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3《学习有方法》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3《学习有方法》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学习有方法》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学习有方法》是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在单元“做学习的主人”主题下,承担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关键任务。教材结构清晰,围绕“掌握方法很重要”“多在心中画问号”“我和时间交朋友”三个板块展开。本课为第一课时,围绕“掌握方法很重要”这一主题,以同学事例呈现预习、思考、合作等课内学习方法;接着拓展到课外学习,强调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多在心中画问号”板块,突出提问的重要性,用宋濂事例和生活疑问引导学生善思好问;还有对“不愿提问”心态的探讨,完善学习方法认知。整体围绕“学习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方法实践到思维培养,层层递进,贴合学生学习成长需求,助力构建系统学习方法认知。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会正确方法对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的热情。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勇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效预习复习、积极提问与合作探究等基本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实际学习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效预习复习、积极提问与合作探究等基本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将所学学习方法内化为自身习惯,并能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学习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成语故事《田忌赛马》(3分钟)
思考:
故事中的田忌最后是如何赢得比赛的呢?
教师小结: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找到好的方法。学习也是一样,今天我们要开启一场“学习方法大发现”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田忌赛马》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掌握方法很重要】(10分钟)
过渡: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平时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哪件事让你觉得“要是有个好办法,肯定能学得更轻松”?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背古诗的时候,我老是记不住,后来妈妈教我想象古诗里的画面,就好背多啦。
学生2:背乘法口诀,我总记不住“七九六十三”,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个办法能让这句口诀像儿歌一样好记就好啦!后来姐姐教我编了个小短句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小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方法,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得好,掌握方法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展示材料:
思考:说一说,这些同学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你身边有这样会学习的小伙伴吗?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上次讨论作文怎么写,同学说了不同想法,我就知道可以从好多角度写。
学生2:课前预习了,上课就能知道哪里不懂,听老师讲的时候就更认真,能听懂啦!
学生3:做数学题的时候,自己先想办法,就能记住解题思路,下次就会做啦。
学生4: 小美很会学习,记课文总分段画思维导图,像拼拼图,很快就背下来了,超厉害!
学生5:小杰学英语会把难记的单词写成小纸条,贴在铅笔盒上,他说“看一眼就等于复习一次”,难怪他每次听写都得满分。
过渡:课内学习有方法,课外学习同样也讲究方法。每个人要善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
展示材料:
过渡: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课外方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课外学习能接触好多新鲜事儿,去图书馆查资料能知道更多故事。
学生2:做调查采访要和别人交流,能锻炼说话胆量和问问题的本事。
教师小结:课内外这么多好方法,就像一把把“金钥匙”!可每个人学习特点不一样,得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活动二:适合我的学习方法】(6分钟)
过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呢?
小组讨论:
1.小组内交流你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2.每组推荐1至2名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方法。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分享。
过渡:
把自己和别人的好方法写下来,并在学习中随时运用这些方法。
预设:
拓展:中国古代学习方法经典
小结:同学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它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记录下来,让学生实现从知识认知到个性化运用的转化,通过自主思考、同桌交流,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反思调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的自我管理、学会学习等要求,真正助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多在心中画问号】(12分钟)
展示材料:
思考:
宋濂从小就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一定要找到答案,他还曾经冒雪行走数十里登门拜访老师。大家想一想,宋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因为他想把问题弄明白。
学生2:他这样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结:
宋濂正是因为有这种勤学好问的品质,才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打下了基础。这就说明,提问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在心中画问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过渡:
有些同学却不愿意提问或者害怕提问,大家觉得这种心态对吗?为什么?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不对,因为如果不提问,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我们就学不到知识。
学生2:害怕提问的话,可能是担心自己的问题会被别人笑话,但是其实大家都有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是很正常的。
小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提问是爱思考的表现,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问号之歌》。大家一起读一读。
展示材料:
问号之歌
世界充满了问号。
花朵里有问号,
烟雾里有问号,
天空、海洋和陆地上,
到处都有问号。
多在心中画问号,
凡事多问为什么。
过渡:有一位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总是争先恐后地提问。即使提出一些看似天真的疑问,学生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因为,在老师眼里,能提问题是爱思考的表现。
展示材料:
提问:
为什么说“能提问是爱思考的表现”呢?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 因为有问题,说明我动脑筋了呀!小问号就是动脑筋的小火花!
学生2:当你爱思考的时候,脑子里就像有个小侦探在转呀转——看到天上的云会想“它为什么会飘?”,吃到糖果会想“它怎么变得甜甜的?”,这些问题就像小泡泡一样冒出来啦。
小结:
大家说得真好,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特别喜欢看到你们举起小手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照亮了你们思考的道路。会提问的小朋友,就是会思考、会探索的小勇士!
【活动四:我是小小观察员】(7分钟)
过渡:既然提问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提问呢?让我们开展一次观察活动,看看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思考:大家想一想,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提问呢?
展示材料:
展示学生预设回答:
学生1:对于小动物,可以提问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学生2:可以从植物的叶子颜色、形状变化方面提问。
小结: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比如事物的特征、变化、原因等。
思考:
当我们提出问题后,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去寻找答案呢?
小结: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比如向他人请教、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等。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要把问题表述清楚,让别人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
思考:
下面哪些你能做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哪些。
展示材料:
1.我常带着问题去学习。
2.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3.我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
4.我经常就不懂的事情向父母提问。
5.我有疑问时,愿意上网搜索信息,探寻答案
老师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情况。
小结:同学们都非常棒,能够做到这么多。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些良好的习惯,多在心中画问号,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园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接着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提问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今天这趟“学习方法大发现”之旅,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不仅找到了课内外的学习方法妙招,定制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还认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习就像盖房子,方法就是坚固的砖块,用对了方法,咱们的知识大楼才能越盖越高!
五、布置作业
制作“学习方法小手册”,把自己定制的学习方法、从同学那学到的好方法整理进去,配上鼓励自己的话,贴在书桌旁。
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