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67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67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联系(3.1)
发展(3.2)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构成、引起
根本 内容
根本 动力
总特征
(基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目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开枪:
你死我亡,一木系两命
统一:
两者命运统一于一根木头
不开: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就是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吗?
“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注意】哲学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哲学上的矛盾≠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自相矛盾”。
生活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等。
哲学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生活矛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分析生活——体悟哲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统一
(2)斗争性:对立
不对“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一)矛盾的同一性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因为两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他不敢开枪。
2、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问题探究:
1、他为什么不敢开枪?
2、这说明了什么?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长,就无所谓短;
没有丑,就无所谓美;
没有高,就无所谓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一)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 “失败是成功之母”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注意:
1.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
2.转化是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不是转化成别的。
3.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向有利于人类方向转化。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矛盾的同一性
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谁也离不开谁”/“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二)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他为什么要开枪?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性”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共 性、抽象、一般)
(个 性、具体、特殊)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1.考上某名牌大学的张某曾寄语母校学生:要正确对待考试和成绩,有时考败是一种收获,跌倒也是一种站起。从哲学上分析,这主要体现了( )。
A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D
课堂探究:
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思考:
(1)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说明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存在同一性。“发生矛盾最多”说明存在斗争性。
说明:斗争性寓于(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①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联系:
a.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b.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c.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细致吗?”——马克思。
知识归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关 系 同一性 斗争性
区别 含义 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原理】
①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方法论】
易混易错
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2.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5.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差别的同一
6.矛盾同一性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7.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是指用辩证全面眼光看问题,看到事物两面(还可以看到长短、快慢、上下、多少)
矛盾问题的精髓
A
A
1.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读书时想早点出社会
出社会后又想回去读书
上班很痛苦,我不想上班
人生太难了
不上班也很痛苦,我想上班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①事事有矛盾”≠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或者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在,才构成矛盾关系)
②时时有矛盾 ≠矛盾不能解决
③解决矛盾≠消灭矛盾(解决矛盾又会出现新的矛盾)
④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是不能创造的,也不能消灭的,但可以被解决。
⑤人们尚未认识、还没发现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蔡桓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最后病重而亡
结合成语典故《讳疾忌医》思考:
矛盾能逃避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矛盾?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原理归纳: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兹[德]
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福楼拜
这些话有没有道理?这体现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具有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区别不同事物)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猜猜这是谁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林黛玉
关羽
鲁迅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学习
睡觉
吃饭
休息
游戏
锻炼
【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着了火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A
A
2.矛盾的特殊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意义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认识世界的角度)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改造世界的角度)
——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①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1.列举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如: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入乡随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
2.列举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反的成语或俗语.(如:千篇一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张冠李戴 、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P39阅读与思考: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莱布尼茨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和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具有共同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
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想一想
【承转】
马--矛盾的普遍性 白马--矛盾的特殊性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白马
黑马
红马

普遍性
(共性)
特殊性
(个性)
寓于
存在于
共性:大型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1)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马的共性是从白马、黑马、红马等各种不同马中概括总结出来的。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离不开

白马
黑马
红马
(普遍性)
(特殊性)
不同种类的马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的共性。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有作为人的共性。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动物
生物
特殊性----普遍性

