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齐通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A.骆驼的大脚 B.啄木鸟的尖嘴C.螺母下的垫圈 D.书包的肩带2.(2024八上·东坡期中)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滚动轴承B.给木箱加装轮子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D.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3.(2024八上·东坡期中)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4.(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B.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5.(2024八上·东坡期中)一拖拉机以相同的功率在甲乙两块地上耕作,在甲地上匀速前进800米用2分钟,在乙地上匀速前进600米用1.5分钟,则此拖拉机在甲乙两地耕作时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A.3∶4 B.4∶3 C.1∶1 D.2∶3.6.(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7.(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使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物体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B.若增大推力,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撤去推力,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D.若撤去推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8.(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7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是( )A.0牛,3牛 B.0牛,4牛 C.4牛,10牛 D.4牛,3牛9.(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2024八上·东坡期中)对下列物体估测正确的是( )A.一名初中生重约50N B.一枚邮票质量约1gC.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180kg D.空气的密度约1.29×103kg/m31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①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②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③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④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aA.②正确 B.②④正确 C.①③正确 D.④正确12.(2024八上·东坡期中)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3,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以下说法中( )①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3③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④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二、综合题 (每空2分,共6分 )13.(2024八上·东坡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液压机2012年9月24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首台4万吨模锻液压机(如图甲所示),在西安正式投产,至此,中国成为继德、美、法、俄之后又一个拥有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国家。这台液压机产生的巨大力量足以顶起北京鸟巢体育馆4.2万吨的主体钢架。截至目前,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已成功进行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锻件的生产和试制任务,解决了飞机框、起落架、航空发动机盘类等重要构件成型的难题,从而使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研制得到保障。液压机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力量呢?图乙是液压机的原理图。它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满水或油,两个液缸里都有活塞。假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1,当小活塞给液体施加向下的压力为F1,那么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p能够大小不变的被液缸内的水或油传递给大活塞。如果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2,那么液体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压力F2 = pS2,把大活塞顶起来。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压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压力。实际的液压机,为了能够连续工作,还要添加必要的零件。大型模锻液压机的构造就更为复杂了。 (1)在液压机的液缸中,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生活中能够支撑起汽车的油压千斤顶(如图丙所示)就是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假如油压千斤顶的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4cm2,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120cm2,小活塞给液体施加2800N的压力,请计算在大活塞上能产生的压力为 N;三、作图题 (14题:(1)问4分,(2)问2分;15题4分;共10分 )14.(2024八上·东坡期中)(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 ;(2)如图所示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 15.(2024八上·东坡期中)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上的B点挂一重物,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四、计算题 (16题每小问3分;17题(1)、(2)问各3分,(3)问4分;共19分 )16.(2024八上·东坡期中)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石像的重力;(3)石像的密度。17.(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高为20 cm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取10 N/kg,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求:(1)水对木块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五、实验题 ( 每空1分,共11分 )18.(2024八上·东坡期中)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1)压强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A.将高液面一侧的液体倒出一些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4)比较A、B、D三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 。(5)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6)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填“有关”或“无关”)。19.(2024八上·东坡期中)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3)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六、填空题 ( 每空1分,共18分 )20.(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在一定范围内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 越大,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 .2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一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 ;橡皮筋可以被拉长,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22.(2024八上·东坡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里的传统习俗。当号令一响,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这既可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3.(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质量之比,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24.(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用12N的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了1m,用时10s,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100N,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摩擦力是20N,则拉力F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当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水杯受到的重力与 (选填序号:A.手对杯子的握力;B.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N。26.(2024八上·东坡期中)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将一箱重为600N的货物从2.4m长的固定斜面匀速拉到高为1.2m的货车上,所用拉力F=400N,则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N。27.(2024八上·东坡期中)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压强,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结果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骆驼长有较大面积的脚掌,垫圈比螺母的面积大,书包的肩带做的较宽,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鸵木鸟长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2.【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滚动轴承,给木箱加轮子,都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A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C符合题意;D. 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通过将接触面分离减小了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答案】A【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小车受到向前的推力,则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因此对小车做功,故A符合题意;B. 