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带着坚船利炮侵入中国,中华民族跌入苦难的深渊。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近代化探索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段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3.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在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企业的刺傲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 )A.两次鸦片战争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C.洋务派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 D.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5.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C.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7.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C.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广东、福建、南洋、北洋海军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8.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A.鸦片战争的结果 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清政府的腐朽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9.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了大批军事、外交人才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11.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3.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商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的签订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北京条约》的签订14.如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 ——《电讯报(副刊)》A.由清政府主动发起的对外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前各国列强的友好合作C.各侵华列强之间的合作与矛盾 D.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团结一致抵抗二、综合题16.史料收集与整理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①虎门炮台遗址 ②《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③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图强……中国欲自强,师其器而不必尽用其人。 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时,我和哥哥痛哭不止。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④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⑤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⑥《时务报》书影(1)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对表格中六则史料进行归类。(填序号)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2)请你把材料中的史料按下表的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主题 史料(序号)列强侵略人民反抗探索近代化三、材料题17.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刻改变了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 公车上书1900年 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事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语句通顺)参考答案1.A2.C3.B4.D5.C6.D7.A8.D9.D10.C11.C12.B13.B14.D15.C16.(1) ②④⑥ ①③ ⑤(2)分类:列强侵略:①③⑤;人民反抗:②;近代化探索:④⑥。17.(1)事件: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示例一 选择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观点: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论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他们将战争后果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赋税,手工业者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而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庞大的赔款数目、拆炮台、允许外国驻军、划使馆界等内容使中国主权严重丧失,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战争侵略及战后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示例二 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观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探索。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三元里人民进行了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的侵略势力;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的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延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结论:由此可见,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推动了中国各阶层近代化的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