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 电源和电流(课件+学案+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1 电源和电流(课件+学案+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电源和电流
1




1.了解形成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
2.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和方向,会用公式I=分析问题(重点)。
3.会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了解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重难点)。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一、电源
二、恒定电流
三、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课时对点练
四、电池的容量
< 一 >
电源
1.如图所示,用导线H连接两个分别带正、负电荷的导体A、B,导线H中的电荷将如何移动?导线中有无电流?
答案 A、B之间有电势差,电子将从B导体移动到A导体,能形成电流。
2.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两导体的电荷量如何变化,A、B之间的电势差如何变化,自由电子会一直运动吗?能否形成持续的电流?
答案 B失去电子,A得到电子,A、B之间的电势差很快消失。当A、B之间的电势相等时,电子将不再运动,导线中也无电流。
3.如图所示,如果想让导线中有持续的电流,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装置?
答案 导线中若要有持续电流,需要这样一个装置P,该装置能把电子从A搬运到B,使导体A、B间始终存在电势差,使得电路中电流能够持续存在。
1.电源的定义:在电源内部把电子从电源 搬运到电源 的装置就是电源。
2.电源的作用:使导体两端始终存在一定的 ,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梳理与总结
正极
负极
电势差
返回
< 二 >
恒定电流
1.导线内的电场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2.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自由电荷会做什么样的运动?
答案 加速运动。
3.自由电荷会在导体中一直加速吗?
答案 不会一直加速,会有一个稳定状态。因为除了恒定电场的作用,自由电荷在运动过程中还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碰撞从而减速,因此大量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随时间变化。
1. 、 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2.电流的定义式:I=,其物理意义: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__________,是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1)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而不是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2)横截面选取是任意的,电流大小与所选横截面大小无关。
(3)用该式计算出的电流是时间t内的平均值。对于恒定电流,电流的瞬时值与平均值相等。
梳理与总结
大小
方向
单位
电荷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 A= mA= μA。
4.电流的方向:规定为 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
注意:(1)电流虽然有方向,但它是标量,其计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2)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电源正极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由电源负极到正极。
103
106
正电荷
相反
(1)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  )
(3)对于导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为零,电流也必为零。(  )
×


 (来自鲁科教材改编)如图,在2 s内通过金属导体某截面S的电子总电荷量大小为5 C,则该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2.5 A 向右 B.10 A 向右
C.2.5 A 向左 D.10 A 向左
例1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向左,电流大小I==2.5 A,故选C。
 (来自教科教材改编)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溶液,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从A到B,负离子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从B到A
B.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
C.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例2

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都是从A到B,电流不会相互抵消,故A、B错误;
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电荷量q=n1e+n2e=(n1+n2)e,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得I=,故C错误,D正确。
拓展 在例2中,若在1 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横截面,已知e=1.6×10-19 C,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为多大?
答案 3.2 A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I'= A=3.2 A。
1.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q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
2.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q为正、负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总结提升
返回
< 三 >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来自鲁科教材改编)如图所示为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长为l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q。则: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全部通过横截面D所用的时间t=___。导体内的自由电
荷总数N= ,总电荷量Q=Nq=_____,此导体中的电流I=____= 。
nlS
nlSq
nqSv
已知铜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n=8.4×1028 m-3,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现将一根横截面积S=1.6×10-3 m2的铜棒接入电路并通有2×103 A的电流,求: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3
答案 9.3×10-5 m/s
由I=neSv得,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v=≈9.3×10-5 m/s。
 (来自鲁科教材)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就能存在持续电流
B.金属导体内的持续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导体内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的
C.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
D.在金属导体内当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它们的热运动就消失了
例4

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为: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及导体两端有持续电压,故A错误;
金属导体内的持续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导体内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的,故B正确;
电流的传导速率为导体中电场传播的速率,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无关,故C错误;
电子定向移动的同时,热运动同样存在,故D错误。
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的数量级一般为10-4 m/s。
2.自由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于热运动,自由电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故不能形成电流,常温下自由电子无规则热运动速率的数量级为105 m/s。
总结提升
3.电场传播速率(或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闭合开关的瞬间,电路中各处以真空中光速c建立恒定电场,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路中各处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开始定向移动,整个电路也就几乎同时形成了电流。
总结提升
返回
< 四 >
电池的容量
某充电宝信息如图所示,其中20 000 mA·h代表哪个物理量?