搬石头但没有搬动,石头虽然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 因此对石头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叉车对货物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是货物没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对货物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因此对滑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答案】D【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分别为n=3,n=4。AB.假设两次实验中重物上升高度都为h,则两滑轮组中绳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甲=3h,s乙=4h,那么甲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甲总F13h乙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乙总F24h,比较可知,W甲总<W乙总,故B错误;由公式P 可知,拉力的功率P甲总<P乙总,故A错误,B错误;CD.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的物重G相同,设一个动滑轮的重为G动,根据滑轮组机械效率为可知,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更小,所以甲>乙,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 AB.使用滑轮组时,手拉绳子自由端做的功是总功;总功与所用时间之比是拉力做功的功率;CD.利用公式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5.【答案】C【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在甲地上匀速前进800米用2分钟,则拖拉机在甲地上的速度;在乙地上匀速前进600米用1.5分钟,则拖拉机在乙地上的速度;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可知,拖拉机在两块地耕作时的牵引力F大小相等。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也大小相等,即阻力之比为1∶1。故选C。【分析】根据公式分别计算甲和乙的速度,再根据P=Fv比较二者受到牵引力的大小,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比较二者受到阻力大小之比。6.【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解析】【解答】A.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物块,施力物体是桌面,则作用点在物块上,故A错误;B.水平桌面发生向下凹的弹性形变,为了恢复原状,对物块产生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B正确;C.由B的分析可知,桌面发生形变对物块产生支持力,故C错误;D.该支持力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据此判断。7.【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于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态,故推力等于摩擦力,A符合题意;B.若增大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态,故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符合题意;C.若撤去推力,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摩擦力此时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这两者都不变,故摩擦力的大小不变,C不符合题意;D.若撤去推力,只受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态,故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8.【答案】A【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此时甲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乙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则乙受到的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3N,而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这个拉力,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选A。【分析】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对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绳子上的拉力,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绳子的拉力。9.【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倒着使用,则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和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所以物体的重力小于4N。故选B。【分析】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判断。10.【答案】C【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A不符合题意;B.一枚邮票质量约0.1g,B不符合题意;C.教室的体积约为140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 ,C符合题意;D.空气的密度约1.29kg/m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质量、密度、重力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11.【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①根据题意可知,液面的高度h甲>h乙,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由p=ρ液gh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①错误;②根据题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且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积相等,由F=pS可知,甲和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所以G甲+Ga排=G乙+Gb排;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且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a排<Vb排,故ρ甲Va排<ρ乙Vb排;即Ga排<Gb排,故G甲>G乙,根据可知,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②正确;③a漂浮在甲液面上,则ρa<ρ甲,b在乙液体中沉底,则ρb>ρ乙,则物体密度ρa<ρb;二者体积大小相同,根据G=mg=ρVg可知,所以Gb>Ga,④a、b体积相同,则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故④正确。故选B。【分析】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大小;②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根据F=pS比较二者对容器底部压力大小,然后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比较小球质量大小即可;③根据浮沉条件比较两个小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进而比较物体密度大小,最后根据G=mg=ρVg比较二者重力大小;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12.【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故①正确;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故②错误;③④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排开煤油的质量应该为;因为,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可见,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因此,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错误。则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分析】 (1)由题知,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放入木块后排开盐水的质量等于溢出盐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2)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开盐水的体积。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盐水的体积,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可得排开煤油的体积,利用m=ρV求排开煤油的质量,和题目中溢出煤油的质量比较得出假设是错误的。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溢g求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和物体重力比较得出物体在煤油中的浮与沉,进而求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13.【答案】(1)等于(2)8.4×10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液压机的液缸是密闭的,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等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根据大小活塞上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得到:;即;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产生8.4×104N的压力。【分析】(1)根据液体传递压强的特点分析;(2)根据液体压强相等,结合列式计算即可。(1)液压机的液缸是密闭的,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等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因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由可得即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产生8.4×104N的压力。14.【答案】;【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过力臂L2的终点作力臂的垂线,垂线与杠杆的相交点就是力F2在杠杆上的作用点,在向上的方向上标上箭头为动力F2。过支点O作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此垂线段即为力臂L1,所以作图如下:(2)根据图片可知,滑轮组由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此时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最大为3。根据“奇动偶定”的规律可知,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之后逐一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下图所示:【分析】(1)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力臂,即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相互垂直;(2)根据图片确定最省力时绳子的段数n,然后确定绳头的位置,最后完成滑轮组的缠绕即可。15.【答案】【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图中的支点为杠杆的O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因此OA为最长的动力臂,连接OA,即为力臂l1。