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还有的是气体。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液体。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固体和液体5.认识液体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2.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概括液体的共同特征。3.会使用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学习目标一、认识液体1、在地球上,水是最常见的液体。你还知道哪些是液体?牛奶食用油水一、认识液体2、找出图中的液体,说一说你认为它们是液体的理由。汗水、针筒中的药水、小狗的尿液、池塘水、雨点、汽油、厨房中的牛奶、食用油等调料、碗中的蛋液、卫生间中的洗手液等都属于液体。因为它们都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3、下面的物品,它们也是液体吗?为什么?飘动的烟、流动的沙不是液体。虽然它们都会流动,但是烟和沙子的颗粒都具有确定的形状。所以它们不是液体。一、认识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烟放大图一、认识液体飘动的烟水食用油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流动。但“会流动”的物体不一定是液体。什么是液体?1、观察下面的液体,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水牛奶食用油蜂蜜1、观察下面的液体,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淡黄色无色乳白色深黄色油味无气味奶香味甜香色透明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较黏稠不黏稠较黏稠很黏稠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都没有确定的形状,都会流动2、把同一瓶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把同一瓶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液体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但体积不变。3、把装有液体的瓶子用各种方式摆放,待瓶内液体静止后,观察瓶内的液面,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无论瓶子以何种方式摆放,待瓶内液体静止后,液面始终保持水平。这样的液面叫水平面。4、测量液体的体积。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液体占据容器空间的大小就是液体的体积。运用工具获得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等数据,就是在测量。(1)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杯量筒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4、测量液体的体积。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选择合适的量筒。2.将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入烧杯。3.略倾斜量筒,使烧杯口紧挨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4.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观看视频,进一步学会测量方法。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4)读数时应注意。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的读数方法。仰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5、用注射器抽取20毫升液体,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筒口,推动活塞,观察注射器内液体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推动活塞后,注射器内液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液体有确定的体积。6、测量液体的质量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1)测量液体质量的工具(2)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 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 按“归零”键,确保在测量前数字显示为“0”。3.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要在电子天平的测量范围内。电子天平(3)测量20毫升的水、食用油和蜂蜜的质量,你有什么发现。1.用量筒分别量取20毫升的水、食用油和蜂蜜。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测量步骤:(3)测量20毫升的水、食用油和蜂蜜的质量。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测量记录:201828发现:体积相同的液体,质量不一定相同。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液体的共同特征液体都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水牛奶食用油蜂蜜三、拓展取蜂蜜、食用油、水各20毫升,依次倒入同一个量杯,你有什么发现?蜂蜜水食用油三种液体会分层 。蜂蜜在最下层,水在中间,食用油在最上层 。课堂小结1.学会了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2.知道了液体可以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3.学会了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液体可以( ),没有固定的( ),但有确定的( )和( )。2.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 ),我们称之为( )。3.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最低处保持( )。4.体积相同的液体,质量( )相同。5.测量液体的体积用( )或( )测量,测量液体的质量用( )测量。形状体积质量水平面水平水平流动凹面不一定量筒量杯电子天平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飘动的烟是气体,流动的沙是固体。( )2.会流动的物体一定是液体。( )3.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4.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液体占据容器空间的大小就是液体的体积。(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仰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 )√√×××课 程 结 束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2.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概括液体的共同特征。3.会使用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重点】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概括液体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谈话: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还有的是气体。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呢?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液体。 (板书:认识液体)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探究“液体”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1、认识液体1、师:出示图片提问:在地球上,水是最常见的液体。你还知道哪些是液体?生:思考、交流、汇报:牛奶、食用油2、师:出示图片提问:找出图中的液体,说一说你认为它们是液体的理由。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生1:汗水、针筒中的药水、小狗的尿液、池塘水、雨点、汽油、厨房中的牛奶、食用油等调料、碗中的蛋液、卫生间中的洗手液等都属于液体。生2:因为它们都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3、师:出示图片提问:下面的物品,它们也是液体吗?为什么?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师小结: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流动。但“会流动”的物体不一定是液体。[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液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要让学生说出它们是液体的理由,并意识到“会流动”并不是液体独具的特征。]二、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1、师:出示图片提问:观察下面的液体,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2、师:出示图片提问:把同一瓶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你有什么发现?生动手实验后汇报:把同一瓶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液体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但体积不变。3、师提问:把装有液体的瓶子用各种方式摆放,待瓶内液体静止后,观察瓶内的液面,你有什么发现?生动手实验后汇报:无论瓶子以何种方式摆放,待瓶内液体静止后,液面始终保持水平。这样的液面叫水平面。4、测量液体的体积。师:介绍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液体占据容器空间的大小就是液体的体积。运用工具获得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等数据,就是在测量。(2)量筒的使用方法(3)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学会测量方法。(4)师强调:读数时应注意。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的读数方法。仰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5、师提问:用注射器抽取20毫升液体,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筒口,推动活塞,观察注射器内液体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生动手操作后汇报:推动活塞后,注射器内液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液体有确定的体积。6、测量液体的质量师介绍:(3)测量20毫升的水、食用油和蜂蜜的质量,你有什么发现。师介绍:测量步骤1. 用量筒分别量取20毫升的水、食用油和蜂蜜。2. 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生动手操作后汇报:发现:体积相同的液体,质量不一定相同。师小结液体的共同特征:液体都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设计意图: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实验,可以引发学生研究液体的兴趣,并且基于探究结果概括出液体“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的本质特征。】三、拓展师提问:取蜂蜜、食用油、水各20毫升,依次倒入同一个量杯,你有什么发现?生动手操作后汇报:【设计意图:探究液体的分层现象,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质量不一定是相同的。】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1.学会了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2.知道了液体可以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3.学会了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四: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液体可以( ),没有固定的( ),但有确定的( )和( )。2.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 ),我们称之为( )。3.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最低处保持( )。4.体积相同的液体,质量( )相同。5.测量液体的体积用( )或( )测量,测量液体的质量用( )测量。二、判断题。1.飘动的烟是气体,流动的沙是固体。( )2.会流动的物体一定是液体。( )3.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4.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液体占据容器空间的大小就是液体的体积。(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仰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 )【板书设计】5.认识液体会流动共同特征 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测量液体的体积.mp4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 认识液体》课件、视频、作业设计.ppt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认识液体》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