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靖远一中2026级高一入学检测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如图,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1m/s2 B.1.4m/s2 C.2.2m/s2 D.4.4m/s2
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该质点在到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在到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3.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开始减小,直到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4.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A.100 m B.80.8 m C.80 m D.70.7 m
5.在某同学的物理笔记上,有一些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记录,其中记录有误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6.一位同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如图所示,他从灯市口(图中位置)出发,沿东单北大街向南走到东单(图中位置),然后沿东长安街向西到达天安门广场(图中位置)。他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间的距离约为,、间的距离约为,、间的距离约为。由以上信息可知,他从灯市口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约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每小题全选对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少选得3分,共25分)
7.下列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的木箱
B.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这列通过大桥的火车
D.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的飞行速度时,太空中的这架航天飞机
8.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9.如图所示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坐标系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m,1m),然后又由点(3m,1m)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又由点(1m,4m)沿直线运动到点(5m,5m),然后又由点(5m,5m)沿直线运动到点(2m,2m),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
10.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可知在0~40s内(  )
A.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远
D.40s末A、B相遇
11.某同学从距离地面H高度处将一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与地面撞击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小球在此过程的速度-时间图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不计小球与地面撞击过程的时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下落和上升阶段具有的加速度都是9.8
B.H的大小是1.25m
C.小球与地面撞击前后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是1.96
D.H和h的差值是0.784m
三、解答题(12题10分,13题12分, 14题14分, 15题15分)
12.北京体育大学青年小张于某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为123.58 km,直线距离为109 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试求:
(1)在这次横渡海峡中,小张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 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在这次横渡中,小张游泳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3.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请作出图像来描述这段运动过程。
14.以下是几种交通工具在某段时间中的运动记录。
表 三种交通工具的运动记录
交通工具 初速度 经过时间/s 末速度
自行车下坡 2 2 6
火车出站 0 100 20
飞机飞行 200 10 200
(1)以上有没有速度大而加速度小的情况?如果有,请列举。
(2)以上有没有速度变化量大而加速度小的情况?
15.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1.8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B ABD CD ABD ACD
题号 11
答案 AD
1.A
【详解】由甲图知,初速度为20km/h=5.56m/s,图乙可知,末速度为60km/h=16.67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将速度换成国际单位后,代入上式,可得
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根据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可得出时


则质点在到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在到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C
【详解】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a逐渐减小时,因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将以这一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仍将继续增大。
故选C。
4.C
【详解】如图所示:

设经ts两人相距最近,此时甲运动到了C点,乙运动到了D点;此时甲向东运动了 ;乙向北运动了4t;
则此时二人相距
当时二人相遇最近,此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设两人距离最小时用时间为t,由位移公式可求得经t时两人所在的位置;由位移的定义可得出位移表达式,分析可得出最小距离.
5.C
【详解】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此说法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此说法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此说法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此说法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他从灯市口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等于、间的距离,约为。
故选B。
7.ABD
【详解】物体可以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一般来说,物体平动时或所研究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几何尺寸时,便可简化为质点。
A.选项中木箱是平动的,木箱的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故木箱可以看作质点,选项A正确;
B.选项中北京与上海间的距离远大于火车长度,火车可以看作质点,选项B正确;
C.选项中所要研究的时间与火车长度有关系,故火车不可以看作质点,选项C错误;
D.选项中航天飞机的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故航天飞机可以看作质点,选项D正确。
故选ABD。
8.CD
【详解】由图可知,甲车上的小旗与房子上的烟方向一致,甲车可能静止或向右运动;而乙车上的小旗与房子上的烟方向相反,乙车应向左运动.
AB.由上分析知,甲车可能静止或向右运动,乙车应向左运动,故选项AB不合题意;
CD. 由上分析知,甲车可能静止或向右运动,乙车应向左运动,故选项CD符合题意.
9.ABD
由图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点(2m,2m),位移大小是这两点连线的长,故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平均速率大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10.ACD
【详解】A.由图像可知,物体A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v-t图线的斜率保持不变,故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
BC.在0~20 s内物体A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B的速度,速度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差值表示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图像可知,在相遇之前,20 s末A、B相距最远,选项B错误,C正确;
D.由图像可知,40 s末A的位移
x1=5×40 m=200 mB的位移
x2= m=200 m
故40 s末A、B相遇,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1.AD
【详解】A.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小球在下落的加速度
上升阶段具有的加速度
选项A正确;
B.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则H的大小是
选项B错误;
C.小球与地面撞击前后速度的变化量的是(-2.94 m/s)-4.90 m/s =-7.84m/s,即速度变化量大小为7.84m/s,选项C错误;
D.其中的
H和h的差值是
H-h=0.784m
选项D正确。
故选AD。
12.(1)147s(2)
【详解】(1)小张游泳的平均速率为
每游100m所需要的时间为
(2)小张游泳的平均速度为
13.见解析图
【详解】因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得0~2s内的速度为1m/s;2~4s内的速度为0;4~8s内的速度为-2.5m/s;8~10s内的速度为1m/s;10~12s内的速度为0;12~14s内的速度为1.5m/s;
则v-t图像如图;
14.(1)飞机的速度较大,但是加速度却为零;
(2)火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但是加速度小于自行车的加速度。
【详解】(1)飞机的速度较大,但是加速度却为零;
(2)火车的速度变化量为20m/s,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变化量4m/s,加速度为
即火车的加速度小于自行车的加速度。
15.(1)27m;(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详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8s,且这段时间内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所以
(2)汽车从该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车的远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
车的近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
由于:,故汽车有可能撞上行人。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答案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