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常考中国古代圣人汇总及习题(按时间顺序排序)一、字圣(造字)—— 仓颉关键词:黄帝时期、造字圣人、鸟兽足迹启发、汉字创造奠基生平及影响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 “仓颉先师”,又称史皇氏,生活于黄帝时期,曾任黄帝的左史官。据《说文解字》记载,当时尚无系统文字,记事多依赖结绳、刻木等方式,极为不便。仓颉观察世间万物,尤其受鸟兽足迹的启发 —— 不同鸟兽的足迹形态各异,能清晰区分种类,他由此领悟到 “分类别异” 的规律,便开始搜集各地零散的符号与记事方式,加以整理、归纳和创新,逐步构建出早期汉字的雏形,使文字从原始符号走向系统化,为汉字的诞生与发展起到核心奠基作用。仓颉在汉字创造过程中的核心贡献,彻底改变了上古时期 “结绳记事” 的局限,推动了文明的记录、传承与交流,使人类经验得以跨越时空传递。因其对汉字起源的开创性作用,后世尊其为 “造字圣人”,即 “字圣”,其造字的传说也成为中国文化中关于文字起源的核心叙事,象征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跨越。二、酒圣——杜康(一)关键词:酿酒始祖、酒神、树干储粮(二)生平及影响杜康,汉《说文解字》记载其为夏朝国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酿酒始祖”,善酿酒,后世尊为酒神,制酒业奉其为祖师爷,“杜康” 也常借指酒。传说黄帝时,杜康负责管粮食,因粮食丰收吃不完,储存于山洞易腐烂,他发现枯树干干燥,便将粮食存入。后发现储粮枯树前动物躺倒,原来是树干裂缝隙渗水,他闻渗水清香,尝后神清气爽,将其带回家让众人品尝,酒逐渐普及,杜康也被尊为 “酒圣”。另外,相传杜康嘱其子杜杼(zhù)处理酒糟,杜杼因事务繁忙将酒糟加水封存于缸中。经二十一日发酵后,酒糟水变为酸味液体,被用作蘸食调料,并在正月初一亲友聚会上首次用于饺子佐餐。据传其结合“廿一日酉”造“醋”字命名该液体。这便是“杜康造酒儿造醋”。三、木圣——鲁班(一)关键词:木匠祖师、木鸢、木马车、师傅诞(二)生平及影响鲁班本名公输般,春秋战国时鲁国人,因 “般” 与 “班” 同音称鲁班,是著名工匠,喻为木匠祖师。《墨子 鲁问》记载他削竹木为鹊,三日不下;还造能载人的大木鸢,用于战争侦查,《渚宫旧事》有相关记载。传说他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后一驱不还;他因念妻做木鸢,骑之能飞回家,妻子怀孕后,父亲偷偷骑木鸢飞至苏州,被当地人当作妖怪打死。每年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师傅诞,木艺工会重视,会派 “师傅饭”,还会视经济情况请艺人唱八音或演木偶戏。四、文圣/至圣——孔子(一)关键词:儒家创始人、教育家、思想家、《论语》、六经、仁礼思想 (二)生平及影响孔子(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姓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3 岁丧父,童年生活贫困且地位低下。长大后,孔子从管理仓库的 “委吏” 和看管畜牧的 “乘田” 等小官做起,凭借出色才能逐渐崭露头角。 孔子年少时便对周礼满怀热忱,努力钻研三代文化,尤其是周代礼乐。30 岁左右,他打破 “学在官府” 的传统,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传播知识与思想,其门下弟子多达三千,贤者七十二人。50 岁时,孔子迎来仕途高光,担任鲁国 “中都宰”,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次年升任 “小司空”,后又成为负责司法、刑狱和治安的 “大司寇”,还曾以司寇之职摄行相事。齐鲁夹谷之会,孔子凭借非凡智谋,让鲁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大获全胜。然而,因鲁国政局动荡以及齐国的离间,孔子无奈率弟子离开鲁国,踏上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之路,先后辗转于卫、宋、陈、蔡、齐、楚等国,却始终未能找到施展政治理念的机会。最终,鲁哀公将其迎回鲁国,尊为 “国老”,称 “尼父”。回国后,孔子专注于编订六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 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被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作。他所倡导的 “仁”“德”“礼” 思想,构成了儒家核心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后世士大夫的为人处世准则。自汉武帝推行 “独尊儒术” 后,孔子地位不断攀升,被尊为圣人、文圣、至圣、至圣先师等,其形象逐渐神圣化,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在封建王朝的数千年里,历代帝王、大臣和百姓都会祭祀孔子,其嫡系后代中的嫡长子自宋仁宗起被尊为衍圣公,直至 1935 年民国政府取消这一称号 。 五、兵圣——孙武(一)关键词:《孙子兵法》、以少胜多、吴楚大战(二)生平及影响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是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 “兵圣”“孙子”,被誉为 “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由齐至吴,经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hé)闾(lǘ)进呈《孙子兵法》十三篇,受重用为将。公元前 532 年齐国内乱后,他到吴国钻研兵法著成十三篇;公元前 512 年,经伍子胥多次推荐,晋见吴王,以宫女操演阵法展示军事才能,被任为将军。公元前 506 年吴楚大战,他指挥吴军三万之师,千里远袭,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奇迹。《孙子兵法》被尊 “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广泛运用,还被译为多国文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六、亚圣——孟子 (一)关键词:儒家代表人物、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 (二)生平及影响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 - 公元前 289 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他幼年丧父,母亲仉(zhǎnɡ)氏对其悉心教导,留下 “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等千古佳话,为孟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 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儒家思想,将孔子 “仁” 的观念发展为 “仁政” 学说,主张统治者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与民同乐。