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兴仁市三校(金成、黔龙、黔峰)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兴仁市三校(金成、黔龙、黔峰)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资源简介

贵州省兴仁市三校(金成、黔龙、黔峰)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2024九上·兴仁期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符合题意;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2024九上·兴仁期中)“拔丝红薯”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红薯”香气特别浓,夹起一块红薯时就会拉出很长的丝,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刚出锅时香气特别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夹起红薯时会拉出很长的丝,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红薯由生到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D.已加热的红薯有内能,未加热的红薯没有内能
【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 刚出锅时香气特别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夹起红薯时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薯吸收锅的热量温度升高,从而由生到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未加热的红薯有内能,只是内能较少,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能足够点亮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水果可能是绝缘体 B.水果在电路中相当于开关
C.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D.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半导体特点及作用
【解析】【解答】A.根据水果串联可以点亮二极管可知,图中的水果能导电,是导体,故A错误;
B.水果电池利用自身的化学变化为二极管提供电能,则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故B错误;
C.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可知,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正确;
D.水果电池发电时,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
B.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C.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判断;
D.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小灯泡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  )
A.小灯泡L1断路 B.小灯泡L2断路
C.开关S断路 D.小灯泡L2短路
【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 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两灯串联;
A. 如果灯L1断路,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L2会发光,故A错误;
B. 如果灯L2断路,导线接触b、c两点时,L1会发光,故B错误;
C. 如果开关断路,导线接触c、d两点时,电路是通路,两灯都发光,故C正确;
D. 如果灯L2短路,L1会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说明不可能发生短路,只能是某处断路。运用假设法逐项分析即可。
5.(2024九上·兴仁期中)体温安检门集人体温度检测和金属探测为一体,当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会亮且发出报警声。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当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人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就会亮起且发出报警声,这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整个电路工作,即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然后与灯泡和电铃串联在电路中。
由各选项图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 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人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会亮且发出报警声,这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都能整个电路工作,据此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6.(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与电压表均有示数,再闭合开关S1,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再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比较可知,电压表示数不变;
根据I总=I1+I2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L2接入电路,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再闭合开关S1时,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7.(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硝化棉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B.图乙中,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在瓶内出现“白雾”,是小液珠发生了扩散现象
C.图丙中,实验中塞子跳起时,能量转化过程为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与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图丁中,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余三个冲程均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答案】A,D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甲图中,活塞对空气做功,则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硝化棉吸收空气的热量会燃烧,则硝化棉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A正确;
B.乙图中,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口附近温度降低,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雾”,故B错误;
C.丙图中,试管中的水蒸气将木塞冲起,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C错误;
D.丁图中,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靠高温高压气体的推力来完成,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余三个冲程均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A.压缩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明确白雾的状态,然后再分析其形成原因;
C.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
8.(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示数为6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5A,A3的示数为0.9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1.1A
B.两端的电压为6V
C.通过的电流为0.2A
D.和交换位置后,电流表和的示数不变
【答案】B,C,D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
开关S闭合后,三灯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2和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通过三灯的电流之和。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3两端的电压为6V;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特点得到:



由上述三式知道,通过三灯电流分别为,,,
L2和L3交换位置后,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且电流表A1和A3的测量对象不变,所以两表的示数不变。
A错误、BCD正确。
故选BCD。
【分析】 由图可知,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开关S闭合后,L1、L2、L3三灯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2和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通过三灯的电流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L3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通过三灯的电流,进一步可知L2和L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1和A3的示数变化情况。
9.(2024九上·兴仁期中)唐朝时期河南名相裴休在《宛陵录上堂开示颂》中写到:“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其中的“扑鼻香”是   现象,把水和酒精混合以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   。
【答案】扩散;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梅香扑鼻,其实是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10.(2024九上·兴仁期中)酒精燃烧时质量减少,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则完全燃烧2.1kg的酒精可以释放   J的热量。[c水=4.2×103J/(kg·℃)]
【答案】不变;6.3×107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酒精燃烧时质量减少,但是物质种类不变,则热值不变;
(2)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则完全燃烧2.1k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分析】(1)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2)根据计算酒精放出的热量。
11.(2024九上·兴仁期中)小明的收音机需要6V的电压,他需要   联   节干电池;将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两灯泡都发光,甲比乙更亮一些,则通过甲灯的电流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乙灯的电流。
【答案】串;4;等于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1)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小明的收音机需要6V的电压,他需要串联电池节数为:;
(2)将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甲灯的电流等于通过乙灯的电流。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解答;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
12.(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答案】负;由B到A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1)在金属导体中,正电荷在原子核上不能移动,则只有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即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负电荷。
(2)比较可知,验电器A带负电有多余电子,B没有多余电子,则A的电子较多。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验电器A上部分多余的电子转移到B上,故在金属棒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A到B,而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B到A。
【分析】(1)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
(2)电子总是从较多的位置流向较小的位置,而电流方向与自由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1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开关闭合后,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为14V和18V,已知灯 L1两端的电压与灯 L3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5,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
【答案】8V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L2和L3串联,电压表V1测量L1、L2两灯串联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L3两灯串联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①;


将以上三式联联联立,解得:U2=8V,
即灯L2两端的电压为8V。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利用已知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14.(2024九上·兴仁期中)缓慢飞行的现代飞艇以它的安静和超大载客量,仍在商业运营。如图是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试回答:
(1)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飞艇是如何带电的?
