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有你,真好外婆的蒲扇,有你真好夏夜的蝉鸣渐渐响起,老槐树下,外婆摇着那把泛黄的蒲扇,微风轻拂,带着淡淡的艾草香(①开篇通过夏日夜晚的场景描写,调动听觉、触觉和嗅觉,营造温馨氛围,引出与外婆相关的回忆)。外婆,有你真好,你用蒲扇为我扇出了整个童年的清凉与温暖。小时候,我总爱依偎在外婆身旁,听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从前啊,有个叫嫦娥的仙女……”外婆的声音轻柔舒缓,像潺潺的溪水,流淌在我心间(②运用比喻,将外婆的声音比作溪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外婆声音的温柔,体现“我”对外婆声音的喜爱)。蒲扇轻轻摇晃,驱赶着蚊虫,也为我编织着一个个甜美的梦乡。记得有一次,我半夜突发高烧,小脸烧得通红,浑身滚烫。外婆急得团团转,顾不上穿鞋,就背着我往村里的诊所跑。乡间的小路上,月光洒在我们身上,外婆的脚步急促却又稳健。(③通过具体事例,描写外婆在“我”生病时的焦急与行动,体现外婆对“我”的关爱)到了诊所,外婆守在我床边,不停地用湿毛巾给我擦脸降温,一夜未合眼。上小学后,我来到城里读书,只能在假期回外婆家。每次回去,外婆总是早早地站在村口,远远地看到我,脸上就笑开了花,然后拉着我的手,带我去看她新种的蔬菜,去摸那只下蛋的老母鸡。(④描写长大后与外婆相处的场景,突出外婆对“我”的期盼和疼爱)临走时,外婆还会把攒了好久的土鸡蛋塞进我的书包,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要好好吃饭,别饿着。”如今,外婆的头发更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但那把蒲扇依然在。每当看到它,我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夜。外婆,你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光,有你真好。(⑤结尾总结外婆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整体点评这篇范文以“外婆的蒲扇”为线索,围绕“有你,真好”这一主题,通过回忆与外婆相处的多个场景,展现了外婆对“我”深深的关爱。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开篇营造氛围引出外婆,中间通过具体事例叙述,结尾总结情感。写作特色鲜明,细节描写生动,如生病时外婆背“我”去诊所的情节;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形象;情感真挚,将对外婆的感恩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同桌的你,有你真好“嘿,这道题我会,我教你!”耳边又响起你熟悉的声音,思绪不禁飘回到我们做同桌的日子(①以同桌的语言开篇,直接切入与同桌相关的回忆,自然引出下文)。同桌,有你真好,你就像我学习路上的小太阳,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记得那次数学考试,我因为粗心大意,好多题都做错了,看着试卷上刺眼的分数,我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了。你发现后,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难过啦,我们一起分析错题,下次肯定能考好!”(②通过考试失利这一具体事例,展现同桌对“我”的安慰和帮助)然后,你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道错题,直到我完全明白为止。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我们是互相鼓励的学习伙伴;课间,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讨论喜欢的书籍,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偶尔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拌嘴,但很快就会和好如初。(③运用排比句式,概括在不同场景下与同桌的相处模式,体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有一次,我忘记带文具,你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笔和本子分给我一半,还笑着说:“我们可是同桌,要互帮互助!”运动会上,我参加了800米长跑比赛。跑到一半时,我累得气喘吁吁,脚步也慢了下来。这时,我听到你在跑道边拼命地喊:“加油!加油!你可以的!”你的声音就像一股神奇的力量,让我重新充满了动力,咬牙坚持跑到了终点。(④通过运动会的场景,展现同桌在关键时刻对“我”的鼓励)同桌,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虽然现在我们不再是同桌,但那些珍贵的回忆,我会永远珍藏在心底。有你真好!(⑤结尾表达对与同桌相处时光的怀念,点明主题,情感真挚)整体点评文章围绕“同桌”展开,紧扣“有你,真好”的主题。结构清晰,以总分总的形式呈现,开头引出回忆,中间通过学习、课间、运动会等多个事例体现同桌对“我”的帮助和陪伴,结尾总结情感。写作特色方面,语言简洁自然,贴近小学生生活;具体事例生动具体,如考试帮助、运动会鼓励等,很好地展现了同桌之间的情谊;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路灯下的身影,有你真好寒冬的夜晚,北风呼啸,我裹紧外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那盏熟悉的路灯下,又出现了你挺拔的身影(①通过环境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为后文父亲在路灯下等待做铺垫,同时营造出温暖的氛围)。