述。若物体运动过程中,该物理量不断减小,表明 。四.解答题(共4小题)17.(2024秋 丰台区期末)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了10s后汽车的速度变为20m/s。求:(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行驶位移的大小;(3)此过程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18.(2023秋 蓝田县期末)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19.(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月考)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规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驶,碰撞时间为1.2×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0.(2023秋 沁阳市校级期末)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5 广东三模)物理量,是指物理学中所描述的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物理量包括标量与矢量。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冲量 C.电流 D.磁通量【考点】矢量和标量的区分与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力学综合性应用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方向性。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质量、电流、磁通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冲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为矢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对矢量、标量的理解,熟记其定义。2.(2025 浙江三模)复兴号G33次列车每天14:15从金华南站发车,历时1小时15分到达温州南站,全程18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算列车通过一座桥的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全程平均速度约为148km/hC.“14:15”指的是时间间隔D.列车匀速转弯时里面的乘客处于平衡状态【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质点;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A、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B、平均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C、时刻是指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的是某一瞬间或瞬时,时间间隔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长度。D、匀速转弯时里面的乘客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向心力。【解答】解:A、计算列车通过桥的时间需考虑列车长度,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A正确;B、平均速度为位移除以时间,由题只知道路程,故B错误;C、“14:15”指的是列车发车的时刻,而非时间间隔,故C错误;D、匀速转弯的列车乘客受到向心力,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质点、平均速度、时间、时刻、位移等物理学基本概念,熟记其定义。3.(2025 延边州模拟)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老鹰飞得比较高,可以看成质点B.乙图中导航显示的1574km是位移大小C.丙图中篮球比赛计时牌,图中24s为时刻D.丁图中雷达测速仪测得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考点】瞬时速度;质点;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A、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B、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注意位移和路程的区别;C、时刻是时间点,表示某一瞬间;D、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解答】解:A、研究对象不明确,不知在研究什么,因此无法判断能否将老鹰看作质点,故A错误;B、导航上显示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大小,故B错误;C、篮球比赛计时牌显示的是时间间隔,是比赛的时间长度,故C错误;D、测速仪显示的是瞬时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对质点、位移、时刻、时间间隔、速度等物理量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即可。4.(2025 浙江三模)如图为泰山景区的机器狗在搬运垃圾( )A.在研究机器狗的爬行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B.在研究机器狗的运动步距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C.在研究垃圾桶在机器狗背部的安装位置时,可以将机器狗视为质点D.在研究机器狗通过较长距离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质点的概念和理解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质点的概念,只有在研究机器狗通过较长距离的运动时间时,才可以忽略机器狗的大小和形状,将它视为质点,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质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5.(2025 蜀山区校级模拟)汽车自动驾驶时,为了保证乘客拥有良好的乘车体验,工程师会通过实验分析急动度对乘客舒适度的影响。急动度是描述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如图为蔚来汽车加速过程中的急动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5s内,乘客会感觉越来越舒适B.在0~5s内,汽车加速度变化量大于1.5m/s2C.在5~10s内,汽车速度变化量为3m/sD.在5~10s内,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运动学中的图象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相应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加速度变化量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j可知,在0~5s时间内,急动度增加,加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乘客会感觉越来越不舒适,故A错误;B.在0~5s时间内,汽车加速度的变化量为Δa=jΔt0.6×5m/s2=1.5m/s2,故B正确;CD.在5~10s时间内,急动度最大且不变,则加速度均匀增加,加速度的增加量为Δa=jt=0.6×(10﹣5)m/s2=3m/s2,速度的变化量不等于3m/s,故C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相应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加速度变化量公式的应用,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6.(2024秋 定西期末)小明利用假期乘坐高铁出游,8:44其所乘坐的“复兴号”列车从起始站出发,经过2小时11分到达终点站,列车运行最大速度为35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4是指时间B.2小时11分是指时刻C.350km/h是指列车的瞬时速度大小D.列车启动阶段,加速度一定不变【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瞬时速度.【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时刻为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为时间轴上的一段;物体经过某位置或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瞬时速度,物体位移与所用运动时间的比值是物体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B、“8点44分”在时间轴上对应对应一个点,是时刻,“2小时11分”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指时间间隔,故AB错误;C、最高时速可达35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故C正确;D、列车启动阶段,由题目的信息,无法判断加速度一定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知识。7.(2025 浙江模拟)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场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着大花袄的机器人排着队走出来,手里挥着红手绢,跳着东北秧歌。下列情况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A.设计行走路线时 B.进行跳舞时C.进行抛手帕时 D.进行谢幕鞠躬时【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解答】解:设计行走路线时,机器人的动作可以忽略不计,跳舞时、抛手帕时、谢幕鞠躬时需要分析其肢体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对质点的理解,熟记其物理定义。8.(2025 浙江二模)2024年巴黎奥运会,以下场景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标枪在空中飞行的轨迹B.分析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细节C.观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旋转姿态D.研究马拉松选手冲刺时的肌肉发力情况【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解答】解:A.研究标枪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标枪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分析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细节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观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旋转姿态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马拉松选手冲刺时的肌肉发力情况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对质点的理解,熟记其物理定义。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9.(2025春 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B.两物体相比,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较小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不可能增大【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BC【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会发生变化;而速度变化量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加速度大,因为加速度还与时间有关。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可能增大,这通常发生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中。【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不为零,则速度一定变化,故A错误;B.两物体相比,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较小,故B正确;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D.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可能增大,例如当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以及加速度的定义和方向等相关知识。(多选)10.