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3.1温度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 度【知识梳理】1. 物体的________程度叫作温度。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使用__________。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把0℃和100℃之间分为______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________℃。摄氏温度用符号________表示。 3. 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__________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 (4)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__________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__________。4. 体温计:(1) 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2)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1.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______________。2. 如图所示,图甲中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3. 0℃的水和0℃的冰,两者相比较( )A. 0℃的冰更冷 B. 0℃的水更冷C. 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比较4.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5. 下列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6. 如图所示为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的示数是8℃B. 它的分度值是1℃C.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基础过关】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的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中和冷水中,两手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如图乙),左手感到冷,右手感到热,由此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 3. 如图所示为小林利用玻璃小药瓶、透明玻璃管、红墨水等器材制作的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如果将玻璃小药瓶放到热水中,玻璃管中的液柱会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可以换用内径更______(填“粗”或“细”)的玻璃管。4.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8.5℃B. 让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为70℃C. 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为20℃D.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5. 我国低温超导科技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89年就得到最高转变温度为-141℃的超导材料。-141℃读作( )A. 零下141度 B. 零下141摄氏度C. 负141度 D. 摄氏负141度6.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 将玻璃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7. 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 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② 估计被测水的温度③ 正确读出温度计示数并记录结果④ 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⑤ 将玻璃泡正确浸入水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A. ②①⑤③④ B. ①②⑤③④C. ②①⑤④③ D. ①②⑤④③【能力进阶】8. 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不必相平C. 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9.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他们的实际体温为38.9℃和36.6℃,则用体温计测得的乙和丙的体温分别是( )A. 38.9℃和36.6℃B. 37.5℃和36.6℃C. 38.9℃和37.5℃D. 38.9℃和38.9℃10. 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关于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B. 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D.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11. 某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如图所示的温度计______(填“甲”或“乙”)。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__________(填“安全”或“不安全”)。12. 使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温度,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指出图甲操作中的两个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测量温水的温度后,又用温度计测量了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应记为__________℃。13. 小明和几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色的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A、C中吸管粗细相同),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1) 气体温度计D是利用气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 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______(填“A”“B”或“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 (3) 此温度计如何标上刻度呢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此装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标上________,将它放在__________中,液柱处标上100℃,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行100等分,就可以标上各个刻度了。14. 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 29℃ B. 32℃C. 30℃ D. 35.5℃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冷热;温度计;热胀冷缩;2、冰水混合物;沸水;100;1;℃;3、量程;分度值;全部;容器底;容器壁;稍微等;稳定;液体;相平;4、35~42℃;0.1℃;能;甩回到玻璃泡中;【随堂练习】1、100;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2、B;48;-14;3、C;4、D;5、B;6、D;【基础过关】1、不相同;使用温度计测量;2、乙;-4;3、热胀冷缩;上升;细;4、D;5、B;6、D;7、A;【能力进阶】9、D10、D;11、乙;不能;安全;12、量程和分度值;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9;13、热胀冷缩;左;C;0℃;沸水;14、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3.2熔化和凝固(两课时)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的规律及熔点【知识梳理】1. 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叫作熔化,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叫作凝固。 2. 固体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________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3. 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_叫作熔点,非晶体________(填“有”或“没有”)熔点。4. 熔化规律:(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_。(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热,且温度____________。 5.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1.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________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________现象。 2. 小亮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1)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温度是50℃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海波属于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实验中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有两种固体A和B,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A和B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B. 给物体加热,温度不一定会升高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 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5. 如图所示为“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 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基础过关】1.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是一个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过程。2. 请你自己确定标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蜡、海波、铝、松香、冰、玻璃、铜、沥青、铁。一类: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某种物质在180℃时开始熔化,在24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这种物质( )A. 是晶体 B. 是非晶体C. 熔点是180℃ D. 熔点是240℃4. 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A. 石蜡是晶体 B.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50℃C.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 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5.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C. 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D. 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6.