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5节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知识梳理】1. 厨房中典型物态变化的示例:(1) 鱼、肉在冰箱冷冻室冻得很结实,是________现象;从冰箱冷冻室取出鱼、肉解冻,是________现象。 (2) 高温锅中的油渐渐减少,是________现象;油烟机面板上的油滴渐渐变大,是________现象。 (3) 从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有霜,是________现象。 2. 厨房中的物态变化特点的运用:(1) 粽子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煮熟的食品,采用大火力________加热到沸腾,小火力维持水的________沸腾直到煮熟。 (2) 运用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形成“炸”“煮”等不同的烹饪方式。 (3) 运用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蒸”的烹饪方式,同时防止水蒸气__________烫伤。【随堂练习】1. 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 小华和奶奶炸春卷时,不小心把筷子上的水滴入油锅,油星四溅,且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此时油的温度高于水的________,水入油后,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突破油的包围扩散到空气中时,便发出响声。3. 小华盛饭时提起锅盖,发现锅盖内侧有水,锅盖上水的形成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熔化后液化 D. 先凝固后汽化4. 如图所示,制作炸豆腐时,将豆腐放入油锅中能听到“呲啦”声,该现象是由于豆腐中的水分遇到热油发生了( )A. 熔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固【基础过关】1.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煮鸡蛋用水煮,而油条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不同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填“沸点”或“熔点”)不同。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效果好,这是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2. 小王正在洗手,妈妈叫他把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拿出来。当他把冻肉送到厨房里时发现手和冻肉粘在一起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小王正要用力把手与冻肉撕开,有经验的妈妈告诉他,赶紧放到水里,一会儿就会自动分开了,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3. 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__,产生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4. 蔬菜装袋放入冰箱中,可有效减慢蔬菜中水分的( )A. 液化 B. 升华 C. 汽化 D. 凝固5. 如图所示,厨房油烟机的面板上常有许多小油滴,这些油滴的形成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和凝华 B. 汽化和液化C. 熔化和凝固 D. 熔化和凝华6. 端午佳节,粽香万里。小明两次煮粽子,第一次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A.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D.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能力进阶】7. 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B. 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C. 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D. 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8. 如图所示的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使得众口可调、老少皆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冻肥牛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该过程需要吸热B. 汤汁沸腾后,改用更大的火加热,汤汁温度继续升高C. 手不能太靠近蒸气,因为蒸气液化放热会烫伤皮肤D. 在煮食物的过程中,汤汁会越来越少,该过程需要不断吸热9. 如图所示,将盛有汤料和水的炖盅浸在大煲的水中,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若汤和水的沸点相同,当煲中的水持续沸腾时,炖盅中的汤的温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水的沸点,最终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10.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所示。他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1) 靠近壶嘴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________(填物质的物态)。(2) 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3) “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什么都看不见了。11. 厨房里处处都有物态变化。(1) 图甲是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手上的水________的原因。 (2)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光滑细嫩的冻豆腐涮火锅必备,它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如图乙),小孔是豆腐里的水________________(填“先凝固后汽化”“先汽化后凝华”或“先凝固后熔化”)而形成的。(3) 端上来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如图丙所示,这是利用干冰________吸热。 12. 小明帮妈妈煮饺子时发现,水沸腾时,用铁勺从锅中盛出一部分水,勺中的水就不再沸腾了(如图甲);再将这勺水放入锅中时(注意,不是倒入),虽然锅里的水依旧沸腾着,勺子里的水却不会沸腾(如图乙)。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锅边的“白气”是水汽化所形成的B. 图乙中,适当调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腾C. 图乙中勺子里的水虽没有沸腾但温度可达沸点D. 图乙中,锅中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持续升高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凝华;2、快速;缓慢;沸点;液化放热;【随堂练习】1、液化;放热;汽化;2、沸点;汽化;3、B;4、B;【基础过关】1、沸点;熔化;2、凝固;熔化;3、沸腾;液化;放出;4、C;5、B;6、D;【能力进阶】7、D;8、B;9、能;不会;10、气态;液化;汽化;11、凝华;凝固;先凝固后熔化;升华;12、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