他曾效仿孔子,带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阐述自己政治主张,先后到过齐、宋、滕、魏等国。在齐国,齐宣王曾给予孟子很高礼遇,孟子多次与齐宣王探讨治国理政之道,如 “保民而王”“与民同乐” 等观点,但因各国局势复杂,孟子的政治理念未能得到充分实践 。 晚年的孟子回到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书立说,将自己思想言论整理成《孟子》一书。《孟子》以对话体形式呈现,言辞犀利,富有雄辩色彩,不仅阐述儒家政治主张,还涉及人性论、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内容。孟子提出 “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 “四端” 之心 ——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为他的道德学说和仁政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 七、史圣——司马迁(一)关键词:《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腐刑(二)生平及影响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父亲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他 10 岁学 “诵古文”,后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向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 岁南下漫游,后仕为郎中,多次随驾西巡,还曾出使西南。公元前 108 年,继承父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公元前 104 年,参与订《太初历》替代《颛顼(zhuān xū)历》。后开始撰《史记》,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著书,公元前 91 年完成《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含五个部分约 52.6万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历史,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被尊为 “史圣”。八、字圣(《说文解字》)—— 许慎(一)关键词:东汉、汝南召陵、《说文解字》、五经无双、文字学不朽贡献(二)生平及影响许慎(约 58 年 - 约 147 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生性质朴厚重,潜心学术。他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师从当时名儒,经学造诣深厚,连经学大师马融(卢植、郑玄之师)都对他推崇敬重,时人评价 “五经无双许叔重”,足见其在儒家经典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许慎一生致力于文字学研究,认为当时文字使用混乱、释义模糊,不利于文化传承,遂历经多年搜集、考证,于公元 121 年定稿《说文解字》,并将此书献于朝廷。《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收录汉字 9353 个,重文 1163 个,按部首分类,逐一解释字形、字音、字义,首次建立起汉字的部首检字法与系统的文字理论体系。这部著作不仅规范了东汉时期的文字使用,更为后世研究汉字起源、演变及古汉语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文献依据,奠定了中国文字学的基础。因其对文字学的不朽贡献,许慎被后世尊为 “字圣”,《说文解字》也成为历代学者研究汉字与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影响延续至今。九、纸圣——蔡伦 (一)关键词: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文化传播、四大发明 (二)生平及影响蔡伦(? - 121 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他出身普通,早年入宫成为宦官。入宫后,蔡伦勤奋好学,办事机敏,很快得到提升,负责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管理 。在当时,人们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丝绸等,竹简笨重不便携带,丝绸昂贵难以普及。蔡伦决心改进书写材料,他总结前人经验,带领工匠们反复试验,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为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一系列工艺,终于在公元 105 年制造出了 “蔡侯纸”。这种纸质地轻薄、价格低廉、易于书写和保存,一经问世便迅速得到推广,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 。 蔡伦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造纸术传入日本、欧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书写材料,为这些地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也因此被尊称为 “纸圣” 。 十、谋圣——张良 (一)关键词:秦末汉初谋士、辅佐刘邦、鸿门宴、下邑之谋、功成身退 (二)生平及影响张良(约公元前 250 年 - 公元前 186 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其祖父、父亲先后担任韩国五代相国 。秦灭韩后,张良心怀复国之志,倾尽全力寻求刺杀秦始皇机会,曾在博浪沙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行动,虽未成功,但名声大噪 。 