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第1课时第十一章3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并能正确选择(难点)。学习目标内容索引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课时对点练< 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 关系 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电压 关系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n 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n电阻 关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_____,即R=________________之和R1+R2+……+Rn倒数之和+……+1.n个相同电阻(R1)串联或并联,其总电阻分别为多少?思考与讨论答案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1,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2.并联电路中,若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化?若增加一支路,总电阻如何变化?答案 并联电路中,若某一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若增加一支路,则总电阻减小。3.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的阻值有什么关系?若R1远大于R2,总电阻R有何规律?答案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若R1远大于R2,总电阻R≈=R2。(1)电路中电阻的个数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大。( )(2)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就增大。( )×√ (来自鲁科教材改编)阻值分别为R1、R2、R3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R2为15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0 VD.R3两端的电压为4 V例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 A=0.6 A,电阻R2的阻值为R2= 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U=I(R1+R2+R3)=0.6×(10+20+5) V=21 V,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IR3=0.6×5 V=3 V,故选A。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5 Ω,R2=12 Ω,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为0.2 A,求:例2(1)电阻R3的阻值;答案 12 ΩR2两端的电压U2=I2·R2=0.2 A×12 Ω=2.4 V,通过R1的电流I==0.4 A,R3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同,U3=U2,通过R3的电流I3=I-I2=0.4 A-0.2 A=0.2 A,R3的阻值为R3==12 Ω。(2)A、C两端的电压值。答案 4.4 VA、C两端的电压值UAC=U1+U2=2 V+2.4 V=4.4 V。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I或U1∶U2∶U3∶……∶Un=R1∶R2∶R3∶……∶Rn。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I总R总=U或I1∶I2∶I3∶……∶In=∶……∶。总结提升返回< 二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1.两种接法的特点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图中R为测量电阻,R0为滑动变 阻器) 滑动变阻器与测量电阻串联 滑动变阻器一部分与测量电阻并联之后,再与滑动变阻器另一部分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特点 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采用“一上两下”的接法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位置 应在最____端,即保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____ 应在最____端,即开始时R两端电压为____通过R的电流范围R两端的电压范围 _______优点 电路连接简单,耗电少 R的电压调节范围大左大左零0~U2.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当)。由于R小,限流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大,移动滑片调节范围大。(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大)。若R很大,分压式接法中R几乎不影响电压的分配,移动滑片电压变化明显,便于调节。(3)以下几种情况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①要求电压表能从零开始读数,要求电压(电流)测量范围尽可能大;②当待测电阻R R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限流式接法滑动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允许的最大电流。(4)在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能耗低。 (多选)(来自鲁科教材改编)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仅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大B.若仅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C.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D.将滑动变阻器以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例3√√若仅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aP部分将接入电路,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aP部分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A正确;若仅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也是aP部分接入电路,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aP部分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B错误;A、B两个选项中均为限流式接法,可见在限流式接法中,a、b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c、d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C错误;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a、b两个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c、d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D正确。(来自教科教材改编)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300 Ω,A、B两端电压UAB=8 V。(1)当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例4答案 4.8~8 V 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1的下部不接入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获得的最大电压等于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与R2串联,此时R2两端的电压最小,UR2=UAB=4.8 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8 V。(2)当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答案 0~8 V当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2两端电压为0,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两端的电压最大,为8 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8 V。返回< 三 >课时对点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CD D BC A BC D A B题号 9 答案 (1)40 Ω (2)80 V对一对答案123456789考点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多选)关于并联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电阻B.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C.再并联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D.拿掉一支路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基础对点练√123456789答案√√123456789答案电阻并联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加了,故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电阻,故A正确;根据并联电阻的总电阻规律可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故B错误;多并联一只电阻,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加了,总电阻阻值必减小,故C正确;拿掉一支路时,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减小了,总电阻阻值必增大,故D正确。2.(2024·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二期中)已知R2=R3,R1未知,把它们接成图示电路,则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等于A.1∶1∶2 B.1∶2∶3C.3∶2∶2 D.2∶1∶1√123456789答案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1=I2+I3,U2=U3;由电阻R2=R3,可得I2=I3,则I1∶I2∶I3=2∶1∶1,D正确。3.(多选)(2025·重庆市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R1、R2、R3的电阻之比是2∶3∶5,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电路两端的电压恒定,则图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和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之比为A.U1∶U2=3∶5B.U1∶U2=5∶8C.I1∶I2∶I3=1∶1∶1D.I1∶I2∶I3=5∶3∶2123456789答案√√由题图可知,三个电阻串联,流经各电阻的电流相等,即I1∶I2∶I3=1∶1∶1,设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则有U1=I(R1+R2),U2=I(R2+R3),可知U1∶U2=(R1+R2)∶(R2+R3)=5∶8,故B、C正确。