过A点垂直与OA作斜向左上方的力F1,即为最小的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分析】当以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线段为动力臂时最长,此时最省力,根据力臂的画法完成作图即可。16.【答案】解: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则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2m3=2×104N;答: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104N。(2)图中滑轮跟随石像一起移动,则为动滑轮,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则动滑轮对石像的拉力F拉=2F=2×1.6×104N=3.2×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石像的重力G=F拉+F浮=3.2×104N+2×104N=5.2×104N,答:石像的重力5.2×104N。(3)根据题意可知,石像的质量m===5.2×103kg,石像的密度ρ==2.6×103kg/m3。答:石像的密度2.6×103kg/m3。【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动滑轮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 (1)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gV排求出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动滑轮对石像的拉力等于两股绳子的拉力,石像匀速提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绳子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石像受到的合力为零求出石像的重力;(3)根据G=mg求出石像的质量,利用求出石像的密度。17.【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知,木块的支路为6kg,则木块的重力G=mg=6kg×10N/kg=60N;木块漂浮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60N。答:水对木块的浮力是60N。(2)木块的底面积为600cm2,高度为20cm,则木块的体积V=Sh=600cm2×20cm=12000cm3=1.2×10-2m3;木块的密度ρ==0.5×103 kg/m3。答: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6×10-3m3;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0.1m;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答: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是1×103Pa。【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漂浮条件求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2)根据求出密度大小;(3)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计算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利用p=ρ水gh计算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18.【答案】不属于;B;高度差;内凹;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CD;DF;有关【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压强计的U形管底部连通,但是上端其中一侧开口,因此不是连通器。(2)根据甲图可知,U形管内部液面左右不相平,那么应该是压强计内气压较大所致,则此时应该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3)①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②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水对橡皮膜产生向内的压强,所以橡皮膜会内凹。(4)根据图片可知,A、B、D实验中液体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只有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且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出: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5)探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时,需要控制液体种类相同,只改变探头的深度,故选实验CD。(6)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那么故选实验D、F。在实验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分析】 (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3)根据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向内的压强;(4)(5)(6)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19.【答案】是;F1L1=F2L2;变大【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是处于平衡状态。(2)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所杠杆两边2G×3L=G×6L;图丙中,杠杆两边2G×3L=3G×2L;图丁中,杠杆两边3G×4L=2G×6L;综上所述,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3)根据图片可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变大。【分析】 (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两种: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实验中需多次实验,得出平衡条件,使结论更普遍性;(3)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20.【答案】伸长量;弹簧测力计【知识点】弹力【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根据此原理人们设计了弹簧测力计。【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1.【答案】运动状态;形状【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排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改变,那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橡皮筋可以被拉长,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改变物体的形状。22.【答案】相互;运动状态【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浆,浆对水有向后的力,水对浆有一个向前的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加速前进,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23.【答案】2:1;9:2【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1)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甲、乙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则二者的压力之比====;(2)根据题意可知, 它们的边长之比,则二者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l甲2:l乙2=4:9;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分析】(1)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质量之比,利用G=mg可求出甲、乙的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2)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棱长之比,利用面积公式可求出其底面积之比,即为其受力面积之比;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受力面积之比、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由可求出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24.【答案】2.4;83.3%;变大【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组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物体A被拉动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1m=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N×2m=24J,拉力的功率。(2)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则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20N×1m=20J,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当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则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根据W有=fs'可知,此时拉力做的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将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分析】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出拉力的功率;(2)根据题意求出物体A在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有用功,根据求出机械效率;(3)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根据机械效率定义确定机械效率的变化。25.【答案】B;2【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解析】【解答】(1)当手握水杯静止不动时,水杯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则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那么摩擦力则f=G=2N。【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2)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解答。26.【答案】100【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重力的分力大小为,摩擦力是。【分析】已知物重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出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27.【答案】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1000;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知识点】压强;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1)压强的定义为: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根据题意可知,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它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3)上下粗细一致且密度均匀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则甲的棱长,乙的棱长为;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则乙对地面的压强。