后来,张良在圯(yí)上遇见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日夜研习,智慧谋略得到极大提升。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张良先是投奔刘邦,凭借卓越智谋,为刘邦出谋划策,如在鸿门宴上,张良巧妙周旋,助刘邦虎口脱险;在楚汉相争中,张良提出 “下邑之谋”,为刘邦制定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的战略,扭转战局;还建议刘邦在关键时刻追击项羽,促成垓下之战胜利,为汉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 汉朝建立后,张良深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道理,不贪恋权位,逐渐淡出政治核心,专注于修道养生。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定都关中、册立太子等,张良仍凭借远见卓识,为刘邦提供重要建议,对汉朝初期政治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 十一、书圣——王羲之(一)关键词:《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二王”、东床快婿(二)生平及影响王羲之是东晋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 “书圣” 之称。他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与子王献之合称为 “二王”。16 岁时,郗鉴为女择婿,到王府挑选,王府子弟都精心打扮,唯有王羲之袒腹仰卧于东床,对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鉴见其豁达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 典故由此而来。十二、医圣——张仲景(一)关键词:《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瘟疫防治(二)生平及影响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病频发,南阳地区瘟疫肆虐,他的家族不到十年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疫去世,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目睹百姓苦难,他痛恨统治者腐败,决心钻研伤寒诊治,行医游历各地,将研究付诸实践,历经数十年努力,写成《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集秦汉医药理论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巨著,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他也因此被尊为 “医圣”。其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多部著作,但均已散失。十三、武圣——关羽(一)关键词:《三国演义》,“五虎上将”之首、“义绝”、襄樊之战(二)生平及影响关羽是东汉末年河东郡解县人,早期随刘备辗转,曾被曹操生擒,后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并称 “万人敌”。赤壁之战后,他助周瑜攻南郡曹仁,后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迫使曹操想迁都避其锋芒。但随后曹操派徐晃增援,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为 “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 “关圣大帝”,崇为 “武圣”,《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 “五虎上将” 之首,毛宗岗称其为 “《演义》三绝” 之 “义绝”。十四、草圣——张旭(一)关键词:唐代、狂草、“颠张醉素”、《肚痛帖》《古诗四帖》、观剑悟笔、嗜酒挥毫(二)生平及影响张旭(约 675 年 - 约 750 年),字伯高,唐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世称 “张长史”。他出身门第不低,早年随舅舅陆彦远学书法,初习楷、行书,后专攻草书;创作时极具个性,常酒酣后呼叫狂走再挥毫,还曾观公孙大娘舞剑领悟书法笔势与节奏,形成狂放不羁的 “狂草” 风格。其代表作有《肚痛帖》《古诗四帖》,《肚痛帖》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古诗四帖》纵逸奇幻,均为草书经典。张旭书法在唐代影响深远,吴道子、颜真卿等受其启发,颜真卿曾专程请教笔法;对后世草书发展奠定基础,苏轼、米芾等从中汲取养分,其 “以情驭笔、追求自然” 的理念至今仍为草书创作重要准则,故被尊为 “草圣”。 注意:张旭与怀素二人均被称为 “草圣”。因草书发展至唐代,二人将其推向巅峰:张旭开创狂放的 “狂草” 风格,以酒助创作、师法自然,为草书注入动感与豪情;怀素晚于张旭,同样擅狂草,用笔圆劲流畅,融合个人情感与意境,继承张旭风格又有创新。二人因对草书艺术的极致追求与卓越成就,同获 “草圣” 称号,并称 “颠张醉素”或“张颠素狂”。十五、画圣——吴道子 (一)关键词:唐代画家、壁画创作、吴家样、线条流畅、佛道人物画 (二)生平及影响吴道子(约 680 年 - 759 年),又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年少时孤苦贫困,却早早展现出绘画天赋。起初,吴道子跟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毅然转攻绘画,并迅速掌握绘画精髓,年少便在画坛崭露头角 。 吴道子曾任兖(yǎn)州瑕丘县尉,但不久便辞职,开始在洛阳以壁画创作谋生。因其绘画技艺精湛,开元年间被唐玄宗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等职。在宫廷中,他得以接触丰富艺术资源,绘画技艺越发炉火纯青。吴道子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诸多题材,尤其精于佛道与人物绘画,其壁画创作更是一绝。他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还从公孙大娘舞剑中领悟用笔之道,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使画作线条流畅且富有动感 。 相传,唐玄宗命吴道子去嘉陵江写生,归来后吴道子仅凭记忆,一日便在大同殿壁上绘出嘉陵江三百里旖旎风光,而此前大画家李思训数月才完成同样题材画作,玄宗不禁感叹两人皆技艺超凡。吴道子在大同殿绘制的五条龙,栩栩如生,仿佛能在大雨将至时腾云驾雾。