答案 由q=It知,表示电荷量。
1.定义:电池放电时输出的总电荷量。
2.单位:“安时”(A·h)或“毫安时”(mA·h)。
梳理与总结
 (来自教材)某手机的说明书标明该手机电池容量为4 000 mA·h,待机时间为22 d,请估算该手机的待机电流有多大。说明书还标明,用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时间是17 h,请估算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几倍(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 某手机说明书(节选)
例5
答案 7.58×10-3 A 31.0倍
…… 手机类型 智能手机、4G手机……
屏幕分辨率 1 920×1 080像素(FHD)
电池容量 4 000 mA·h
电池类型 不可拆卸式电池
…… 待机时间 22 d
……
4 000 mA·h=4 A·h,手机的待机电流I1= A≈7.58×10-3 A;
手机播放视频的电流I2= A
则≈31.0,即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31.0倍。
返回
< 五 >
课时对点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B B D 见解析 AC A AD
题号 8 9 10 答案 D (1)1 000 m (2)1.5×1012 J (3)5×104 A A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点一 电源与电流
1.(多选)关于电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B.电源的作用是将自由电荷从电路一端搬运到另一端
C.电源的作用是能为电路持续地提供自由电荷
D.电源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
基础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电源的作用是将自由电荷从外电路的一端搬运到另一端,保持外电路两端有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A、B正确;
导体中本来就有自由电荷,电源的作用不是为电路持续地提供自由电荷,C错误;
自由电荷本身也做无规则的运动,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有持续的电势差,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D错误。
2.(来自教材)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 s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 C,则流经小灯泡的电流是
A.0.25 A B.0.3 A
C.3 A D.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I= A=0.3 A,故选B。
3.(2024·杭州市高二期中)如图是一次利用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该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5 μF,如果充电后电容器的电压为4.0 kV,电容器在5.0 ms内完成放电,则
A.放电后,电容器的电容为零
B.该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一定为4.0 kV
C.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0.12 A
D.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12 A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所带电荷量无关,则放电后,电容器的电容仍为15 μF,故A错误;
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其外壳上标的电压,不一定是4.0 kV,故B错误;
放电前,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为Q=CU=15×10-6×4.0×103 C=0.06 C,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I= A=12 A,故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4.(来自教材)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50 μA, 在3.2 s内通过这条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多少库仑? 有多少个电子通过该横截面?(已知e=1.6×10-19 C)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答案 见解析
通过该横截面的电荷量q=It=50×10-6×3.2 C=1.6×10-4 C
通过该横截面的电子数n==1×1015。
考点二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5.(多选)(来自鲁科教材)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导线中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 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A.nvSt B.nvt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在t时间内,以速度v移动的电子在金属导线中经过的长度为vt,由于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则在t时间内,电子经过的导线体积为vtS。又由于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vSt,故A正确;
由于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则在t时间内,流经导线的电荷量为It,而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则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故C正确。
考点三 电池的容量
6.石墨烯因为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强度和独特的二维结构,在工业界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并在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假设某手机石墨烯电池容量为5 000 mA·h,充满电的时间为6 min,则充电电流为
A.50 A B.5 A C.500 mA D.50 mA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手机石墨烯电池容量为5 000 mA·h,充满电的时间为6 min,6 min=0.1 h,则充电电流I==50 000 mA=50 A,选A。

7.(多选)(来自粤教教材)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之比为Sa∶Sb=1∶2。已知5 s内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a的横截面,则(已知e=1.6×10-19 C)
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0.16 A
B.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32 A
C.5 s内有10×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
