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在火红的岁月里百炼成钢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三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情景导入:光影里的中国之《钢铁意志》探究分享:结合电影《钢铁意志》中的片段,说一说你对建国初期这段历史的认识。你知道鞍山钢铁是如何成长为共和国长子的吗?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议题一:开山之作——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情景链接:建国之初百废待兴 迫切需要重整山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工业停滞、农业凋敝、百废待兴。当时的鞍钢经过战争摧残,几乎是一片废墟。日本侵略者撤离时曾断言:“中国人只能在这里种高粱。”而中国仅用了半年,就打破了西方的断言。问题探究:请结合情景说一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否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结合课本说一说,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时间1952/19531949195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1949-1956注意:所谓“过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情景链接1:共和国工业长子鞍钢的开山之作1949-1952年,恢复生产时期,在废墟中恢复开工的鞍钢,仅用三年时间便生产铁211万吨、钢191.9万吨、钢材109.9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5.9%、63.58%、46.83%,为新中国工业体系重建提供了关键原材料。“一五”期间(1953-1957年),鞍钢提前完成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三大核心工程建设,并成功产出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钢轨及第一炉高炉铁水,奠定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基础。 结合情景说一说,“一化”的实质是什么?总结点评: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所谓‘穷’就是生活水平低。为什么生活水平低呢?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什么是生产力呢?除人力以外就是机器。工业、农业都要机械化,工业、农业要同时发展。而我们要解决生产力中生产工具机械化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有自己的钢厂,能练出自己的钢铁,才能为机械化提供可能。这是历史赋予鞍钢的使命。“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情景链接2:百年老号同仁堂的民族大义1954年,同仁堂的掌门人乐松生率先代表同仁堂申请公私合营,同仁堂的资产被核定估价,乐松生本人仍担任经理,并享受“定息”(国家每年按核定资产5%的利率付给股息,连续付10年)。这种“和平赎买”政策不是没收,极大地减少了阻力。同仁堂从一家私人药铺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百年老字号焕发了新生。公私合营后,国家投资扩建了厂房,改进了生产工艺,建立了中药提炼厂,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药品产量比合营前增长了约一倍,成本大幅下降,更多老百姓能吃上同仁堂的药。结合情景说一说,三大改造的实质又是什么?3、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农业个体农业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生产 合作社手工业个体工商业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生产 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公私 合营改造前性质改造方式改造后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变革生产关系情景链接3: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问题探究:结合课本和视频情景,说一说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伟大意义。4、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方针(倒向社会主义);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及改造胜利的意义(2)意义: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1)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议题二:奠基之功——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鞍钢也在摸索中前行, 到1978年鞍钢的铁产量达640万吨、钢产量686万吨,占全国钢铁行业领先地位。 曾经 “全国支援鞍钢复工”,后来“鞍钢支援全国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鞍钢先后向各地输送钢铁建设人才12.5万名,援建了包钢、武钢、攀钢、水钢等10多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原冶金工业部部长李东冶说:“鞍钢就像老母鸡,下蛋下到全中国”。不仅如此,鞍钢还先后支援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为“两弹一星”等国防项目提供关键材料。中华民族逐渐挺起了钢铁脊梁!情景链接:鞍钢在火红的岁月里锻造钢铁脊梁探究思考: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我们又面临哪些新的课题?取得了哪些成就?道路是否一凡风顺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苏联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崭新的历史课题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毛泽东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时间 1956年9月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指明方向——中共八大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主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1956年)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中共十九大(2017年)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代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图说历史:结合图片说一说,在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工业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精神面貌 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艰辛探索时期的理论成果(1)发展过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2)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图说历史:鞍钢的锻造之路是否一帆风顺?问题探究:结合情景说一说在1961年前后,和1967年,鞍钢产量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并透过鞍钢发展的总趋势,结合课本,说明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和挫折……你如何看待建设过程中的这些失误和挫折?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就无法科学评价这个时期的历史。 ——列宁(1)【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4)【一个肯定】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过渡时期)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建设时期)1.新的课题3.主要成就1.总路线和总任务2.历史必然性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原因、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2.方向引领(八大)5.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4.理论成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感谢欣赏!在火红的岁月里、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也不断锻造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