(3)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飞艇带正电还是负电?
【答案】(1)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是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知识点】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 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 ”可知,绳索可以把飞艇带的电荷导入大地,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带电的原因为: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分析】(1)容易导电的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为绝缘体;
(2)根据摩擦起电的知识解答;
(3)根据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的关系解答。
(1)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绳索可以把飞艇带的电荷导入大地,消除静电,绳索能导电,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飞行时和带起摩擦,由于飞艇和大气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电荷发生转移,使飞艇带电,飞艇是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15.(2024九上·兴仁期中)首届世界5G大会于2019年11月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推进国内外5G应用发展为主线,推出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六大主题展览。自动驾驶是市场焦点之一,车辆利用5G通讯网络可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号灯,为无人驾驶提供支持。智能机器人也是应用之一、
(1)红黄绿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由于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能量转化情况?
【答案】(1)并联,理由是: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2)电能转化为内能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1)我认为红黄绿灯是并联的,理由是: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2)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1)并联电路的最大特点是:电路上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所以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16.(2024九上·兴仁期中)在如图所示电路的“ ”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要求:闭合开关S,两灯均能发光。
【答案】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解答】 假如两灯是并联,如甲图,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别通过L1和L2回到电源的负极,和L1串联的是电流表,和L1并联的是电压表,假设正确。
假如两灯是串联,如图乙,此时红色导线部分把L1短路,则L1不能发光,故假设错误。
【分析】 闭合开关S,两灯均能发光,假如两灯是串联,“〇”里填上什么电表,假如两灯是并联时,“〇”里填上什么电表。
17.(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要求开关S1同时控制两盏灯,S2只控制L2并且使两盏灯互不影响,请连接实物电路。
【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要求开关S1同时控制两盏灯,S2只控制L2并且使两盏灯互不影响,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接在干路上,S2与L2串联,实物电路如下所示: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两灯并联,结合开关与控制的电路串联,连接实物电路。
18.(2024九上·兴仁期中)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实物连接图,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流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在正极一侧的干路上,电流表在开关S1后的干路上。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实物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并结合连接的先后顺序完成电路图的绘制即可。
19.(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来反映的。若已知液体a是水,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的热值,他的计算结果是偏小的,理由是   ;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在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 通过观察   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如图戊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根据上面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可知,曲线C表示的是   (选填“沿海”或“内陆”) 城市。
【答案】(1)甲、乙;温度计上升的示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2)加热时间
(3)内陆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只有燃料的种类不同,应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即液体种类相同,则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②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热散失,只有部分热量没被水吸收,则导致计算出燃料放出的热量偏小,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2)所用燃料的种类相同时,燃烧时间越长,则放出的热量越多,那么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曲线C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分析】 (1)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②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
(1)[1][2]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用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燃料,加热同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燃料燃尽时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3]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所用燃料的种类相同,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由图戊气温变化曲线得出,D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差比C所示的城市的小,C曲线所示城市的气温变化较大;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曲线C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20.(2024九上·兴仁期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小明根据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   ;
(4)实验过程中,一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由此他判断出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5)测量完成后,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   。
【答案】(1)不同
(2)断开
(3)2;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灯泡L1断路
(5)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规格相同的灯泡可能得到错误结论,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2)为了避免电路时通时断烧毁用电器,则在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图甲可知,电压表使用的量程,分度值0.5V,则示数为2V。
根据乙图可知,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所用电压表量程太大,则接下来应断开开关,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是断路。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的两极连接,故障可能使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L1断路;
