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整合提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整合提升(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整合提升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
《第二章 声现象》整合提升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 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丽同学假期跟随爸爸去游玩,站在两座山之间的开阔地带,看到美丽的风景,小丽高兴地大喊了一声。经过0.4s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6s听到第二次回声,那么两座山之间的距离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
A. 102m B. 170m C. 272m D. 238m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3. 据我国古代书籍《天工开物》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其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_,人们能够听出来是钟声而不是锣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4. 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几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响度最小的是______,音色与其他不同的是______。
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逐渐变为30dB。在这一过程中,声音的(  )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低 D. 音调变高
考点三 声的利用
6.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就诊者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7.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与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C. 声音能震碎玻璃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 科学家可以利用超声波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考点四 噪声及其控制
8. 午休期间,教室里不允许大声说话,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__,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9. 为给广大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下列措施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教学楼周围种植密集的大树
B. 在学校周围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禁止在学校周围进行噪声超标的施工
【素养提升】
10. 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 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 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C. 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 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11.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振动了
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12. 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 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 用同样的力度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3.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1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B.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D.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5. 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PVC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演奏简单的音乐。PVC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拍击不同长度的PVC管,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由于和其他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PVC管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6. 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1s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障碍物距汽车为______m;司机听到急促的报警声,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
17. 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如图所示的屏幕上有“63.0dB”字样,这是用来监测声音________(填“响度”“音色”或“音调”)的,这样的噪声________(填“会”或“不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减弱噪声是绿色生态的标志,“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18. 某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 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________m。
(2) 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________(填“>”“<”或“=”)t乙。
(3)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________(用s、t甲、t乙表示)。
19. 小军爸爸开车带他们一家去古山寨游玩,离开时,汽车以某一速度正远离山崖匀速行驶,小军爸爸在距山崖480m处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 根据回声定位科学家们发明了_______________(填“声呐”或“眼镜清洗机”)。
(2) 求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s1。
(3) 求小军爸爸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和汽车的行驶速度v。
参考答案:
【考点突破】
1、空气柱;大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D;
3、响度;音色;
4、丙;丁;乙;
5、B;
6、能量;信息;
7、C;
8、响度;声源处;
9、A;
【素养提升】
10、D;
11、A;
12、D;
13、C;
14、B;
15、振动;音调;音色;
16、超声波;1.7;信息;
17、响度;不会;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18、0.34;>;2s/(t甲 t乙);
19、(1)声呐;
(2)由v=s/t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1=v声t=340m/s×3s=1020m 
(3) 汽车3s行驶的距离s车=s1-2s=1020m-2×480m=60m,小军爸爸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480m+60m=540m;汽车的速度v=s_车/t=60m/3s=20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