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本章复习与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光现象 本章复习与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
第四章 光现象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在平静的湖边常可以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光现象,能解释这两种光现象的光学原理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2.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皮影戏”——平面镜成像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3.如图是学校的门禁系统,“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身份认证进出校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人脸是光源 D.人脸经摄像头成的是虚像
4.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  )
A.感应式水龙头 B.声光双控路灯
C.电焊用面罩 D.验钞机
5.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能够正确反 甲 乙映图乙中硬币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图是

A. B.
C. D.
6.关于图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甲图中,若增大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反射角也增大
B.乙图中,若蜡烛远离平面镜,其像将面镜
C.丙图中,“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丁图中,光的漫反射现象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小羽把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木制桌面上,她在E点看到物体OP在薄玻璃中的像O'P',小羽从薄玻璃中看到0点的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保持物体OP位置不变,薄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点不变,小羽把薄玻璃板按如图放置.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图1中,小羽看到O点的像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图1中,当小羽的眼睛移到E'位置,物体OP的像变大
C.图2中,物体OP 不能经薄玻璃板成像
D.图2中,若小羽的眼睛在E点不动,不能从薄玻璃板看到0点的像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烛焰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其成像原理是光的   。
9.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 ENF   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此时反射角的角度为   ,若将纸板 NOF 向后折叠,则反射光    (选填“会"或“不会”)消失。
10.如图所示, 一块高1.5m 的平面镜竖直放置,小明身高1.6m,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高   m;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我市的鼎湖山风景区以环境优美而景胜一方,河边柳垂,水中鱼游,“水中鱼游”是光的   现象;在游玩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因为透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容易造成火灾;树叶下的光斑是由   (填光的原理)形成的。
12.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已知∠AOM=30°,∠M'OC=60°,则:折射光线是   (填字母),反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等于   度。
13.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相向而行.月球   (选填“是”或积水者“不是”)光源;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甲同学看到积水的水面比路面亮,则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   (选填“亮”或“暗”).
14.物理小组的同学模仿《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的“无尽头灯廊”,利用两个平面镜甲和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平面镜的镜面平行相对而立,平面镜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两平面镜中央放一个物体S,透过小孔向镜内看去,不仅看到物体S,还可以在平面镜乙中看到物体的一串像S1、S2…图中只标出了像S1.这一串像是由平面镜    (选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对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请在图中恰当位置标出所看到的与S1相邻的第二个像S2.    
三、作图题(共9分)
15.(1)请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2)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经画出了折射光线,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
四、实验题(3小题,共23分)
1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实验次数 1 2 3 4
∠AON 20° 30° 40° 50°
∠BON 20° 30° 40° 50°
(1)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是否在   。
(4)实验中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路,是因为光线在纸板上发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5)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17.五代时期的《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小明利用方格纸、玻璃板、相同的棋子A和B等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把与棋子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应用手电筒对着棋子   (选填“A”或“B”)照射。
(3)移去棋子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按照图甲中   (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若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得到了三组物、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将玻璃板向前倾斜(如图丙),则棋子A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
(6) 小华与其他同学交流评估时,小明提出用发光的字母灯来进行实验会更好,理由是   。若字母灯有“F”“O”“T”三种形状,则选择“   ”形状的字母灯进行实验最好。
1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应选表面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五、计算题(共6分)
19.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发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的时间,就可以算出天体与地球的距离。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经过2.52s反射回来。问: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c光=3×108m/s)
六、综合能力题(3小题,共20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的智能化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甲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简称HUD,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图乙所示)。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采用的“智能玻璃”除了具有防晒、调节温度的作用,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象,而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可将车内的光照度设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这种玻璃的透明度和车外光照度成反比关系,其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如图乙所示,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若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根据图丙可知,“智能玻璃”的透明度随车外光照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车外光照度为250 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到   %。
(4)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为改善这一问题,厂家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下图中的   (选填字母)玻璃。
21.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题图甲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丙所示。
(1)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   (选填“开灯”或“不开灯”);
(2)如图乙所示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影响司机开车,这时就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透明度”或“厚度”);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
22.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光纤的奥秘
光纤电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纤维,这是为什么呢?如图甲所示,以某种玻璃为例,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平面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入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41.8°,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并非光线在任何界面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能发生。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包层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包层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光线不会泄露到光纤外,这样光就只能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丁所示。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题意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的临界角为   ;
(3)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增大入射角   (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4)如图戊所示,三棱镜由玻璃制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垂直射入,请在图戊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经过玻璃的全部光路图   。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倒立;实;直线传播
9.【答案】垂直;40°;不会
10.【答案】1.6;靠近;不变
11.【答案】折射;会聚;光沿直线传播
12.【答案】OC;60;30
13.【答案】不是;镜面;暗
14.【答案】甲乙共同;反射;
15.【答案】(1)
(2)
(3)
(4)
16.【答案】(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OA;可逆
(3)不能;同一平面
(4)漫反射
(5)得到普遍规律
17.【答案】(1)像的位置
(2)A
(3)②
(4)相等
(5)上
(6)成像更清晰;F
18.【答案】(1)粗糙;40
(2)D
(3)不能;同一平面
(4)B
19.【答案】3.78×108m
20.【答案】(1)反射
(2)45°;靠近
(3)减小;24
(4)厚度;B
21.【答案】不开灯;45°;远离;厚度;紫;60%
22.【答案】(1)大于;增大
(2)41.8°
(3)不可能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