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历史日常背诵提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 鸦片战争【1840.6-1842.8】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反抗:①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②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③英军进攻定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皆力战殉国;④陈化成在吴淞率众抵抗英军,殉国;⑤海龄在镇江率众抗英,殉国;3、结果:清朝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口诀:割赔五协】 影响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赔偿2100万银元 加剧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材料协商关税 侵犯中国关税主权其他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4、★★★★鸦片战争的影响:①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②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6、历史教训:①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②闭关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③改革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④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结果: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的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英法获得巨额赔款。【口诀:驻、通、航、赔】(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3)★★《北京条约》的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③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④赔款额大幅增加。【口诀:承、津、九、赔】3、列强罪行: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瑷珲条约》最多、《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5、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6、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领导人物、领导阶级:洪秀全、农民阶级。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规模宏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3、过程:①【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②【初创政权】永安建制;③【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北伐西征】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⑤【转折点】天京事变(1856)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⑥颁布《资政新篇》;⑦【天京沦陷】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4、《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进步性】反映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发动和鼓舞农民参与反封建斗争;【局限性】带有空想色彩未能推行。5、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带有资本主义色彩);但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践。6、★★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局限性/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体现在: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8、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第一单元课前背诵题目1、《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评价(括号部分熟读,不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