爸爸,有你真好,你是我最坚实的依靠。上初中后,学校离家较远,每天放学时天已经黑了。起初,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总是有些害怕。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无论刮风下雨,你都会准时出现在那盏路灯下等我。(②交代事情的起因,说明父亲在路灯下等待的缘由)你的双手插在口袋里,不时地跺跺脚,眼睛一直朝着我来的方向张望。看到我后,你总是快步迎上来,接过我沉重的书包,笑着说:“累坏了吧,咱们回家!”记得有一次,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本以为你不会来了,可当我走出校门,那熟悉的身影依然在路灯下。雨水打湿了你的头发和衣服,你却像没事人一样,把雨衣披在我身上,说:“快穿上,别感冒了!”(③通过下雨时父亲坚持等待的事例,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回家的路上,你还不停地把伞往我这边倾斜,自己的半个身子都被雨水淋湿了。在学习上,你虽然不善言辞,但总是默默地支持我。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你会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眼神里满是骄傲;当我遇到困难时,你会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问题,鼓励我不要放弃。(④从学习方面展现父亲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爸爸,你就像那盏路灯,在黑暗中为我照亮回家的路。有你真好,我会永远珍惜这份温暖的父爱。(⑤结尾运用比喻,将父亲比作路灯,形象地表达出父亲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性,点明主题)。整体点评这篇范文以“路灯下的身影”为切入点,围绕父亲对“我”的关爱,体现“有你,真好”的主题。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层次分明。开头营造环境氛围引出父亲,中间通过放学等待、雨中送伞、学习支持等事例叙述,结尾总结情感。写作特色上,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如开头对寒冬夜晚的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如父亲在路灯下等待的动作;比喻的运用,使主题更加突出,情感真挚动人。老师的教诲,有你真好“同学们,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每当考试时,你的这句话就会在我耳边响起(①以老师的话语开篇,自然引出对老师的回忆,同时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张老师,有你真好,你的教诲就像明灯,照亮我成长的道路。记得刚上六年级时,我因为成绩下滑而变得灰心丧气,上课也总是走神。你发现后,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找到原因,重新振作起来。”(②通过成绩下滑时老师的教导这一具体事例,展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你和我一起分析试卷,找出我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还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慢慢有了起色。课堂上,你总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你会绘声绘色地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为了让我们掌握数学公式,你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③运用排比句式,列举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体现老师教学的认真负责和教学方式的独特)在你的引导下,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充满乐趣,我们也越来越喜欢学习。你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一次,我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心情很不好。你知道后,把我们叫到一起,耐心地倾听我们的委屈,然后告诉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④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展现老师的关爱)在你的调解下,我们很快就和好了。张老师,你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我们成长,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指引方向。有你真好,这份师生情,我会永远铭记于心。(⑤结尾总结老师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升华主题,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整体点评文章围绕“老师”展开,紧扣“有你,真好”的主题。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层次清晰。