D.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移动的速率之比va∶vb=2∶1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能力综合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由I=可知,流经导线a、b的电流为I== A=0.16 A,A正确,B错误;
a、b串联,故5 s内也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b的横截面,C错误;
由I=neSv及Sa∶Sb=1∶2,可得 va∶vb=2∶1,D正确。
8.超级电容车外观与普通无轨电车相似,只是头上不见了两根“辫子”。电车底部装了一种超级电容,车辆进站后的上下客间隙,车顶充电设备随即自动升起,搭到充电站的电缆上,完成充电。其显著优点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用的超级电容器,规格为“48 V 3 000 F”,放电电流为1 000 A,漏电电流为10 mA,充满电所用时间为3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电流为480 A
B.放电能持续的时间超过10分钟
C.若汽车一直停在车库,则电容器完全漏完电,
时间不会超过100天
D.充满电后所储存电荷量是手机锂电池“4.2 V 1 000 mA·h”的40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根据规格可知,充满电时电荷量Q=CU=144 000 C,充电电流为I1==4 800 A,故A错误;
放电电流为1 000 A,忽略漏电电流,放电能持续的时间t2==144 s<3 min,故B错误;
电容器完全漏完电的时间t3==14 400 000 s≈166.7天,故C错误;
手机锂电池“4.2 V 1 000 mA·h”的电荷量为Q'=3 600 C,则=40,故D正确。
9.(来自鲁科教材)若距地面高约2 km的空中有两块乌云,它们因与空气摩擦带电,致使两块乌云之间的电势差约为3×109 V且保持不变。已知空气的电场强度达到3×106 V/m将被击穿放电,请对以下问题进行估算。
(1)当两块乌云相距多少米时会发生电闪雷鸣?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答案 1 000 m
由E=得d= m=1 000 m。
(2)若某次闪电,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荷量为500 C,可释放多少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答案 1.5×1012 J
释放的能量E能=qU=500×3×109 J=1.5×1012 J。
(3)这次放电现象历时约0.01 s,则其平均电流约为多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答案 5×104 A
由电流的定义式得I= A=5×104 A。
10.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电子以光速的百分之一运动而形成10 mA的电流时,则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c=3×108 m/s,e=1.6×10-19 C)
A.5×1012个 B.5×1011个
C.1×1012个 D.1×1014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尖子生选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电子运动一周的时间t= s=8×10-5 s,根据I=,得电荷量q=It=0.01 A×8×10-5 s=8×10-7 C,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n=个=5×1012个,故A正确,B、C、D错误。
返回
本课结束



章1 电源和电流
[学习目标] 1.了解形成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2.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和方向,会用公式I=分析问题(重点)。3.会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了解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重难点)。
一、电源
1.如图所示,用导线H连接两个分别带正、负电荷的导体A、B,导线H中的电荷将如何移动?导线中有无电流?
2.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两导体的电荷量如何变化,A、B之间的电势差如何变化,自由电子会一直运动吗?能否形成持续的电流?
3.如图所示,如果想让导线中有持续的电流,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装置?
1.电源的定义:在电源内部把电子从电源   搬运到电源   的装置就是电源。
2.电源的作用:使导体两端始终存在一定的      ,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二、恒定电流
1.导线内的电场是如何形成的?
2.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自由电荷会做什么样的运动?
3.自由电荷会在导体中一直加速吗?
1.    、    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2.电流的定义式:I=,其物理意义: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是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1)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而不是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2)横截面选取是任意的,电流大小与所选横截面大小无关。
(3)用该式计算出的电流是时间t内的平均值。对于恒定电流,电流的瞬时值与平均值相等。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 A=     mA=     μA。
4.电流的方向:规定为      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
注意:(1)电流虽然有方向,但它是标量,其计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2)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电源正极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由电源负极到正极。
(1)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
(3)对于导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为零,电流也必为零。(  )
例1 如图,在2 s内通过金属导体某截面S的电子总电荷量大小为5 C,则该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5 A 向右 B.10 A 向右
C.2.5 A 向左 D.10 A 向左
例2 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溶液,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从A到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从B到A
B.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
C.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拓展 在例2中,若在1 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横截面,已知e=1.6×10-19 C,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为多大?
