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打开工具箱》单元 11. 拧螺丝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打开工具箱》 课题 拧螺丝 课时 1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1~2年级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 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认识螺丝的基本结构(螺纹、螺帽、螺丝头),知道常见螺丝的槽型(一字、十字); 了解螺丝刀的种类(一字型、十字型),知道应根据螺丝槽型选择对应的螺丝刀; 知道螺丝具有紧固物体的作用,是生活中重要的连接部件。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螺丝头的槽型,选择匹配的螺丝刀; 能分析“打滑”“拧不紧”等问题的原因(如工具不匹配、用力方向不对)。 探究实践 观察并描述螺丝和螺丝刀的外形特征,填写“螺丝与螺丝刀匹配表”; 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螺丝刀的正确握法,完成“拧松—拧紧”螺丝的操作; 参与“组装小物件”活动,运用螺丝和螺丝刀完成简单组装。 态度责任 感受螺丝和螺丝刀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对工具使用的兴趣; 养成规范操作、细致耐心的实践习惯; 树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如握稳工具、不挥舞、用力适度)。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一字、十字螺丝和对应的螺丝刀,掌握用螺丝刀拧螺丝的规范操作方法。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1.根据螺丝槽型准确匹配螺丝刀;2.控制用力方向和力度,避免螺丝打滑或拧歪。教学 准备 实物材料:不同槽型的螺丝(一字螺丝、十字螺丝各若干)、对应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各若干)、带螺丝的小木板(每组2块,预先拧松部分螺丝)、未组装的简单木质玩具(含螺丝和螺帽); 工具材料:“螺丝与螺丝刀匹配记录表”、操作步骤示意图、安全提示卡; 多媒体资源:螺丝结构分解图、螺丝刀正确握法视频、生活中螺丝应用的图片(家具、玩具、电器)。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拧螺丝。一、情境导入:生活中的“紧固小能手”(5分钟) 1.问题情境:出示一个螺丝松动的小椅子(或小木板),提问:“这个小椅子晃来晃去,哪里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它变牢固?”(预设:螺丝松了,用螺丝刀拧紧) 2.实物观察:展示螺丝和螺丝刀,提问:“螺丝为什么能紧固物体?它和螺丝刀是什么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拧螺丝》,看看如何用螺丝刀让螺丝发挥‘紧固本领’。” 【意图解析】从生活中的松动问题切入,激活学生对螺丝和螺丝刀的已有认知,明确本课“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究活动一:认识螺丝和螺丝刀——匹配的“秘密”(10分钟) 1.观察螺丝的“长相” o分组发放螺丝(一字、十字),引导观察:“这些螺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有螺纹、螺帽;不同:螺丝头的槽型——一字槽、十字槽)。 o教师结合结构分解图讲解:螺丝头的槽型是为了匹配工具,螺纹能帮助它“咬”紧物体。 2.匹配螺丝与螺丝刀 o出示一字型、十字型螺丝刀,提问:“这些螺丝刀能随便拧螺丝吗?应该怎么选?” o发放“螺丝与螺丝刀匹配记录表”,学生分组尝试将不同螺丝刀与螺丝匹配,记录发现: 螺丝类型(槽型)匹配的螺丝刀类型能否顺利拧动(是/否)一字螺丝十字螺丝十字螺丝o总结规律:螺丝槽型要与螺丝刀类型匹配,否则会打滑,无法拧动。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和匹配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槽型匹配”的重要性,为规范操作奠定认知基础,突破“工具匹配”的难点。三、实践活动:螺丝刀“巧干活”——拧螺丝的技巧(15分钟) 1.安全与规范示范 o安全提示:出示“安全操作卡”,强调“三要点”:握稳螺丝刀不挥舞、螺丝对准不歪斜、用力适度不蛮干。 o教师示范: 握法:拇指在上、四指在下,握住螺丝刀手柄中部,手腕自然用力; 步骤1(拧松):将螺丝刀垂直对准螺丝槽,轻轻用力按住,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示范逆时针旋转,螺丝松动); 步骤2(拧紧):对准螺丝槽,顺时针旋转,直至螺丝牢固(提醒:拧紧即可,不要过度用力损坏螺丝)。 2.分组实践:拧松与拧紧 o任务1:拧松木板上预先拧好的螺丝(包含一字和十字),体会“逆时针拧松”的方向和力度。 o任务2:将拧下的螺丝重新拧紧,感受“顺时针拧紧”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握法和方向(如打滑时检查工具是否匹配、是否对准槽型)。 o学生互评:“同桌的螺丝拧牢固了吗?有没有打滑?为什么?” 3.进阶挑战:组装小玩具 o发放未组装的木质玩具(含螺丝和螺帽),任务:“用螺丝刀将零件组装起来,注意选择正确的工具和方向。” o小组合作完成,体验螺丝的“紧固连接”作用。 【意图解析】通过“示范—练习—挑战”的递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拧螺丝的规范操作,重点训练方向控制和力度调节,突破操作难点。四、拓展延伸:生活中的螺丝“大作用”(5分钟) 1.图片拓展:展示生活中螺丝的应用(家具固定、玩具组装、电器维修),提问:“如果没有螺丝和螺丝刀,这些物品会怎样?”(预设:容易散架、无法维修) 2.讨论分享:“你在家中见过爸爸妈妈用螺丝刀修东西吗?他们修了什么?” 3.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中3种带螺丝的物品,记录螺丝的槽型和用途,明天分享。” 【意图解析】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螺丝和螺丝刀的实用价值,将课堂技能延伸到生活应用,培养观察和应用意识。五、板书设计 拧螺丝 螺丝的“长相”与工具匹配 螺丝类型槽型特征匹配螺丝刀操作方向一字螺丝一道直槽一字型螺丝刀拧松:逆时针拧紧:顺时针十字螺丝十字交叉槽十字型螺丝刀拧松:逆时针六、练一练七、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八、课堂反思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