他的作品被后世画师奉为典范,其风格被称为 “吴家样” 。 十六、诗圣——杜甫(一)关键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史”、“李杜”、《杜工部集》、安史之乱(二)生平及影响杜甫(712 年 - 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出身官宦世家,早年漫游各地,后赴长安应试未中,历经仕途困顿。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颠沛流离,曾被困长安,后辗转至成都、夔(kuí)州等地,晚年漂泊于湘鄂一带,最终病逝于湘江孤舟。其诗作收录于《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登高》等。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变迁,尤其聚焦安史之乱中百姓的苦难,被称为 “诗史”。杜甫的诗歌艺术造诣极高,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凝练,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与李白并称 “李杜”,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代表之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典范,其作品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也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重要象征,故被尊为 “诗圣”。十七、茶圣——陆羽 (一)关键词:《茶经》、茶学研究、茶文化传播、实地考察 (二)生平及影响陆羽(约 733 年 - 804 年),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他自幼被遗弃,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于寺庙中。在寺庙里,陆羽虽未接受正规学堂教育,却跟随智积禅师学习识字读书,对茶事也产生浓厚兴趣。长大后,陆羽离开寺庙,开始云游四方。他深入茶区,实地考察茶树生长环境、茶叶采摘制作工艺,与茶农、茶商交流,积累丰富茶学知识。期间,陆羽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如诗僧皎然等,他们常一同品茶论道,这进一步拓宽了陆羽的视野,加深了他对茶的理解 。 经过多年积累与钻研,陆羽于公元 760 年左右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潜心撰写《茶经》。这部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阐述茶及与茶相关知识的专著,涵盖茶的起源、历史、产地、品种、栽培、采制、烹饮、器具等各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唐代及以前的茶学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茶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八、乐圣——李龟年 (一)关键词:唐代乐师、宫廷音乐、羯鼓筚篥、《渭川曲》、传播音乐(二)生平及影响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接受良好音乐熏陶,擅长多种乐器演奏,尤其精通羯鼓、筚篥,同时歌唱技艺也十分高超 。 李龟年凭借卓越音乐才华,受到唐玄宗赏识,成为宫廷乐师,常与兄弟李彭年、李鹤年一起在宫廷中为皇室贵族演奏。他们的表演深受欢迎,李彭年善舞,李鹤年、李龟年则擅长歌唱,兄弟三人共同创作演出的《渭川曲》,成为当时的经典曲目,风靡一时 。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宫廷乐师们的命运也急转直下。李龟年流落江南,在民间继续卖艺为生。一次,他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演唱王维的《相思》《伊川歌》,勾起众人对昔日盛世的怀念,闻者无不落泪。杜甫也曾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遇,感慨万千,写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诗句 。李龟年对唐代音乐发展贡献巨大,他不仅推动宫廷音乐繁荣,还将宫廷音乐传播到民间,促进民间音乐发展,因此被尊称为 “乐圣”。 十九、词圣——苏轼(一)关键词:豪放派、“苏辛”、“苏黄”、“欧苏”、《江城子 密州出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二)生平及影响苏轼是北宋眉州眉山人,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领域均有高成就。诗题材广、风格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书法为 “宋四家” 之一,还擅画墨竹等。在词的创作上,他破除诗尊词卑观念,提高词的地位,突破词为艳科的局限,扩大创作视野,开创豪放词风,《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其最早豪放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寄寓人生思考,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有《东坡七集》等传世,被尊为 “词圣”。二十、曲圣——关汉卿 (一)关键词:元杂剧作家、《窦娥冤》、社会现实、语言艺术、戏曲典范 (二)生平及影响关汉卿(约 1234 年 - 约 1300 年),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在元杂剧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与戏班艺人密切往来,对民间疾苦、社会百态有着深刻洞察 。 关汉卿创作大量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涵盖爱情婚姻、社会矛盾、历史故事等诸多方面。其代表作《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含冤受屈,被昏官冤杀的悲惨故事,深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与腐败,歌颂窦娥的反抗精神。《救风尘》塑造了机智勇敢的赵盼儿形象,展现底层妇女的智慧与善良;《望江亭》则围绕谭记儿智斗权贵杨衙内展开,情节跌宕起伏 。