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 凡是固体都有熔点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D. 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能力进阶】7.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熔化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8. 下列物质有一定熔化温度的是( )A. 玻璃 B. 石蜡 C. 冰块 D. 沥青9. 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A. 16℃ B. 30℃ C. 47℃ D. 70℃10.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11. 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C. 全部熔化 D. 熔化少于一半12. 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 ( )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3. 把-5℃的冰块拿到10℃的房间里,冰块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某市居民区道路由水泥路改成了沥青路。在夏天烈日暴晒下,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由此可知,沥青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晶体。15. 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如图所示为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分析可知:盐冰属于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盐冰的熔点为______℃。16. 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除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 (2) 组装器材时,要按照______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3) 从开始加热到固体全部熔化,这一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物质温度T/℃ 32 38 42 45 47 48 48 48 49 53 56 58 59①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 根据图像和物质状态,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该固体熔化时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第8min时处于______态。第2课时 凝固的规律及凝固点【知识梳理】1.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________。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________,非晶体________(填“有”或“没有”)凝固点。2. 凝固规律:(1)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2)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热,且温度__________。 3. 晶体凝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4. 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热,液体凝固时需要_______热。(填“吸”或“放”)【随堂练习】1. 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1)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2. 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物质名称 固体水银 固体酒精 固体煤油 铜 钢熔点/℃ -39 -117 -30 1083 1515(1) 酒精在-113℃时是______态。 (2) 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0℃,在那里可以用__________温度计。 (3) 铜块掉入钢水中________(填“会”或“不会”)熔化。3. 如图所示,人发烧时,常在额头敷冰袋,这是利用冰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热量给发烧的病人降温;北方冬天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利用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_热量,使菜窖气温不会太低。4. 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5. 在质量为500g、温度为0℃的水中加入质量为2g、温度为-4℃的冰块,设混合过程中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少量的冰化成水 B. 有少量的水结成冰C. 冰与水温度都不变 D. 冰和水的比例不变【基础过关】1. 制作如图所示的冻豆腐时要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其中的水经历了先_________后_________的物态变化。 2. 如图所示为某液体的凝固图像,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该物质的_________是48℃;该物质在BC段对外放热,但温度_________;该物质在CD段处于______态。3. 阅读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在-265℃时,氢是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纯金掉在钢水中______(填“会”或“不会”)熔化;水银温度计______(填“能”或“不能”)测低于零下40℃的气温。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熔点/℃ -39 1064 1083物质名称 钢 钨 固态氢熔点/℃ 1515 3410 -2594. 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体熔化有一定的熔点B. 固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 固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都要吸热D. 液体在凝固的过程中都要吸热5. 如图所示为民间艺人制作的“糖画”。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熬成糖浆,然后用糖浆绘制小动物图案,等糖浆慢慢晾干变硬后糖画就做好了。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C. 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D. 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6.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注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可能表示球内材料凝固图像的是( )7. 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时,则( )A. 冰和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等于0℃B. 水的温度可能上升,冰的温度不变C.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略高于0℃D. 冰的温度可能上升,水的温度不变【能力进阶】8. 下列关于熔点和凝固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固体都有熔点B. 冰在其温度到达熔点时一定熔化C. 水一定要在其温度到达凝固点时才会凝固D.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不同9. 小华将一块-10℃的冰块放入盛有0℃的水的密闭保温杯中,不计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 )A. 水的温度会降低 B. 冰的温度保持不变C. 杯中水会增多 D. 杯中冰会增多10. 如图所示为“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下列关于这种颗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种颗粒是非晶体B. 这种颗粒是晶体C. 水温高于55℃时颗粒会升温D. 在一定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时,这种颗粒一定是在熔化11. 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水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熔化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________水凝固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此时物质是__________态;在第15min,该物质是__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13.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段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1) 从图像中可看出盐水从第_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min。(2) 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盐水在凝固过程中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 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______。A. 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 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 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 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第1课时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固;液;液;固;2、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3、温度;没有;4、吸;保持不变;吸;不断升高;5、温度达到熔点;还能继续吸热;【随堂练习】1、熔化;凝固;2、不变;液;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不能准确反映出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晶体;A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B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4、B;5、D;【基础过关】1、熔化;吸收;2、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海波、铝、冰、铜、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松香、玻璃、沥青;3、B;4、D;5、B;6、C;【能力进阶】7、C;8、C;9、C;10、C;11、A;12、D;13、不会;冰的温度没有达到熔点;14、熔化;不是;15、晶体;-2;16、秒表;自下而上;如图所示;吸;保持不变;晶体;液;48;第2课时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凝固点;相同;没有;2、放;保持不变;放;不断降低;3、温度达到凝固点;还能继续放热;4、吸;放;【随堂练习】1、液;48;2、液;酒精;会;3、熔化;吸收;凝固;放出;4、C;5、B;【基础过关】1、凝固;熔化;2、凝固点;不变;固;3、固;会;不能;4、C;5、A;6、D;7、A;【能力进阶】8、C;9、D;10、B;11、等于;大于;12、保持不变;固液共存;固;45;45;3;13、10;10;-2;放热;变多;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课时练习.doc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课时练习(两课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