(5) 测量完成后,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分析】 (1)为了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根据拆、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为了测量准确,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4)根据灯泡不亮确定是断路故障,由电压表的示数分析故障的位置;
(5)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实验时还要对各部分电压及总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2)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1][2]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使用的量程,分度值0.5V,示数为2V,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所用电压表量程太大,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应断开开关,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的两极连接,故障可能使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断路,即灯泡L1断路。
(5)根据测量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1.(2024九上·兴仁期中)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甲图,将实物图乙补充完成;
(2)小丽在实验中用电流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她实际用的量程进行测量,但是她发现这一量程的刻度不清楚,于是她从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你判断她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值是___________;
A.0.46A B.0.82A C.1.15A D.2.3A
(3)用电流表测A处电流时,试触时发现指针指向零刻度的左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是   。
【答案】(1)
(2)D
(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根据乙图可知,只需将灯灯泡L1的右端于L2的右端相连,如下图所示:
(2)电流表上两个量程分别为0.6A和3A,则同一刻度对应的电流值倍数为5,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则0~3A的读数应为,
故选D。
(3) 电流表测A处电流时,试触时发现指针指向零刻度的左侧,即电流表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做一次实验就出实验结论,导致实验结论可能存在偶然性,因此需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分析】 (1)根据甲图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据此完成乙图的连接;
(2)根据大量程与小量程的关系,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A,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1A,则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时,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5倍;
(3)电流表指针反转,根据电流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解题;
(4)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对照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实物图时,只需将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后接入电路即可,如图
(2)因为指针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则0~3A的读数应为,故选D。
(3)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做一次实验就出实验结论,导致实验结论可能存在偶然性,因此需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22.(2024九上·兴仁期中)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此次亚运会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甲醇的热值约为。求:
(1)甲醇燃烧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   能。
(2)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多少热量?
(3)若在1标准大气压下,4.2kg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2.3t、初温为25℃的水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上升到多少?
【答案】(1)化学;内
(2)解: 甲醇的热值约为 ,则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

答: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9.66×107J。
(3)解: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甲醇放出的热量,即,
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温度上升到。
答: 可以使水的温度上升到35℃ 。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醇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根据计算甲醇放出的热量;
(3)根据计算水升高的温度,再根据计算水升高到的温度。
(1)[1][2]甲醇燃烧过程中,消耗了化学能,获得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
(3)4.2kg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
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温度上升到
2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甲所示,电路所接入的电表均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闭合后,三只电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压表接入的是“一”和““15”这两个接线柱,请回答:
(1)电源电压,L1、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L1、L2的电流为多大?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L1、L2亮暗情况及电压表有无示数?若有,电压表示数多大?(以上答案均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1)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量程是0~15V,则电压表分度值是0.5V,故电压表示数是6V。
根据甲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此时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都是6V。
答:电源电压和L1、L2两端的电压均为6V。
(2)根据甲图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可知,则电流表A1示数大于电流表A2示数,
两,则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读数I1=1.2A;
电流表A2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I2=0.24A,
则流过灯L1的电流I1=I2=0.24A;
流过灯L2的电流I2=I1-I2=1.2A-0.24A=0.96A。
答:通过L1的电流为0.24A,通过L2的电流为0.96A。
(3)根据图片可知,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灯泡L1被短路不发光,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其两端的电压不变,亮度不变;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为6V。
答:灯泡L1不发光,L2亮度不变;电压表为6V。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分析】 (1)(2)由电路图知,灯泡L1与L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即电源电压,根据电压表量程确定电压表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确定电流表的量程,读出电流表示数,然后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流过两灯泡的电流;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判定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判定电压表示数和灯泡的亮度。