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擅长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对元杂剧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后世戏曲创作树立典范,被后人尊称为 “曲圣”。 二十一、鬼圣——蒲松龄 (一)关键词: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谈狐说鬼、反映社会现实、科举失意(二)生平及影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为蒲松龄所写的对联。蒲松龄(1640 年 - 1715 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书香家庭,自幼聪慧,热衷科举,19 岁时参加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名震一时。然而,此后的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屡试不第 。长期的乡村生活,使蒲松龄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以民间传说、奇闻轶事为蓝本,以谈狐说鬼的方式,创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中,有美丽善良的狐仙,如《婴宁》中的婴宁,天真烂漫,笑声爽朗;有正义勇敢的鬼怪,如《席方平》中的席方平,为父申冤,不惧强权,在地府受尽折磨却始终不屈。通过这些奇幻故事,蒲松龄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人性的善恶。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中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为他对鬼怪的描写入木三分,所以被称为“鬼圣”。二十二、药圣——李时珍(一)关键词:《本草纲目》、27 年编撰、医药学家、《奇经八脉考》(二)生平及影响李时珍是明代湖北蕲(qí)春人,出身医生世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是当时名医。他自幼热爱医学,弃儒学医,23 岁随父学医,医名日盛。行医和读古典医籍时,发现古代本草书有错误,决心重编。自 1565 年起,他到多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拜各类人为师,参考 925 种书籍,记录上千万字笔记,历经 27 个寒暑,三易其稿,1590 年完成 192 万字的《本草纲目》,还对脉学有研究,著有《奇经八脉考》等。去世后被明朝廷敕封为 “文林郎”,后世尊为 “药圣”,《本草纲目》1596 年在金陵正式刊行。填空题(一)中国古代圣人对应1.【2019 六年级下 全国专项练习】课外常识。孔子被称为“文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请选择(孟轲 陆羽 杜康 吴道子 关羽 张仲景)亚圣( 孟轲 ) 医圣( 张仲景 ) 武圣( 关羽 )画圣( 吴道子 ) 酒圣( 杜康 ) 茶圣( 陆羽 )【详解】亚圣(孟轲):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所以被尊称为 “亚圣”。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对后世医学影响极大,因此被尊为 “医圣”。武圣(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忠肝义胆,被后世尊为 “武圣”,与 “文圣” 孔子齐名。画圣(吴道子):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绘画技艺高超,擅长佛道、人物、山水等题材,画风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被尊称为 “画圣”。酒圣(杜康):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酿酒始祖”,后世将杜康尊为 “酒圣”,酒也常以 “杜康” 代称。茶圣(陆羽):陆羽是唐代茶学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被尊为 “茶圣”。【2019-2020 五年级上 全国单元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圣人”,你知道吗?诗圣——( 杜甫 ) 谋圣——( 张良 ) 茶圣——( 陆羽 )酒圣——( 杜康 ) 书圣——( 王羲之 ) 史圣——( 司马迁 )【详解】诗圣(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内容深刻,艺术精湛,被称为 “诗史”,本人也被尊为 “诗圣”。谋圣(张良):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在诸多关键事件中出谋划策,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尊为 “谋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被尊为 “书圣”。史圣(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被尊为 “史圣”。【2021-2022 六年级下 全国期中测】知识拓展:孔子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各指谁?亚圣( 孟轲 ) 诗圣( 杜甫 )医圣( 张仲景 ) 画圣( 吴道子 )书圣( 王羲之 ) 茶圣( 陆羽 )兵圣( 孙武 ) 纸圣( 蔡伦 )史圣( 司马迁 ) 武圣( 关羽 )【详解】亚圣(孟子):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诗圣(杜甫):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医圣(张仲景):根据多年行医的经验加上前人医书的药方著有《伤寒杂病论》,在医学上的造诣和成就也是空前的。画圣(吴道子:他作品多,题材广,作画技巧的高妙神速。书圣(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很高,而且更因为其书法背后的个人品质,具有萧放旷达的魏晋风度。茶圣(陆羽):精于茶道,并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兵圣(孙武):除了他的军事战绩卓越外,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 ——《孙子兵法》,在军事概括、总结了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以及军事观点和治军观点,为后世兵家推崇。纸圣(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 “蔡侯纸”。