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备课时间:2025年9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洋务运动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活动的相关史事,并能够掌握其历史意义和局限 性, 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了解美、日侵略台湾的史事,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经过、意义,知道中法战争的背景、过程及 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体会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而付出的不懈努力,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和爱国热 情。(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教学难点 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教师活动:展示洪秀全塑像、《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以及《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图片。教师过渡:19世纪的华夏大地上,清政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秩序,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而在国门之外,两次鸦片战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主权不断丧失。在这内忧外患的绝境之中,清政府究竟作出了怎样的挣扎与探索?又面临着怎样的边疆危机?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一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洋务派的概念、代表人物。2.洋务运动的时间、主张、目的、口号。3.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哪些措施?4.边疆危机的表现有哪些?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洋务运动1.材料展示:材料一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2.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员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3.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完成下表: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口号“自强”“求富”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材料解读:材料一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材料二 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根据材料总结: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5.阅读教材,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填写下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发展新式教育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6.材料引入:从求强到求富的转变——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提示: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比较严重。于是提出要创办民用企业,振兴商务,以为国家提供钱财。他们首先想做的就是创办轮船招商局,以分夺洋人的利润。7.小组辩论: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只是以破产告终。之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它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这也注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8.合作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支持顽固派,用来制约洋务派。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意思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为我所用。)失败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只引进西方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二、美、日侵略台湾教师提问: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东南海疆出现了什么危机?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覬覦中国边疆地区是从东南海疆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 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教师提问:面对东南海疆危机,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坚决抵抗,美国大败而归。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沈葆桢率兵人台。后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三)收复新疆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出兵侵占了伊犁。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左宗棠为何能够收复新疆?清政府于何时在新疆建立行省?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人民的支持。1884年, 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四)中法战争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2.概况:1883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法国军舰闯人福建马尾军港,对清军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教师提问:中国军民是如何反抗法国的侵略的?驻扎中越边境的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法军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1885年初,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3.结果:及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4.影响: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P23材料研读;2.课后活动1、2。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作业设计 第4课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