1 / 1贵州省兴仁市三校(金成、黔龙、黔峰)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2024九上·兴仁期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2.(2024九上·兴仁期中)“拔丝红薯”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红薯”香气特别浓,夹起一块红薯时就会拉出很长的丝,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刚出锅时香气特别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夹起红薯时会拉出很长的丝,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红薯由生到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D.已加热的红薯有内能,未加热的红薯没有内能
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能足够点亮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水果可能是绝缘体 B.水果在电路中相当于开关
C.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D.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小灯泡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  )
A.小灯泡L1断路 B.小灯泡L2断路
C.开关S断路 D.小灯泡L2短路
5.(2024九上·兴仁期中)体温安检门集人体温度检测和金属探测为一体,当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会亮且发出报警声。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6.(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与电压表均有示数,再闭合开关S1,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7.(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硝化棉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B.图乙中,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在瓶内出现“白雾”,是小液珠发生了扩散现象
C.图丙中,实验中塞子跳起时,能量转化过程为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与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图丁中,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余三个冲程均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8.(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示数为6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5A,A3的示数为0.9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1.1A
B.两端的电压为6V
C.通过的电流为0.2A
D.和交换位置后,电流表和的示数不变
9.(2024九上·兴仁期中)唐朝时期河南名相裴休在《宛陵录上堂开示颂》中写到:“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其中的“扑鼻香”是   现象,把水和酒精混合以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   。
10.(2024九上·兴仁期中)酒精燃烧时质量减少,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则完全燃烧2.1kg的酒精可以释放   J的热量。[c水=4.2×103J/(kg·℃)]
11.(2024九上·兴仁期中)小明的收音机需要6V的电压,他需要   联   节干电池;将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两灯泡都发光,甲比乙更亮一些,则通过甲灯的电流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乙灯的电流。
12.(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1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开关闭合后,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为14V和18V,已知灯 L1两端的电压与灯 L3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5,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
14.(2024九上·兴仁期中)缓慢飞行的现代飞艇以它的安静和超大载客量,仍在商业运营。如图是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试回答:
(1)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飞艇是如何带电的?
(3)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飞艇带正电还是负电?
15.(2024九上·兴仁期中)首届世界5G大会于2019年11月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推进国内外5G应用发展为主线,推出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六大主题展览。自动驾驶是市场焦点之一,车辆利用5G通讯网络可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号灯,为无人驾驶提供支持。智能机器人也是应用之一、
(1)红黄绿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由于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能量转化情况?
16.(2024九上·兴仁期中)在如图所示电路的“ ”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要求:闭合开关S,两灯均能发光。
17.(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所示,要求开关S1同时控制两盏灯,S2只控制L2并且使两盏灯互不影响,请连接实物电路。
18.(2024九上·兴仁期中)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实物连接图,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9.(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来反映的。若已知液体a是水,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的热值,他的计算结果是偏小的,理由是   ;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在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 通过观察   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如图戊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根据上面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可知,曲线C表示的是   (选填“沿海”或“内陆”) 城市。
20.(2024九上·兴仁期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小明根据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   ;
(4)实验过程中,一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由此他判断出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5)测量完成后,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   。
21.(2024九上·兴仁期中)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甲图,将实物图乙补充完成;
(2)小丽在实验中用电流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她实际用的量程进行测量,但是她发现这一量程的刻度不清楚,于是她从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你判断她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值是___________;
A.0.46A B.0.82A C.1.15A D.2.3A
(3)用电流表测A处电流时,试触时发现指针指向零刻度的左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是   。
22.(2024九上·兴仁期中)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此次亚运会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甲醇的热值约为。求:
(1)甲醇燃烧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   能。
(2)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多少热量?
(3)若在1标准大气压下,4.2kg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2.3t、初温为25℃的水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上升到多少?