史圣(司马迁):写一部史书,作为自己至高的理想,即使身陷囹圄,遭受不堪之辱,他仍矢志不渝,最终实现了父亲的遗愿。武圣(关羽):年过六旬的他,在长时间的围城对峙后,依然能够水淹七军、斩杀年轻悍将庞德、活捉魏五子良将于禁。他不仅仅是老当益壮,更是有着远超一般猛将的智谋韬略。4.【2021-2022 六年级下 专项练习】中国的圣人。(1)茶圣( 陆羽 ) (2)乐圣( 李龟年 )(3)药圣( 李时珍 ) (4)医圣( 张仲景 )(5)曲圣( 关汉卿 ) (6)鬼圣( 蒲松龄 )(7)武圣( 关羽 ) (8)七绝圣手( 王昌龄 )【详解】至圣:说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由于儒家在封建统治者眼中的特殊地位,孔子及其门人与再传子弟,被后世帝王封公封圣,享受了莫大荣誉。其中,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亚圣:指的是孟子,他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孟子还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木圣: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 “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 “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 1802 号小行星命名为 “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兵圣: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被尊称为 “兵圣”,他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孙武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在柏举之战中,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诗圣:诗圣是杜甫,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 “李杜”。有句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中的 “李杜” 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琊,定居山阴。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王羲之书法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 “王右军”。草圣:指的是唐朝书法家张旭。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舅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 “张长史”。画圣:吴道子的作画水平之高,年轻的时候便被唐玄宗所赏识,召到长安京城内作画。吴道子在随驾唐玄宗去泰山的时候,与陈闳、韦无忝两人一起绘制了《金桥图》。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的勇于创作。文学常识1.【2020 六年级下 全国专项练习】文学常识填空。(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王昌龄 )、( 高适 )等;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有( 王维 )、( 孟浩然 )、( 韦应物 )等。(2)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诗圣——(杜甫)、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七绝圣手——(王昌龄)(3)元曲四大家指( 关汉卿 )、( 马致远 )、( 郑光祖 )、( 白朴 )(4)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详解】第 (1) 题——唐代边塞诗派:边塞诗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等为主要内容,风格雄浑豪放。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如《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的边塞诗多写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战士的豪情,像《燕歌行》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复杂场面。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奇特的想象描绘边塞雪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展现出边塞的雄浑壮阔。山水田园诗派:该诗派多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美好、闲适恬淡的生活。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营造出清幽的山水意境;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体现田园生活的质朴;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描绘出自然山水的灵动之美。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美,二人的诗作在唐代山水田园诗领域具有典范意义。第 (2) 题——至圣(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深远影响,被尊为 “至圣”。亚圣(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所以被称为 “亚圣”。诗圣(杜甫):杜甫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内容深刻,艺术精湛,被称为 “诗史”,本人也被尊为 “诗圣”。词圣(苏轼):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题材广泛,意境开阔,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为 “词圣”。文圣(散文,欧阳修):欧阳修在文学创作、文坛领导等方面成就斐然,是宋代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被尊为 “文圣”。