白马
特殊性----普遍性
特殊性----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适用的范围:
(1)共性、个性结合(既相同,又不同):既包含共性,又包含个性,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道路,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中化文化和世界文化等问题。
(2)试点、推广经验:先试点后推广、先进经验的推广运用, 树立典型 ;
(3)借鉴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措施、政策等。
(4)理论与实际结合:在……理论 、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
(5)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缩影/样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心理小调查】
进入高中以来,困扰大家成长的问题有哪些?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复杂事物
矛盾个数≥2
主要矛盾(一个):
次要矛盾(多个):
吃饭睡觉
手机娱乐
社团
学习
……
体育锻炼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①主要矛盾(1个):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1个或多个):其他出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是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某个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是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转变。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同时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抓主要矛盾”的俗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釜底抽薪;重中之重;打蛇打七寸。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方法论要求
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学习中的不同矛盾呢?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①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
②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两点论)
学习在所有行为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控制使用手机
各种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重点抓学习
恰当处理好其他事情
③反对不分主次的“两点论” ,或者只抓重点而不顾其他的“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易混易错
1.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
2.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只有复杂事物才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才有主次之分。
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次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影响事物的发展。
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
【说说我的同桌】
 根据你平时的观察,给你的同桌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2)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优点
缺点
缺点
优点
好人
坏人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归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方法论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方法论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一个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方法论
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两点论 重点论
含义 认识复杂 事物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认识某一 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面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 外部特征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
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内涵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又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主次矛盾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
所以,都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看矛盾的次要方面
区别 方法论意义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
标志词 做题判断主要矛盾时要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第一要务”“首要任务”等(注重做事情) 做题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要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性质”“主体”“优劣”“本质”“优势”等(注重看问题)
联系 ①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 ②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小试牛刀
下面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好钢用在刀刃上; .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本框总结
矛盾的观点
矛盾
含义
特征
同一与斗争
普遍性
特殊性
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坚持一分为二、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坚持共和性具、历的统一,
科学认识顺序,承普分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矛盾分析法
世界观
方法论
矛盾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原理 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普遍性原理 承认,直面,分析,解决矛盾
矛盾特殊性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
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总结
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原理 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普遍性原理 承认,直面,分析,解决矛盾
矛盾特殊性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
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1.迅猛发展的电商直播,逐步成为促消费的“主战场”,但一些网红为追求流量,在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此类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破坏了市场秩序。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出台一系列“强监管”政策,加大对直播带货行业的整治力度。这说明( )
①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没有矛盾斗争性事物难以发展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勇于正视矛盾并积极解决矛盾
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①:材料未体现矛盾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强调对电商直播中矛盾的正视与解决,而且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不能只强调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①排除。
②:材料围绕电商直播这一事物的矛盾展开,并未涉及主次矛盾的转化问题,②排除。
③:电商直播有促消费的积极作用,也有虚假宣传等问题,国家正视并整治,体现矛盾普遍性,要勇于正视和解决矛盾,③正确。
④:国家既看到电商直播促消费的积极面,又看到虚假宣传等消极面,用全面观点看问题,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堂训练
2.从横空出世引发西方毁誉冰火两重天,到面对网络攻击九州同袍共筑数字长城,2025年春节期间,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在自然语言处理、代码编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全球科技界广泛关注,给全世界带来震撼与惊喜。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九州同袍与DeepSeek的联系是人为的
②新事物的发展充满挑战,人们要热情支持DeepSeek成长
③DeepSeek要在诋毁与赞扬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④DeepSeek具备人脑的机能,能够反映物质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九州同袍与 DeepSeek 的联系是人为建立的,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但这与联系具有多样性无关,且题目更侧重新事物发展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
②:DeepSeek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事物,引发西方毁誉不一且面临网络攻击,说明新事物发展充满挑战,人们应热情支持其成长,②正确。
③:西方对 DeepSeek 毁誉冰火两重天,体现了诋毁与赞扬的对立,而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引发广泛关注,说明在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③正确。
④:DeepSeek 是人工智能模型,不具备人脑的机能,它只是模拟人脑功能,不能真正反映物质世界,④错误。
故本题选C。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6月 13 日,随着最后一次光面爆破完成,甘肃省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的铁路——天陇铁路(天水至陇南)首条特长隧道徐家坪隧道贯通。
针对徐家坪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挑战,项目部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统筹协调设计、施工、监测等多方资源,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技术论证,针对断层破碎带等关键节点制定专项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月度检查制度,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巡查;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作业现场情况、掌控现场作业施工参数,实现风险隐患的早期预警与快速响应,为一线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该项目部针对徐家坪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挑战所采取的措施中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该项目部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挑战,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通过统筹多方资源形成解决矛盾的合力。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制定针对性方案。该项目部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技术论证,准确把握施工中的矛盾特殊性,并据此制定精准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施工风险。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性质,要求我们抓重点、抓关键。该项目部将断层破碎带等关键节点视为施工中的主要矛盾,通过制定专项管理措施集中资源攻克,同时严格落实月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巡查,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的全面监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