1.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q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
2.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q为正、负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三、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如图所示为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长为l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q。则: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全部通过横截面D所用的时间t=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总数N=    ,总电荷量Q=Nq=    ,此导体中的电流I==      =    。
例3 已知铜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n=8.4×1028 m-3,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现将一根横截面积S=1.6×10-3 m2的铜棒接入电路并通有2×103 A的电流,求: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4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就能存在持续电流
B.金属导体内的持续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导体内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的
C.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
D.在金属导体内当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它们的热运动就消失了
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的数量级一般为10-4 m/s。
2.自由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于热运动,自由电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故不能形成电流,常温下自由电子无规则热运动速率的数量级为105 m/s。
3.电场传播速率(或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闭合开关的瞬间,电路中各处以真空中光速c建立恒定电场,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路中各处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开始定向移动,整个电路也就几乎同时形成了电流。
四、电池的容量
某充电宝信息如图所示,其中20 000 mA·h代表哪个物理量?
1.定义:电池放电时输出的总电荷量。
2.单位:“安时”(A·h)或“毫安时”(mA·h)。
例5 (来自教材)某手机的说明书标明该手机电池容量为4 000 mA·h,待机时间为22 d,请估算该手机的待机电流有多大。说明书还标明,用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时间是17 h,请估算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几倍(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 某手机说明书(节选)
……
手机类型 智能手机、4G手机……
屏幕分辨率 1 920×1 080像素(FHD)
电池容量 4 000 mA·h
电池类型 不可拆卸式电池
……
待机时间 22 d
……
答案精析
一、
1.A、B之间有电势差,电子将从B导体移动到A导体,能形成电流。
2.B失去电子,A得到电子,A、B之间的电势差很快消失。当A、B之间的电势相等时,电子将不再运动,导线中也无电流。
3.导线中若要有持续电流,需要这样一个装置P,该装置能把电子从A搬运到B,使导体A、B间始终存在电势差,使得电路中电流能够持续存在。
梳理与总结
1.正极 负极
2.电势差
二、
1.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2.加速运动。
3.不会一直加速,会有一个稳定状态。因为除了恒定电场的作用,自由电荷在运动过程中还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碰撞从而减速,因此大量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随时间变化。
梳理与总结
1.大小 方向
2.单位 电荷量
3.103 106
4.正电荷 相反
易错辨析
(1)× (2)√ (3)√
例1 C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向左,电流大小I==2.5 A,故选C。]
例2 D [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都是从A到B,电流不会相互抵消,故A、B错误;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电荷量q=n1e+n2e=(n1+n2)e,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得I=,故C错误,D正确。]
拓展 3.2 A
解析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
I'== A
=3.2 A。
三、
 nlS nlSq  nqSv
例3 9.3×10-5 m/s
解析 由I=neSv得,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v=≈9.3×10-5 m/s。
例4 B [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为: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及导体两端有持续电压,故A错误;金属导体内的持续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导体内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的,故B正确;电流的传导速率为导体中电场传播的速率,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无关,故C错误;电子定向移动的同时,热运动同样存在,故D错误。]
四、
由q=It知,表示电荷量。
例5 7.58×10-3 A 31.0倍
解析 4 000 mA·h=4 A·h,手机的待机电流
I1== A≈7.58×10-3 A;
手机播放视频的电流I2== A
则≈31.0,即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31.0倍。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1 电源和电流
分值:60分
[1~3、5、6题,每题4分]
考点一 电源与电流
1.(多选)关于电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B.电源的作用是将自由电荷从电路一端搬运到另一端
C.电源的作用是能为电路持续地提供自由电荷
D.电源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
2.(来自教材)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 s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 C,则流经小灯泡的电流是
A.0.25 A B.0.3 A
C.3 A D.4 A
3.(2024·杭州市高二期中)如图是一次利用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该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5 μF,如果充电后电容器的电压为4.0 kV,电容器在5.0 ms内完成放电,则
A.放电后,电容器的电容为零
B.该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一定为4.0 kV
C.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0.12 A
D.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12 A
4.(9分)(来自教材)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50 μA, 在3.2 s内通过这条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多少库仑? 有多少个电子通过该横截面?(已知e=1.6×10-19 C)
考点二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5.(多选)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导线中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 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A.nvSt B.nvt C. D.