(2024秋 河东区期末)截止2021年12月5日,我国全海深潜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实现了21次万米载人深潜,最大作业深度达到10909米。在某次海试中,潜水器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此过程中该潜水器( )A.位移逐渐增大,到加速度为零后,位移不再变化B.位移逐渐增大,到加速度为零后,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D.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考点】加速、减速的判断;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BD【分析】根据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加减速运动,结合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位移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因为潜水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潜水器做加速运动,又由于加速度逐渐减小为0,故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到最后不再增加,而物体的运动位移一直在增大,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考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加减速运动问题,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多选)11.(2024秋 禹州市校级期末)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由可知,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成反比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BD【分析】根据加速度定义式,速度定义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速当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B.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一定是增大,故B正确;C.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所以不能说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C错误;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熟悉加速度定义式与速度定义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多选)12.(2024秋 渝中区校级期末)在园博园的平静湖面上,停放着一条3.6m的小木船。一个人在3s时间内从船尾走到船头,船向后移动了0.6m。以湖岸为参考系,以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在这3s时间内( )A.人的平均速度是1m/sB.人的平均速度是1.2m/sC.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D.船的平均速度是﹣0.2m/s【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AD【分析】根据位移的矢量性分析人和船相对湖岸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列式代入数据求解。【解答】解:AB.在t=3s内人相对于湖岸的位移为x人=3.6m﹣0.6m=3m,则人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错误;CD.船的位移方向与人的位移方向相反,故x船=﹣0.6m,则船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考查位移的矢量性和平均速度的概念问题,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三.填空题(共4小题)13.(2024秋 泉州期末)在台球比赛中,一台球以1.5m/s的速度垂直撞击边库,以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库接触的时间为0.05s。该球撞击边库的过程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2.5 m/s,加速度大小为 50 m/s2。【考点】用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专题】定量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2.5,50。【分析】速度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解答】解: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1.5m/s,末速度为v=﹣1.0m/s,该球撞击边库的过程速度变化量大小为Δv=v﹣v0=﹣1.0m/s﹣1.5m/s=﹣2.5m/s,负号说明速度变化量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为a,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答案为:2.5,50。【点评】注意速度是矢量,在计算速度变化量时要规定正方向。14.(2023秋 阿克苏市校级期末)一辆电动汽车,在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速度达到24m/s。此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 m/s2,位移大小为 96 m。【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3,96。【分析】根据速度公式求解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求解位移。【解答】解:此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位移大小为。故答案为:3,96。【点评】考查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理解,熟悉运动学公式的运用。15.(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则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较小 (填“较大”或“较小”)。用可以表示D、G间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为了更加精确的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理论上讲应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间隔Δt取得 小一些 (填“小一些”或“大一些”)。【考点】瞬时速度.【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较小,小一些。【分析】依据点与点时间间隔相同,再结合速度越大的,点间距越大,速度越小的,点间距越小,当时间间隔越小时,则的平均速度,越接近中时刻的瞬时速度,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用可以表示D、G间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依据极限法,当时间间隔Δt取得小一些时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故答案为:较小,小一些。【点评】掌握求解瞬时速度的要求,理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条件。16.(2024秋 松江区校级期中)“百公里加速时间”是反应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该数据其实反映的是汽车启动时的速度变化快慢,在物理学中可以用物理量 加速度 来描述。若物体运动过程中,该物理量不断减小,表明 速度变化不断变慢 。【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加速度;速度变化不断变慢。【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变化慢。【解答】解: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不断变慢;故答案为:加速度;速度变化不断变慢。【点评】本题考查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四.解答题(共4小题)17.(2024秋 丰台区期末)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了10s后汽车的速度变为20m/s。求:(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行驶位移的大小;(3)此过程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2)10s内汽车行驶位移的大小为150m;(3)此过程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5m/s。【分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列式求解;(2)(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公式列式解答。【解答】解:(1)由速度公式vt=v0+at,可得,代入vt=20m/s,v0=10m/s,t=10s,解得a=1m/s2(2)由位移公式,代入数据,解得 x=150m;(3)由平均速度公式,代入数据,可得。答:(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2)10s内汽车行驶位移的大小为150m;(3)此过程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5m/s。【点评】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18.(2023秋 蓝田县期末)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平均速率.【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离,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总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1)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离,总位移x2000m方向:由X指向Y(2)平均速率0.4m/s(3)平均速度0.33m/s(4)路程S=Vt=0.5×60×60=1800m答:(1)由X点到Y点总的位移是2000m(2)他爬山的平均速率0.4m/s.(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0.33m/s.(4)小李由Z点爬到Y点共通过了1800m路程.【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以及知道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19.(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月考)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规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驶,碰撞时间为1.2×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考点】用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两辆摩托车相向行驶,发生碰撞,速度减为零,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摩托车的加速度,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解答】解:36km/h=10m/s.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加速度大小:500g.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答: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20.(2023秋 沁阳市校级期末)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算出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一半的路程,再根据后一半路程的时间算出速度;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商【解答】解:设全程的位移为 x,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 1,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t 2据平均速度定义可得,解得 v=60 km/h答: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60km/h【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弄清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与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