123456789答案4.(2024·盐城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A.1∶2 B.2∶1C.1∶4 D.4∶1123456789答案√123456789答案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根据欧姆定律有I1=;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根据欧姆定律有I2=,解得,A正确。考点二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5.(多选)甲、乙两电路图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R是滑动变阻器,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b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Rx是待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B.在闭合开关前,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C.要求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比较大时,选择图乙电路连接D.甲、乙两图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都可以调到零123456789答案√√123456789答案题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是“一上两下”的连接方式,故A错误;在闭合开关前,题图甲中滑动变阻器应该全部接入电路,滑片P应置于b端,题图乙中Rx两端的电压应该从零开始变化,滑片P也应置于b端,故B正确;题图乙中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可以从零开始,而题图甲中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无法调节到零,故题图乙中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较大,故C正确,D错误。6.(2024·张家口市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恒为U,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5 Ω,负载电阻为R0=5 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的分压为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的分压为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电路的总阻值为10 Ω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电路的总阻值为2.5 Ω123456789答案√123456789答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与导线并联,R0的分压为零,故A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的分压为U,故B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被导线短路,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R=5 Ω,故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与R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2.5 Ω,故D正确。7.(2024·石嘴山市高二期中)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份,如图所示。当A、B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A. B.RC. D.3R√123456789答案能力综合练123456789答案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份,令每一等份的电阻为R0,当A、B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则有R==R0,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1=R0,解得R1=,A正确。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是S闭合前的A. B.C. D.√123456789答案123456789答案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S闭合前,通过R2的电流I=;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I'=××,则,B项正确。9.(来自教材)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阻R1为10 Ω,R2为120 Ω,R3为40 Ω。另有一个电压恒为100 V的电源。(1)当C、D端短路时, 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多少?123456789答案答案 40 Ω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A、B间的等效电阻为R=+R1=40 Ω。(2)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是多少?123456789答案答案 80 V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则有UCD=U=80 V。返回本课结束第十一章3 3 第1课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分值:50分[1~6题,每题4分]考点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多选)关于并联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电阻B.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C.再并联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D.拿掉一支路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2.(2024·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二期中)已知R2=R3,R1未知,把它们接成图示电路,则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等于A.1∶1∶2 B.1∶2∶3C.3∶2∶2 D.2∶1∶13.(多选)(2025·重庆市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R1、R2、R3的电阻之比是2∶3∶5,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电路两端的电压恒定,则图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和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之比为A.U1∶U2=3∶5B.U1∶U2=5∶8C.I1∶I2∶I3=1∶1∶1D.I1∶I2∶I3=5∶3∶24.(2024·盐城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A.1∶2 B.2∶1 C.1∶4 D.4∶1考点二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5.(多选)甲、乙两电路图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R是滑动变阻器,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b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Rx是待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B.在闭合开关前,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C.要求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比较大时,选择图乙电路连接D.甲、乙两图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都可以调到零6.(2024·张家口市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恒为U,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5 Ω,负载电阻为R0=5 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的分压为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的分压为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电路的总阻值为10 Ω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电路的总阻值为2.5 Ω[7、8题,每题8分]7.(2024·石嘴山市高二期中)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份,如图所示。当A、B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A. B.R C. D.3R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是S闭合前的A. B. C. D. 9.(10分)(来自教材)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阻R1为10 Ω,R2为120 Ω,R3为40 Ω。另有一个电压恒为100 V的电源。(1)(5分)当C、D端短路时, 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多少?(2)(5分)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C、D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答案精析1.ACD [电阻并联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加了,故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支路的电阻,故A正确;根据并联电阻的总电阻规律可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故B错误;多并联一只电阻,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加了,总电阻阻值必减小,故C正确;拿掉一支路时,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减小了,总电阻阻值必增大,故D正确。]2.D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1=I2+I3,U2=U3;由电阻R2=R3,可得I2=I3,则I1∶I2∶I3=2∶1∶1,D正确。]3.BC [由题图可知,三个电阻串联,流经各电阻的电流相等,即I1∶I2∶I3=1∶1∶1,设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则有U1=I(R1+R2),U2=I(R2+R3),可知U1∶U2=(R1+R2)∶(R2+R3)=5∶8,故B、C正确。]4.A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根据欧姆定律有I1=;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根据欧姆定律有I2=,解得=,A正确。]