考点三 电池的容量
6.石墨烯因为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强度和独特的二维结构,在工业界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并在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假设某手机石墨烯电池容量为5 000 mA·h,充满电的时间为6 min,则充电电流为
A.50 A B.5 A
C.500 mA D.50 mA
[7、8题,每题6分]
7.(多选)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之比为Sa∶Sb=1∶2。已知5 s内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a的横截面,则(已知e=1.6×10-19 C)
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0.16 A
B.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32 A
C.5 s内有10×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
D.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移动的速率之比va∶vb=2∶1
8.超级电容车外观与普通无轨电车相似,只是头上不见了两根“辫子”。电车底部装了一种超级电容,车辆进站后的上下客间隙,车顶充电设备随即自动升起,搭到充电站的电缆上,完成充电。其显著优点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用的超级电容器,规格为“48 V 3 000 F”,放电电流为1 000 A,漏电电流为10 mA,充满电所用时间为3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电流为480 A
B.放电能持续的时间超过10分钟
C.若汽车一直停在车库,则电容器完全漏完电,时间不会超过100天
D.充满电后所储存电荷量是手机锂电池“4.2 V 1 000 mA·h”的40倍
9.(11分)若距地面高约2 km的空中有两块乌云,它们因与空气摩擦带电,致使两块乌云之间的电势差约为3×109 V且保持不变。已知空气的电场强度达到3×106 V/m将被击穿放电,请对以下问题进行估算。
(1)(3分)当两块乌云相距多少米时会发生电闪雷鸣?
(2)(4分)若某次闪电,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荷量为500 C,可释放多少能量?
(3)(4分)这次放电现象历时约0.01 s,则其平均电流约为多大?
[8分]
10.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电子以光速的百分之一运动而形成10 mA的电流时,则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c=3×108 m/s,e=1.6×10-19 C)
A.5×1012个 B.5×1011个
C.1×1012个 D.1×1014个
 
答案精析
1.AB [电源的作用是将自由电荷从外电路的一端搬运到另一端,保持外电路两端有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A、B正确;导体中本来就有自由电荷,电源的作用不是为电路持续地提供自由电荷,C错误;自由电荷本身也做无规则的运动,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有持续的电势差,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D错误。]
2.B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I== A=0.3 A,故选B。]
3.D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所带电荷量无关,则放电后,电容器的电容仍为15 μF,故A错误;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其外壳上标的电压,不一定是4.0 kV,故B错误;放电前,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为Q=CU=15×10-6×4.0×103 C=0.06 C,该次治疗,通过人体的平均电流为I== A=12 A,故C错误,D正确。]
4.见解析
解析 通过该横截面的电荷量q=It=50×10-6×3.2 C=1.6×10-4 C
通过该横截面的电子数n===1×1015。
5.AC [在t时间内,以速度v移动的电子在金属导线中经过的长度为vt,由于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则在t时间内,电子经过的导线体积为vtS。又由于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vSt,故A正确;由于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则在t时间内,流经导线的电荷量为It,而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则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故C正确。]
6.A [手机石墨烯电池容量为5 000 mA·h,充满电的时间为6 min,6 min=0.1 h,则充电电流I==50 000 mA=50 A,选A。]
7.AD [由I=可知,流经导线a、b的电流为I== A=0.16 A,A正确,B错误;a、b串联,故5 s内也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b的横截面,C错误;由I=neSv及Sa∶Sb=1∶2,可得 va∶vb=2∶1,D正确。]
8.D [根据规格可知,充满电时电荷量Q=CU=144 000 C,充电电流为I1==4 800 A,故A错误;放电电流为1 000 A,忽略漏电电流,放电能持续的时间t2==144 s<3 min,故B错误;电容器完全漏完电的时间t3==14 400 000 s≈166.7天,故C错误;手机锂电池“4.2 V 1 000 mA·h”的电荷量为Q'=3 600 C,则=40,故D正确。]
9.(1)1 000 m (2)1.5×1012 J (3)5×104 A
解析 (1)由E=得d== m=1 000 m。
(2)释放的能量E能=qU=500×3×109 J=1.5×1012 J。
(3)由电流的定义式得I== A=5×104 A。
10.A [电子运动一周的时间t== s=8×10-5 s,根据I=,得电荷量q=It=0.01 A×8×10-5 s=8×10-7 C,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n=个=5×1012个,故A正确,B、C、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