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石家庄市40中初三开学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桂花飘香 B. 树叶飘落 C. 雪花飞舞 D. 细雨濛濛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关 B.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 水结冰后,比热容不变 D. 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被当做冷却剂3. 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力发电,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B. 汽车刹车,说明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木炭燃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D. 钻木取火,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4. 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B. 热机所用燃料热值越大,效率越高C. 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可以提高热机效率D.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5.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钢球A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研究的是木块的动能B. 此实验主要体现应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C. 钢球在斜面上自由释放时位置越高,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越小D.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在水平面上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6. 关于物体的浮沉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浮力大小不变B. 同一密度计测密度大的液体时所受的浮力大C. 盐水选种时,饱满的种子沉入水底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D.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7. 2021年4月12日万州中学45届田径运动会如期召开,如图是运动员跳高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是一对平衡力B. 运动员在离开地面之后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 运动员的鞋子底面有较深的花纹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D. 运动员队员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8. 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A:mB和对地面的压强pA:pB分别为( )A. mA:mB=2:1,pA:pB=2:1B. mA:mB=1:1,pA:pB=2:1C. mA:mB=1:1,pA:pB=1:1D. mA:mB=2:1,pA:pB=1:1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只实心球的体积相等,在同种液体中静止,由图中三个球的位置可知( )A. 甲球受的浮力最小 B. 甲球受的浮力最大C. 丙球受的浮力最小 D.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10. 弹簧置于光滑管内,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管口平齐。如图所示,将一直径略小于管的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先后两次向下按压弹簧到不同位置后释放小球,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次小球到达的最高点为a,第二次小球到达的最高点为b,c为小球运动路径上的一点,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先后两次( )A. 第二次释放小球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B. 小球由c到b过程,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小球上升过程,经过c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D. 小球上升过程,经过c点时的动能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 2024年1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第一次发射圆满完成任务,最强“天空快递”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满载春节大礼包,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补给物资和新春祝福。航天员在舱内用餐时,闻到了一股饭菜香,这是_______现象;用注射器取水后封住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12. 三岔湖是简阳人民就近的避暑休闲好去处,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湖中的水放出一半后,湖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将装有0.5kg水的杯子放在阳光下,水温上升10℃,不考虑热量散失,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13. 2024年10月30日04时27分,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如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离地加速升空时,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14. 如图,在试管里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1)试管内的水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2)水蒸气冲开木塞,水蒸气对木塞___________;水蒸气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内能___________(选填“减小”“增加”或“不变”),在此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__15. 在平静的池水中漂浮有一个木球,木球的体积为4d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1/4,那么木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木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10N/kg)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16. 小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序号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1 2 0.1 0.8 0.3 83.32 5 0.1 1.8 0.3 92.63 8 01 2.8 0.3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1)在实验过程中,小阳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你计算出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3)根据小阳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___________。(4)小阳同学通过实验还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他发现: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17.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通过观察___________三次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通过观察a、c、d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3)通过观察b、e两次实验得出了“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你说出理由___________;(4)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18. 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微小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其装置如图丁所示。①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A、B两种不同液体,橡皮膜向左凸起,由此可判断在橡皮膜处左右压强不等②向左侧继续加入A液体,当容器左、右两侧液体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左凸起,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有关。(5)利用红红的装置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如图戊所示,在左侧加入适量水,往右侧倒入待测液体,直到隔板中的橡皮膜恢复原状,测出图中所示物理量。请选用图中适当的物理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水的密度已知,用表示)四、计算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19. 小明利用双休日清理家中的鱼缸。长方体空鱼缸的重力G为64N,小明将鱼缸和假山石清洗干净,放到水平桌面上,鱼缸与桌面接触面积S为。向鱼缸中注入为深的水,然后将假山石(不吸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假山石的体积为,水的密度取。求:(1)空鱼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放入假山石前,水对鱼缸底的压强;(3)浸没在水中的假山石受到的浮力。20.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巧妙的应用。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井上汲水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其中,杠杆可绕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物体悬挂在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挂在端,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为。杠杆、绳子的质量不计。求:(1)杠杆端所受的拉力;(2)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2025石家庄市40中初三开学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题答案】【答案】 ①. 扩散 ②. 斥力【12题答案】【答案】 ①. 不变 ②. 2.1×104【13题答案】【答案】 ①. 增大 ②. 化学 ③. 内【14题答案】【答案】(1)热传递 (2) ①. 做功 ②. 降低 ③. 减小 ④. 机械能【15题答案】【答案】 ①. 30 ②. 0.75×10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16题答案】【答案】(1)匀速 (2)95.2%(3)机械效率越高 (4)越重【17题答案】【答案】(1)a、b、c(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3) ①. 不合理 ②. 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4) ①. 4×103 ②. 1.2×103【18题答案】【答案】(1) ①. 高度差 ②. B(2)增大 (3)上移 (4)液体的密度(5)四、计算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19题答案】【答案】(1)400Pa(2)2×103Pa (3)30N【20题答案】【答案】(1)60N (2)2000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