【分析】 (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大小,根据压强的定义理解其物理意义;(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自重,根据公式得出甲、乙的高度及面积,根据公式得出叠放后乙对地面的压强。1 / 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齐通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A.骆驼的大脚 B.啄木鸟的尖嘴C.螺母下的垫圈 D.书包的肩带【答案】B【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骆驼长有较大面积的脚掌,垫圈比螺母的面积大,书包的肩带做的较宽,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鸵木鸟长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2.(2024八上·东坡期中)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滚动轴承B.给木箱加装轮子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D.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滚动轴承,给木箱加轮子,都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A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C符合题意;D. 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通过将接触面分离减小了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2024八上·东坡期中)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答案】A【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小车受到向前的推力,则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因此对小车做功,故A符合题意;B. 搬石头但没有搬动,石头虽然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 因此对石头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叉车对货物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是货物没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对货物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因此对滑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B.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答案】D【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分别为n=3,n=4。AB.假设两次实验中重物上升高度都为h,则两滑轮组中绳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甲=3h,s乙=4h,那么甲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甲总F13h乙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乙总F24h,比较可知,W甲总<W乙总,故B错误;由公式P 可知,拉力的功率P甲总<P乙总,故A错误,B错误;CD.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的物重G相同,设一个动滑轮的重为G动,根据滑轮组机械效率为可知,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更小,所以甲>乙,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 AB.使用滑轮组时,手拉绳子自由端做的功是总功;总功与所用时间之比是拉力做功的功率;CD.利用公式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5.(2024八上·东坡期中)一拖拉机以相同的功率在甲乙两块地上耕作,在甲地上匀速前进800米用2分钟,在乙地上匀速前进600米用1.5分钟,则此拖拉机在甲乙两地耕作时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A.3∶4 B.4∶3 C.1∶1 D.2∶3.【答案】C【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在甲地上匀速前进800米用2分钟,则拖拉机在甲地上的速度;在乙地上匀速前进600米用1.5分钟,则拖拉机在乙地上的速度;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可知,拖拉机在两块地耕作时的牵引力F大小相等。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也大小相等,即阻力之比为1∶1。故选C。【分析】根据公式分别计算甲和乙的速度,再根据P=Fv比较二者受到牵引力的大小,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比较二者受到阻力大小之比。6.(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解析】【解答】A.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物块,施力物体是桌面,则作用点在物块上,故A错误;B.水平桌面发生向下凹的弹性形变,为了恢复原状,对物块产生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B正确;C.由B的分析可知,桌面发生形变对物块产生支持力,故C错误;D.该支持力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发生形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据此判断。7.(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使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物体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B.若增大推力,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撤去推力,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D.若撤去推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于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态,故推力等于摩擦力,A符合题意;B.若增大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态,故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符合题意;C.若撤去推力,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摩擦力此时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这两者都不变,故摩擦力的大小不变,C不符合题意;D.若撤去推力,只受摩擦力,故不是平衡态,故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8.(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7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是( )A.0牛,3牛 B.0牛,4牛 C.4牛,10牛 D.4牛,3牛【答案】A【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此时甲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乙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则乙受到的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3N,而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这个拉力,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选A。【分析】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对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绳子上的拉力,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绳子的拉力。9.(2024八上·东坡期中)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倒着使用,则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和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所以物体的重力小于4N。故选B。【分析】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判断。10.(2024八上·东坡期中)对下列物体估测正确的是( )A.一名初中生重约50N B.一枚邮票质量约1gC.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180kg D.空气的密度约1.29×103kg/m3【答案】C【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A不符合题意;B.一枚邮票质量约0.1g,B不符合题意;C.教室的体积约为140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 ,C符合题意;D.空气的密度约1.29kg/m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质量、密度、重力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1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①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②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③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④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aA.②正确 B.②④正确 C.①③正确 D.④正确【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①根据题意可知,液面的高度h甲>h乙,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由p=ρ液gh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①错误;②根据题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且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积相等,由F=pS可知,甲和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所以G甲+Ga排=G乙+Gb排;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且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a排<Vb排,故ρ甲Va排<ρ乙Vb排;即Ga排<Gb排,故G甲>G乙,根据可知,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②正确;③a漂浮在甲液面上,则ρa<ρ甲,b在乙液体中沉底,则ρb>ρ乙,则物体密度ρa<ρb;二者体积大小相同,根据G=mg=ρVg可知,所以Gb>Ga,④a、b体积相同,则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故④正确。故选B。【分析】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大小;②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根据F=pS比较二者对容器底部压力大小,然后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比较小球质量大小即可;③根据浮沉条件比较两个小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进而比较物体密度大小,最后根据G=mg=ρVg比较二者重力大小;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12.