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新课导入同学们,不同的土壤里种上相同的植物,为什么长势不一样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肥沃的土壤。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研究土壤3.肥沃的土壤1.认识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2.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3.认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但长期施化肥也有副作用。4.认识有机肥的优势,并学会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学习目标一、认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1、观察下面这两块地的青菜,同时播种、同样照料,为什么两块地里的青菜长势不一样?猜一猜:第二块土壤的颜色比第一块土壤的颜色更深,里面应该含腐殖质更多,肥力更充足。所以长得更好。2、观看视频,了解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一、认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就越深,土壤也就越肥沃。一、认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二、了解土壤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1、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呢?蚯蚓蚂蚁蚂蚱蛞蝓蜗牛蜘蛛鼠妇马陆二、了解土壤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2、土壤里的小动物对土壤有什么帮助呢?(1)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2)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3)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4)土壤中的小动物,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怎样改善土壤的肥力1、下面的土壤肥沃吗?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冲刷而不断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我国的中西部地区2、怎样来改善土壤的肥力?(1)施有机肥千百年前,先民就知道用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沤制有机肥来改良贫瘠的土壤。三、怎样改善土壤的肥力2、怎样来改良贫瘠的土壤?(2)施化肥科学家发现粪便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补充土壤因作物的不断收获而逐渐缺失的养分。由此,科学家发明了含有上述元素的化肥。化肥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三、怎样改善土壤的肥力但是,长期施用化肥也会带来副作用——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不利于空气、水分的储存,也就不利于小动物的生存和作物的生长。四、制作有机肥1、阅读下面资料,了解有机肥的作用。堆肥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经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有机肥。首先,将粪便、秸秆、果皮、菜叶等收集起来,充分混合堆积。然后,微生物会分解这些有机物。经过反复搅拌和暴晒,就形成了堆肥。堆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肥不会使土壤板结,所以我们要尽量多使用有机肥,少使用化肥,避免土壤板结。四、制作有机肥2、观看视频,学会制作有机肥方法。制作步骤:1.往透明塑料袋中装入土壤、碎果皮、碎菜叶、蚯蚓等。2.往塑料袋中均匀地洒一点水,密封袋口。四、制作有机肥制作步骤:3.把塑料袋放在阴凉处,定时翻搅。四、制作有机肥4. 观察塑料袋中的变化(如体积、颜色、温度、气味等),做好记录。3.注意事项:1.如果你使用的自来水,使用前至少放上一天,以去除里面微量的氯。2.经常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保持肥料袋里潮湿。3.经常翻动肥料袋,散去土壤中间的热量。四、制作有机肥课堂小结1.知道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2.知道了土壤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3.知道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但长期施化肥也有副作用。4.知道了有机肥的优势,并学会了制作有机肥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动植物( )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它是供植物生长的( )。( )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也就越( )。2.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 );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 );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 )。它们为( )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3.用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沤制的( )可以改良贫瘠的土壤。残体腐殖质肥料腐殖质肥沃通气肥力混合腐殖质有机肥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粪便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补充土壤因作物的不断收获而逐渐缺失的养分。( )2.土壤中的小动物,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4.化肥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长期施用化肥不会使土壤板结。( )√√√×课后作业二、判断题。5.板结的土壤不利于空气、水分的储存,也不利于小动物的生存和作物的生长。( )6.堆肥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经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有机肥。( )7.堆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 )√√√课后作业三、思考题。为什么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1) 化肥不含有机质,长期施用会减少土壤微生物的食物来源,导致微生物数量下降,无法有效分解有机物,最终导致土壤板结。(2) 过量施用化肥,会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这些离子会中和胶体的负电荷,导致胶体失去排斥力而相互凝聚,使土壤孔隙堵塞,变得坚硬板结。课 程 结 束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 肥沃的土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2.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3.认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但长期施化肥也有副作用。4.认识有机肥的优势,并学会制作有机肥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腐殖质、小动物活动和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土壤肥力变化的过程及长期施用化肥的利弊。【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师出示图片谈话:同学们,不同的土壤里种上相同的植物,为什么长势不一样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肥沃的土壤。 (板书:肥沃的土壤)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引起学生探究“肥沃的土壤”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一、认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1、师:观察下面这两块地的青菜,同时播种、同样照料,为什么两块地里的青菜长势不一样?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第二块土壤的颜色比第一块土壤的颜色更深,里面应该含腐殖质更多,肥力更充足。所以长得更好。2、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生:观看、思考、交流、汇报: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就越深,土壤也就越肥沃。[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对比和视频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腐殖质与土壤颜色、肥力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二、了解土壤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1、师出示图片提问: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呢?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2、师:土壤里的小动物对土壤有什么帮助呢?生:思考、交流、汇报:(1)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2)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3)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4)土壤中的小动物,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小动物,以及它们是怎样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形成的。]三、怎样改善土壤的肥力1、师出示图片提问:下面的土壤肥沃吗?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冲刷而不断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2、师:2、怎样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师介绍方法:[设计意图:以古今施肥方式的对比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施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同时初步了解长期施化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土壤板结) ,以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利用土壤的意识。]四、制作有机肥1、师出示资料,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有机肥的作用。堆肥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经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有机肥。首先,将粪便、秸秆、果皮、菜叶等收集起来,充分混合堆积。然后,微生物会分解这些有机物。经过反复搅拌和暴晒,就形成了堆肥。堆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肥不会使土壤板结,所以我们要尽量多使用有机肥,少使用化肥,避免土壤板结。2、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学会制作有机肥方法。生:观看、思考、交流、汇报:3、师介绍注意事项:(1)如果你使用的自来水,使用前至少放上一天,以去除里面微量的氯。(2)经常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保持肥料袋里潮湿。(3)经常翻动肥料袋,散去土壤中间的热量。[设计意图:动手制作有机肥,是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模块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的过程,加深对有机肥形成过程与优势的直观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生态环保意识。]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知道了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2.知道了土壤动物在腐殖质形成中的贡献。3.知道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但长期施化肥也有副作用。4.知道了有机肥的优势,并学会了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六: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动植物( )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它是供植物生长的( )。( )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也就越( )。2.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 );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 );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 )。它们为( )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3.用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沤制的( )可以改良贫瘠的土壤。二、判断题。1.粪便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补充土壤因作物的不断收获而逐渐缺失的养分。( )2.土壤中的小动物,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4.化肥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长期施用化肥不会使土壤板结。( )5.板结的土壤不利于空气、水分的储存,也不利于小动物的生存和作物的生长。( )6.堆肥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经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有机肥。( )7.堆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 )三、思考题。为什么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板书设计】充气30下,皮球为( )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制作有机肥.mp4 腐殖质的形成及作用.mp4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 肥沃的土壤》课件、视频、作业设计.ppt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肥沃的土壤》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