开头以老师的话语引入,中间通过成绩下滑时的教导、课堂教学、调解矛盾等事例,体现老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结尾总结情感。写作特色方面,语言朴实真挚;具体事例丰富,生动展现了老师的形象;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我的“战友”,有你真好绿茵场上,你一个漂亮的传球,我快速跟上,抬脚射门,球进了!我们激动地击掌欢呼,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①以足球比赛中进球的场景开篇,展现“我”和好朋友之间的默契,引出下文)。小明,我的好兄弟,有你真好,你是我运动路上最好的“战友”。我们都热爱足球,从小就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踢球。刚开始,我们的技术都很粗糙,传球不准,射门也没什么力量。但我们没有放弃,每天放学后都会相约一起练习。(②交代两人热爱足球以及一起练习的经历,为后文体现两人情谊做铺垫)你总是很有耐心,当我传球失误时,你会鼓励我:“没关系,再来一次!”当你射门成功时,也会毫不吝啬地和我分享喜悦。在学校的足球比赛中,我们并肩作战。有一场比赛,我们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上半场我们就落后了两球。中场休息时,大家都有些灰心,你却站出来说:“别气馁,我们还有下半场,只要团结一心,一定能赢!”(③通过学校足球比赛的事例,展现朋友在困境中的鼓励和团结精神)你的话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我们重新充满了斗志。下半场,我们紧密配合,你负责进攻,我负责防守,最终连进三球,实现了逆转。除了足球,我们在生活中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写作业,互相帮助解决难题;一起看电影,为电影里的情节欢笑或流泪;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小秘密,彼此信任,互相支持。(④运用排比句式,概括在生活中与朋友的相处点滴,体现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小明,和你一起踢球、一起成长的日子,是我最珍贵的回忆。有你这样的“战友”真好,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⑤结尾总结与朋友相处的美好,点明主题,表达对友谊的珍惜)整体点评该范文围绕与朋友在足球运动中的情谊,体现“有你,真好”的主题。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层次分明。开头以比赛场景引入,中间通过一起练习足球、学校比赛、生活相处等事例,展现朋友之间的默契、鼓励和深厚友谊,结尾总结情感。写作特色方面,场景描写生动,如足球比赛的情节;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语言充满活力,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有你,真好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对我很重要,那就是我的妈妈。她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她在,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但我总是说不清楚这种感觉具体来自哪里,只知道每天睁开眼,都能想到她的样子。(情感表达模糊,未具体说明“踏实感”的来源) 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饭,送我上学。早上她起得比闹钟还早,等我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时,厨房里已经飘出了香味。(未描写饭菜样子、妈妈做饭动作)她会把饭菜端到桌上,然后催我快点吃,(“催我快点吃”缺乏情感温度)自己却顾不上扒两口,忙着给我装书包。(“忙着装书包” 未体现动作细节)到了学校门口,她会看着我走进教学楼,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离开。(未描写妈妈的眼神、表情)下午放学时,我总能在人群里一眼看到她,她手里要么拿着我爱吃的零食,要么提着刚买的蔬菜。(未描写“我”看到她时的心情) 有一次,我生病了。那天是周末,本来约好要去公园放风筝,可我早上起来就觉得头晕,浑身没有力气。妈妈摸了摸我的额头,说我发烧了,立刻放下手里的家务,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要打针,我吓得攥紧了妈妈的衣角,她就蹲下来握着我的手,说别怕,她会一直陪着我。(未描写妈妈的语气、手部动作的力度)打完针回家后,她让我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在客厅和卧室之间来回跑,(未描写“来回跑”的状态(是否喘气、是否出汗))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一会儿……”表述平淡) 妈妈还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陪着我。我写作业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她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书,偶尔抬头看看我。(未描写妈妈看书时的神态、看我的眼神)如果我对着题目发呆,她就会轻声问我是不是遇到了难题。有时候作业太多,我写到晚上九点还没写完,就会有点着急,她就会给我倒杯热牛奶,说慢慢写,不用慌。