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3级入学摸底测试高2023级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原子物理知识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C.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0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D.对于一个特定的氡原子,只要知道了半衰期,就可以准确地预言它将在何时衰变2.汽车的设计、竞技体育的指导、宇航员的训练等多种工作都会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2ta/(m-s-2)度)是加速度变化量△a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j=A。,它的方向与物体加△t12345t/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A.t=3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3~5s内做反向加速运动C.t=1s时和t=5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D.t=2s时和t=4s时急动度等大反向3.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α、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均受四个力B.α、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C.α、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D.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物体b先开始滑动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距月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正常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嫦娥一号”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RR+hB.“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速度为√g(R+h)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πR'gD.“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角速度为V(R+h)高三物理试题第1页,共4页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上有光滑半圆弧轨道,轨道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端由静止下滑,则在小滑块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A.物体与小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B.物体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mC.物体一直向左运动,小滑块到达B点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零MD,小滑块和物体的对地位移之比为”77777777777777777777M6.如图所示,质量为1.6kg、半径为0.5m的光滑细圆管用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的直径略小于细圆管的内径(内径远小于细圆管半径)。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4=1g、mB=2kg。某时刻,小球A、B分别位于圆管最低点和最高点,且A的速度大小为V4=3ms,此时杆对圆管的弹力为零,则B球的速度大小Vs为(g=10m/s2)(A.2 m/sB.4 m/sUA—AC.6 m/sD.8 m/s7.如图所示,粗糙的正方形斜面ABCD与水平面间的夹角0=30°,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与对角线BD平行的恒力F作用,恰好能沿斜面的对角线AC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V因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vC.恒力F的大小为V2D.恒力F的大小为2mg二、多项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6分,选对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关于光电效应的四个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UoE.↑强光(黄)黄光弱光(黄).蓝光U。0Uor Uo o丙丁A.图甲是截止电压U6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求得普朗克常量h=be2aB.图乙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关系图像,则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虚线的小C.图丙是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D.图丁是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电压越高则光电流越大9.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0不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探究小球在接触弹簧后向下的运动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作出小球所受弹力F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77777777h+xo h+2x 3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乙A.当x=h+x。时,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B.从x=h到x=+2xo过程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减小C.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等于2mgD.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mgh+mg2高三物理试题第2页,共4页物理阶段一参考答案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有两个及以上正确答案,全部正确得4分,正确但不完整得2分,有错不给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C D C B B AC AD BD三、实验题(满分16分,13题每空2分共8分,14题同)11. 【答案】(1)AC;(2)B(3)不能;(3)C【详解】(1)A.根据实验原理,为了保证同一次实验中两次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条需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故A正确;B.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绳夹角要适当,故B错误;C.为了减小拉力方向确定的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C正确;D.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三次拉橡皮筋,也能完成本实验,故D错误。故选AC。(2)图甲(b)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3.00N、F2=4.00N,根据共点力的合成,则两拉力的合力大于5.00N,因此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出F1、F2的合力;(3)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为合力的实际值,一定沿橡皮筋方向;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合力为理论值,不一定沿橡皮筋方向。故选C。12. (1) C (2) C (3) 0.16 (4) B四、计算题(本题共4题,共43分。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和步骤,只给出答案不予给分)14.(8分)解析:(1)封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即=解得T2=291.2 K,即t2=18.2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p0·ΔV=-1.92 J,解得ΔU=1.08 J。即气体内能增加了1.08 J。答案:(1)18.2 ℃ (2)增加了1.08 J14(1)解: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最大速度由 可知,匀加速结束时汽车的牵引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2)解:汽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由 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对汽车由动能定理得解得15,(1)4m/s;(2)2.375s;(3)见详解(1)从A到B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从A到B过程匀加速运动解得(2)A到B阶段运动时间C到D阶段运动时间D到E阶段运动时间则运动总时间(3)小物块在传送带上有相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假设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由得假设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由得则当时则当时则当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理答案.docx 物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