5.BC [题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是“一上两下”的连接方式,故A错误;在闭合开关前,题图甲中滑动变阻器应该全部接入电路,滑片P应置于b端,题图乙中Rx两端的电压应该从零开始变化,滑片P也应置于b端,故B正确;题图乙中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可以从零开始,而题图甲中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无法调节到零,故题图乙中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较大,故C正确,D错误。]6.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与导线并联,R0的分压为零,故A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的分压为U,故B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时,R0被导线短路,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R=5 Ω,故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时,R0与R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2.5 Ω,故D正确。]7.A [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份,令每一等份的电阻为R0,当A、B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则有R==R0,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的等效电阻为R1==R0,解得R1=,A正确。]8.B [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S闭合前,通过R2的电流I==;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I'=×=×=,则=,B项正确。]9.(1)40 Ω (2)80 V解析 (1)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A、B间的等效电阻为R=+R1=40 Ω。(2)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则有UCD=U=80 V。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并能正确选择(难点)。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关系 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电压关系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n 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n电阻关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 ,即R=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 ,即= 1.n个相同电阻(R1)串联或并联,其总电阻分别为多少?2.并联电路中,若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化?若增加一支路,总电阻如何变化?3.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的阻值有什么关系?若R1远大于R2,总电阻R有何规律?(1)电路中电阻的个数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大。( )(2)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就增大。( )例1 阻值分别为R1、R2、R3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R2为15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0 VD.R3两端的电压为4 V例2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5 Ω,R2=12 Ω,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为0.2 A,求:(1)电阻R3的阻值;(2)A、C两端的电压值。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I或U1∶U2∶U3∶……∶Un=R1∶R2∶R3∶……∶Rn。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I总R总=U或I1∶I2∶I3∶……∶In=∶∶∶……∶。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1.两种接法的特点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图中R为测量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与测量电阻串联 滑动变阻器一部分与测量电阻并联之后,再与滑动变阻器另一部分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特点 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采用“一上两下”的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位置 应在最 端,即保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 应在最 端,即开始时R两端电压为 通过R的电流范围 ~ 0~R两端的电压范围 U~U 优点 电路连接简单,耗电少 R的电压调节范围大2.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当)。由于R小,限流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大,移动滑片调节范围大。(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大)。若R很大,分压式接法中R几乎不影响电压的分配,移动滑片电压变化明显,便于调节。(3)以下几种情况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①要求电压表能从零开始读数,要求电压(电流)测量范围尽可能大;②当待测电阻R R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限流式接法滑动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允许的最大电流。(4)在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能耗低。例3 (多选)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仅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大B.若仅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C.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D.将滑动变阻器以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三个接线柱例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300 Ω,A、B两端电压UAB=8 V。(1)当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2)当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答案精析一、3.之和 R1+R2+……+Rn 倒数之和 ++……+思考与讨论1.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1,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2.并联电路中,若某一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若增加一支路,则总电阻减小。3.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若R1远大于R2,总电阻R≈=R2。易错辨析(1)× (2)√例1 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 A=0.6 A,电阻R2的阻值为R2== 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U=I(R1+R2+R3)=0.6×(10+20+5) V=21 V,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IR3=0.6×5 V=3 V,故选A。]例2 (1)12 Ω (2)4.4 V解析 (1)R2两端的电压U2=I2·R2=0.2 A×12 Ω=2.4 V,通过R1的电流I===0.4 A,R3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同,U3=U2,通过R3的电流I3=I-I2=0.4 A-0.2 A=0.2 A,R3的阻值为R3===12 Ω。(2)A、C两端的电压值UAC=U1+U2=2 V+2.4 V=4.4 V。二、1.左 大 左 零 0~U例3 AD [若仅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aP部分将接入电路,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aP部分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A正确;若仅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也是aP部分接入电路,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aP部分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B错误;A、B两个选项中均为限流式接法,可见在限流式接法中,a、b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c、d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C错误;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a、b两个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c、d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D正确。]例4 (1)4.8~8 V (2)0~8 V解析 (1)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1的下部不接入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获得的最大电压等于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与R2串联,此时R2两端的电压最小,UR2=UAB=4.8 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8 V。(2)当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2两端电压为0,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两端的电压最大,为8 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8 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章 3 第1课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docx 第十一章 3 第1课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pptx 第十一章 3 第1课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