(未描写牛奶的温度、“我”喝牛奶时的感受) 妈妈对我很好,这种好不是说出来的,是藏在每天的饭菜里,藏在送我上学的路上,藏在我生病时的陪伴里。(仅罗列场景,未说明这些场景如何让“我”感受到爱)有妈妈在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有妈妈真好。(未具体抒发“不怕”的原因、“真好” 的深层感受) 有你,真好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对我很重要,那就是我的妈妈。她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她在,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这种踏实感藏在她每天为我准备的早餐里,藏在她送我上学时温暖的目光里,藏在她陪我度过每个难关的身影里——每天睁开眼,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她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样子。 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饭,送我上学。早上她起得比闹钟还早,等我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时,厨房里已经飘出了葱花鸡蛋饼的香味。她正站在灶台前,左手扶着锅沿,右手拿着铲子轻轻翻动,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发梢,有几缕碎发被热气熏得微微卷曲。(“扶着锅沿”“轻轻翻动”等动作细节,搭配“碎发被热气熏得卷曲”的画面,让妈妈做饭的场景立体可感,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柔跃然纸上)她把煎得金黄的鸡蛋饼切成小块,摆进盘子里,又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草莓,一个个洗干净放在旁边。“快来吃呀,”她转过身冲我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晨光,(“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晨光”用诗意的表达将皱纹与阳光结合,既写出妈妈的温柔神态,又暗含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暖意)“今天的饼加了你喜欢的火腿碎。”她把筷子递到我手里,自己却拿起书包,蹲下身帮我把书本一一摆好,拉链拉到一半时,又想起什么似的,往侧袋里塞了包纸巾:“昨天你说纸巾用完了。”(“塞纸巾”的细节看似微小,却以“记得昨天的话”体现妈妈对“我”的用心,让关爱从日常琐事中自然流露)到了学校门口,她替我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手指轻轻捏了捏我的肩膀:“上课认真听,放学我还在老地方等你。”我走进教学楼,回头时看见她还站在原地,双手插在口袋里,见我望过去,立刻挥了挥手,嘴角一直扬着。(“一直扬着”的嘴角,不用直白说“舍不得”,却用持续的神态写出妈妈目送时的牵挂)下午放学时,我总能在人群里一眼看到她。她站在香樟树底下,手里提着个透明袋子,里面装着我爱吃的芒果干。看到我跑过去,她立刻把袋子递过来,指尖触到我手心时,带着点微凉的风:“今天排队买的,还是你喜欢的那家。”(“微凉的风”既写季节感,又让指尖的触感有了温度对比,“排队买”则藏着妈妈为“我”花的心思) 有一次,我生病了。那天是周末,本来约好要去公园放风筝,可我早上起来就觉得头晕,浑身没有力气。妈妈摸了摸我的额头,指尖的温度让我打了个颤,她立刻皱起眉:“怎么这么烫?”她放下手里正在收拾的风筝线,转身去拿外套,拉链拉得飞快,袖口蹭到桌面的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响。(“拉链拉得飞快”“玻璃杯声响”用动作和声音的细节,侧面写出妈妈发现“我”生病时的焦急)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打针,我吓得攥紧了妈妈的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布料里。她立刻蹲下来,双手轻轻掰开我的手指,把我的手整个包在她掌心里——她的手心有点出汗,却用力握着我,指腹反复摩挲我的手背:“不怕哦,妈妈数到十,就好啦。”(“包在掌心里”的动作带着保护欲,“出汗”与“用力握”的对比,写出她既紧张又强装镇定的样子)她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像羽毛轻轻搔着耳朵。(用“羽毛搔耳朵”比喻声音的轻柔,既写妈妈的安抚,又体现“我”在她声音里获得的安全感)打完针回家后,她让我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在客厅和卧室之间来回跑。我听见她脚步声有点沉,偶尔还有轻轻的喘气声。(“脚步声沉”“喘气声”从听觉角度写妈妈的忙碌,不直接说“累”,却让读者感受到她的疲惫)她端来温水时,我看见她额角有层薄汗,鬓角的头发都湿了。“来,喝点水。”她把杯子递到我嘴边,另一只手小心地扶着我的后颈。每隔半小时,她就会拿着体温计过来,先把体温计在自己手心里捂一会儿,才轻轻放在我腋下:“别乱动呀,马上就好。”(“捂一会儿体温计”的细节,藏着妈妈怕凉到“我”的细心,让关爱变得具体可触) 妈妈还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陪着我。我写作业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她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书,书页翻动的声音很轻。