(2024八上·东坡期中)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3,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以下说法中( )①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3③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④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故①正确;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故②错误;③④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排开煤油的质量应该为;因为,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可见,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因此,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错误。则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分析】 (1)由题知,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放入木块后排开盐水的质量等于溢出盐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2)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开盐水的体积。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盐水的体积,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可得排开煤油的体积,利用m=ρV求排开煤油的质量,和题目中溢出煤油的质量比较得出假设是错误的。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溢g求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和物体重力比较得出物体在煤油中的浮与沉,进而求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二、综合题 (每空2分,共6分 )13.(2024八上·东坡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液压机2012年9月24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首台4万吨模锻液压机(如图甲所示),在西安正式投产,至此,中国成为继德、美、法、俄之后又一个拥有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国家。这台液压机产生的巨大力量足以顶起北京鸟巢体育馆4.2万吨的主体钢架。截至目前,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已成功进行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锻件的生产和试制任务,解决了飞机框、起落架、航空发动机盘类等重要构件成型的难题,从而使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研制得到保障。液压机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力量呢?图乙是液压机的原理图。它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满水或油,两个液缸里都有活塞。假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1,当小活塞给液体施加向下的压力为F1,那么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p能够大小不变的被液缸内的水或油传递给大活塞。如果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2,那么液体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压力F2 = pS2,把大活塞顶起来。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压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压力。实际的液压机,为了能够连续工作,还要添加必要的零件。大型模锻液压机的构造就更为复杂了。 (1)在液压机的液缸中,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生活中能够支撑起汽车的油压千斤顶(如图丙所示)就是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假如油压千斤顶的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4cm2,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120cm2,小活塞给液体施加2800N的压力,请计算在大活塞上能产生的压力为 N;【答案】(1)等于(2)8.4×10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液压机的液缸是密闭的,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等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根据大小活塞上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得到:;即;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产生8.4×104N的压力。【分析】(1)根据液体传递压强的特点分析;(2)根据液体压强相等,结合列式计算即可。(1)液压机的液缸是密闭的,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等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2)因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由可得即解得F大=8.4×104N,即在大活塞上能产生8.4×104N的压力。三、作图题 (14题:(1)问4分,(2)问2分;15题4分;共10分 )14.(2024八上·东坡期中)(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 ;(2)如图所示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 【答案】;【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过力臂L2的终点作力臂的垂线,垂线与杠杆的相交点就是力F2在杠杆上的作用点,在向上的方向上标上箭头为动力F2。过支点O作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此垂线段即为力臂L1,所以作图如下:(2)根据图片可知,滑轮组由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此时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最大为3。根据“奇动偶定”的规律可知,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之后逐一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下图所示:【分析】(1)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力臂,即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相互垂直;(2)根据图片确定最省力时绳子的段数n,然后确定绳头的位置,最后完成滑轮组的缠绕即可。15.(2024八上·东坡期中)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上的B点挂一重物,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答案】【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图中的支点为杠杆的O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因此OA为最长的动力臂,连接OA,即为力臂l1。过A点垂直与OA作斜向左上方的力F1,即为最小的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分析】当以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线段为动力臂时最长,此时最省力,根据力臂的画法完成作图即可。四、计算题 (16题每小问3分;17题(1)、(2)问各3分,(3)问4分;共19分 )16.(2024八上·东坡期中)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石像的重力;(3)石像的密度。【答案】解: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则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2m3=2×104N;答: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104N。(2)图中滑轮跟随石像一起移动,则为动滑轮,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则动滑轮对石像的拉力F拉=2F=2×1.6×104N=3.2×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石像的重力G=F拉+F浮=3.2×104N+2×104N=5.2×104N,答:石像的重力5.2×104N。(3)根据题意可知,石像的质量m===5.2×103kg,石像的密度ρ==2.6×103kg/m3。答:石像的密度2.6×103kg/m3。【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动滑轮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 (1)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gV排求出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动滑轮对石像的拉力等于两股绳子的拉力,石像匀速提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绳子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石像受到的合力为零求出石像的重力;(3)根据G=mg求出石像的质量,利用求出石像的密度。17.(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高为20 cm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取10 N/kg,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求:(1)水对木块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知,木块的支路为6kg,则木块的重力G=mg=6kg×10N/kg=60N;木块漂浮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60N。答:水对木块的浮力是60N。(2)木块的底面积为600cm2,高度为20cm,则木块的体积V=Sh=600cm2×20cm=12000cm3=1.2×10-2m3;木块的密度ρ==0.5×103 kg/m3。答: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6×10-3m3;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0.1m;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答:水在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是1×103Pa。【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漂浮条件求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2)根据求出密度大小;(3)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计算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利用p=ρ水gh计算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五、实验题 ( 每空1分,共11分 )18.(2024八上·东坡期中)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1)压强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A.将高液面一侧的液体倒出一些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4)比较A、B、D三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 。(5)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6)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填“有关”或“无关”)。