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思维导图哲学(第1课)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唯物辩证法(第3课)社会历史观(第5课)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文化(第三单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2.1世界的物质性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2、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自然界的物质性(p17-18)一、自然界的物质性(p17-18)1、自然界的物质性(p17)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哲学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议学任务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的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探究: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性呢?以上事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无论它们是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都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多么特殊的自然现象,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客观实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来吗?人类是由女娲制造出来的吗?自然界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圣经》上说,上帝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上帝创世说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p17-18)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盘古开天辟地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p17-18)2.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p17)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大概已有46亿年了现在地球处于中年约还有50亿年寿命!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前产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一、自然界的物质性(p28)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3.自然界是物质的(p28)自然界的物质性给我们的启示: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例如转基因食品、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码头……有人产生疑问,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请谈谈你的观点。不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风车要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利用地热建立的 玻璃温室4.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2、物质的概念(p18)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唯一属性:客观实在性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②客观存在=物质现象+精神(意识)现象③“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物质客观实在自然界人的思维客观存在人类社会物质+意识(3)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关 系 物 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区 别 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 物质的具体表现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 客观实在性、个别特性、可知性、暂时性、有限性等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联 系 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客观实在性 (物质性)共性:自然界:山川、河流、森林、原野、原子、磁场、光……人类社会:战争、和平、生产、消费、阶级、国家、政党……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性可知性共同属性、唯一特性不论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所以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 物质的概念(p18):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p17-1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p29)客观实在(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它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不等于思考:桌子是不是哲学上说的物质?答案:不准确,桌子是属于物质范畴,但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种物质现象。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混淆二者、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了整个世界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只涉及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涉及一部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特征。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哲学上的物质概念VS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水果(1)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2)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具体表现抽象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动物抽象具体表现物 质物质的具体形式抽象具体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18-19)人是怎么来到世间的,一直存在各种传说,你是怎么看的呢?劳动起决定性作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从产生看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18-19)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客观的、物质的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从构成看 (p19)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怎么产生的?人类的进化史: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讨论: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18-19)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p19)(从产生上看)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雏形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p30)(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客观性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因素有什么特点?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的自然条件,是大自然中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口因素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3.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p30) (从发展上看)生产方式2.从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从发展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0)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21)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2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低等生物植物向阳(刺激感应)第二阶段:思维着的精神(人类意识)人第四阶段:(简单反应特性)无机物第一阶段:动物动物的反射(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水滴石穿(1)(从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p19)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结论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她们刚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晚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只知道饥饿的时候觅食,饱的时候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p20)人脑是高度发达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人脑≠大脑≠电脑)≠大脑≠动物脑≠电脑人脑3、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从本质、内容上)(p20-2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厂房和机器原材料产品(意识)意识产生的三个条件:客观存在实 践人 脑易混易错提醒1、意识在性质上有正确与错误之分2、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3、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判断: 误认为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意识。√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1.从起源看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看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结论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归纳总结哲学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1)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2)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世界物质性原理简单反应刺激反应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思考:(1)自然界中的事物受到刺激有反应吗?(2)这些反应与人意识产生有什么联系?三、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p19-21)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三、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p19-21)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某些动物很聪明,那么这些动物的心理能称之为人的意识吗?为什么?工具文字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劳动促使人思考问题,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更说明了这一点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性像狼,吃生食,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狼孩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总结: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统一性原理p30)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课堂小结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的含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