23.(2024九上·兴仁期中)如图甲所示,电路所接入的电表均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闭合后,三只电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压表接入的是“一”和““15”这两个接线柱,请回答:
(1)电源电压,L1、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L1、L2的电流为多大?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L1、L2亮暗情况及电压表有无示数?若有,电压表示数多大?(以上答案均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符合题意;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 刚出锅时香气特别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夹起红薯时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薯吸收锅的热量温度升高,从而由生到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未加热的红薯有内能,只是内能较少,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答案】C
【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半导体特点及作用
【解析】【解答】A.根据水果串联可以点亮二极管可知,图中的水果能导电,是导体,故A错误;
B.水果电池利用自身的化学变化为二极管提供电能,则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故B错误;
C.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可知,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正确;
D.水果电池发电时,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
B.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C.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判断;
D.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解答】 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两灯串联;
A. 如果灯L1断路,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L2会发光,故A错误;
B. 如果灯L2断路,导线接触b、c两点时,L1会发光,故B错误;
C. 如果开关断路,导线接触c、d两点时,电路是通路,两灯都发光,故C正确;
D. 如果灯L2短路,L1会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说明不可能发生短路,只能是某处断路。运用假设法逐项分析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当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人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就会亮起且发出报警声,这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整个电路工作,即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然后与灯泡和电铃串联在电路中。
由各选项图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 人体温度过高(S1闭合)或人身上携带金属物品(S2闭合)时,指示灯会亮且发出报警声,这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都能整个电路工作,据此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6.【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再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比较可知,电压表示数不变;
根据I总=I1+I2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L2接入电路,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再闭合开关S1时,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7.【答案】A,D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甲图中,活塞对空气做功,则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硝化棉吸收空气的热量会燃烧,则硝化棉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A正确;
B.乙图中,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口附近温度降低,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雾”,故B错误;
C.丙图中,试管中的水蒸气将木塞冲起,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C错误;
D.丁图中,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靠高温高压气体的推力来完成,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余三个冲程均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A.压缩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明确白雾的状态,然后再分析其形成原因;
C.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
8.【答案】B,C,D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
开关S闭合后,三灯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2和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通过三灯的电流之和。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3两端的电压为6V;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特点得到:



由上述三式知道,通过三灯电流分别为,,,
L2和L3交换位置后,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且电流表A1和A3的测量对象不变,所以两表的示数不变。
A错误、BCD正确。
故选BCD。
【分析】 由图可知,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开关S闭合后,L1、L2、L3三灯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2和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通过三灯的电流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L3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通过三灯的电流,进一步可知L2和L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1和A3的示数变化情况。
9.【答案】扩散;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梅香扑鼻,其实是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10.【答案】不变;6.3×107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酒精燃烧时质量减少,但是物质种类不变,则热值不变;
(2)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则完全燃烧2.1k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分析】(1)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2)根据计算酒精放出的热量。
11.【答案】串;4;等于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1)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小明的收音机需要6V的电压,他需要串联电池节数为:;
(2)将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甲灯的电流等于通过乙灯的电流。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解答;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
12.【答案】负;由B到A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1)在金属导体中,正电荷在原子核上不能移动,则只有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即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负电荷。
(2)比较可知,验电器A带负电有多余电子,B没有多余电子,则A的电子较多。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验电器A上部分多余的电子转移到B上,故在金属棒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A到B,而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B到A。
【分析】(1)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
(2)电子总是从较多的位置流向较小的位置,而电流方向与自由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13.【答案】8V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L2和L3串联,电压表V1测量L1、L2两灯串联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L3两灯串联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①;


将以上三式联联联立,解得:U2=8V,
即灯L2两端的电压为8V。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利用已知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14.【答案】(1)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是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知识点】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 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 ”可知,绳索可以把飞艇带的电荷导入大地,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带电的原因为: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分析】(1)容易导电的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为绝缘体;
(2)根据摩擦起电的知识解答;
(3)根据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的关系解答。
(1)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绳索可以把飞艇带的电荷导入大地,消除静电,绳索能导电,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飞行时和带起摩擦,由于飞艇和大气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电荷发生转移,使飞艇带电,飞艇是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3)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若电流方向是由大地到飞艇,则飞艇带负电。