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写得极为出色,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像《芙蓉楼送辛渐》等诗作广为流传,因此有 “七绝圣手” 的美誉。第 (3) 题——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经典之作;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萧瑟的秋景与游子的思乡之情;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情节曲折,富有浪漫色彩;白朴的《梧桐雨》则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情感深沉。第 (4) 题——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 “功名富贵” 的不同表现,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批判,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连线题(一)人物与圣人称号1.【2022-2023 六年级上 全国单元测】将下列的人名与他们的称呼用线连起来。(1)画圣 a.关羽(2)酒圣 b.孔丘(3)书圣 e.吴道子(4)文圣 d.杜康(5)武圣 e.王羲之【详解】(1)画圣 ——e(吴道子):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技艺高超,擅长佛道、人物、山水等题材,其画风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被尊称为 “画圣”。(2)酒圣 ——d(杜康):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酿酒始祖”,后世将杜康尊为 “酒圣”,酒也常以 “杜康” 代称。(3)书圣 ——e(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被尊为 “书圣”。(4)文圣 ——b(孔丘):孔丘即孔子,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 “文圣”。(5)武圣 ——a(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武艺高强、忠肝义胆,被后世尊为 “武圣”,与 “文圣” 孔子齐名。(二)名医成就与尊称1.【2024-2025 六年级上 全国单元测】开阔视野。中医被称为“国粹”,与西方讲究化学药物治疗不同,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因病施治。在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名医,每个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曾经熠熠生辉,著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医学名著。请将下列名医的主要成就和人们对他们的尊称连线。华佗 《千金要方》 药圣张仲景 《本草纲目》 药王孙思邈 《伤寒杂病论》 外科鼻祖李时珍 麻沸散 医圣【详解】华佗:华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妇、儿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是中医外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因此,华佗被后人尊称为 “外科鼻祖”。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杰出医学家,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 “六经分类” 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因此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孙思邈: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在药学、医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典籍,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历经二十七年,完成了 192 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医药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被誉为 “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因此被后人尊称为 “药圣”。三、选择题1.【2021 六年级下 专题练习】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圣”的是( D )A.孙思邈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本题中中国历史上被誉为 “药圣” 的是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 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 1593 年)。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故选 D。2.【2023-2024 六年级上 期末测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煮酒论英雄、扈三娘比武招亲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B.《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C.“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一回目出自《红楼梦》。D.在《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被后人尊称为“武圣”的英雄是关羽。【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理解。A.“煮酒论英雄” 是《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情节,并非《水浒传》;“扈三娘比武招亲” 是《水浒传》里的故事,该选项存在错误内容。故选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