【答案】不属于;B;高度差;内凹;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CD;DF;有关【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压强计的U形管底部连通,但是上端其中一侧开口,因此不是连通器。(2)根据甲图可知,U形管内部液面左右不相平,那么应该是压强计内气压较大所致,则此时应该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3)①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②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水对橡皮膜产生向内的压强,所以橡皮膜会内凹。(4)根据图片可知,A、B、D实验中液体和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只有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且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出: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5)探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时,需要控制液体种类相同,只改变探头的深度,故选实验CD。(6)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那么故选实验D、F。在实验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分析】 (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3)根据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向内的压强;(4)(5)(6)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19.(2024八上·东坡期中)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3)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是;F1L1=F2L2;变大【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是处于平衡状态。(2)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所杠杆两边2G×3L=G×6L;图丙中,杠杆两边2G×3L=3G×2L;图丁中,杠杆两边3G×4L=2G×6L;综上所述,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3)根据图片可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变大。【分析】 (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两种: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实验中需多次实验,得出平衡条件,使结论更普遍性;(3)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六、填空题 ( 每空1分,共18分 )20.(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在一定范围内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 越大,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 .【答案】伸长量;弹簧测力计【知识点】弹力【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根据此原理人们设计了弹簧测力计。【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1.(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一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 ;橡皮筋可以被拉长,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运动状态;形状【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排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改变,那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橡皮筋可以被拉长,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改变物体的形状。22.(2024八上·东坡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里的传统习俗。当号令一响,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这既可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相互;运动状态【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浆,浆对水有向后的力,水对浆有一个向前的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加速前进,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23.(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质量之比,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答案】2:1;9:2【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1)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甲、乙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则二者的压力之比====;(2)根据题意可知, 它们的边长之比,则二者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l甲2:l乙2=4:9;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分析】(1)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质量之比,利用G=mg可求出甲、乙的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2)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棱长之比,利用面积公式可求出其底面积之比,即为其受力面积之比;已知甲、乙两正方体的受力面积之比、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由可求出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24.(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用12N的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了1m,用时10s,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100N,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摩擦力是20N,则拉力F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当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2.4;83.3%;变大【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组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物体A被拉动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1m=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N×2m=24J,拉力的功率。(2)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则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20N×1m=20J,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当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则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根据W有=fs'可知,此时拉力做的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将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分析】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出拉力的功率;(2)根据题意求出物体A在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有用功,根据求出机械效率;(3)把物体A换成质量更大的重物时,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根据机械效率定义确定机械效率的变化。25.(2024八上·东坡期中)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水杯受到的重力与 (选填序号:A.手对杯子的握力;B.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N。【答案】B;2【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解析】【解答】(1)当手握水杯静止不动时,水杯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则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那么摩擦力则f=G=2N。【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2)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解答。26.(2024八上·东坡期中)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将一箱重为600N的货物从2.4m长的固定斜面匀速拉到高为1.2m的货车上,所用拉力F=400N,则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N。【答案】100【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重力的分力大小为,摩擦力是。【分析】已知物重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出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27.(2024八上·东坡期中)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压强,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结果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答案】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1000;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知识点】压强;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1)压强的定义为: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根据题意可知,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它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3)上下粗细一致且密度均匀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则甲的棱长,乙的棱长为;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则乙对地面的压强。【分析】 (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大小,根据压强的定义理解其物理意义;(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自重,根据公式得出甲、乙的高度及面积,根据公式得出叠放后乙对地面的压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齐通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齐通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