15.【答案】(1)并联,理由是: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2)电能转化为内能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1)我认为红黄绿灯是并联的,理由是: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2)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1)并联电路的最大特点是:电路上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所以机器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全身发烫,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16.【答案】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解答】 假如两灯是并联,如甲图,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别通过L1和L2回到电源的负极,和L1串联的是电流表,和L1并联的是电压表,假设正确。
假如两灯是串联,如图乙,此时红色导线部分把L1短路,则L1不能发光,故假设错误。
【分析】 闭合开关S,两灯均能发光,假如两灯是串联,“〇”里填上什么电表,假如两灯是并联时,“〇”里填上什么电表。
17.【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 要求开关S1同时控制两盏灯,S2只控制L2并且使两盏灯互不影响,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接在干路上,S2与L2串联,实物电路如下所示: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两灯并联,结合开关与控制的电路串联,连接实物电路。
18.【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流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在正极一侧的干路上,电流表在开关S1后的干路上。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实物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并结合连接的先后顺序完成电路图的绘制即可。
19.【答案】(1)甲、乙;温度计上升的示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2)加热时间
(3)内陆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只有燃料的种类不同,应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即液体种类相同,则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②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热散失,只有部分热量没被水吸收,则导致计算出燃料放出的热量偏小,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2)所用燃料的种类相同时,燃烧时间越长,则放出的热量越多,那么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曲线C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分析】 (1)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②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
(1)[1][2]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用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燃料,加热同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燃料燃尽时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3]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或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所用燃料的种类相同,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可知吸热的多少。
(3)由图戊气温变化曲线得出,D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差比C所示的城市的小,C曲线所示城市的气温变化较大;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曲线C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20.【答案】(1)不同
(2)断开
(3)2;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灯泡L1断路
(5)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规格相同的灯泡可能得到错误结论,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2)为了避免电路时通时断烧毁用电器,则在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图甲可知,电压表使用的量程,分度值0.5V,则示数为2V。
根据乙图可知,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所用电压表量程太大,则接下来应断开开关,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是断路。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的两极连接,故障可能使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L1断路;
(5) 测量完成后,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分析】 (1)为了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根据拆、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为了测量准确,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4)根据灯泡不亮确定是断路故障,由电压表的示数分析故障的位置;
(5)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实验时还要对各部分电压及总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2)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要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1][2]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使用的量程,分度值0.5V,示数为2V,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所用电压表量程太大,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应断开开关,把电压表换成0 ~ 3V的量程。
(4)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的两极连接,故障可能使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断路,即灯泡L1断路。
(5)根据测量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1.【答案】(1)
(2)D
(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根据乙图可知,只需将灯灯泡L1的右端于L2的右端相连,如下图所示:
(2)电流表上两个量程分别为0.6A和3A,则同一刻度对应的电流值倍数为5,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则0~3A的读数应为,
故选D。
(3) 电流表测A处电流时,试触时发现指针指向零刻度的左侧,即电流表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做一次实验就出实验结论,导致实验结论可能存在偶然性,因此需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分析】 (1)根据甲图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据此完成乙图的连接;
(2)根据大量程与小量程的关系,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A,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1A,则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时,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5倍;
(3)电流表指针反转,根据电流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解题;
(4)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对照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实物图时,只需将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后接入电路即可,如图
(2)因为指针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0~0.6A的量程中读出指针的示数是0.46A,则0~3A的读数应为,故选D。
(3)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做一次实验就出实验结论,导致实验结论可能存在偶然性,因此需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22.【答案】(1)化学;内
(2)解: 甲醇的热值约为 ,则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

答: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9.66×107J。
(3)解: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甲醇放出的热量,即,
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温度上升到。
答: 可以使水的温度上升到35℃ 。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醇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根据计算甲醇放出的热量;
(3)根据计算水升高的温度,再根据计算水升高到的温度。
(1)[1][2]甲醇燃烧过程中,消耗了化学能,获得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完全燃烧4.2kg甲醇能放出的热量为
(3)4.2kg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
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温度上升到
23.【答案】解:(1)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量程是0~15V,则电压表分度值是0.5V,故电压表示数是6V。
根据甲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此时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都是6V。
答:电源电压和L1、L2两端的电压均为6V。
(2)根据甲图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可知,则电流表A1示数大于电流表A2示数,
两,则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读数I1=1.2A;
电流表A2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I2=0.24A,
则流过灯L1的电流I1=I2=0.24A;
流过灯L2的电流I2=I1-I2=1.2A-0.24A=0.96A。
答:通过L1的电流为0.24A,通过L2的电流为0.96A。
(3)根据图片可知,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灯泡L1被短路不发光,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其两端的电压不变,亮度不变;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为6V。
答:灯泡L1不发光,L2亮度不变;电压表为6V。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分析】 (1)(2)由电路图知,灯泡L1与L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即电源电压,根据电压表量程确定电压表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确定电流表的量程,读出电流表示数,然后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流过两灯泡的电流;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判定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判定电压表示数和灯泡的亮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