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素能测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素能测评(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练习:《第三章 物态变化》素能测评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 等第______
《第三章 物态变化》素能测评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温度最接近4℃的是 (  )
A.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 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 刚温好牛奶的温度
2. 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3. 下列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 (  )
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节气”谚语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节气”谚语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露闹天,闹到立冬”——“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5. 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 能沸腾
B. 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 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6. 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7. 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
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 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8. 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主要是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这主要是因为 (  )
A. 干冰熔化放热 B. 干冰汽化吸热
C. 干冰升华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9.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瓶装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下表中是这些有机物在标准状态下的沸点温度,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的底部常有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能包含下表中的(  )
物质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沸点/℃ -88.6 -42.1 -0.5 36 -103.7 -47.7 -6.9 30
A. 乙烷和乙烯 B. 丙烷和丙烯
C. 丁烷和丁烯 D. 戊烷和戊烯
10. 小明通过实验寻找冰熔化时需要吸热的证据。在图示两个相同的保温容器中放入同样的适量的温水,然后向甲容器中加冰块,向乙容器中加水,待冰熔化完,比较甲、乙容器中的水温。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对于后加入的冰块和水,应满足(  )
A. 质量相同,冰块的温度低于0℃
B. 质量相同,冰块和水的温度均为0℃
C. 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大,两者温度相同
D. 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小,两者温度相同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 如图所示为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______℃,此时读数为_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人的正常体温。
12. 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观察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其凝固过程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3. 某空调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地发生液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4. 如表所示为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则在-220℃时,氮处于______态;在寒冷的北极地区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酒精的沸点比较低,因此保存酒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
物质 氮 水银 酒精
熔点/℃ -210 -39 -117
沸点/℃ -196 357 78
15. 如图所示为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 实验探究题(共32分)
16. (12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_(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 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态。
(4) 另一名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是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17. (10分)为了观察水的沸腾,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图中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选了一套来完成实验(已知外界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1) 最后安装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 该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并使水持续沸腾了数分钟。经观察,图丙中______(填“①”或“②”)是水沸腾前的气泡上升情况。
(3) 实验中,当水温接近90℃时,他们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丁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以判断该组同学选择的是________套装置。
(4) 分析图丁可知,该小组同学将水从90℃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18. (10分)小明同学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 通过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明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所示,并控制使它们的_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图b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4)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综合应用题(10分)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如表所示(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一种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 根据已学知识,晶体凝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表可知,混合液中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 30% B. 40% C. 60% D. 90%
(3) 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C;3、D;4、C;5、A;
6、B;7、B;8、C;9、D;10、B;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0.1;高于;38.9;
12、50;固液共存态;不变;
13、放热;压缩体积;
14、固;不能;低温、密封;
15、液化;凝华;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合理即可);
三、 实验探究题(共32分)
16、碎冰;受热均匀;-2;晶体;固液共存;不正确;
17、温度计;②;乙;所用水的质量较大;停止加热;
18、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A、C;表面积;液体的种类;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合理即可);
19、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先降低后升高;B;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