她看书时很专注,眉头微微蹙着,阳光落在她长长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睫毛投下阴影”的画面细腻温柔,写出妈妈陪伴时的安静氛围)可只要我笔尖一停,她就会立刻抬起头,眼神像含着水的棉花,软乎乎地落在我脸上:“是遇到难题啦?”(“含着水的棉花”比喻眼神,既写妈妈目光的柔和,又传递出她对“我”情绪的敏感)有时候作业太多,我写到晚上九点还没写完,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条,忍不住叹了口气。她立刻起身去厨房,很快端来一杯热牛奶,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先喝点牛奶吧,”她把杯子放在我手边,指尖碰了碰杯壁,“温度刚好,不会烫嘴。”(“碰了碰杯壁”的动作,写出妈妈对“我”的细心呵护,“温度刚好”是她反复确认的结果)我握着温热的杯子,奶香混着她身上淡淡的肥皂味飘过来,心里的烦躁忽然就散了。(用“奶香”“肥皂味”的嗅觉细节,将妈妈的陪伴转化为可感知的气息,让安心感有了载体) 妈妈对我很好,这种好不是说出来的。是鸡蛋饼里特意加的火腿碎,是校门口一直不肯离开的目光,是打针时紧紧握着我的手,是热牛奶刚好的温度。这些瞬间像一颗颗星星,在我心里拼出一片温暖的银河。(用“星星”“银河”比喻日常瞬间,既呼应前文细节,又让零散的关爱有了整体的温暖意象)有妈妈在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她都会像现在这样,把我的手牢牢握在掌心。妈妈,有你真好。修改原因:这篇病文存在明显问题。首先,主题表达不充分,虽然开头提到“妈妈对我很重要”,结尾点出“有妈妈真好”,但全文没有通过具体场景让“重要”和“好”落地。这些模糊的表述让“母爱”停留在口号层面,无法让读者理解“有你,真好”的情感内核。其次,内容空洞,所有事件都停留在“做了什么”的表层叙述,缺乏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和情感。最后,结构简单,开头用“定海神针”比喻妈妈,却没有后续内容支撑这个比喻;结尾仅用“什么都不怕”收束,没有结合前文场景总结妈妈带来的安全感。事件之间缺乏关联,整体行文没有铺垫和升华,导致“有你,真好”的感慨显得单薄,无法让主题深入人心。 修改后的作用:升格作文在开头以妈妈在厨房忙碌的场景吸引读者,用“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晨光”等细节引发情感共鸣;中间通过做早餐、送上学、生病照顾、陪伴写作业等多个具体事例,运用“眼神像含着水的棉花”“瞬间像一颗颗星星”等比喻和大量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展现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结尾用“银河”比喻妈妈的爱,升华主题,表达对妈妈深深的感恩之情。整体上,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结构完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事例,很好地突出了“有你,真好”的主题,能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温暖。整体点评:病文在主题表达、内容呈现和结构安排上存在严重不足。主题方面,未能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妈妈的好,仅用“对我很重要”“对我很好”等空洞表述,情感表达流于表面,比如“心里特别踏实”未说明踏实感的来源,“有妈妈真好”缺乏具体事件支撑,无法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有你,真好”的深刻内涵。内容上,缺乏细节描写,无论是妈妈日常照顾、生病照料还是陪伴学习,都只是简单叙述事件——写做饭只说“飘出香味”,写生病照顾仅提“来回跑”,写陪伴学习只讲“倒牛奶”,没有刻画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也未融入“我”的内心感受,导致文章空洞无物,难以打动读者。结构安排上,开头平淡直白,以“有一个人对我很重要”起笔,未能有效吸引读者;中间叙述松散无序,做饭、送学、生病、陪写作业等事件简单罗列,各事件间缺乏过渡和关联;结尾仓促结束,仅用“有妈妈真好”收束,没有对情感进行升华,整体结构松散,逻辑不连贯。而升格作文针对病文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且巧妙的改进。主题表达上,通过做早餐时加火腿碎、送学时塞纸巾、生病时捂体温计、陪写作业时递热牛奶等具体事例,生动且充分地展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每个场景都紧扣“踏实感”和“温暖”,使“有你,真好”的主题鲜明突出,情感真挚动人。内容呈现上,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如“左手扶着锅沿,右手拿着铲子轻轻翻动”“指腹反复摩挲我的手背”“眼神像含着水的棉花”等,细腻刻画妈妈的形象;同时融入“我”的感受,像“心里的烦躁忽然就散了”“鼻尖忽然发酸”,让文章内容充实饱满,极具感染力。结构安排上,以“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温馨场景开篇,迅速抓住读者眼球;中间按“日常照顾—特殊事件—陪伴时刻”的逻辑有序叙述,层次分明;结尾用“星星拼出银河”的比喻升华主题,呼应开头的“踏实感”,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通过这些改进,升格作文成功将情感表达落到实处,成为一篇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佳作,为学生写作此类情感类文章提供了优秀范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