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
第二章 声 现 象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知识梳理】
1. 当在一个密闭的房间中说话时,声音首先通过_________传到墙壁,再通过墙壁传到__________,最终通过__________传到室外人的耳朵。
2. 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隔音材料放在房间墙壁的_____表面;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主要是利用隔音材料___________(填“吸收声音”或“不能传声”)的性能。
3. 用手机或计算机中的软件测量铃声的响度时,铃声的分贝数必须________周围环境的分贝数;比较隔音房间进行隔音处理前后的隔音性能时,注意保持__________距离相等,而且_________的响度相同。
【随堂练习】
1. 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活动中,小丽在家长的支持下,找到四块厚度大致相同的材料,其中吸音效果最好的是(  )
A. 木材 B. 硬纸 C. 海绵 D. 泡沫
2. 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考虑,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主要是(  )
A. 防止噪声的产生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3. 找出一个鞋盒(带盖的包装盒)、钟(手机)、棉布(衣服)、报纸、海绵和棉袜,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A. 在鞋盒中的钟的四周用棉布塞满盖上盒盖。
B. 逐渐远离鞋盒直到听不到嘀嗒声,在刚刚听不到声音的位置做记号,并测量这个位置到鞋盒的距离。
C. 换用报纸(海绵和棉袜)塞进钟的周围进行重复实验。
将不同材料刚刚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
材料 棉布 报纸 海绵 棉袜
距离/m 3.2 4.1 2.1 2.9
(1) 小明在远离鞋盒的过程中,听到的钟的嘀嗒声的响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明刚刚听不到声音的距离与材料隔音性能好与差的关系是距离越长材料的隔音性能越_____。
(3) 根据实验数据,上述几种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请你作出合理的推测:表面平整光滑的材料比表面粗糙多孔的材料的隔音性能______(填“好”或“差”)。
【基础过关】
1. 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是通过隔音材料来改变房间之外人们听到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2. 如图所示,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将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口,形成真空层。若密封圈漏气,隔音效果会降低。由此可知真空玻璃隔音效果好是运用了(  )
A.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3. 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满鞋盒,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 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 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D. 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吸音效果。小田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 为控制小球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实验过程中小田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田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吸音性能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能力进阶】
5. 某音乐工作室,完全相同的甲、乙两间房间,甲用隔音材料做隔音处理,乙没有做隔音处理。关于同样的声源在甲、乙房间里的响度大小,隔音材料对声音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响度小,隔音材料减弱声音反射
B. 甲响度小,隔音材料增强声音反射
C. 甲响度大,隔音材料增强声音反射
D. 甲响度大,隔音材料减弱声音反射
6. 根据你对隔音材料作用的理解,大雪过后感到外面万籁俱寂,下列关于万籁俱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
A.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B. 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7. 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
B. 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
C. 响度会随隔音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
D. 响度和隔音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8. 手机安装的“分贝噪声仪”在学校办公室的示数如图所示:
(1) 学校办公室声音强度约为______dB。
(2) 张老师的机械手表遗落在学校办公室的某个位置,运用手机安装的“分贝噪声仪”能否检测到手表的嘀嗒声,根据嘀嗒声找到手表 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 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将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如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____________。
(3) 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_________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 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离/m 1 2 3
A/dB 聚酯棉 54.3 49.1 46.6
海 绵 61.7 55.8 53.4
(5) 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______。
A. 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1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 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 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0. 各种噪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隔音房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某隔音房采用十一层环保隔音材料加三层中空钢化玻璃,内吸音外隔音,防火防潮,稳固耐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介质传声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v固>v液>v气
C. 采用不同材料复合制作隔音墙体,声音无法在隔音材料中传播
D. 隔音房是让声音在不同材料之间转换传播从而达到削弱的效果
11. 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用播放音乐的手机作为声源开展探究,他准备利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
制作模型:
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中小明选用了纸板、棉布、塑料板、泡沫板等材料,制作时,应选择厚度_______的不同材料,制成规格相同的模型。比较时,小明保持手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探究论证:
把手机放置在不同材料制成的模型内,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手机的声音为止,数据如下;
材料 纸板 棉布 塑料板 泡沫板
距离/m 7 4 8 5
通过上面的探究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的;
小明在和同学们讨论时,同学们认为材料的隔音性能还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对这个问题小明用生活中事例对问题进行了论证;比如:家中窗户玻璃的厚度越厚,其隔音效果越______;
同学们还发现:探究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于是小明把塑料板加工成:两面光滑、一面光滑一面粗糙、两面粗糙三种;分别用三种材料制成下面四个模型,来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材料 两面光滑 一面光滑(光滑向外) 一面光滑(光滑向里) 两面粗糙
距离/m 8 4 6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发现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___________;而且是材料的粗糙面向着声源处时隔音效果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如果再给你一块厚度相同的海绵材料,你认为海绵的隔声性能与纸板相比,___________的隔声性能要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12. 某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小明在窗外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到同样的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并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出,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2)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出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这一操作不当有关,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3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出房屋使用双层玻璃的一个优点: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室内空气;室外空气;室外空气;
2、内;吸收声音;
3、大于;到声源的;声源;
【随堂练习】
1、C;
2、B;
3、变小;差;海绵、棉袜、棉布、报纸;差;
【基础过关】
1、B;
2、C;
3、B;
4、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聚酯棉;
【能力进阶】
5、A;
6、B;
7、D;
8、74;不能;环境的声强级比手表的;
9、大小不同,厚度不同;响度;聚酯棉;寻找普遍规律;B;传播过程中;
10、C;
11、相同;响度;不同;好;有关;好;海绵;海绵的表面粗糙不平,且内部有大量空隙能吸收大量的声音。
12、玻璃球被弹出距离;随意拉开橡胶球;将橡胶球每次拉开到同一高度;受到同样的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隔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