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暑假返校练习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和歌曲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以“云”为参照物,“月”是静止的C.“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的2.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t、v一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VA3.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声速的大小不仅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有关D.演奏二胡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5.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自制温度计,他们用玻璃小瓶装满带颜色的水,在瓶口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吸管,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该温度计对温度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越长越灵敏B.吸管内径越大越灵敏C.瓶子壁越厚越灵敏D.瓶子容积越大越灵敏6.如图甲,用金属镓制成的“小人”在室温为20C时是固态,当其达到某一温度时,就会熔化。图乙是其放在人手中熔化时的情景,由此可判断(A.镓的熔点与手的温度相同B.金属镓可以用来制作戒指C.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D.镓的熔点有可能是48C甲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不少谚语、成语均蕴含了丰富的热学知识。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积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导致温度降低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炉火温度达不到金的熔点,不能使金熔化C.“扬汤止沸”,通过将开水舀出来又倒回去的方式,提高了水的沸点,达到了“止沸”的目的D.“釜底抽薪”,说明水在沸腾之后,要继续吸热才能保持沸腾状态,“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热,便能制止水的沸腾8.如图所示,在常温环境下甲、乙两烧杯内分别放入一些冰块和适量沸水,均用玻璃片盖住烧杯,一会儿,两烧杯上的玻璃片均附着了大量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玻璃片的小水珠是由于熔化产生B.乙中玻璃片的小水珠是由于汽化产生C.甲中水珠在玻璃片上侧,乙中水珠在玻璃片下侧D.甲中水珠在玻璃片下侧,乙中水珠在玻璃片上侧冰块9.《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的淬火工艺。如图所示,工匠将高温工件浸入冷水中,可甲以使其快速冷却以提高工件硬度。此过程中,水面上会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与这种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皑皑白雪B.冰雪消融C.霜染大地D.叶上露珠10.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大自然中部分“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造就了雪山和湖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汽污A.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液化成为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C.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冰雹↑1D.小水滴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形成降雪上渗张径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2分)以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着的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驾驶员西大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408 kmh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